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1.(2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
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
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
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
2.(6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
3.(6分)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
“席”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草或竹篾、苇篾等编成的宽而平的片状物,用来铺垫或遮盖;②座位;③成桌的饭菜;④量词。请你给下列词语中的“席”选择恰当的解释。
A.酒席    B.凉席    C.席位     D.一席话    
4.(2分)乐乐来到民间故事会展区。根据思维导图的信息,相应故事名称依次是(  )
A.《田螺姑娘》《八仙过海》《白蛇传》
B.《哪吒闹海》《蚕神姑娘》《西湖龙井传说》
C.《八仙过海》《田螺姑娘》《白蛇传》
D.《哪吒闹海》《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
5.(2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制定的一份评估报告中称:2020 年上半年由于新冲突和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情况恶化,到上半年结束时,全世界被迫_________的人数已超 8000 万人。”这句话中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内忧外患 B.流离失所 C.民不聊生 D.兵荒马乱
6.(8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负     请罪 ②    世闻名 ③完     归赵
④    己为人 ⑤百读不     ⑥失魂落    
书就像朋友和家人,常读常新,    。作家梁晓声小时候因为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书还带领我们认识了     的蔺相如、    的廉颇和     的海力布。书还用一把火惊醒世人——    的圆明园不复存在,激发了我们振兴中华的强烈使命感。
7.(5分)看左边的成语和右边的俗语,用线把意思相同的连起来。
鼻子都气歪了 饮水思源
吃水不忘挖井人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望眼欲穿
盼星星盼月亮 畏首畏尾
8.(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
(1)海力布说出来鸟儿的秘密。海力布变成了一块石头。(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2)牛郎织女的故事难道不让人感动吗?(改为陈述句)
   
(3)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改为转述句)
   
(4)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
9.(8分)经典诗文,让我们领略四季之美。
“    ,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人     带我们领略春之韵。“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夏夜之美。“    ,    。     ,非是藉秋风。”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耐人寻味。“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     写出了征战沙场的将士,内心的思乡柔情之美。
10.(3分)请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眼前一条清澈的小河。
   
11.(11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     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在选文第②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写上恰当的动词。
(2)第①自然段中,“缠”字写出了“我”    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     的心情。
(3)对画“ ”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桂花一年四季都香气浓郁,人们长年都能闻到。
B.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C.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已不受四季的束缚,既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选文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     的感情。这种情感可以用这样一组句子来表达: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     ,花是故乡的     ,水是故乡的     。
12.(11分)伏羲,蛇首人身的神秘始祖,在古老的神话故事中,被尊为智慧的化身。恰逢蛇年,关于他的传说更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人们讲述着他的故事,传承着对智慧与勇气的崇敬。
伏羲结网捕鱼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人身蛇尾的神,名为伏羲。
有一天,伏羲正带着部落里的人在河里捉鱼。突然,河水汹涌澎湃,龙王站在浪尖上,恶狠狠地喝道:“谁叫你们捉鱼的,你们是要让我断子绝孙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个约定:捉鱼可以,但不能用手。
龙王走了以后,部落里的人躁动起来,开始向伏羲抱怨:“不用手,我们怎么能捉到鱼呢?”伏羲平静地说:“不着急,让我想想,办法肯定会有的。”
第一天,伏羲没有想出办法。
第二天,伏羲还是没有想出办法。
第三天,伏羲有些烦闷,一心想着如何才能不用手就把鱼从水里捉上来。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他慢慢走到一株大树底下,倚靠在树干上,半躺在那里。
这时,他看到一只蜘蛛从树枝后面钻出来,开始在两根树枝之间织网。蜘蛛左一下,右一下,很快就织成了一张小小的网。网织好后,蜘蛛爬到角落里耐心地等着猎物落网。
很快就有一只苍蝇嗡嗡嗡地飞过来,一头扎进网里。它拼命挣扎,却怎么也无法从网中脱身。这时,蜘蛛从角落里爬过来,苍蝇便成了它的一顿美餐。
伏羲目睹了整个过程,脑子里灵光一闪,兴奋得跳了起来,喊道:“有了,我有办法了!”旁边的人忙问:“什么办法?你有什么办法?”
