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42分)
1.(6分)(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继承前人的智慧,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打开jǔ shì wén míng     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我们仿佛màn yóu     在宋代各式各样的jiàn zhù     中,一边观赏shī qíng huà yì     的风景,一边体验古代的市井烟火。我们在历史中找到复兴的答案,在qí zhēn yì bǎo     中找到强国的意义,在文化 jìn rùn     中找到民族的自豪感。
(2)下面选项中加点的“烟火”与上面语段中的“烟火”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烟火熄灭后认真检查,以免造成火灾。
B.五颜六色的烟火把天空点缀得很美。
C.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间烟火也有趣。
D.过春节放的烟火真让人目不暇接。
3.(1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垂蔓(màn) 剥削(xuē) 酝酿(niàng) 亲密无间(jiān)
B.依偎(wēi) 挽留(wǎn) 勉强(qiǎng) 丢三落四(là)
C.计划(huà) 搅和(jiǎo) 画框(kuāng) 摘得桂冠(guān)
D.等待(dài) 酬谢(chóu) 衰落(shuāi) 炊烟袅袅(cuī)
4.(1分)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
B.九州生气恃风雷。(坚持)
C. 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
D.鹰隼试翼,风尘吸张。(一种凶猛的鸟)
5.(1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B.神舟、羲和、天问、祝融、嫦娥、悟空,这些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名字,寄托着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和对探索宇宙的浪漫想象。
C.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笼罩了一层白茫茫的雾。
6.(4分)在演讲词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     ,但我们不能忘记,在动荡时期,国家面临     ,百姓在战争中     。无数像李大钊一样的先驱为寻找救国之道     。同学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奋勇向前!
A.流离失所
B.呕心沥血
C.太平盛世
D.内忧外患
7.(1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轮船在深深的深海中慢慢下沉。
B.她难过极了,眼泪不停的往下掉。
C.今年国庆节,我参加了潘阳湖一日游活动。
8.(1分)下列句子中,与“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写法相同的是(  )
A.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B.小家伙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D.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9.(26分)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小华在参加活动时,听到了一首熟悉的歌曲,引发了他的思考。请你帮他填一填。
歌曲《万疆》自发行以来就广为传唱,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从上面的歌谱片段,我发现第一句改编自课文     ,原句是     ,    。我国古代的爱国诗句有很多,如     代     (诗人)在《己亥杂诗》中叹道:“我劝天公重抖擞,    。”其中“九州”的意思是     ;“生气”在诗中的意思是     ;“恃”的意思是     ;面对清朝末年政府统治下     的局面,诗人写下这首诗。
(2)为了建设祖国,我们要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因为“盛年不重来,    ,    ,岁月不待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
(3)《牛郎织女》与《    》《    》《    》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往往     。
(4)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你知道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    、    、    。
(5)《落花生》一课告诉我们要学习花生     、    的特点,还告诉我们:人要做     ,不要做     ,而对别人     的人。
二、课内阅读与积累。(18分)
10.(10分)阅读诗歌《示儿》和《题临安邸》,完成各题。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古诗。(填序号)
A.悲伤痛心
B.委婉含蓄
C.悲愤欲绝
D.浪漫抒情
①朗读《示儿》时的感情基调:   
②朗读《题临安邸》时的感情基调:   
(2)读懂古诗的题目 有助于我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①《示儿》一诗,诗题的意思是     ,从题目中我了解到     .
