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一、书写展示(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1.(3分)用正楷书写语句,要求规范、端正、整洁、美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积累运用。(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2.(12分)小明想写一篇有关“昆虫机器人”的文章,他查找资料,整理了以下文字。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你知道吗?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①diàn táng 里,闫晓君教授和他的团队②tóng xīn xié lì ,历时15年,研发出了一款名为“昆虫”的微型仿生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设计灵感来自于蟑螂,外形极其③jīng qiǎo ,且展现出了令人④nán yǐ zhì xìn 的创新能力与实用价值。机器人的长度为2厘米,大约相当于两个指甲盖大小。凭借微小的身躯,它能穿梭于狭小的空间,到达人类难以触及的⑤yǐn bì 区域。随着微型动力技术的研究,它有望应用于助力灾后搜救、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损伤检测等场景。 的是,机器人仍存在负载能力、避障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相信研究团队经过持续探索,这些问题终将迎刃而解。(1)请根据拼音,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穿梭(suō) 狭(jiá)小B.穿梭(suō) 狭(xiá)小C.穿梭(shuō) 狭(xiá)小D.穿梭(shuō) 狭(jiá)小(3)适合填入文段中“ ”处的四字词语是 。A.震天动地B.美中不足C.津津有味D.千真万确(4)以下句子中的“经过”与文段中的“经过”意思相同的是 A.经过共同努力,我们小组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B.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师。C.这路公交车经过图书馆,你可以乘坐。D.每次经过那里,我总会被橱窗上的照片吸引住。(5)文段中划“ ”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昆虫机器人的 这个特点。请你根据长颈鹿的资料卡,仿照这个句子,用一两句话写出它的特点。三、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3.(2分)像“呕心沥血——处心积虑”这样意思相近,但感彩相反的一组词语是( )。A.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B.兴高采烈——得意忘形C.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D.举世闻名——名扬四海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和括号里的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轻重缓急,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双管齐下)B.吃水不忘挖井人,爱党爱国爱人民,努力学习报党恩。(饮水思源)C.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劲头。(刨根问底)D.如果做事过分小心,就会变得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5.(8分)我会填空。(1)诗中有景。《山居秋暝》中的“ , ”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长相思》中“ , ”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 , ”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恶劣。诗中有情。“ , 。”是文天祥的生死无畏:“ , ”是陆游临终前的嘱托“ , ”是王昌龄的豪情壮志。(2)“ ,不弃功于寸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五、选择题(共1小题,满分2分,每小题2分)6.(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②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③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④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⑤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③②①④⑤ D.②⑤③①④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7.(3分)先从下面的成语中用“√”选择一个,再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句中不出现这个成语)无微不至 苦口婆心 牵肠挂肚 任劳任怨 七、阅读鉴赏。(共3小题,满分38分)8.(8分)读古诗,完成练习。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1)将诗歌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3)“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生气”一词是 。这首诗中蕴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4)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13分)阅读。 【材料一】……坐在长城下,她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历尽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材料二】 【材料三】这个故事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音乐家以此故事为题材,创编了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曲。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一对有情人化为蝴蝶,在花间自由飞舞,自此永不分离……(1)以上三则材料均取材自同一部故事集,你认为是以下哪一部? A.《中国神话故事》B.《中国古代寓言故事》C.《中国童话故事》D.《中国古代民间故事》(2)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选自故事 和 。A.《孟姜女哭长城》B.《田螺姑娘》C.《梁山伯与祝英台》D.《牛郎织女》(3)由材料二的图片,联想到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一首古诗《 》:七夕今宵看碧霄, 。 ,穿尽红丝几万条。(4)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①材料一的女主人公哭了十天十夜,最终长城崩倒了八百里。 ②材料二的图片,描绘的是“鹊桥相会”的场景。 ③我国音乐家根据材料三的故事,创编了享誉世界的钢琴曲。 ④以上三则材料中的故事在古代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它们饱含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5)以上材料中的三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说说原因。10.(17分)阅读《蝴蝶的金翅膀》,完成下题。 ①只要略加观察,闪过我眉宇的慌张就会袒露无遗,我把一只不被察觉的小纸盒塞进书桌,那里,供奉着两条黑黢黢的毛毛虫。“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你懂这句话的含义吗?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转瞬即变,像魔术般,我守候的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刻。 ②然后,开始上课。可接下来的情况就恶劣了,只听我同桌以惊雷般的分贝和速率,“咔嚓”一声蹦起来。“她养两条毛毛虫!”A.他的脸色白垩(è)纪的土壤般,面部肌肉也像地震后的公路样扭曲。课堂顿时哗然一片。老师捧着书本,几乎袋鼠状跳过来道:“怎么回事?” ③千万万千,我没料到毛毛虫溜达出来,更没料到男生还有怕毛毛虫的。我的脸色在众目睽睽之下,“腾”地转换成红萝卜色。我嗫嚅(niè rú)道:“我只是怕错过变蝴蝶的时机。”B.心里其实已哭得滂沱,我是学习委员耶!竟然 。老师将毛毛虫盒子从书桌里掏出来,仿佛展示:证据昭昭,你们都看到了吧。C.让我尤其痛苦的是,那两条丑陋的虫子竟然不知羞耻,慢腾腾地扭着身子炫耀。完啦,D.十几岁的英名毁在两条爬行虫子爪下。我深埋头,恐怖地思忖(cǔn)。 ④“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⑤我如约来到老师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似水。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单台湾就有400多种。”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去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末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桦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 ⑥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老师问:“你知道金翅膀的蝴蝶吗?” ⑦当然,我不知道。 ⑧我回到家,再次开始搜寻。这一查真吓了一跳,单讲蝴蝶分类,学问就浩瀚。比如说凤蝶,就有碧凤蝶、麝香凤蝶,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的心里也装有。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1)解释下面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闷葫芦: 硝烟味: (2)第④段中“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天使”指谁?文中为什么用“吹拂”?(3)第⑥段中“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的意思是 。(4)第③段中“竟然”之后作者省略了内容,请体会当时的情境,将省略内容补出来。补写内容: (5)请你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出揭示中心主旨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6)精彩的语言值得品味,请在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提示:可以从修辞运用、用词精妙、描写手法、感彩等方面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最喜欢的句子是(序号) ,喜欢的理由: 八、习作表达。(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11.(30分)写作 题目:夸夸我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自己熟悉的人,如妈妈、老师、同学、奶奶等。(2)通过一件事反映所写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3)注意语言通顺,书写正确,450字左右。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题号 3 4 6答案 B A B一、书写展示(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1.(3分)用正楷书写语句,要求规范、端正、整洁、美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答】故答案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积累运用。(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2.(12分)小明想写一篇有关“昆虫机器人”的文章,他查找资料,整理了以下文字。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你知道吗?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①diàn táng 殿堂 里,闫晓君教授和他的团队②tóng xīn xié lì 同心协力 ,历时15年,研发出了一款名为“昆虫”的微型仿生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设计灵感来自于蟑螂,外形极其③jīng qiǎo 精巧 ,且展现出了令人④nán yǐ zhì xìn 难以置信 的创新能力与实用价值。机器人的长度为2厘米,大约相当于两个指甲盖大小。凭借微小的身躯,它能穿梭于狭小的空间,到达人类难以触及的⑤yǐn bì 隐蔽 区域。随着微型动力技术的研究,它有望应用于助力灾后搜救、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损伤检测等场景。 的是,机器人仍存在负载能力、避障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相信研究团队经过持续探索,这些问题终将迎刃而解。(1)请根据拼音,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B 。A.穿梭(suō) 狭(jiá)小B.穿梭(suō) 狭(xiá)小C.穿梭(shuō) 狭(xiá)小D.穿梭(shuō) 狭(jiá)小(3)适合填入文段中“ ”处的四字词语是 B 。A.震天动地B.美中不足C.津津有味D.千真万确(4)以下句子中的“经过”与文段中的“经过”意思相同的是 A A.经过共同努力,我们小组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B.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师。C.这路公交车经过图书馆,你可以乘坐。D.每次经过那里,我总会被橱窗上的照片吸引住。(5)文段中划“ ”的句子运用了 列数字 和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昆虫机器人的 身躯小 这个特点。请你根据长颈鹿的资料卡,仿照这个句子,用一两句话写出它的特点。【解答】(1)注意将字写工整、正确。