伏羲说:“蜘蛛就是我的师父,它已经告诉我办法了。”
旁边的人莫名其妙,伏羲顾不上解释,迫不及待地跑到山上,找到一种有韧性的葛藤。他把葛藤交叉编织,织成蜘蛛网的样子,又在网的两端各绑上一根树枝,这样一张简陋的渔网就完成了。
伏羲把他的渔网拿到河边,放进水里,过了一会儿,他把渔网从水里提起来,渔网里竟然全是蹦跳的鱼虾,他欣喜地发现这可比以前用手捉的鱼多十倍都不止呢!
周围的人又惊又喜,高呼起来。
从此,伏羲就教人们如何织网,如何用网捕鱼。他部落里的人学会了,周边部落里的人也学会了。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人都学会了。从那以后,鱼虾就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
(1)请按事情发展顺序缩写这个故事,150字左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莫名其妙:   
迫不及待:   
(3)伏羲之所以说“蜘蛛就是我的师父”,是因为    
(4)阅读短文,把伏羲心情变化补充完整。
    →烦闷→    →    →   
(5)下列对故事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协商,龙王同意伏羲和部落里的人在河里捉鱼,但不能用手。
B.是蜘蛛告诉伏羲,通过结网的方式可以捕到更多的鱼。
C.伏羲第一次做的渔网虽然简陋,但比用手捉的鱼要多十几倍。
D.伏羲不仅教会本部落的人用网捕鱼,还教会了其他部落的人。
(6)阅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试着把画面写具体。
(7)结合故事,说说伏羲是一个怎样的人。
13.(30分)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首先要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题号 1 4 5
答案 D C B
1.(2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
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
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
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
【解答】A.有误,“溃败”的“溃”应读作“kuì”。
B.有误,“即使”的“即”应读作“jí”。
C.有误,“殷切”的“殷”应读作“yīn”,“违抗”的“违”应读作“wéi”。
D.正确。
故选:D。
2.(6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
【解答】故答案为:
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
3.(6分)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广  ,再查  7  画。
“席”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草或竹篾、苇篾等编成的宽而平的片状物,用来铺垫或遮盖;②座位;③成桌的饭菜;④量词。请你给下列词语中的“席”选择恰当的解释。
A.酒席 ③  B.凉席 ①  C.席位  ②  D.一席话  ④ 
【解答】“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X”,再查音节“xi”。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广”,再查7画。
酒席:宴席,即请客或聚餐时用的酒和整桌的菜 。 凉席:指夏季为凉爽而铺垫的竹席或草席,属床上用品。
席位:为个人或团体在会场上所占的坐位。
一席话:指一个人说的一段话。
故答案为:
X xi 广 7
A.③;
B.①;
C.②;
D.④。
4.(2分)乐乐来到民间故事会展区。根据思维导图的信息,相应故事名称依次是(  )
A.《田螺姑娘》《八仙过海》《白蛇传》
B.《哪吒闹海》《蚕神姑娘》《西湖龙井传说》
C.《八仙过海》《田螺姑娘》《白蛇传》
D.《哪吒闹海》《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
【解答】结合图一“成功过海”“劝解”“各展本领”的关键信息可知,图中讲述的故事是《八仙过海》,故事讲述的是八仙应白云仙长之邀赴蓬莱仙岛赏牡丹,回程时铁拐李提议不乘船,于是八仙各将法宝投入海中,各显神通渡海。
结合图二中“修下外壳”“饭菜”“辛勤耕作”的关键信息可知,图中讲述的故事是《田螺姑娘》,故事讲述的是孤儿谢端捡到一只大田螺,田螺里藏着的白水素女田螺姑娘,每天趁他外出时会化为人形为他做饭,后被谢端发现原形,田螺姑娘完成使命后留下螺壳离去,螺壳能使米谷取之不尽。
结合图三中“修炼”“水漫金山”等关键信息可知,图中讲述的故事是《白蛇传》,故事讲述的是白素贞和小青这两位蛇妖在西湖断桥与许仙相遇相爱并结为夫妻,法海却以降妖为名从中作梗,白素贞为救被囚于金山寺的许仙水漫金山,最后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
故选:C。
5.(2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制定的一份评估报告中称:2020 年上半年由于新冲突和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情况恶化,到上半年结束时,全世界被迫_________的人数已超 8000 万人。”这句话中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内忧外患 B.流离失所 C.民不聊生 D.兵荒马乱
【解答】A内忧外患: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