②《题临安邸》一诗,诗题的意思是     ,围绕诗题我产生了疑问:    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快理解故事内容。
③写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并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意思:   
情感: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8分)
11.(8分)课内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快速阅读选文,把握关键信息。下面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摔和氏璧。
B.蔺相如据理力争,保护和氏璧。
C.蔺相如和秦王约定献和氏璧的时间。
(2)“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选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①选文中,蔺相如根据秦王的表现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概括相关内容并补充思维导图。
②蔺相如说“璧有点儿小毛病”的原因是     。
③从选文中,你能感受到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三、阅读与鉴赏。(课外阅读,完成各题)(10分)
12.(10分)课外阅读。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8年,我国正式启动研制核潜艇的项目,黄旭华被选中参与研制工作。
虽然黄旭华和同事们豪情万丈,但现实是他们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只能对国内的科研技术力量调查摸底,或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如获至宝,把玩具拆开、分解,他兴奋地发现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与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样。从此,黄旭华与同事们更加坚定了信心。
研制核潜艇要运用各种复杂、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数字模型,如今的计算机一秒钟能计算上亿次,但在当时连计算器也没有,那些体量巨大的关键数据竟然被黄旭华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算盘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打出来了。
对核潜艇来说,稳定性至关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轻潜不下去,重心斜了容易侧翻,必须精确计算。如何才能精密测出各个设备的重心,调整出一个理想的艇体重心呢?黄旭华想出了现在看来十分“笨拙”的土办法——过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称重、登记在册。正是这样的“斤斤计较”,这艘排水量达数千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毫无二致。
黄旭华和同事们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摸索前行,仅用了不到13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中华民族终于拥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海上苍龙。
【资料链接】因为保密需要,黄旭华与家人分别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干什么。当别人问起黄旭华对忠孝的理解时,他答道:“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最希望年轻人记住一句话——爱国主义,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志愿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有这一点就够了。
(1)照样子,根据短文内容将黄旭华和同事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补充完整。
困难 解决方法
不知道核潜艇长什么样 搜集有关核潜艇的资料;拆解、研究核潜艇模型玩具
有大量复杂的数据需要计算    
核潜艇的重心很难把握    
(2)结合短文和资料,我们能感受到黄旭华     的感情。
(3)根据短文,说说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
(4)科学家是我们当代小学生最应该追的星。你还知道哪位科学家的事迹?请写在下面。
科学家的名字:   
科学家的事迹:   
四、习作乐园。(30分)
13.(30分)习作乐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二十年后,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请发挥想象,以“二十年后的中国”为题写一篇习作,来描绘祖国的发展,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吧。要求:题目自拟,叙述具体,感情真实,50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3 4 5 7 8
答案 B B B A C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42分)
1.(6分)(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继承前人的智慧,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打开jǔ shì wén míng  举世闻名  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我们仿佛màn yóu  漫游  在宋代各式各样的jiàn zhù  建筑  中,一边观赏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风景,一边体验古代的市井烟火。我们在历史中找到复兴的答案,在qí zhēn yì bǎo  奇珍异宝  中找到强国的意义,在文化 jìn rùn  浸润  中找到民族的自豪感。
(2)下面选项中加点的“烟火”与上面语段中的“烟火”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烟火熄灭后认真检查,以免造成火灾。
B.五颜六色的烟火把天空点缀得很美。
C.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间烟火也有趣。
D.过春节放的烟火真让人目不暇接。
【解答】(1)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2)原语境中“烟火”指的是炊烟,代表人间生活气息。
A.不同,“烟火”指火灾隐患,与原语境不同。
B.不同,“烟火”指烟花,和原语境意思不同。
C.相同,“烟火”指炊烟,和原语境中“烟火”(代表人间生活气息)意思相同。
D.不同,“烟火”指燃放的烟火,与原语境不同。
故答案为:
(1)举世闻名 漫游 建筑 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 浸润;
(2)C。
3.(1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垂蔓(màn) 剥削(xuē) 酝酿(niàng) 亲密无间(jiān)
B.依偎(wēi) 挽留(wǎn) 勉强(qiǎng) 丢三落四(là)
C.计划(huà) 搅和(jiǎo) 画框(kuāng) 摘得桂冠(guān)
D.等待(dài) 酬谢(chóu) 衰落(shuāi) 炊烟袅袅(cuī)
【解答】A.有误。间:读“jiān”时意思有中间;一定的空间、时间或范围之内;顷刻。读“jiàn”时意思有缝隙;隔阂;隔开;挑拨使人不和;除去。故“亲密无间”的“间”应读“jiàn”。
B.正确。
C.有误。“画框”的“框”应读“kuàng”。
D.有误。“炊烟袅袅”的“炊”应读“chuī”。
故选:B。
4.(1分)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
B.九州生气恃风雷。(坚持)
C. 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
D.鹰隼试翼,风尘吸张。(一种凶猛的鸟)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九州生气恃风雷”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句的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恃:依靠。解释有误。
故选:B。
5.(1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B.神舟、羲和、天问、祝融、嫦娥、悟空,这些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名字,寄托着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和对探索宇宙的浪漫想象。
C.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笼罩了一层白茫茫的雾。
【解答】A.有误,句子中“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新闻出版业”是并列的词语,按照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并列词语间应用顿号进行分隔,而此处使用逗号是不符合要求的。
B.正确。
C.有误,“河流、树木”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应该用顿号分隔,而不是逗号。
故选:B。
6.(4分)在演讲词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  C  ,但我们不能忘记,在动荡时期,国家面临  D  ,百姓在战争中  A  。无数像李大钊一样的先驱为寻找救国之道  B  。同学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奋勇向前!
