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7.1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7.1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促进民族团结》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共分两目完成教学。第一目介绍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民族政策,重点落在“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第二目通过事实描述、原因分析,阐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重点落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本框从我国多民族的国情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为下一框讲述“维护祖国统一”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从个人能力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辩证分析能力。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见闻,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总体来看,九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树立怎样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认识不够。
3.【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新疆大地的民族状况和巨变之路,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形成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意识,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沪喀携手启新程的历程,增强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培养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宪法第二章第五十二条,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自觉履行义务。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抗战中的新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史实,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教学难点: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6.【设计思路】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载沧桑巨变,七十载春华秋实,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团结奋斗绘就了壮丽的发展画卷。故本课聚焦新疆的民族团结画卷,设置一个总议题:团结奋进七十载·新疆如何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下设两个分议题,分议题1:天山南北如何盛开民族团结花?分议题2:新疆大地如何巨变旧貌换新颜?通过多民族共居共乐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山海相连筑梦行 沪喀携手启新程—旧貌换新颜 翻天覆地谱新篇等议学情境使学生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所采取的措施等,形成热爱中华民族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赛里木湖—独库公路—那拉提景区—禾木景区
问:你知道这些暑期热门景点位于哪里吗?
过渡:没错,新疆!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载沧桑巨变,七十载春华秋实,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团结奋斗绘就了壮丽的发展画卷。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团结奋进七十载·新疆如何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设计意图:热点时事导入主题,创设主线情境。
二、新课讲授
总议题:团结奋进七十载·新疆如何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分议题1:天山南北如何盛开民族团结花?
知识关联:1.我国的民族概况、分布、情谊?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民族平等的表现?4.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议学情境】多民族共居共乐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
现居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各族居民亲如一家,交往交流交融情谊浓。
【议学任务】知·民族概况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民族?
举例一个你最熟悉的少数民族说说其都分布在哪?
(如不知道则给出PPT上的图片和材料议学提示)
【议学成果】1.我国的民族概况、分布、情谊?
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情谊: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议学情境】山海相连筑梦行 沪喀携手启新程
今年是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15周年,15年来,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理念源源不断输入喀什。
在喀什1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海援疆干部越昆仑、穿沙漠,在万里边疆挥洒汗水、奉献才智,把喀什当作第二故乡,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留下精彩的奋斗者画卷。
—展示材料
【议学任务】①你认为对口帮扶有何意义?
“促进新疆地区各方面发展;增进两地人民情谊;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这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什么?能体现这一方针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③这反映了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议学成果】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知识讲解】
(1)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民族平等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们肩负着各民族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问:民族平等有何表现?
【议学成果】3.民族平等的表现?
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民族团结
抗战时期,新疆虽远处于大后方,但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并肩抵御外侮。
新疆民众在抗战国际援华交通线上写传奇、新疆民众捐寒衣捐飞机“捐”儿子支援前方。
—展示材料
问:从中说说促进民族团结有何意义?
提示总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3)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各民族共同繁荣
上海不仅帮扶新疆喀什,还有西藏日喀则、云南、青海果洛、贵州遵义等地....
帮扶新疆的也不仅仅有上海,还有浙江、天津等...
问:从中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提示总结: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追问:那么不维护民族团结行不行呢?
宪法第二章第五十二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提示总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过渡:正如总书记说的那样,“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议学成果】4.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⑤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新疆的民族状况、沪喀对口帮扶、抗战中的新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史实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分议题2:新疆大地如何巨变旧貌换新颜?
知识关联: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6.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议学情境】旧貌换新颜 翻天覆地谱新篇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新疆曾经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重点地区之一,特别是南疆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相对较差,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25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团结奋战,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显现蓬勃活力;从“毛驴代步”到全国机场数量第一;从僻处偏隅到热门旅游目的地....这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生态良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展示材料
【议学任务】思·民族发展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议学成果】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议学情境】在新疆谱写繁荣发展的新篇章的征途上,党和国家这样做...
(展示新疆有关的经济、教育、医疗、“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等新闻)
【议学任务】党和国家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的?
【议学成果】6.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
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民生)(★民生的重要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新疆的巨变之路,使学生了解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所采取的措施等,形成热爱中华民族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堂总结&课后实践
课堂总结: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从“三千孤儿入内蒙”到“干部人才援疆援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同在一个“大家庭”,同为“一家人”,更要“一家亲”,在交往中增进理解、在交融中凝聚共识、在团结中共谋发展,同心同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终将转化为民族复兴路上最坚实的步伐!
课后实践: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小组合作,查阅资料选取一个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将其改编成话剧,在校园文化节中展示,为促进民族团结尽一份力。
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