B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C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
D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故选:B。
6.(8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负  荆  请罪 ② 举  世闻名 ③完  璧  归赵
④ 舍  己为人 ⑤百读不  厌  ⑥失魂落  魄 
书就像朋友和家人,常读常新, 百读不厌  。作家梁晓声小时候因为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失魂落魄  。书还带领我们认识了  完璧归赵  的蔺相如、 负荆请罪  的廉颇和  舍己为人  的海力布。书还用一把火惊醒世人—— 举世闻名  的圆明园不复存在,激发了我们振兴中华的强烈使命感。
【解答】①负荆请罪 ②举世闻名 ③完璧归赵
④舍己为人 ⑤百读不厌 ⑥失魂落魄
百读不厌:指喜欢读书,百读不厌烦。失魂落魄:失掉了魂魄。指行动失常的样子。“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蔺相如的故事,“负荆请罪”讲述的是廉颇的故事。舍己为人:为了别人舍弃自己的生命。举世闻名:全世界都有名气。
故答案为:
①荆 ②举 ③璧
④舍 ⑤厌 ⑥魄
百读不厌 失魂落魄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舍己为人 举世闻名
7.(5分)看左边的成语和右边的俗语,用线把意思相同的连起来。
鼻子都气歪了 饮水思源
吃水不忘挖井人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望眼欲穿
盼星星盼月亮 畏首畏尾
【解答】鼻子都气歪了:形容人特别生气。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吃水不忘挖井人:喝水的时候不忘记挖井的人。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
盼星星盼月亮: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故答案为:
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
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
8.(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
(1)海力布说出来鸟儿的秘密。海力布变成了一块石头。(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因为海力布说出了鸟儿的秘密,所以他变成了一块石头。 
(2)牛郎织女的故事难道不让人感动吗?(改为陈述句)
 牛郎织女的故事让人感动。 
(3)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改为转述句)
 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要报答猎人。 
(4)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
【解答】(1)根据句意,应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可选择“因为……所以……”。
(2)改为陈述句,把“难道不”去掉,句末问号变为句号。
(3)改为转述句,首先改标点符号,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她”,把第二人称“您”改为第三人称“猎人”。即: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要报答猎人。
(4)去掉“可不、呀”,加上“能、吗”,把“。”改为“?”即: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能容易吗?
故答案为:
(1)因为海力布说出了鸟儿的秘密,所以他变成了一块石头。
(2)牛郎织女的故事让人感动。
(3)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要报答猎人。
(4)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能容易吗?
9.(8分)经典诗文,让我们领略四季之美。
“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人  张志和  带我们领略春之韵。“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  ,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夏夜之美。“ 垂緌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耐人寻味。“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  纳兰性德  写出了征战沙场的将士,内心的思乡柔情之美。
【解答】“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其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出自日本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其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其意思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在那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故答案为:
