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8分)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读一本好书的意义是bù kě gū liang     的,白鹭是一首jīng qiǎo     的诗,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平凡的美;牛郎和老牛xiāng yī wéi mìng     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人们在清波荡漾的河面xié tiáo     有序走搭石的情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壮哉,我中国少年,yǔ guó wú jiāng     ”让我明白了中国少年的光辉前程和无限责任……畅游在如此奇妙的语文王国,谁又能挡得住一本好书的诱惑呢!
2.(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麦、高粱、玉米,水泥、砖瓦、陶瓷,这些货物都可以由杂货船运输。
B.郭沫若、叶圣陶、冯骥才……等,都热心地为本书撰稿和改稿。
C.“你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她无奈地说。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氢弹的试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3.(2分)下列句子中的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着被弟弟弄得七零八碎的汽车零件,我气得鼻子都气歪了。
B.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怎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呢?
C.她说是他把她引入歧途,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责任。
D.想做大事,要敢拼敢闯才行,不能前怕狼后怕虎。
4.(2分)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边防战士守卫边疆,保家卫国,才能让我们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B.小岛的战士们同心协力,不畏艰苦的条件,守卫着祖国南疆海域。
C.敌人的战机呕心沥血地飞往台湾领空,侵犯我国神圣的领土,这绝对不可饶恕!
D.我国的外交官呼吁对方打开天窗说亮话,在领土问题上绝不能回避,更不能有所隐瞒。
5.(2分)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停下来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C.读书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6.(2分)对下面的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到了晚上,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斑样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
A.小船在云团里穿行。
B.老龙在浮云里颠簸。
C.礁石在云团里穿行。
D.月牙儿在浮云里颠簸。
7.(2分)山河的自然万物同样可爱。以下描写自然万物的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拢在枝头。
B.白鹭的色素、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D.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8.(7分)按要求写句子。
(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收获:①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②比喻心得、战果等:   
(2)用几句话把成语“坐卧不安”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写下来。
9.(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在王昌龄眼里,爱国是“但使龙城飞将在,    。”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    ,但悲不见九州同。”在李清照的心里,爱国是“生当     ,死亦     。”
(2)一寸光阴一寸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珍惜时间,不留遗憾,正如岳飞所说: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未来漫长不可知,要珍惜当下,发奋学习,正如伟人毛泽东的话“一万年太久,    。”
(3)一花一鸟总关情。郭沫若这样称赞白鹭适宜的美感“    ,黛之一忽则嫌黑”。虞世南歌咏蝉的高风亮节“    ,非是藉秋风。”
10.(8分)快乐读书吧阅读考查。
(1)根据下列情节图,在对应的书名号里写出民间故事的名称。
           
(2)如果选择上面的一个故事来分享,我会选     (填序号),我的理由:    。
(3)对于民间故事的探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重复的段落,这是方便讲述中加深听众印象。
B.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心地善良的穷人最终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C.丰富故事的细节,可以适当添加人物的对话,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D.非洲民间故事中的列那狐狡猾而幽默,总是捉弄其他动物。
二、阅读与鉴赏
11.(7分)古诗监鉴赏。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1)在诗中横线上填上所缺的诗句。
(2)“万马齐喑究可哀”表达了诗人     之情。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一文中强调“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请你结合诗歌后两句,说说你对人才培育的看法。
12.(8分)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文段划“_______”句子揭露了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三大罪责:一是     ,二是     ,三是     。其中的加点词可以看出     。
(2)读文中划“ ”的句子,加点词“就这样”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13.(12分)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桥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站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烘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从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我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蹚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我那跟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红红的一片。我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我不小心碰的。”站在一旁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9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4段中加点词“迫在眉睫”的意思。
迫在眉睫——   
(2)文章写了“我”两次抄近路上学,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
(3)课文主要讲了母亲为我做的三件事,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并写一写从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我的体会:   
(4)作者说:“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句中第一个“母亲桥”指的是    ,第二个母亲桥”指的是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14.(30分)习作。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特别”:一位特别的老师、一位特别的同学、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次特别的旅行…… 请以“特别”为主题写一篇作文。①题目自拟,选择事例来写,写出真情实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 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题号 2 3 4 5 6 7
答案 A B C B D D
一、积累与运用。
1.(8分)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读一本好书的意义是bù kě gū liang  不可估量  的,白鹭是一首jīng qiǎo  精巧  的诗,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平凡的美;牛郎和老牛xiāng yī wéi mìng  相依为命  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人们在清波荡漾的河面xié tiáo  协调  有序走搭石的情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壮哉,我中国少年,yǔ guó wú jiāng  与国无疆  ”让我明白了中国少年的光辉前程和无限责任……畅游在如此奇妙的语文王国,谁又能挡得住一本好书的诱惑呢!
