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5.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了解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并能观察实验现象。(2)初步具有归纳概括物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能力和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初步具有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兴趣。2学情分析本课为《物体的热涨冷缩》的第二课时,学生之前已经学习并认识了固体与液体的热涨冷缩性质,因此学生在潜意识中会存在气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疑问。由于在探究固体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中,学生已掌握了探究的方法,所以,在如何设计探究气体是否可以热胀冷缩的方案时,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所要做的是引领学生更加完善实验方案的设计,尤其是怎样可以直观地看到空气的热涨与冷缩,这是需要学生动脑筋去思考的。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组织学生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2.认识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难点挖掘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个被弄瘪的乒乓球。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个乒乓球恢复原状?(学生:用手挤、放入热水中。)2.将瘪乒乓球放入烧杯中,倒入热水,使乒乓球鼓起,恢复原状。(注:若学生没有想到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则谈话引入“老师有一个更为方便的方法”。)3.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使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的呢?(提示:①这个乒乓球往哪儿瘪了?——向里②如果要使向里瘪的乒乓球鼓起来,一定需要从乒乓球的里面有个力在推。③是什么在推呢?④又是什么条件产生了这样的推力呢?)4.谈话:有同学认为放入热水中的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以后,发生了膨胀,因此将使瘪进去的地方鼓了起来。(板书:气体热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5.组织讨论:气体能够热胀吗?6.谈话:气体能不能在受热后膨胀,我们还是需要有力的事实来说明,通过实验去证实。活动2【活动】认识气体有热胀的性质1.谈话:想一想,我们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能够证实气体是否在受热后会膨胀呢?2.谈话:思考一下,在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3.幻灯片:①用什么来装空气?②如何给空气加热?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观察到空气是否膨胀的现象?4.幻灯片:实验设计表格(简要引导学生如何填写实验设计表格,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设计实验方案。)5.组织小组讨论,填写实验表格,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及掌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做适当引导。)6.组织小组汇报,进行全班交流与讨论,师生共同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做如下实验:①烧瓶吹气球实验②烧瓶、细试管吹气泡实验③乒乓球或小塑料瓶实验④塑料瓶实验等等。7.按组发放相应实验材料,明确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8.组织学生汇报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综合各组的实验结论,归纳出总的结论。——空气有热胀的性质。活动3【活动】认识气体有冷缩的性质1.将“烧瓶吹气球”实验演示一次,谈话:烧瓶中的空气受热后膨胀起来,使得气球被吹鼓了起来。那么,想一想,我怎样使得鼓起来的气球再瘪回去呢?21教育网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将上面所做实验中受热的空气使其受冷,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3.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冷缩的实验。4.组织小组汇报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可帮助学生改善实验方法,反复实验。如:先使空气热胀后,再进行冷缩实验,这样实验现象很明显。)21cnjy.com5.提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6.讲述:这说明气体在受热后不仅会膨胀,而且在受冷后还会收缩,(板书:气体热胀冷缩)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1·cn·jy·com(板书: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7.演示实验,明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活动4【讲授】归纳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谈话:在上一次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在今天的课当中,我们又认识到气体也是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那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归纳出一条结论来?www.21-cn-jy.com2.结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活动5【讲授】认识物体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预防1.谈话: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2.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物体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预防。3.组织学生举出生活中更多的物体热胀冷缩的例子。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