A.流离失所
B.呕心沥血
C.太平盛世
D.内忧外患
【解答】A.流离失所:指因为战乱、灾荒、迫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乡和住所,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住处。
B.呕心沥血:形容为了完成某件重要的事(如事业、理想、使命等),耗尽心血、费尽心思,付出极大的努力。
C.太平盛世:比喻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
D.太平盛世(二者重复,核心含义一致)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安稳的兴盛时代,与“动荡时期”“战乱年代”是相反的状态。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依次选:太平盛世、内忧外患、流离失所、呕心沥血。
故答案为:
C D A B
7.(1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轮船在深深的深海中慢慢下沉。
B.她难过极了,眼泪不停的往下掉。
C.今年国庆节,我参加了潘阳湖一日游活动。
【解答】A.有误,“轮船在深深的深海中慢慢下沉”这个句子中“深深的深海中”是一个词语的赘述,深海已经表达深的意思,加上“深深的”显得重复。
B、C正确。
故选:A。
8.(1分)下列句子中,与“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写法相同的是(  )
A.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B.小家伙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D.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解答】例句把“它的果实”与“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A.例句把“小岛”比作“云”运用比喻的手法;
B.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小家伙”人的特点;
C.把“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与“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作对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D.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实际不可能香飘十里,此处用距离来体现出桂花的香。
故选:C。
9.(26分)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小华在参加活动时,听到了一首熟悉的歌曲,引发了他的思考。请你帮他填一填。
歌曲《万疆》自发行以来就广为传唱,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从上面的歌谱片段,我发现第一句改编自课文  《少年中国说》  ,原句是  红日初升  , 其道大光  。我国古代的爱国诗句有很多,如  清  代  龚自珍  (诗人)在《己亥杂诗》中叹道:“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其中“九州”的意思是  中国  ;“生气”在诗中的意思是  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的意思是  依靠  ;面对清朝末年政府统治下  腐朽衰败  的局面,诗人写下这首诗。
(2)为了建设祖国,我们要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因为“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 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
(3)《牛郎织女》与《 孟姜女哭长城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白蛇传  》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往往  充满神奇的想象  。
(4)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你知道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集中注意力  、 连词成句地读  、 带着问题读  、 边读边思考  。
(5)《落花生》一课告诉我们要学习花生  默默奉献  、 朴实无华  的特点,还告诉我们:人要做  有用的人  ,不要做  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  没有好处  的人。
【解答】(1)歌曲《万疆》的“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改编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龚自珍是清代诗人,《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九州”指代中国,“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是依靠的意思。当时清朝末年政府腐朽衰败,诗人借此诗呼吁变革。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陶渊明的《杂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毛泽东的词句,强调珍惜时间、抓紧做事。
(3)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的特点是充满神奇的想象,情节往往带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
(4)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能避免反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可减少逐字阅读的时间;带着问题读能让阅读更有针对性;边读边思考能提升理解效率,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5)《落花生》中花生具有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特点,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强调了实用和奉献的价值观。
故答案为:
(1)《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清;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材;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腐朽衰败;
(2)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光阴迫;只争朝夕;
(3)《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充满神奇的想象;
(4)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考;
(5)默默奉献;朴实无华;有用的人;只讲体面;没有好处。
二、课内阅读与积累。(18分)
10.(10分)阅读诗歌《示儿》和《题临安邸》,完成各题。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古诗。(填序号)
A.悲伤痛心
B.委婉含蓄
C.悲愤欲绝
D.浪漫抒情
①朗读《示儿》时的感情基调: A 
②朗读《题临安邸》时的感情基调: C 
(2)读懂古诗的题目 有助于我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①《示儿》一诗,诗题的意思是  给儿子看  ,从题目中我了解到  这首诗是诗人陆游写给儿子的遗嘱  .