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漆黑漆黑的暗夜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
10.(3分)请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眼前一条清澈的小河。
 眼前是一条清澈宽阔的小河,水面如镜,微风吹过,河面荡起层层的涟漪。 
【解答】突出小河的清澈。
故答案为:
眼前是一条清澈宽阔的小河,水面如镜,微风吹过,河面荡起层层的涟漪。
11.(11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  摇  落以后, 挑  去小枝小叶, 晒  上几天太阳, 收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在选文第②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写上恰当的动词。
(2)第①自然段中,“缠”字写出了“我” 急切  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  兴奋  的心情。
(3)对画“ ”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桂花一年四季都香气浓郁,人们长年都能闻到。
B.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C.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已不受四季的束缚,既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选文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  对家乡的思念  的感情。这种情感可以用这样一组句子来表达: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  亲  ,花是故乡的  香  ,水是故乡的  甜  。
【解答】(1)本题考查选字词填空。摇:摆动;晃动。挑:用肩担着。晒:太阳照射。收:把散的东西聚拢;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结合字义和语境应分别填:摇、挑、晒、收。
(2)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分析。短文“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中“缠”字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兴奋的心情。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分析。A.有误,“人们长年都能闻到”不符合实际。故说法错误。B、C、D正确。故选A。
(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分析。从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家乡的思念的感情。 “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花是故乡的香,水是故乡的甜”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故答案为:
(1)摇 挑 晒 收;
(2)急切 兴奋;
(3)A;
(4)对家乡的思念 亲 香 甜。
12.(11分)伏羲,蛇首人身的神秘始祖,在古老的神话故事中,被尊为智慧的化身。恰逢蛇年,关于他的传说更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人们讲述着他的故事,传承着对智慧与勇气的崇敬。
伏羲结网捕鱼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人身蛇尾的神,名为伏羲。
有一天,伏羲正带着部落里的人在河里捉鱼。突然,河水汹涌澎湃,龙王站在浪尖上,恶狠狠地喝道:“谁叫你们捉鱼的,你们是要让我断子绝孙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个约定:捉鱼可以,但不能用手。
龙王走了以后,部落里的人躁动起来,开始向伏羲抱怨:“不用手,我们怎么能捉到鱼呢?”伏羲平静地说:“不着急,让我想想,办法肯定会有的。”
第一天,伏羲没有想出办法。
第二天,伏羲还是没有想出办法。
第三天,伏羲有些烦闷,一心想着如何才能不用手就把鱼从水里捉上来。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他慢慢走到一株大树底下,倚靠在树干上,半躺在那里。
这时,他看到一只蜘蛛从树枝后面钻出来,开始在两根树枝之间织网。蜘蛛左一下,右一下,很快就织成了一张小小的网。网织好后,蜘蛛爬到角落里耐心地等着猎物落网。
很快就有一只苍蝇嗡嗡嗡地飞过来,一头扎进网里。它拼命挣扎,却怎么也无法从网中脱身。这时,蜘蛛从角落里爬过来,苍蝇便成了它的一顿美餐。
伏羲目睹了整个过程,脑子里灵光一闪,兴奋得跳了起来,喊道:“有了,我有办法了!”旁边的人忙问:“什么办法?你有什么办法?”
伏羲说:“蜘蛛就是我的师父,它已经告诉我办法了。”
旁边的人莫名其妙,伏羲顾不上解释,迫不及待地跑到山上,找到一种有韧性的葛藤。他把葛藤交叉编织,织成蜘蛛网的样子,又在网的两端各绑上一根树枝,这样一张简陋的渔网就完成了。
伏羲把他的渔网拿到河边,放进水里,过了一会儿,他把渔网从水里提起来,渔网里竟然全是蹦跳的鱼虾,他欣喜地发现这可比以前用手捉的鱼多十倍都不止呢!
