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8月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六十载光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而言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雪域高原而言,却是一部“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宏伟史诗。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促进民族团结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理性看待民族差异、主动维护民族团结的道德品质,能够以平等态度与不同民族同学友好相处。核心素养目标3.法治观念:认识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4.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理解“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刻内涵;树立“齐心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繁荣”的信念。5.责任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以实际行动参与民族团结。总议题:见证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01古今西藏——民族共同体的融合典范。02团结力量——民族进步的成功实践。03未来蓝图——民族地区如何高质量发展?01子议题1:古今西藏——民族共同体的融合典范。吐蕃时期元朝时期清朝时期近现代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元朝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事务,首次将西藏纳入中央行政管辖体系。清朝通过册封制度确立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宗教与政治地位,并于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西藏自治区,我国还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思考:我国民族民族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点是怎样的?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91)②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p9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__________西藏简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我国重要的安全与生态屏障。西藏常住人口365万,以藏族为主体(占比超90%),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占约10%,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和谐分布格局,辖6市1地、8区64县2县级市。 作为“世界屋脊”核心区,西藏拥有珠峰、纳木错等世界级景观,建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总面积超4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1/3以上,通过多部法规筑牢生态保护体系。 油画《藏族小女孩》今天的西藏思考:新时代的西藏,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美好的景象体现出我国施行哪些民族政策和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人民幸福经济繁荣文化传承生态向好民主平等课堂笔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P91)(1)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已经形成)课堂笔记民族平等的表现?(P91)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享有受教育权藏族人大代表少数民族运动会02子议题2:团结力量——民族进步的成功实践。布达拉宫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残酷压迫和剥削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他们毫无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社会黑暗、残酷、野蛮、落后。旧社会西藏旧社会西藏旧西藏《十三法典》明确将人分为三等九级,农奴命价仅值一根草绳,被视作"会说话的牲畜"。 农奴主可随意买卖、赠予甚至杀害农奴。西藏农奴和奴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见证西藏60年变迁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到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这份跨越时代的沧桑巨变,从来不是某一个民族的孤军奋战,民族团结的暖流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流淌出一个又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布达拉宫援藏干部孔繁森两次主动放弃内地舒适生活,扎根西藏十余年。他先后在拉萨、阿里等地工作,为农牧民解决吃水、就医、通路难题。他收养3名藏族孤儿,悄悄献血换钱供孩子读书,自己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1994年,他在考察途中不幸殉职,他用生命践行“把藏族人民当亲人”的誓言,成为各民族心连心的永恒象征。孔繁森:雪域高原的援藏丰碑布达拉宫“墨脱戍边模范营”51年在“雪域孤岛”墨脱戍边,是军民团结典范。官兵数十年以“兵老师”身份支教,四级军士长周国仁支教18年劝返80余名辍学儿童,累计培养200余名大学生,不少学生返乡兴边。他们还从内地背稻种、空运种猪,让墨脱人均产粮从不足50公斤增至350多公斤。格林村主任多杰平措说:“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是融入血液的。”墨脱戍边模范营:军民共筑的雪域长城布达拉宫2025年1月,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各民族救援力量迅速集结。震后10分钟,藏汉官兵冒着余震挺进震中。灾后重建中,汉、藏、回、彝等20余个民族的5.4万名建设者奋战两百余天,建成2578套新居。正如受灾群众所说:“地震让家园摇晃,但各民族的心贴得更紧了,这就是我们的雪域长城。”震区同心:雪域高原的民族团结壮歌民族团结暖心故事孔繁森墨脱戍边模范营震后共建小组合作:(1)你从这些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人物和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2)民族团结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实现了从微不足道到规模可观的巨大飞跃,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民生福祉:西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各族群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空前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能源、通信网络,彻底打破了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瓶颈,使“世界屋脊”不再遥远。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在快速现代化的同时,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生态环境持续保持优良。结合西藏历史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课堂笔记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P92、P96)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②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02子议题3:未来蓝图——民族地区如何高质量发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开建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拟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相当于5个三峡大坝、4个川藏铁路、10个港珠澳大桥,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超级工程。雅江水电站预计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度,相当于3个三峡。项目建设周期为10年。小组合作:(1)万亿大基建,谁是最大受益者?(2)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的建设将如何带动西藏地区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万亿级大投资将会直接惠及西藏经济,推动经济结构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建成之后,有望每年为西藏形成200亿以上的财政收入,相当于 2024 年西藏财政收入的 67%。改善人民生活建设雅江水电站预计投资1.2万亿,可以带动钢铁水泥等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西藏交通和电力系统,降低西藏地区居民生活成本。推动文化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交通和网络便利,将让藏香、藏毯这些传统手工艺品通过直播卖到全国;也会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来西藏,看唐卡、学藏香制作,助力藏文化传播与交流。