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毛主席的丧子之痛和抉择之痛,领略其博大的胸怀。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了解毛泽东及毛岸英相关情况。教学过程:板块一 情境任务,导入新课发布情境:同学们,第四单元我们的“红色”研学之旅还剩第二板块——英雄纪念馆。让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位英雄的事迹。1.齐读课题。2.回顾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毛主席惊闻岸英牺牲的噩耗,并做出艰难抉择。教师相机板书:闻噩耗 作抉择【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顾,引领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为后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奠定基础。】过渡:古语云:言为心声,行为心使,神为心役。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往往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也是我们第四单元的阅读要素,下面我们走进学习任务一。板块二 聚焦细节,体悟内心学习任务一:聚焦人物描写,体悟伟人内心活动1:自读批注,走进人物内心出示自学提示:①圈画。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圈画出描写主席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②批注。在感受深的地方做好批注,体会主席内心。活动2:感悟“悲痛”,领略慈父情怀让我们先聚焦主席平凡父亲的身份,关注第一部分。年近花甲,惊闻爱子牺牲噩耗,这位父亲是怎样的反应?你看到了他怎样的内心?结合具体的描写说说体会。预设: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1)动作描写。从持续抽烟的动作,感受主席的悲痛。(2)关注数字。“一天”“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你体会到了什么?(3)补充资料并指导朗读。主席有三个儿子。五岁的岸青流浪街头被警察打伤头部,一直在治疗。幼子岸龙不幸失踪,再无音讯。长子岸英,受尽苦难才回到父亲身边。谁知,噩耗传来,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为父亲,主席痛不欲生!一起读——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1)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联系上下文,感受“聚少离多”。岸英和父亲之间经历过哪些分离?(2)借助资料,加深情感体验。观察毛岸英的人生经历图。你有什么发现?(3)创设情境,指导感情朗读。①1930年,8岁生日那天,岸英随母亲一同被捕入狱,母亲被害后,他历经艰难,平安回到自己身边。主席想——指名读。出示: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标点符号也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省略号想告诉你什么?②1936年,岸英去苏联留学,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也是平安回到了自己身边。主席想……指名读。③主席还想到,1946年,岸英到农村去锻炼,搞土改,做宣传,进工厂……每一次都平安回来了。主席忍不住地一次次问自己……指名读。④想到岸英从小历经坎坷,颠沛流离,和父亲聚少离多,主席深深自责,悲痛如潮水般涌来……背景音乐起,学生齐读。活动3:品味“抉择”,讴歌伟人胸襟过渡:这是一个父亲的自责、愧疚、悲痛。然而,面对朝鲜方面的请求,面对必须做出的抉择,作为父亲和领袖,你又看到了他怎样的内心?聚焦第二部分3.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1)动作、神态描写。理解“眷恋”。体会矛盾的巨大、抉择的艰难。(2)指导朗读。好的朗读能用声音还原画面,再现场景。谁来试试?4.自主交流,感受伟大抉择(语言描写)这位父亲,他不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还是一位伟大的领袖。(1)指名朗读。谁来读这位伟大领袖说的话?(2)交流感受。主席作为一位父亲内心所想和他作为一位领袖最终所做的决定一样吗?你感受到了什么?(3)播放视频。伟大的领袖意味着伟大的责任,更意味着伟大的牺牲。(4)聚焦冲突,感受伟人胸怀教师引读:作为岸英的父亲,他强忍悲痛,心里想着——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然而,主席是一位父亲,更是共和国的主席,是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的主席,所以,他这样说——“哪个战士……安葬在朝鲜吧。”小结:家国两难全,国定比家重。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父亲的不舍,更感受到了一位领袖的胸怀。4.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1)理解“踌躇”。(犹豫、迟疑)(2)毛主席在犹豫什么?因为这一落笔,就意味着什么?(3)理解“黯然”。毛主席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抓住生成,适时引入故事、图表、音视频等资料,触发学生思维,唤醒学生对英雄的感知,让学生对毛岸英烈士及其父子深情有更直观的认识。】过渡:一夜无眠,矛盾挣扎,泪湿枕巾,主席舍小家,为大家,做出了一个领袖的决定,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个决定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更是伟人宽广胸怀的见证。(板书:伟人胸怀)【设计意图:适当的知识补充和启发引导,完成对重点句的理解。在朗读中理解主席当时矛盾的心理,走进伟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伟人精神品质。】学习任务二:交流诗句理解,升华爱国情感活动1:结合资料,交流故事。在毛岸英精神的感召下,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和他一样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你知道的有哪些?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活动2:理解诗句,畅谈感受。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吗?5.拓展升华。过渡:此时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杨根思给我们的小云同学打来了电话,让我们来听一听。播放VR情景对话(是啊,如今的祖国已经强大了)青山忠骨,英雄归来。起立,敬礼,我们接英雄们回家。(播放视频)学习任务三:自选实践作业,追忆伟人风采1.小结全文。今天这节课,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我们走进了主席的内心,又一次领略到主席伟大的胸襟。我们也学到了一种写作的方法,就是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去表现人物的内心。2.布置作业。课后,让我们再去深入地了解毛泽东这位伟人,以“追忆伟人毛泽东”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实践活动。注意,星级不一样,难度也不一样。讲一讲:搜集毛泽东的故事,开展故事分享会,领略伟人风采。(★)诵一诵:朗诵毛泽东经典诗词,组织云端朗诵会,追思伟人情怀。(★★)写一写:搜集毛泽东诗词名句,创作书法作品并展示于教室内外。(★★)读一读:阅读《毛泽东传》,深入了解一代伟人,学习伟人精神。(★★★)【设计意图:星级作业的设计有梯度,更自主,读、诵、写聚焦本课的语文要素,内容丰富。】板书设计10 青山处处埋忠骨父亲 主席闻噩耗 做抉择悲痛 艰难慈父情感 伟人胸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