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苏教版)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米,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A.平方米 B.平方米 C.平方米2.一桶油有10升,第一次倒出总数的,第二次倒出余下的,( )倒出的多.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一样多3.小明在计算(x)×4错当成x4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相差( )A.x B.3x C.4x4.甲比乙多,乙相当于甲的( )A. B. C. D.5.打一份稿件,单独打甲要小时,乙要小时,求两人合打的时间,列式为( )A.1÷() B.1÷(3+4) C.16.一种电视机提价后,又降价,现价( )原价.A.高于 B.等于 C.低于7.一个班不足50人,现大扫除,其中扫地,摆桌椅,擦玻璃,这个班没有参加大扫除的人数有( )人.A.1 B.2 C.3 D.1或28.下列各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是( )A. B. C. D.9.一个不为0的数乘后,这个数就( )A.扩大4倍 B.缩小4倍 C.大小不变10.当a>0时,a和它的倒数相比,( )A.a大 B.a的倒数大 C.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2小题)11.学校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已经吃了它的,如果剩下700千克,则吃了 千克;如果吃了的比剩下的少600千克,则还剩 千克。12.剪去的是剩下的,剪去的是全长的 ;实际比计划增产,实际是计划的 ;今年比去年节约,今年是去年的 .13.小红在计算(□﹣9)时,错看成了□﹣9,她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14.28吨增加它的后是 吨,再减少吨后是 吨.15.一批黄沙150吨,用去.这道题是把 看作单位“1”,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 .16.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17.“红花朵数的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 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 ×________ = .18.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______ 米.19.20千克苹果,卖出他的后又卖出千克,共卖出 千克.20.比40米多米是 ,比40米多是 米,40米比 米多.21.一根长a米的绳子,如果用去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它的,还剩_______ 米.2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1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乙合作 小时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三.判断题(共10小题)23.武警王叔叔演习时打了102颗子弹,弹弹命中,命中率为102%. .24.甲数是乙数的,乙数就是甲数的. .25.苹果重量的相当于梨的重量,是把梨的重量看作单位“1” .26.一项工作,甲做了,乙做了余下的.两人做得一样多. .27.五月份产量的等于四月份产量的,五月份产量高. .28.甲数比乙数少,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2 .29.1吨煤烧去后,还剩吨. 30.如果小明比小红重,那么小红就比小明轻. 31.计算()×5×7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2.一件8元的小礼物,先降价后再提价,结果还是8元。 四.计算题(共2小题)33.解方程.x+x xxx+0.5x=14.34.计算,能简便的要简算。18×() 33 11×()×15 [8×()]五.解答题(共8小题)35.网络公司为某花园小区安装宽带网络线,已经安装了250户,还有没有安装,这个花园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居民?36.一个工人3天完成一批零件,第1天完成总数的,第2天完成总数的,第3天完成25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37.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5分米、宽2分米、高3分米.把20升水注入这个鱼缸,鱼缸里的水深多少分米?38.新新家装修房子,爸爸买了四幅“春夏秋冬”的风景画,准备用钉子钉在墙上作装饰.现要求每张画的4个角都钉上1颗图钉才行,一共需要多少颗图钉?你能帮他设计几种方案吗?(以钉子颗数的不同为标准,画出简单示意图.)39.一件衬衫原来的价格是100元,涨价后,又降价,这件衬衫的价格和原来相比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现在售价多少元?40.红星小学五年级有男生98人,女生112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的,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41.甲、乙两个学生放学回家,甲比乙多走的路程,而乙走的时间比甲少,甲,乙两个学生回家的速度比是多少?42.某厂有职工240人,其中女职工占55%,后来又调进一批女职工,这时女职工与全厂职工的人数比是3:5,后来又调进多少名女职工?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考点】梯形的面积.B【分析】梯形的面积S=(a+b)×h÷2,将题目所给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解答】解:22,=2,(平方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2.【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A【分析】把这桶油的总量看作单位“1”,则第一次倒出后,还剩(1);再把剩下的油的量看作单位“1”,则倒出的油的量占总量的(),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知道哪次倒出的多.【解答】解:1,,因为,则;所以第一次倒出的多;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设出不同的单位“1”,求出第二次倒出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即可比较出两次倒出的大小关系.3.【考点】用字母表示数.B【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个式子的结果,然后相减.(x)×4根据乘法分配律,用4分别乘括号内的各项;再把结果相加,x4根据运算顺序计算即可.【解答】解:(x)×4=4xx4=x4x(x)=4xx=3x即这样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相差3x.故选:B.【点评】注意: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因数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并且省略乘号.4.【考点】分数除法.C【分析】甲比乙多,是把乙看作“1”,把它平均分成5份,甲数的相当于5+2=7份,即乙相当于甲的5÷7.【解答】解:5÷(5+2),=5÷7,.故乙相当于甲的.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确定.通常确定单位“1”的方法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谁是“1”;和谁比谁是“1”.5.【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A【分析】把这份稿件的总量看作单位“1”,则甲每小时完成这份稿件的1,乙每小时完成这份稿件的1,甲乙合抄,每小时完成这份稿件的117,甲乙一起抄完需要的时间是1÷7,计算即可.【解答】解:1÷(11)=1÷7(小时);答:他们一起抄完要小时.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6.【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C【分析】把电视机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就是以原价的1出售,先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提价后的单价,再把此单价看作单位“1”,降价就是以此价的1出售,然后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电视机最后的单价,最后与原价比较即可解答.【解答】解:1×(1)×(1)=11答:现价低于原价,故选:C.【点评】明确单位“1”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是分数乘法意义.7.【考点】分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D【分析】、、都是最简形式,所以这个班的人数是2、4和5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2、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而且这个班不足50人,所以这个班只能是20人或40人,据此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即可得出没参加大扫除的是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2、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而且这个班不足50人,所以这个班只能是20人或40人,总人数看作单位“1”,即可得出没参加大扫除的是1,当总人数是20时:没参加大扫除的有:201(人),当总人数是40时:没参加大扫除的有:402(人),答:没参加大扫除的有1或2人.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这个班的总人数必定是2、4、5的公倍数,据此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解答.8.