【解答】故答案为:
不可估量 精巧 相依为命 协调 与国无疆
2.(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麦、高粱、玉米,水泥、砖瓦、陶瓷,这些货物都可以由杂货船运输。
B.郭沫若、叶圣陶、冯骥才……等,都热心地为本书撰稿和改稿。
C.“你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她无奈地说。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氢弹的试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解答】A.正确。
B.有误,“……”与“等”重复,删去其一。
C.有误,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问号应置于句未。
D.有误,“原子弹、氢弹的试验成功”是并列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故选A。
3.(2分)下列句子中的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着被弟弟弄得七零八碎的汽车零件,我气得鼻子都气歪了。
B.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怎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呢?
C.她说是他把她引入歧途,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责任。
D.想做大事,要敢拼敢闯才行,不能前怕狼后怕虎。
【解答】A.恰当。鼻子都气歪了:形容人特别生气。
B.不恰当。一个好汉三个帮:指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要大家互相帮助才能做成事。而原句是指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不符合语境。
C.恰当。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
D.恰当。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故选:B。
4.(2分)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边防战士守卫边疆,保家卫国,才能让我们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B.小岛的战士们同心协力,不畏艰苦的条件,守卫着祖国南疆海域。
C.敌人的战机呕心沥血地飞往台湾领空,侵犯我国神圣的领土,这绝对不可饶恕!
D.我国的外交官呼吁对方打开天窗说亮话,在领土问题上绝不能回避,更不能有所隐瞒。
【解答】A、B、D恰当。
C.不恰当,“呕心沥血”是指用尽心思、耗尽心血,多用来形容为正义的、积极的事业等用心付出,而敌方战机对我方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是带有恶意的侵略破坏行为,不能用“呕心沥血”来形容,该词语运用不符合语境。
故选:C。
5.(2分)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停下来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C.读书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故选B。
6.(2分)对下面的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到了晚上,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斑样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
A.小船在云团里穿行。
B.老龙在浮云里颠簸。
C.礁石在云团里穿行。
D.月牙儿在浮云里颠簸。
【解答】“到了晚上,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斑样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的主要意思是月牙儿在浮云里颠簸。
故选:D。
7.(2分)山河的自然万物同样可爱。以下描写自然万物的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拢在枝头。
B.白鹭的色素、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D.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解答】A.结合“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可知拿花生的果实和桃子、石榴的果实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的默默无闻,运用了对比手法。
B.结合“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可知这句话把白鹭与白鹤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鹭身形的精巧适宜,寻常可见,运用了对比手法。
C.结合“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可知这句话把桂花与梅树进行对比,写出了桂花朴素而不张扬的独特的美,运用了对比手法。
D.结合“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可知赋予雄鸡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D。
8.(7分)按要求写句子。
(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收获:①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秋天是庄稼收获的季节。 
②比喻心得、战果等: 学习上应知难而进才会有收获。 
(2)用几句话把成语“坐卧不安”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写下来。
【解答】(1)考查造句。根据提示,按照“收获”的不同意思写句子即可。
(2)考查扩展写话。坐卧不安:形容因忧愁、恐惧或焦虑而心神不宁,坐不稳、睡不安的状态。
故答案为:
(1)秋天是庄稼收获的季节;
学习上应知难而进才会有收获。
(2)他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未读邮件提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每隔两分钟就摸一次手机看时间。床头的闹钟明明显示凌晨三点,他却像烙饼一样在沙发上翻来覆去,连窗外偶尔经过的汽车声都能让他猛地坐直身体。
9.(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在王昌龄眼里,爱国是“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在李清照的心里,爱国是“生当  作人杰  ,死亦  为鬼雄  。”
(2)一寸光阴一寸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珍惜时间,不留遗憾,正如岳飞所说: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未来漫长不可知,要珍惜当下,发奋学习,正如伟人毛泽东的话“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
(3)一花一鸟总关情。郭沫若这样称赞白鹭适宜的美感“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虞世南歌咏蝉的高风亮节“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分别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宋代陆游的《示儿》和清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2)考查名言警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人生年少时,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出自于毛泽东的《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意思是:等一万年太久了,好好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激励人们要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分秒必争。