周围的人又惊又喜,高呼起来。
从此,伏羲就教人们如何织网,如何用网捕鱼。他部落里的人学会了,周边部落里的人也学会了。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人都学会了。从那以后,鱼虾就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
(1)请按事情发展顺序缩写这个故事,150字左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莫名其妙: 指旁边的人巨额得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迫不及待: 指伏羲来不及解粹,就非常急切地跑到山上。 
(3)伏羲之所以说“蜘蛛就是我的师父”,是因为  他从蜘蛛网捕食的过程中得到了结网捕鱼的灵感。 
(4)阅读短文,把伏羲心情变化补充完整。
 平静  →烦闷→ 兴奋  → 着急  → 欣喜 
(5)下列对故事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经过协商,龙王同意伏羲和部落里的人在河里捉鱼,但不能用手。
B.是蜘蛛告诉伏羲,通过结网的方式可以捕到更多的鱼。
C.伏羲第一次做的渔网虽然简陋,但比用手捉的鱼要多十几倍。
D.伏羲不仅教会本部落的人用网捕鱼,还教会了其他部落的人。
(6)阅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试着把画面写具体。
(7)结合故事,说说伏羲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突然,河水汹涌澎湃,龙王站在浪尖上,恶狠狠地喝道:‘谁叫你们捉鱼的,你们是要让我断子绝孙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个约定:捉鱼可以,但不能用手”“伏羲目睹了整个过程,脑子里灵光一闪,兴奋得跳了起来,喊道:‘有了,我有办法了’”“从此,伏羲就教人们如何织网,如何用网捕鱼。他部落里的人学会了,周边部落里的人也学会了。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人都学会了。从那以后,鱼虾就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概括为:洪水泛滥,人们无法用手捕鱼,陷入困境。伏羲观察蜘蛛织网捕猎,灵机一动,用葛藤编织成渔网。他用渔网捕鱼,收获颇丰,并教会人们使用渔网,解决了食物问题。渔网捕鱼技术迅速传播,成为人类重要的捕鱼方式。从那以后,鱼虾就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莫名其妙”指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结合“旁边的人莫名其妙,伏羲顾不上解释”分析,这里指旁边的人巨额得奇怪,说不出道理来。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结合“伏羲顾不上解释,迫不及待地跑到山上,找到一种有韧性的葛藤”分析,文中指伏羲来不及解释,就非常急切地跑到山上。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这时,他看到一只蜘蛛从树枝后面钻出来,开始在两根树枝之间织网……伏羲目睹了整个过程,脑子里灵光一闪,兴奋得跳了起来,喊道:‘有了,我有办法了!’旁边的人忙问:‘什么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分析,他从蜘蛛网捕食的过程中得到了结网捕鱼的灵感。
(4)本题考查人物心情分析。结合“伏羲平静地说:‘不着急,让我想想,办法肯定会有的’”“伏羲目睹了整个过程,脑子里灵光一闪,兴奋得跳了起来”“旁边的人莫名其妙,伏羲顾不上解释,迫不及待地跑到山上,找到一种有韧性的葛藤”“伏羲把他的渔网拿到河边,放进水里,过了一会儿,他把渔网从水里提起来,渔网里竟然全是蹦跳的鱼虾,他欣喜地发现这可比以前用手捉的鱼多十倍都不止呢”,概括为:平静、兴奋、着急、欣喜。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结合“伏羲目睹了整个过程,脑子里灵光一闪,兴奋得跳了起来,喊道:‘有了,我有办法了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故选:B。
(6)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周围的人又惊又喜,高呼起来”,合理想象当时的画面即可。
(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本文主要写了伏羲受到蜘蛛结网捕苍蝇的启发,发明了渔网,教会了人们用网捕鱼的故事。文章赞扬了伏羲遇事冷静,善于观察、学习、创造,心系百姓、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故答案为:
(1)龙王想阻止人们捉鱼,提出可以捉鱼,但不能用用捉。人们无法用手捕鱼,陷入困境。伏羲观察蜘蛛织网捕猎,受到启发,用葛藤编织成渔网。他用渔网捕鱼,收获到蹦跳的鱼虾。伏羲教会人们织网捕鱼,解决了食物问题,渔网捕鱼技术逐渐传播开来。从那以后,鱼虾就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
(2)指旁边的人巨额得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指伏羲来不及解粹,就非常急切地跑到山上;
(3)他从蜘蛛网捕食的过程中得到了结网捕鱼的灵感。
(4)平静 兴奋 着急 欣喜;
(5)B;
(6)周围的人先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紧接着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他们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嘴里高声呼喊着:“太好了!真是太棒了!”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7)伏羲是一个遇事冷静,善于观察、学习、创造,心系百姓、造福人类、具有无私奉献的人。
13.(30分)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首先要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解答】范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
“故乡的山,故乡的云……”一首《故乡》,勾起了我在家乡的那一段美好的回忆。周末,我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二十年后的故乡。
我一踏上了未来的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这一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树下面零零碎碎地盛开着五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窜下跳地寻找着食物。
我来到农民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它好像也是被此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
天近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走进校园,望见以前校园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同学们的娱乐场所。两排绿树像两队士兵排列在道路两旁。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榕树下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聊天。
“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动听的歌曲,只是它听起来不再那么陌生,因为我现在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还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我爱我的故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