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2025.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被迫融入世界”阶段始于( )A. 开放五口通商 B. 开展虎门销烟C. 创办新式学堂 D. 组建新式海军2. 下列哪一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 南昌起义 B. 遵义会议 C. 北伐战争 D. 五四运动3.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思维导图,图中※应该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武昌起义 D. 新文化运动4. 某校八年级学生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找到了以下资料,表格中所示的内容反映了( )国家 沙俄 法国 德国 英国强租租借地 旅大租借地 广州湾租借地 胶州湾租借地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A. 列强不断掠夺中国财富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中国人民局部反抗斗争 D. 八国联军大肆洗劫北京5.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C.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 公车上书后严复等人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6. 1937年七七事变后,《长城谣》传唱一时、“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长城万里长……”是该歌词的节选,它反映了时代呼唤( )A. 建立国民革命军除军阀 B.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 建立东北抗日联军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 历史上国共两党经历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不仅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今天的两岸关系。下列属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有( )①黄埔军校 ②北伐战争 ③井冈山会师 ④抗日战争 ⑤渡江战役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⑤8. 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他整理的是中国近代( )A.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 新式教育的发展 C. 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D. 社会生活的变迁9. 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A. 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 提倡办实业,发展农工商业C. 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 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10. 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C.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D. 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1. 下列报刊属于维新派创办并宣传维新思想的是( )A. ①②③ B. C. ①②④ D. ①②④12. 《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体现的长征精神是A.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B. 不怕艰难险阻C. 紧密团结患难与共D. 革命英雄主义13. 1947年夏,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强渡黄河,长驱直入,“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这一进攻行动( )A. 是十四年抗战的起点 B.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胜利14. 某班同学梳理教材标题(如下表)进行复习、据此复习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目录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A.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B. 长征的胜利属于中国工农红军C.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 D. 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英勇抗日15. 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内容中选取的可用素材有(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武昌起义 ④中华民国建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12分,17题10分,18题7分,19题11分,共40分)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山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歌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幸(1)为材料一中提到的“欲学习外国利器”而掀起的运动是什么?其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材料二康有为 梁启超(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加以介绍。(要求:标注事件名称,并从意义角度作答)(3)在此期间,清政府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什么?材料三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诞生。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4)材料三中的“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根据材料三写出其原因。(写出两点即可)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5)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感想。17. 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弘扬民族精神”主题进行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版块一 英雄驻我心 赵登禹 董存瑞版块二 功勋载史册李大钊 周恩来版块三 人民显力量《五四运动》(绘画) 解放战争中,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用小船划出渡江战役的胜利。正是依靠人民的伟力和支持,党领导各族人民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1)请分别写出与版块一中人物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2)写出版块二中人物的主要功绩有哪些?(任选一位,写出两点即可)(3)版块三绘画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写出两点即可)根据版块三中的文字材料,概括人民群众推动了哪些革命成果的取得。(写出两点即可)(4)“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可以从上述历史人物与事件中学到哪些精神?18.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底色、让我们重访红色圣地、铭记红色人物、传扬红色精神,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问题。扬帆远航篇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 ①政治建设篇 1929年12月 ②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指导思想篇 ③ 中共七大 ④上下求索篇(1)请按照扬帆远航篇的示例,完成表格中②③④处的内容。[示例]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③④(2)请你从“上下求索篇”中任选一幅图片,对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3)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中,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什么?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图1是哪场战争形势图?中国战败后辽宁的哪个地方被割让给日本?图2事件有何世界影响?材料二(2)八七会议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这个“新的出路”是__________。材料三 敢闯新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道路怎么走?……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逐步明确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井冈山道路。(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井冈山道路的具体内容。(4)请你从以下事件中任选两项,论证“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要求:运用史料,论证观点,条理清楚)抗战历程大事(部分)·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取得平型关大捷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2025.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12分,17题10分,18题7分,19题11分,共40分)【16题答案】【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2)事件:戊戌变法;介绍: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单瓶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已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学习西方制度,开展维新变法,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下,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次运动使更多仁人志士关心国家命运,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也产生长远影响。(3)学堂:京师大学堂。(4)名称:中华民国;原因: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5)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6)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17题答案】【答案】(1)赵登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董存瑞:解放隆化战斗。(2)以李大钊为例: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他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3)五四运动取得的重大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任选两点即可);成果:人民群众推动取得的革命成果:推动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取得胜利;助力党领导各族人民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写出两点即可)。(4)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精神。【18题答案】【答案】(1)②古田会议;③1945年4月;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选择遵义会议会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19题答案】【答案】(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地方:辽东半岛;影响: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2)“新的出路”: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3)井冈山道路的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论证:1935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华北事变,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掀起了一二·九运动。学生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唤醒民众抗日意识、凝聚抗日力量方面的引领作用。抗日战争初期,“亡国论”和“速胜论”在国内甚嚣尘上,扰乱了人们的思想,也对抗战信心产生不利影响。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科学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这一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定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为全国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理论指导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