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给水加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细致观察,认识到沸腾现象就是:当给水加热到沸点时,再持续给水加热,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水的温度保持不变。2、学生在给水加热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准确记录数据,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水开后再持续给水加热时水温的变化规律。认识到沸腾是吸热的过程。3、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细致观察、分析体会发现规律的乐趣。2学情分析本教学施教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在知识上: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蒸发的概念,对“沸腾”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不能用准确语言表述,对沸腾的准确概念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尤其是在水开了以后,再给水持续加热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很多学生认为温度是不断上升。在能力上: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了正确使用酒精灯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给物体加热,能够对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并对数据、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在认知特点上:五年级学生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的时期。他们已经理解、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能够初步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细致观察,认识沸腾现象。难点: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准确记录数据,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认识到沸腾是吸热的过程。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问题和猜想1、谈话:(出示图片)你在家里见过家人烧水吗?小华烧一壶水,过一会儿水开了,此时壶里水的温度大约是A88℃B100℃C110℃D120℃水开以后,持续加热5分钟后,水的温度最可能是多少?A88℃B100℃C110℃D120℃2、提问:如果水开了,还给水持续加热(板书课题),水温是否持续升高?3、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活动2【讲授】制定研究计划1、我们亲自给水加热来看一看水温的变化。在实验室,我们要做这个实验需要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呢?这些仪器有什么作用?酒精灯(加热)带铁环的铁架台(支架)烧杯(盛水及加热的容器)石棉网(均匀受热)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火柴、弃物盒、湿抹布等。2、在使用这些仪器时,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正确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灯帽灭火)、温度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等。活动3【活动】实验并记录1、出示实验记录单,指导学生如何记录。明确实验要求。2、学生实验并记录活动4【活动】汇报与交流1、引导学生汇报温度的变化2、学生汇报温度变化时展示折线图3、提问:通过实验和对数据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水开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再升高,不再变化通过折线图我们能看出水在吸热后温度是慢慢升高的,而到了一定温度时,就保持不变了,这个温度就是沸点。4、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你还看到了什么现象?水迅速减少,有大量气泡,有大量白气出现5、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问题?杯壁上出现了小水珠,杯口上方的“白气”是怎样形成……6、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再继续加热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活动5【作业】思考沸腾与蒸发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实验记录单组研究题目:猜想:实验记录时间(分钟)012345678910温度(摄氏度)现象曲线统计图温度()0123456789101112131415时间(分钟)四、我的发现1051009590858075706560555045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 给水加热 实验记录单.doc 2. 给水加热 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