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1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草一木皆含情,观物悟理意更深”,生活中的寻常事物藏着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道理。让我们走进“自然物语馆”,通过“美景寻踪”“哲理悟读”“动物趣谈”“物品寄情”四大板块,制作专属的“自然感悟手册”吧!
一、美景寻踪·漫步自然赏风情(24分)
(一)山林踏秋记
秋日的终南山,像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处处是惊喜。沿着石板路向上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坡的枫树,枫叶似火焰般燃烧,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成一条红色的小径。抬头(1)______,湛蓝的天空中,几群大雁排着“人”字队形向南飞去;远处的山涧旁,几株野菊开得正艳,黄的、白的、紫的,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走近(2)______,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泛着光,偶尔有小鱼游过,激起一圈圈涟漪。山腰的(3)______里,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惬意极了。临走前,我再次(4)______这满山秋景,只觉心都被这美景填满了。
1.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表示“看”的词语(填序号)(4分)
①仰望 ②眺望 ③环视 ④俯视 ⑤凝视 ⑥打量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2. 用“√”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簌簌(sù shù) 山涧(jiàn jiān) 惬意(qiè xiá)
3. 从文中找出与“湛蓝”(表示颜色)、“簌簌”(表示声音)同类的词语,各写两个(4分)
(1)颜色:______、______ (2)声音:______、______
4. 下列选项中,与“枫叶似火焰般燃烧”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溪水唱着欢快的歌向前奔跑
B. 野菊像星星一样散在草丛中
C. 大雁的翅膀拍打着空气,发出呼呼的声响
D. 秋风温柔地抚摸着枫叶
5. 若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2分)( )
A. 《终南山的溪水》 B. 《秋日山林图》 C. 《野菊绽放》 D. 《大雁南飞》
6. 仿照“枫叶似火焰般燃烧”,用比喻手法描写文中的一种景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中画横线句子(“山腰的______里,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惬意极了”)若补充“凉亭”一词,从描写角度看,该句属于(2分)( )
A. 动态描写 B. 静态描写 C. 细节描写 D. 环境描写
二、哲理悟读·品物思理获启示(15分)
植物的“人生智慧”
大自然中的植物,藏着许多人生哲理。松柏告诉我们,唯有坚韧不拔,才能在寒冬中挺立;荷花告诉我们,出淤泥而不染,坚守本心最可贵;向日葵告诉我们,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生活就会充满希望……每一株植物,都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用自己的生长姿态,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
1.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2处语病)(3分)
①通过观察植物,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
②比如竹子,它不仅挺拔修长,但是有着“空心”的品格,象征着谦虚。
2. 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再写一句植物带给我们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郭沫若在《白鹭》中,用“白鹭实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白鹭的____________之情;许地山借落花生阐述“____________ ”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2)《桂花雨》中,作者回忆了童年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趣事,离开家乡后,每当闻到桂花香,就会想起____________,字里行间满是对____________的思念。
(3)《珍珠鸟》中,“____________,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让我们懂得了信任的重要性。
三、动物趣谈·观兽赏鸟悟温情(31分)
(一)郑人买履(7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码于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或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先自度其足:______ (2)遂不得履:______