(2)“梭”的读音为“suō”,“狭”的读音为“xiá“,故B正确,A、C、D有误。(3)A.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大或气势强。B.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C.津津有味: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D.千真万确:非常真实、准确。结合语境选B。(4)文中的“经过”与A中的“经过“意思相同,都是通过的意思。B中的“经过”是事情的过程;CD中的“经过”意思是从从某处过。(5)结合“2厘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时句中将机器人与指甲相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机器人身躯小的特点,据此完成。故答案为:(1)①殿堂②同心协力③j 精巧④难以置信⑤隐蔽;(2)B;(3)C;(4)A;(5)列数字 作比较 身躯小长劲鹿身高通长在5——6米,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既使高出生的幼仔也可达1.5米高。三、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3.(2分)像“呕心沥血——处心积虑”这样意思相近,但感彩相反的一组词语是( )。A.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B.兴高采烈——得意忘形C.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D.举世闻名——名扬四海【解答】A.足智多谋:形容人极有才智,善于谋划用计。神机妙算:形容计划十分高明,且有预见性。都是褒义词。B.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勃勃,情绪高涨,是褒义词。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是贬义词。C.一五一十:比喻原原本本如实地叙述出来。原原本本:指事情的全过程或全部情况。都是褒义词。D.举世闻名:全世界的人都听到过名字。名扬四海:形容名声极大,传播很广。都是褒义词。故选:B。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和括号里的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轻重缓急,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双管齐下)B.吃水不忘挖井人,爱党爱国爱人民,努力学习报党恩。(饮水思源)C.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劲头。(刨根问底)D.如果做事过分小心,就会变得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解答】A.有误。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双管齐下:原指手握两支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同时从两方面进行。B.正确。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得到幸福或利益时,不忘记带来幸福或利益的人。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C.正确。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刨根问底:指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D.正确。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故选:A。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5.(8分)我会填空。(1)诗中有景。《山居秋暝》中的“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长相思》中“ 山一程 , 水一程 ”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 风一更 , 雪一更 ”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恶劣。诗中有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文天祥的生死无畏:“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临终前的嘱托“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是王昌龄的豪情壮志。(2)“ 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解答】(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明月照耀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的景象,生动展现了山居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山一程,水一程”这句诗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词人通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等动作,描绘了一幅旅程中充满艰辛和曲折的画面。“风一更,雪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恶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故答案为:(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一程 水一程 风一更 雪一更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2)不饱食以终日。五、选择题(共1小题,满分2分,每小题2分)6.(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②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③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④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⑤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③②①④⑤ D.②⑤③①④【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接着写“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道红霞”,然后写“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再写“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最后写“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故选:B。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7.(3分)先从下面的成语中用“√”选择一个,再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句中不出现这个成语)无微不至 苦口婆心 牵肠挂肚 任劳任怨 无微不至: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把被子铺得软软的,还在旁边放上一杯热水,等我来睡觉。 