(3)考查古诗文默写。分别出自郭沫若的《白鹭》;虞世南的《蝉》。
故答案为:
(1)不教胡马度阴山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作人杰 为鬼雄;
(2)莫等闲 只争朝夕;
(3)素之一忽则嫌白 居高声自远。
10.(8分)快乐读书吧阅读考查。
(1)根据下列情节图,在对应的书名号里写出民间故事的名称。
 《八仙过海》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2)如果选择上面的一个故事来分享,我会选  ②  (填序号),我的理由: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为了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最后双双化蝶的结局也十分浪漫,充满了传奇色彩,很有分享的价值  。
(3)对于民间故事的探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 
A.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重复的段落,这是方便讲述中加深听众印象。
B.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心地善良的穷人最终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C.丰富故事的细节,可以适当添加人物的对话,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D.非洲民间故事中的列那狐狡猾而幽默,总是捉弄其他动物。
【解答】(1)考查知识百科。①图中有“欲渡东海”“观音劝解”等情节,对应的民间故事是《八仙过海》。②图中有“女扮男装”“同窗三年”“化为蝴蝶”等情节,对应的民间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③图中有“水漫金山”“断桥相遇”等情节,对应的民间故事是《白蛇传》。
(2)考查知识百科。作答时注意故事要和选择的理由相吻合。
如:选②。《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为了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最后双双化蝶的结局也十分浪漫,充满了传奇色彩,很有分享的价值。
(3)考查文体知识。
ABC、正确。
D、错误。《列那狐的故事》是欧洲的民间故事,不是非洲的。
故选:D。
故答案为:
(1)①《八仙过海》;②《梁山伯与祝英台》;③《白蛇传》。
(2)②《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为了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最后双双化蝶的结局也十分浪漫,充满了传奇色彩,很有分享的价值。
(3)D。
二、阅读与鉴赏
11.(7分)古诗监鉴赏。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1)在诗中横线上填上所缺的诗句。
(2)“万马齐喑究可哀”表达了诗人  对当时社会死气沉沉、人才被压抑的悲愤与痛心  之情。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一文中强调“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请你结合诗歌后两句,说说你对人才培育的看法。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2)考查诗歌情感主旨。“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沉闷压抑,人才无法施展;“究可哀”直抒胸臆,体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万马齐喑究可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死气沉沉、人才被压抑的悲愤与痛心之情。
(3)考查诗歌语言赏析。结合诗歌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我对人才培育的看法如下:龚自珍在诗中呼吁打破常规、广纳贤才,强调人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之高度契合,体现了对人才培育的深刻认识:①打破束缚,创新机制:如诗中“不拘一格”,需摒弃论资排辈、唯学历论等僵化标准,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让人才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②营造环境,激发活力:诗中“重抖擞”暗喻改革精神,需为人才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充足的资源支持和容错机制,使其敢于突破、勇于探索。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凝聚人才”,需以开放胸怀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同时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生动局面。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唯有破除体制障碍、优化成长生态,才能让人才如“风雷”般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国家进步。
故答案为:
(1)九州生气恃风雷;
(2)生气勃勃的局面 不拘一格;
(3)①打破束缚,创新机制:如诗中“不拘一格”,需摒弃论资排辈、唯学历论等僵化标准,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让人才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②营造环境,激发活力:诗中“重抖擞”暗喻改革精神,需为人才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充足的资源支持和容错机制,使其敢于突破、勇于探索。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凝聚人才”,需以开放胸怀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同时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生动局面。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唯有破除体制障碍、优化成长生态,才能让人才如“风雷”般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国家进步。
12.(8分)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文段划“_______”句子揭露了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三大罪责:一是  掠走能拿得动的东西  ,二是  搬运拿不动的东西  ,三是  任意破坏、毁掉运不走的东西并放火销毁罪证  。其中的加点词可以看出  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无耻  。
(2)读文中划“ ”的句子,加点词“就这样”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分析。文段中“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是总起句,概括了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三大罪。概括三大罪:一是掠走能拿得动的东西,二是搬运拿不动的东西,三是任意破坏、毁掉运不走的东西并放火销毁罪证。“凡是”“统统”“任意”等加点词可以看出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无耻。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分析、字词理解与分析。句子“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字词“就这样”指的是圆明园在侵略者的掠夺、破坏和焚烧下,轻易地化为灰烬。这让我体会到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和愤怒,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强烈谴责。