2. 用“/”给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1处)(1分)
吾 忘 持 度
3. 用自己的话翻译句子“何不试之以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松鼠的“生存手册”
基本信息:松鼠是啮齿目松鼠科松鼠属动物,体型小巧,体长20~28厘米,尾长15~24厘米,体重300~400克,因尾巴蓬松似伞,又称“伞松”。
外形特征:毛色多为棕色或灰褐色,腹部为白色;耳朵尖有一簇黑色长毛,冬季尤为明显;尾巴粗壮,既能在跳跃时保持平衡,又能在寒冷时裹住身体保暖。
生活习惯:栖息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白天活动,擅长攀爬和跳跃;主要以松子、橡子、浆果等为食,秋季会储存食物,将坚果埋在地下或树洞里,以备冬季食用。
保护级别:多数松鼠种类为无危物种,但因栖息地破坏,部分地区的松鼠数量有所减少,需加强保护。
【材料二】“城市松鼠”生存现状讨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改善,许多松鼠进入城市公园、小区觅食。网友们对此展开讨论:
网友A:城市里的松鼠很可爱,给生活增添了乐趣,每次看到它们蹦跳,我都觉得很治愈。
网友B:松鼠会啃咬树皮、偷食居民晾晒的坚果,还会在空调外机里筑巢,带来安全隐患。
网友C:城市环境与森林不同,汽车尾气、垃圾食品可能危害松鼠健康,还是让它们回归自然更好。
【材料三】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倡议
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旨在唤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我国积极开展“城市野生动物保护”项目,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投放专用投喂点等方式,为城市中的小动物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松鼠的尾巴不仅能保持平衡,还能保暖。( )
(2)所有松鼠都是无危物种,无需保护。( )
(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目的是保护松鼠。( )
(4)城市中的松鼠可能面临汽车尾气、垃圾食品的危害。( )
2. 你支持“松鼠进入城市生活”吗?结合材料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小区为规范居民与松鼠相处,制定了《小区松鼠保护公约》,其中有不合理之处,请修改(5分)
公约内容:①禁止投喂松鼠;②禁止靠近观察松鼠;③禁止乱扔垃圾。
(1)公约______(填序号)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燕语呢喃(12分)
①我家阳台的角落,有一个用泥巴和枯草筑成的燕窝,住着一对燕子。每天清晨,我都会被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唤醒,像是天然的闹钟。
②春天,燕子妈妈和燕子爸爸忙着衔泥筑巢,飞来飞去,从不歇息。有一次,我看到燕子爸爸衔着一根长长的枯草,被风吹得左右摇晃,却始终紧紧叼着,直到稳稳落在巢边。没过多久,巢里多了四只毛茸茸的小燕子,闭着眼睛,张着黄灿灿的小嘴,等着爸妈喂食。
③燕子喂食的场景格外有趣。燕子妈妈会衔着虫子飞回来,小燕子们立刻挤成一团,伸长脖子争抢。有时候,虫子太大,小燕子咽不下去,燕子妈妈就会耐心地把虫子啄碎,再喂给它们。看着小燕子一天天长大,羽毛逐渐丰满,我心里也跟着欢喜。
④夏天的一个傍晚,突降暴雨,我担心燕窝被冲坏,忍不住趴在窗边看。只见燕子爸爸妈妈张开翅膀,像两把小伞,紧紧护住小燕子,任凭雨水打湿自己的羽毛。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什么是“父母之爱”。
⑤后来,小燕子学会了飞翔,它们在阳台上空盘旋,偶尔落在栏杆上,对着我“叽叽”叫,像是在打招呼。深秋时节,燕子一家飞向南方过冬,燕窝空了下来,但我知道,明年春天,它们一定会回来。
1. 根据短文内容,填写表格(2分)
时间 燕子的活动 “我”的感受
春天 筑巢、喂食 欢喜
夏天 (1)______ (2) ______
深秋 飞向南方 期待
2. 概括短文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2分)( )
A. 静态描写 B. 动态描写 C. 环境描写 D. 细节描写
4. 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把燕子的叫声比作“天然的闹钟”,这样写的好处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短文内容,分点概括燕子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对燕子的称呼从“燕子”到“燕子妈妈”“燕子爸爸”,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物品寄情·寻常之物藏深情(30分)
主题:物微情浓
要求:一支旧钢笔,记录着老师的教诲;一个手工布偶,藏着朋友的心意;一片银杏叶,承载着童年的回忆……生活中总有一些普通的物品,因融入了情感而变得特别。请以“物微情浓”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①结合具体事例,写出物品背后的故事;②情感真挚,语句通顺;③不少于400字,不出现真实人名。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优卷答案:
一、美景寻踪·漫步自然赏风情(24分)
(一)山林踏秋记
1. 表示“看”的词语填空(4分,每空1分)