【解答】“无微不至”的意思是: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苦口婆心”的意思是: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牵肠挂肚”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任劳任怨”的意思是: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根据题干要求,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故答案为:无微不至: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把被子铺得软软的,还在旁边放上一杯热水,等我来睡觉。七、阅读鉴赏。(共3小题,满分38分)8.(8分)读古诗,完成练习。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1)将诗歌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 清代 (朝代)的 龚自珍 (人名)。(3)“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生气”一词是 生气勃勃的局面 。这首诗中蕴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不拘一格 ”。(4)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清代末年,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内忧外患不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充分体现了作者想要重振国家的爱国思想感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掌握。《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书写时注意“拘、降”的正确写法。(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己亥杂诗》是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所处的朝代是清代。(3)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生气”并不是指情绪,而是指生气勃勃的局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衍生出了“不拘一格”这个成语。(4)本题考查对古诗主旨的理解。《己亥杂诗》表现了清王朝统治下人民生活十分压抑,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诗人在召唤着优秀杰出人物到来,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风雷”般新局面的出现。全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期待能够改革一新、国家能够重新强盛的思想感情。(1)不拘一格降人材;(2)清代 龚自珍;(3)生气勃勃的局面 不拘一格;(4)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清代末年,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内忧外患不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充分体现了作者想要重振国家的爱国思想感情。9.(13分)阅读。 【材料一】……坐在长城下,她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历尽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材料二】 【材料三】这个故事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音乐家以此故事为题材,创编了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曲。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一对有情人化为蝴蝶,在花间自由飞舞,自此永不分离……(1)以上三则材料均取材自同一部故事集,你认为是以下哪一部? D A.《中国神话故事》B.《中国古代寓言故事》C.《中国童话故事》D.《中国古代民间故事》(2)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选自故事 A D 和 C 。A.《孟姜女哭长城》B.《田螺姑娘》C.《梁山伯与祝英台》D.《牛郎织女》(3)由材料二的图片,联想到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一首古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4)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①材料一的女主人公哭了十天十夜,最终长城崩倒了八百里。 √ ②材料二的图片,描绘的是“鹊桥相会”的场景。 √ ③我国音乐家根据材料三的故事,创编了享誉世界的钢琴曲。 × ④以上三则材料中的故事在古代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它们饱含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 (5)以上材料中的三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说说原因。【解答】(1)考查文学常识。结合材料一“坐在长城下,她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历尽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可以看出材料一讲述的是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最后哭倒长城的故事,这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材料二的图片为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空中含情脉脉的看着对方,周围是喜鹊在飞,描绘的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此故事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同样也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内容。结合材料三“乐曲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化蝶’”提到的以故事为题材创编的小提琴曲,描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故事,同样也是中国民间故事。因此这三个故事都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故选:D。(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材料一:描述了一个女子在长城下因寻夫不得而痛哭,最终感动天地,长城崩倒露出丈夫尸骨的情节,因此是《孟姜女哭长城》,故选A。