民族地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思考:(1)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的建设对我们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有何启示?(2)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1.2万亿元投资增加就业岗位藏文化传播民族地区如何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援疆教师援疆干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课堂笔记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94-P95)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经济)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民生)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课堂笔记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P93)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辽阔疆域,是 56 个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是 56 个民族共同点亮的。一个民族的荣光,是所有民族的荣光;一个国家的未来,是所有民族的未来。课堂小结促进民族团结是什么①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②处理民族关系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什么③民族制度(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最高利益/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公民: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国家:繁荣发展的需要怎么做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因经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社会保险事业文化:扶持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随堂练习(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各族人民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促进民族团结就要(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③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随堂练习(2025·贵州贵阳·中考真题)2025年5月17日至18日,贵州民族大联欢、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贵阳举行。大联欢中各民族唱响团结歌、舞动民族魂,大巡游时各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共同绘就了一幅“民族大联欢,全民共欢腾”的生动图景。此次盛会展现了( )A.各民族之间毫无差异的文化B.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乐融融C.各民族追求同步富裕的期盼D.各民族形成的统一风俗习惯B随堂练习(2025·山东·中考真题)近年来,山东某地在对口援疆工作中积极落实“文化润疆”战略,把陶器镂空技术传授给新疆土陶艺人。改造后的土陶制品不仅外观精美,而且附加值更高,有效助力当地发展。该做法( )①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同步富裕②推动了鲁疆两地的文化交融③实现了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目的④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随堂练习(2025·内蒙古·中考真题)小温同学参加各族青少年交流座谈会,以下是座谈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发言:甲:我的邻居塔娜奶奶,每年约各地朋友去海南过冬,得益于养老金年年涨。乙:每年全国各民族游客来我的家乡参加傣族泼水节活动,大家越泼越亲密。丙:包银高铁年内将全线开通,这既促进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方便大家往来。回到学校后,她准备和同学们分享座谈会内容。下列适合作为分享主旨的是( )A.民生是幸福之基 B.文化保护与传承C.经济发展是中心 D.共同发展促团结D随堂练习(2025·四川自贡·中考真题)肇兴侗寨,享有中国最美乡村古镇之美誉。2025年春天,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脚步,一幅民族特色村寨的幸福画卷正在展开。在新征程上,各族人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前进,唱响民族复兴的幸福歌。这( )①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③有利于促进平等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④强调了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随堂练习(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从2024年8月22日在拉萨召开的“30年来援藏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对口支援西藏30年来,已有近10批、约1.2万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对口援藏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西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上述材料说明了( )A.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权利B.西藏事业蓬勃发展主要依靠外省市支援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在形成D.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D随堂练习(2025·新疆·中考真题)给下列事件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秦朝建立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侮,捍卫祖国领土完整 ★19个省市援助新疆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同心共筑中国梦C.共同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D.团结奋斗谱新篇A随堂练习(2025·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经济大省挑大梁,江苏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工作。江苏的举措体现了( )①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②加强国际合作的中心工作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④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随堂练习(2025·甘肃白银·中考真题)【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绘就中国梦】2025年4月25日,甘肃省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标识正式亮相。标识铸魂·团结聚心凝共识★视觉上:甘肃首字母“G”“S”、敦煌飞天和石榴彰显甘肃自然禀赋。★美学上:中国古代建筑“藻井”纹样和敦煌“飞天”灵动曲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丝路美学。★时代表达上:标识向上腾飞的造型,象征陇原儿女牢记嘱托、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结合材料,运用“促进民族团结”知识,请你从内容上解读标识的设计理念。电商拓路·产业富民启新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举办了“同心共富·石榴红”甘味出陇电商直播活动,以“铸牢”宣传、民族文化展示、直播销售民族特产等多种形式,在“数字经济”中架起民族团结的“云端桥梁”。(2)结合材料,分析电商直播活动如何架起“云端桥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随堂练习【答案】(1)标识紧扣“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理念,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展现陇原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时代主题。(2)①利用直播的广泛传播性,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为民族地区发展营造良好氛围。②通过直播销售民族特产,利用“数字经济”拓宽民族地区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收入。③电商直播作为 一种线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为民族地区与外界搭建起合作交流的桥梁,吸引更多资源关注和投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全方位发展。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