资源简介 1.空气的组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2.初步具有观察、操作空气组成实验的能力。3.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2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多次进行过空气的实验,平时阅读科普读物,大部分学生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但是对于空气的组成和成分用途不了解,也无法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实验需要分步进行,安全操作。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教学难点:具备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实验原理的能力。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调查导入1.出示调查表课前老师对“空气的组成”问题做了调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是这样想的。2.空气到底是单一的气体,还是混合的呢?这节课来研究。板书:空气的组成活动2【活动】实验与分析1.教师演示实验提示:借助蜡烛可否研究空气组成?演示点火罩杯,猜想蜡烛会怎样。提问:杯子里充满了空气。罩杯的时候一起数,看看蜡烛有什么变化?思考:为什么蜡烛慢慢熄灭。再思考杯子里还有剩余的空气吗?(燃烧消耗全部空气)如果没有剩余,说明空气可能是单一的,都支持燃烧。如果有剩余气体,那么推测,这部分应该不支持燃烧?板书提出,不支持燃烧的气体?2.分组设计并实验(1)能否改进这个方法,验证空气中是否还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空气是否为单一的气体。组织讨论。提示:利用水。利用什么样的水?为什么水有颜色?设计实验:有哪些步骤?预测一下,水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水满了说明什么?(板书示意图)分组实验:自评:实验操作完成,记录单完成,实验器材复位。第一步放入水中,点火罩杯,记录。第二步先别做蜡烛渐渐熄灭,说明什么?第二步组织汇报发生的现象,强调拿出杯子时,杯口不能漏。记录。水涌进杯子,说明什么?完全占满杯子了?第三步强调点燃木棍后,再平开杯口的一条缝检验剩余气体。(演示一下)木棍立刻熄灭。杯子内剩余的空气有什么特点?3.归纳概括(出示PPT):通过研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还是混合的气体?空气是由什么样的气体组成的?4.实验小结: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空气是由支持燃烧的气体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组成的。(板书)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是混合一起的,而不是彼此分割的。活动3【讲授】通过资料认识空气组成1.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不是单一气体,但在科技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直到200多年前,一些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空气中含有不能维持动物生命,又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的。2.出示拉瓦锡资料。3.过渡:又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最终确定了空气的组成。4.播放空气组成的资料。5.小结。活动4【测试】延伸拓展思考:1.氮气、氧气与不支持燃烧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有什么关系?根据杯子进入水的体积,猜测谁更多?2.在生活中,这些气体有什么作用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 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的发现.mp4 1. 空气的组成 教学设计.doc 1.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组成成分.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