材料二:图中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空中含情脉脉的看着对方,周围是喜鹊在飞。因此是《牛郎织女》,故选D。材料三:提到这个故事被创编成了小提琴曲,且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化蝶”。这个“化蝶”的情节通常与爱情故事相关联。因此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选C。(3)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古诗文默写。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一首古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夜晚,人们仰望碧空如洗的天际,期待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会的情景,以及家家户户进行乞巧活动的热闹场面。(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根据材料一中“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可知,这句话直接证明了女主人公哭了十天十夜后,长城崩倒了八百里的情节。故本句判断为正确。②材料二中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空中含情脉脉的看着对方,周围是喜鹊在飞,描绘的是“鹊桥相会”的场景。故本句判断为正确。③根据材料三中的描述,“我国音乐家以此故事为题材,创编了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曲”,这句话直接证明了是创编了小提琴曲,而非钢琴曲。故本句判断为错误。④以上三则材料中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都是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通过口头方式传承的,且具有艺术魅力和吸引力。故本句判断为正确。(5)考查开放探究。结合以上材料中的三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说说最喜欢哪个,并说说原因。示例:我最喜欢《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这个故事展现了纯粹而坚贞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追求真爱,他们的深情令人动容。最后“化蝶”的结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象征着他们的爱情在另一个世界得以永恒,给人带来美好的希望和遐想。故答案为:(1)D;(2)A D C;(3)乞巧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4)①√;②√;③×;④√;(5)我最喜欢《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这个故事展现了纯粹而坚贞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追求真爱,他们的深情令人动容。最后“化蝶”的结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象征着他们的爱情在另一个世界得以永恒,给人带来美好的希望和遐想。10.(17分)阅读《蝴蝶的金翅膀》,完成下题。 ①只要略加观察,闪过我眉宇的慌张就会袒露无遗,我把一只不被察觉的小纸盒塞进书桌,那里,供奉着两条黑黢黢的毛毛虫。“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你懂这句话的含义吗?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转瞬即变,像魔术般,我守候的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刻。 ②然后,开始上课。可接下来的情况就恶劣了,只听我同桌以惊雷般的分贝和速率,“咔嚓”一声蹦起来。“她养两条毛毛虫!”A.他的脸色白垩(è)纪的土壤般,面部肌肉也像地震后的公路样扭曲。课堂顿时哗然一片。老师捧着书本,几乎袋鼠状跳过来道:“怎么回事?” ③千万万千,我没料到毛毛虫溜达出来,更没料到男生还有怕毛毛虫的。我的脸色在众目睽睽之下,“腾”地转换成红萝卜色。我嗫嚅(niè rú)道:“我只是怕错过变蝴蝶的时机。”B.心里其实已哭得滂沱,我是学习委员耶!竟然 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 。老师将毛毛虫盒子从书桌里掏出来,仿佛展示:证据昭昭,你们都看到了吧。C.让我尤其痛苦的是,那两条丑陋的虫子竟然不知羞耻,慢腾腾地扭着身子炫耀。完啦,D.十几岁的英名毁在两条爬行虫子爪下。我深埋头,恐怖地思忖(cǔn)。 ④“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⑤我如约来到老师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似水。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单台湾就有400多种。”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去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末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桦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 ⑥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老师问:“你知道金翅膀的蝴蝶吗?” ⑦当然,我不知道。 ⑧我回到家,再次开始搜寻。这一查真吓了一跳,单讲蝴蝶分类,学问就浩瀚。比如说凤蝶,就有碧凤蝶、麝香凤蝶,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的心里也装有。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1)解释下面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闷葫芦: 一声不吭或不吱声。 硝烟味: 语气的严厉或大声批评,大声呵斥。 (2)第④段中“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天使”指谁?文中为什么用“吹拂”?(3)第⑥段中“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的意思是 我终于把查到的资料都说完了或我的话全说完了 。(4)第③段中“竟然”之后作者省略了内容,请体会当时的情境,将省略内容补出来。补写内容: 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 (5)请你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出揭示中心主旨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6)精彩的语言值得品味,请在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提示:可以从修辞运用、用词精妙、描写手法、感彩等方面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最喜欢的句子是(序号) A ,喜欢的理由: 比喻新奇,生动地表现了同桌脸色惨白、面部扭曲的惊恐之状。