(1)① (2)④ (3)⑥ (4)③
(解析:“抬头看天空”用“仰望”,“走近看溪水”用“俯视”,“观察凉亭里的老人”用“打量”,“整体看满山秋景”用“环视”)
2. 字音选择(3分,每空1分)
簌簌(sù√);山涧(jiàn√);惬意(qiè√)
3. 同类词语提取(4分,每空1分)
(1)颜色:红色、黄的、白的、紫的(任写两个即可)
(2)声音:簌簌、呼呼(文中“大雁翅膀拍打空气的声响”可概括为“呼呼”,或结合语境提取其他声音词)
4. 修辞手法判断(2分)
B(解析:“枫叶似火焰”是比喻,B项“野菊像星星”也是比喻;A、D是拟人,C是写实)
5. 标题选择(2分)
B(解析:文段围绕“秋日终南山的山林景色”展开,A、C、D仅侧重某一景物,B概括全面)
6. 比喻句仿写(3分)
示例:溪水似蓝宝石般透亮,映着蓝天和枫叶的影子。(解析:选择文中景物,运用比喻,体现景物特点,语句通顺即可)
7. 描写角度判断(2分)
B(解析:“老人围坐听戏曲”是静态场景,无明显动作变化,属于静态描写)
二、哲理悟读·品物思理获启示(15分)
1. 病句修改(3分)
①删去“通过”或“让”(修改后:观察植物,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 通过观察植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
②将“但是”改为“还”(修改后:比如竹子,它不仅挺拔修长,还有着“空心”的品格,象征着谦虚。)
(解析:①缺少主语,②关联词搭配不当)
2. 启示仿写(2分)
示例:小草告诉我们,即使平凡渺小,也能在风雨中顽强生长。(解析:结合植物特点,提炼人生道理,句式与原文一致即可)
3. 课文内容填空(10分,每空1分)
(1)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与赞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摇桂花;捡桂花;家乡的桂花雨;故乡和童年
(3)信赖
(解析:准确默写课文关键语句,注意“韵”“体面”“信赖”等易错字的书写)
三、动物趣谈·观兽赏鸟悟温情(31分)
(一)郑人买履(7分)
1. 字义解释(2分,每空1分)
(1)测量(2)最终,终于
2. 朗读停顿(1分)
吾/忘持度
3. 句子翻译(2分)
示例: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来试试鞋子呢?(解析:准确翻译“何不”“以足”,语句通顺即可)
4. 道理概括(2分)
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灵活变通,不能死守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1. 说法判断(4分,每空1分)
(1)√(2)×(3)×(4)√
(解析:(2)“所有松鼠无需保护”错误,部分地区松鼠数量减少需保护;(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仅保护松鼠)
2. 观点与理由(3分)
示例1:不支持。理由:①城市环境(汽车尾气、垃圾食品)危害松鼠健康;②松鼠啃咬树皮、筑巢可能带来安全隐患;③松鼠适合生活在针叶林,城市环境不符合其天然习性。
示例2:支持。理由:①城市绿化改善,能为松鼠提供生存空间;②松鼠给人们生活增添乐趣;③可通过建立投喂点、生态廊道,减少安全隐患,实现人与松鼠和谐共处。(解析:明确观点,结合材料分条说明,逻辑清晰即可)
3. 公约修改(5分)
(1)①②(2分);理由:①“禁止投喂”过于绝对,合理投喂专用食物可帮助松鼠;②“禁止靠近观察”限制人们对松鼠的了解,温和观察不会伤害松鼠(2分)
(2)修改建议:①可投喂松鼠专用坚果,禁止投喂垃圾食品;②保持1米以上距离温和观察,不追逐、惊吓松鼠(1分,解析:修改后需合理、可行,符合保护松鼠与人类观赏的需求)
燕语呢喃(12分)
1. 表格填写(2分,每空1分)
(1). 暴雨中,燕子爸妈张开翅膀保护小燕子 (2). 感动(解析:从第④自然段提取燕子活动与“我”的感受)
2. 段落概括(2分)
示例:夏天暴雨时,燕子爸爸妈妈用翅膀护住小燕子,“我”从中体会到父母之爱。(解析:包含时间、事件、“我”的感悟,语句通顺即可)
3. 描写方法判断(2分)
B(解析:“挤成一团”“伸长脖子”“争抢”“啄碎”是动态动作,属于动态描写)
4. 比喻好处分析(2分)
示例:生动形象地写出燕子叫声规律、能唤醒人的特点,体现“我”对燕子叫声的熟悉与喜爱。
5. 燕子特点概括(2分)
①勤劳:忙着衔泥筑巢、喂食;②爱护孩子:暴雨中保护小燕子;③通人性:学会飞翔后对着“我”叫,像是打招呼(解析:结合短文内容,分点概括,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6. 情感分析(2分)
示例:体现了作者对燕子的情感从“普通观察”变为“亲切关注”,将燕子当作家人,表达了对燕子的喜爱与亲近之情。
四、物品寄情·寻常之物藏深情(30分)
评分标准
1. 内容完整(12分)
明确写物品及背后的故事,包含“物品特点”“具体事例”“情感寄托”,得10-12分;
写出物品与故事,但情感表达较浅,得7-9分;
内容偏离“物微情浓”,仅描述物品无故事,得0-6分。
2. 情感真挚(8分)
融入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情感自然流露,得6-8分;
有情感表达但不够细腻,得3-5分;
无情感体现,得0-2分。
3. 语言表达(7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得5-7分;
语句较通顺,有1-2个错别字,得3-4分;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得0-2分。
4. 字数要求(3分)
不少于400字,得3分;
350-399字,得2分;
300-349字,得1分;
少于300字,得0分。
示例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