②《题临安邸》一诗,诗题的意思是  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围绕诗题我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要写在旅店的墙壁上  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快理解故事内容。
③写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并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意思: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情感: 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 
【解答】(1)考查诗歌朗读。①《示儿》[宋]陆游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故选A。②《题临安邸》[宋]林升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愤深沉的爱国之情,对国家现状的无比忧虑和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故选C。
(2)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①示儿:给儿子们看,这是诗人临终通过对儿子的临终嘱咐,表达爱国之情。②《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题是书写、题写的意思,与《题西林壁》中题意思一样。思考与解决问题都要围绕诗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如,为什么要写在旅店的墙壁上?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诗人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希望儿子能在国家收复失地的时候告知他,这种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令人动容。
故答案为:
(1)①A;②C;
(2)①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诗人陆游写给儿子的遗嘱;
②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为什么要写在旅店的墙壁上;
③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8分)
11.(8分)课内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快速阅读选文,把握关键信息。下面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B 
A.蔺相如摔和氏璧。
B.蔺相如据理力争,保护和氏璧。
C.蔺相如和秦王约定献和氏璧的时间。
(2)“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选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①选文中,蔺相如根据秦王的表现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概括相关内容并补充思维导图。
②蔺相如说“璧有点儿小毛病”的原因是  他想把璧要回来拖延时间  。
③从选文中,你能感受到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解答】(1)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由“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壁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等可知,这段文字主要写相如据理力争,保护和氏璧。故选:B。
(2)考查信息的提取和人物的分析。由“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可知,“这情形”是指: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由“一边看一边称赞”可以看出秦王很喜欢和氏璧,由“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看出秦王贪婪不信守承诺,不想给赵国十五座城。
(3)①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概括。阅读选文内容概括即可。
②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的原因是他想把璧要回来拖延时间。
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和对内容的理解。画线句子是蔺相如的话,是语言描写,意思是蔺相如恐吓秦王,如果秦王只想抢璧而不给城池,他就和璧同归于尽。
③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选文中,蔺相如察觉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说璧有毛病,成功拿回璧,可以看出他十分机智;从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畏惧,说如果秦王强逼,就和璧一起撞柱,可以看出他胆识过人、英勇无畏。
故答案为:
(1)B;
(2)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很喜欢和氏璧,但是贪婪不信守承诺;
(3)①拿回璧威慑秦王 要求举行典礼
不提拿城换璧;
②他想把璧要回来拖延时间;
③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胆识过人、勇于牺牲、英勇无畏的人。
三、阅读与鉴赏。(课外阅读,完成各题)(10分)
12.(10分)课外阅读。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8年,我国正式启动研制核潜艇的项目,黄旭华被选中参与研制工作。
虽然黄旭华和同事们豪情万丈,但现实是他们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只能对国内的科研技术力量调查摸底,或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如获至宝,把玩具拆开、分解,他兴奋地发现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与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样。从此,黄旭华与同事们更加坚定了信心。
研制核潜艇要运用各种复杂、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数字模型,如今的计算机一秒钟能计算上亿次,但在当时连计算器也没有,那些体量巨大的关键数据竟然被黄旭华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算盘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打出来了。
对核潜艇来说,稳定性至关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轻潜不下去,重心斜了容易侧翻,必须精确计算。如何才能精密测出各个设备的重心,调整出一个理想的艇体重心呢?黄旭华想出了现在看来十分“笨拙”的土办法——过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称重、登记在册。正是这样的“斤斤计较”,这艘排水量达数千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毫无二致。
黄旭华和同事们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摸索前行,仅用了不到13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中华民族终于拥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海上苍龙。
【资料链接】因为保密需要,黄旭华与家人分别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干什么。当别人问起黄旭华对忠孝的理解时,他答道:“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最希望年轻人记住一句话——爱国主义,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志愿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有这一点就够了。