故答案为:
(1)掠走能拿得动的东西 搬运拿不动的东西 任意破坏、毁掉运不走的东西并放火销毁罪证 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无耻;
(2)我体会到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和愤怒,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强烈谴责。
13.(12分)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桥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站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烘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从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我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蹚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我那跟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红红的一片。我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我不小心碰的。”站在一旁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9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4段中加点词“迫在眉睫”的意思。
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文中指高考即将到来,时间非常紧迫。 
(2)文章写了“我”两次抄近路上学,第一次是因为  起床晚了,来不及走大路  ,第二次是因为  赌气  。
(3)课文主要讲了母亲为我做的三件事,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并写一写从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
第一件事: 烘烤棉裤 
第二件事: 搭建石桥 
第三件事: 默默关注 
我的体会: 这是一位疼爱孩子、默默付出、伟大无私的母亲。 
(4)作者说:“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句中第一个“母亲桥”指的是 母亲用石头在河上搭建的供“我”过河的桥  ,第二个母亲桥”指的是 母亲对“我”的爱与关怀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答】(1)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理解。先明确“迫在眉睫”的本义是“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然后回到文中,结合“高考迫在眉睫”的语境,可知这里是说高考即将到来,时间非常紧迫,以此来理解该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文章细节内容的提取与概括。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我”两次抄近路上学的相关段落。第一次在第①段,“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抄近路赶往学校”,可概括出是因为起床晚了,来不及走大路;第二次在第④段,“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能得出是因为赌气。
(3)事件概括与人物形象分析。概括事件:通读全文,梳理母亲为“我”做的事。第③段写母亲为“我”烘烤湿透的棉裤,可概括为“烘烤棉裤”;第④段写母亲在暴涨的河水里放石头为“我”搭石桥,概括为“搭建石桥”;从全文尤其是第⑥段能看出母亲一直用无言的关注陪伴“我”,概括为“默默关注”。分析人物形象:从母亲为“我”烘烤棉裤、搭建石桥,以及默默关注“我”的这些行为,能体会到母亲对“我”的疼爱、默默付出,进而总结出母亲是疼爱孩子、默默奉献、伟大无私的。
(4)词语的深层含义理解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理解“母亲桥”的含义:第一个“母亲桥”,从第④段“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可知,指的是母亲用石头在河上搭建的供“我”过河的实际的桥;第二个“母亲桥”,结合第⑥段“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可知指的是母亲对“我”的爱与关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行为,比如生病时的照顾、学习上的鼓励等,然后阐述这些关爱如同文中的“母亲桥”,虽然可能没有实际的桥那样的形式,但母亲的爱一直存在,温暖、支持着自己,就像文中所说“永远踏不断”。
故答案为:
(1)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文中指高考即将到来,时间非常紧迫。
(2)起床晚了,来不及走大路;赌气;
(3)烘烤棉裤;搭建石桥;默默关注;这是一位疼爱孩子、默默付出、伟大无私的母亲。
(4)母亲用石头在河上搭建的供“我”过河的桥;母亲对“我”的爱与关怀;理解:生活中,母亲会为我们做很多事,比如在我们生病时无微不至地照顾,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就像文中的母亲,用行动为“我”搭建实际的桥,更用爱搭建起心灵的桥。虽然岁月会让那些实际的帮助痕迹变淡,但母亲的爱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永远温暖、指引着我们。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14.(30分)习作。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特别”:一位特别的老师、一位特别的同学、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次特别的旅行…… 请以“特别”为主题写一篇作文。①题目自拟,选择事例来写,写出真情实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 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解答】范文:
特别的网课
因为疫情,我们停课了,但是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停课不停学,班上的同学都相约在钉钉学习,今天我主播。
我有一个想法,在主播的前一天,我找到了恐龙的相关书籍,我还找出了书中提到的恐龙道具,还好我是一个恐龙迷,家中大小恐龙真不少,除了书本与道具,我想主播的开场与结尾一定也很重要,于是我打了草稿,精心准备,就等开播。在接通屏幕的那一刻,我突然紧张了,看到屏幕上的自己,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还好我准备了发言稿,调整自己的状态,慢慢找到了感觉,可是在直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就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我感觉屏幕另一旁的同学,一定兴趣减半,于是我就与同学们来了个互动,让同学们参与到我的直播中来,他们可以打字、可以发数字、可以送花……,在一连串的互动中,我找到了自信,我越说越起劲,不仅有了表情,而且还加上了肢体动作,就在这样尽情的发挥中,我第一次直播收到五千多个赞,直播时长28分钟,参与人数45人。
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的,通过本次直播,我战胜了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