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从文中第⑤段“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可知,“我”说了很多关于蝴蝶的知识,老师却没有任何回应,就像闷葫芦一样不作声。“闷葫芦”指老师面对“我”汇报关于蝴蝶的知识时,一直不说话、不表态。从文中第④段“‘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可知,“我”原本以为老师发现“我”在课堂上养毛毛虫会严厉地批评“我”,会出现那种紧张激烈的批评场面,会充满“硝烟味”,但老师的态度很温和,所以“我”觉得没有闻到“硝烟味”。“硝烟味”指老师批评学生时那种严厉、充满火药味的紧张氛围。(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文中第④段“‘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可知,“我”原本以为老师发现“我”在课堂上养毛毛虫的事后会严厉批评“我”,但老师却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让“我”去了解蝴蝶的种类,没有丝毫的严厉斥责。“天使”指老师。“吹拂”一词常用来形容微风轻轻掠过,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这里用“吹拂”来形容老师的声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老师声音的轻柔、温和,传达出老师对“我”的态度是亲切的、没有恶意的,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突出了老师的教育方式给“我”带来的温暖感受。故:“天使”指老师,“吹拂”能够体现老师语气的温柔。(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从文中第⑤段“嗫嚅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单台湾就有400多种。’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去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末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桦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可知,“我”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努力查资料,在老师面前急切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蝴蝶的各种知识,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股脑儿地全都说了出来。“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意思是“我”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蝴蝶的知识全部都说出来了。故为:我终于把查到的资料都说完了或我的话全说完了。(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我”是学习委员,在课堂上养毛毛虫的行为引起了同桌的尖叫和同学们的哗然,老师也发现了,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形象受损,根据这样的情境进行补充,突出“我”作为学习委员做出养毛毛虫这件事在课堂上引起不好影响以及自己的尴尬、丢脸。合理即可。示例:竟然在课堂上做出养毛毛虫这种让同学们哄笑、让自己作为学习委员如此丢脸的事。(5)本题考查找寻中心句。从全文来看,“我”养毛毛虫被老师发现后,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引导“我”去了解蝴蝶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关于蝴蝶的知识,还懂得了要仔细观察事物,并且不断去探索未知,最后一段的这句话正是对老师教育方式以及“我”所收获的成长的总结,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即“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6)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对于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们需要先明确句子所运用的手法,比如是否有修辞手法(像比喻、拟人、夸张等)、描写手法(如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或者用词上是否有特别精妙之处,以及句子所传达的感彩是怎样的。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些手法、用词等是如何为表现人物、推动情节或表达情感服务的。示例:最喜欢的句子是C。喜欢的理由:句子C“让我尤其痛苦的是,那两条丑陋的虫子竟然不知羞耻,慢腾腾地扭着身子炫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毛毛虫”赋予了“不知羞耻”“炫耀”等人的情感和动作。结合文章内容,此时“我”因为毛毛虫在课堂上被发现而陷入尴尬境地,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我”当时又气又恼又尴尬的心情,仿佛虫子故意在让“我”出丑,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腻、生动,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故答案为:(1)一声不吭或不吱声;语气的严厉或大声批评,大声呵斥;(2)“天使”指老师,“吹拂”能够体现老师语气的温柔。(3)我终于把查到的资料都说完了或我的话全说完了。(4)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5)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6)A 比喻新奇,生动地表现了同桌脸色惨白、面部扭曲的惊恐之状。八、习作表达。(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11.(30分)写作 题目:夸夸我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自己熟悉的人,如妈妈、老师、同学、奶奶等。(2)通过一件事反映所写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3)注意语言通顺,书写正确,450字左右。【解答】范文:夸夸我的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邓老师,我特别敬爱她,就让我来夸夸她吧。她戴着一副眼镜,留着短的头发,有时很亲切,有时很严厉。当我们考试好的时候,或者学习有进步时,她就笑着夸奖我们,眼睛眯成一条线,好看极了。可当我们作业写得不认真或上课不专心听讲时,她也会很严厉地批评我们,要我们马上改正错误,这时我们都很怕她,再也不敢不听话了。记得有一次我贪玩把作业写得很丑,她把我叫到办公室,很生气地说:“成桓,你这次的作业怎么写得这么难看,学习怎么能马虎呢!”我的脸刷一下红了,赶忙在老师的监督下把作业仔细地重做了一遍。我的老师很严厉,但也有亲切的时候。记得有一天,我和同学玩闹,不小心擦破了头皮,老师赶紧从办公室拿来茶油和棉签小心翼翼地帮我涂伤口,这时我觉得老师就像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我爱我的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