(1)照样子,根据短文内容将黄旭华和同事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补充完整。
困难 解决方法
不知道核潜艇长什么样 搜集有关核潜艇的资料;拆解、研究核潜艇模型玩具
有大量复杂的数据需要计算  黄旭华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算盘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打出来 
核潜艇的重心很难把握  过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称重、登记在册 
(2)结合短文和资料,我们能感受到黄旭华  浓浓爱国  的感情。
(3)根据短文,说说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
(4)科学家是我们当代小学生最应该追的星。你还知道哪位科学家的事迹?请写在下面。
科学家的名字: 钱学森 
科学家的事迹: 发明了两弹一星。 
【解答】(1)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一空:结合“研制核潜艇要运用各种复杂、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数字模型,如今的计算机一秒钟能计算上亿次,但在当时连计算器也没有,那些体量巨大的关键数据竟然被黄旭华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算盘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打出来了”可以概括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算盘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打出来。第二空:结合“对核潜艇来说,稳定性至关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轻潜不下去,重心斜了容易侧翻,必须精确计算。如何才能精密测出各个设备的重心,调整出一个理想的艇体重心呢?黄旭华想出了现在看来十分‘笨拙’的土办法——过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称重、登记在册。”可知答案为:过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称重、登记在册。
(2)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细读文章可知,本文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研制核潜艇的故事,在研制的过程中克服巨大的困难,持之以恒的研究,无私奉献的情怀,从中可以看出黄旭华对祖国的浓浓的爱国之情。
(3)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1958年,我国正式启动研制核潜艇的项目,黄旭华被选中参与研制工作”可知:黄旭华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结合“研制核潜艇要运用各种复杂、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数字模型,如今的计算机一秒钟能计算上亿次,但在当时连计算器也没有,那些体量巨大的关键数据竟然被黄旭华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算盘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打出来了”可知。带领同事在短时间内提出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为中国核潜艇试验大胆苦干,获取研制成果。
“黄旭华和同事们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摸索前行,仅用了不到13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中华民族终于拥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海上苍龙。”可知,带领同事在短时间内提出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为中国核潜艇试验大胆苦干,获取研制成果。结合“因为保密需要,黄旭华与家人分别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干什么。当别人问起黄旭华对忠孝的理解时,他答道:“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最希望年轻人记住一句话——爱国主义,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志愿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有这一点就够了”可知,他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无私奉献。
(4)考查开放探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除了材料中所说的两位科学家外,我还知道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他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两弹一星。
故答案为:
(1)黄旭华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算盘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打出来 过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称重、登记在册;
(2)浓浓爱国;
(3)①为中国核潜艇试验默默奉献一生,是中国核潜艇试验的中流砥柱;②大胆开拓核潜艇研制事业;③扎实苦干换来研制硕果;
(4)钱学森 发明了两弹一星。
四、习作乐园。(30分)
13.(30分)习作乐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二十年后,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请发挥想象,以“二十年后的中国”为题写一篇习作,来描绘祖国的发展,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吧。要求:题目自拟,叙述具体,感情真实,500字左右。
【解答】范文:
十年后的中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来到了二十年后的世界。在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首先,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要去学校上课,而现在,机器人老师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耐心细致,总是以最生动有趣的方式给我们上课。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课堂上枯燥无味的内容了,因为机器人老师会用各种形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其次,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主流,它们既环保又安全,不仅能减少交通事故,还能让我们在路上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象一下,在车上看书、看电影、玩游戏,是不是非常惬意呢?
再者,我们还可以乘坐宇宙飞船去太空旅行。现在的太空旅游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种日常的娱乐方式。我们可以在太空中欣赏到地球的美丽景色,感受宇宙的神秘与浩瀚。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新的星球,我们可以去探索这些未知的世界,感受宇宙的无限魅力。
当然,这只是二十年年后生活的一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看到更多令人惊叹的科技成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