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远古的信息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远古的信息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远古的信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围绕“远古的信息”这一主题,通过欣赏和仿制岩画,引导学生了解岩画的定义、历史和文化价值,掌握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本节内容作为第二单元“时空印记”的第一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第一单元对自然美的探索,同时开启了对学生对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更多关于文化和艺术的内容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岩画可能了解不多,但他们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能够使用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学生可能对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不够熟悉,难以准确表现岩画的质感和风格;同时,对岩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较少,可能影响对岩画艺术价值的理解。通过视频展示和教师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通过文化背景的讲解和讨论,增强学生对岩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理解;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掌握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欣赏岩画的艺术美,感受岩画的色彩、线条和形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掌握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运用油画棒、牙签等工具仿制岩画,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3.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创作岩画,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岩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认识岩画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文化理解力。
【教学重点】
了解岩画的定义、历史和文化价值,掌握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准确表现岩画的质感和风格,提升艺术表现能力;理解岩画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文化理解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带大家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回到那个遥远的远古时代。你们知道吗?在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文字,那他们是用什么来记录生活和表达愿望的呢?
生:石块?颜料?
师:对,你们真聪明!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在岩壁上用石块和颜料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岩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些远古的信息,通过岩画来了解原始人类的生活。(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远古岩画图片)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画吗?
生1:没有!
生2:见过!(兴奋地)
师:没关系,不管你们见过还是没见过,今天老师都会带你们走进岩画的世界,去感受那份古老而神秘的美。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吧!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岩画的世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穿越时空的设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认识岩画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岩画。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是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愿望的。
师(播放视频):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详细了解一下岩画。
岩画是描绘、记录祖先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师(视频播放完毕后):看完视频,大家对岩画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生:岩画是描绘、记录祖先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非常珍贵。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远古时期的岩画实物呢?虽然现在我们不能亲自去那些岩画所在地,但老师可以带领你们欣赏不同时期的岩壁画。
师(展示阿尔塔米拉岩画图片):这是阿尔塔米拉岩洞,它保存有旧石器时代壁画的石灰岩溶洞,位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洞长270余米,内有大小11个洞窟,约1.8万年至1.5万年前绘制。你们仔细看,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岩石野牛,有什么发现?
生:(仔细观察后)老师,我发现画的边缘都有线条状的刻痕,沿刻痕是黑色的线条。这让人们猜测,万余年前这洞窟里的主人是先用坚硬锋利的石器在岩石上刻出动物的轮廓,然后用黑色勾边,再用红色和黑色等颜料着色。
师:非常棒!你们的观察力真强。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著名的岩画洞穴——拉斯科洞穴。
师(播放拉斯科洞穴视频):拉斯科洞穴位于法国韦泽尔峡谷,洞穴中的壁画为旧石器时期所作,至今已有1.5万到1.7万年历史。以马最多,还有牛、驯鹿、洞熊、狼、鸟等,也有一些想象的动物和人像。是不是非常神奇和壮观?
师:这种岩画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岩画创作过程视频)
师:看完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尝试创作岩画呢?
生:(兴奋地)想!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岩画的定义、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同时,通过提问和分享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仿制岩画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我们熟悉的工具去仿制岩画吧!首先,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有油画棒、牙签、木棍子、纸等。接下来,看看老师怎么做。
师(边演示边讲解):首先,我们用油画棒多层涂色,注意要涂得均匀且厚实,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岩画的质感。然后,我们用小木棍轻轻地刮出形象的轮廓,注意力度要适中,不要刮破纸张。最后,我们可以添加一些背景细节,让作品更加完整和生动。好了,老师已经完成了,你们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仿制岩画吧!记得要大胆尝试,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哦!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岩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岩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视频演示和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岩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好了,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价一下吧!
(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述创作思路和过程)
生1:我画的是一头野牛,我先用油画棒涂了棕色,然后用小木棍刮出了它的轮廓,最后还加了一些草地的背景。我觉得野牛的眼睛画得最满意,看起来很有神。
师:你的野牛画得真生动,线条流畅,颜色搭配也很协调。特别是眼睛部分,确实画得很有神,老师很喜欢!
生2:我画的是一只鸟,我用蓝色和绿色涂了羽毛,然后用牙签刻出了它的眼睛和嘴巴。我觉得这只鸟好像在飞翔,很自由。
师:你的鸟画得真可爱,颜色鲜艳,形象逼真。特别是飞翔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老师为你的创意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后续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方向。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预计15分钟)
我的"岩画"小创作
内容:用棕色牛皮纸或砂纸作"岩石",用白色粉笔或油画棒模仿远古人类画一个简单动物/场景。
目标:体验原始艺术材料,理解符号的叙事功能。
拓展性作业(预计20分钟)
家庭考古小剧场
任务:与家长用黏土制作"甲骨文"(刻划简单符号如日、山),晾干后敲碎,再模拟考古拼接复原。
目标:跨学科融合(历史+美术),理解文物留存不易。
【板书设计】
远古的信息
一、认识岩画岩画的作用
二、感知岩画图案象形法
三、仿制岩画
特色学习资源或技术手段分析说明:
1.分层针对性:基础作业确保全体达标,拓展作业满足动手型、科技型学生差异化需求。
2.复习引导性:符号配对强化记忆,创作实践内化知识,考古观察深化课堂内容。
3.技术融合:豆包AI技术解决绘画的平面限制,直观感受岩画尺度与氛围;视频作业培养数字表达能力。
4.评估建议:采用"星级+评语"制(如★完成度★★创意★★★文化理解),优秀作品在班级在展出。
【教学反思】
依据本课课程人文性与艺术性的性质与岩画文化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围绕“岩画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主动探究,提升学生对岩画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和提升艺术表现能力,采用大概念“岩画:人类文明的瑰宝”和基本问题“岩画是如何记录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引导学生理解。将学习内容“岩画的欣赏与仿制”嵌入驱动性任务“仿制一幅岩画并分享创作感受”中,促进学生对岩画艺术的主动探究;通过视频展示、教师演示、学生创作和作品展示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文化背景的讲解,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