【考点】分数的简便计算(运算定律的分数应用).D【分析】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找出符合运算定律或者其它简算方法的算式即可。【解答】解:按照运算顺序计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1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故选:D。【点评】解决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看是否符合简算的方法,再进行计算。9.【考点】分数乘法.B【分析】由题意,一个不为0的数乘,即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4,根据除法的意义,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几,就是缩小几倍.【解答】解:一个不为0的数乘后,这个数就缩小4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除法的意义在运算中的运用.10.【考点】倒数的认识.C【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小于1的数的倒数大于这个数,大于1的数的倒数小于这个数,据此判断.【解答】解:因为小于1的数的倒数大于这个数,大于1的数的倒数小于这个数.所以当a>0时,a和它的倒数相比a可能大于它的倒数、也可能小于它的倒数.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明确:小于1的数的倒数大于这个数,大于1的数的倒数小于这个数.二.填空题(共12小题)11.【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400;1400。【分析】把大米总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1份,用去的占4份,剩下的占(11﹣4)份,用剩下的千克数除以剩下的占的份数,得出1份的质量,再乘4,即可得吃的质量;用600千克除以吃了的比剩下的少的份数,得出1份的质量,再乘(11﹣4)即可得剩下的质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700÷(11﹣4)×4=700÷7×4=400(千克)答:如果剩下700千克,则吃了400千克。600÷(11﹣4﹣4)×(11﹣4)=600÷3×7=1400(千克)答:如果吃了的比剩下的少600千克,则还剩1400千克。故答案为:400;1400。【点评】把大米总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1份,用去的占4份,剩下的占7份,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考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剪去的是剩下的”,把剩下的看作11份数,剪去的就是6份,那么全长就是11+6=17份,用剪去的份数除以全长的份数得解;(2)根据“实际比计划增产”,把计划的产量看作“1”,实际是计划的1;(3)根据“今年比去年节约”,把去年的看作“1”,今年是去年的1.【解答】解:(1)全长:11+6=17份,6;(2)1;(3)1.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准单位,再根据基本数量关系解答即可.13.【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把(□﹣9)运用乘法分配律化简,然后与□﹣9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9)□9□﹣4□﹣9与□﹣4的被减数相同,减数9比4多5,那么它们的差第一个算式就比第二个算式少5.答:她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5.故答案为:5.【点评】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把算式进行化简,找出两个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从而得出结论.14.【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28吨的为284吨,28吨增加它的后为28+4=32吨,再减少吨,为3231吨;据此解答.【解答】解:28+28=28+4=32(吨),3231(吨).答:28吨增加它的后是32吨,再减少吨后是31吨.故答案为:32,31.【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两个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前一个表示占总数的分率,后一个表示具体的数量.15.【考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一批黄沙150吨,用去,是把这批黄沙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150吨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即可解答.【解答】解:一批黄沙150吨,用去.这道题是把这批黄沙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150吨的是多少.故答案为:这批黄沙的总吨数,150吨的是多少.【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单位“1”的确定.通常确定单位“1”的方法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谁是“1”;和谁比谁是“1”.16.【考点】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代入数据进行计算.【解答】解:C=4a=4(米)S=a2(平方米)答: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17.【考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分数乘法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题是把红朵数当作单位“1”,即把红花朵数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两份等于黄花数,所以关系式为:黄花朵数=红花朵数.【解答】解:本题将红花朵数当作单位“1”,关系式为红花朵数黄花朵数.故答案为:红花朵数,红花朵数,,黄花朵数.【点评】确定单位“1”的几种方法:往往在(比,占,是等)字的后面,要找出关键字,关键字后面的就是单位1,如果单位“1”是已知的,就用乘法.如果单位“1”是未知的,就用除法.你要看单位“1”的话,你就看几分之几的前面的那几个字眼,就是单位“1”.18.【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分数除法.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8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1÷5,8÷5(米),答: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米;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19.【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把苹果总重量看作单位“1”,先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他的是多少千克,再加千克即可解答.【解答】解:20,=2,=2.1(千克);答:共卖出2.1千克.故答案为: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分数乘法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20.【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用40米加上米即可;(2)把40米看作单位“1”,求比40米多是多少米,就是求40米的(1)是多少,用乘法解答;(3)把要求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40除以(1)即可.【解答】解:(1)4040(米)答:比40米多米是40米.(2)40×(1)=40=64(米)答:比40米多是64米.(3)40÷(1)=40=25(米)答:40米比25米多.故答案为:40米,64,25.【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用除法解答.21.【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第一个后面有单位,是具体的数量,直接用全长减去即可,第二个的单位“1”是全长,剩下的就是全长的1,求剩下的长度用乘法.【解答】解:(1)剩下的=全长﹣用去的=a(米);(2)a×(1)a(米);故答案为:a,a.【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看清分数表示的含义,后面带单位的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没带单位的表示单位“1”的几分之几.22.【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4。【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4(小时)答:甲乙合作4小时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三.判断题(共10小题)23.【考点】百分率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公式:命中率100%,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00%=100%答:命中率为10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以百分之百.24.【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把乙数看成单位“1”,甲数就是,然后再用乙数1除以甲数即可.【解答】解:1.答:乙数就是甲数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把其它量用单位“1”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25.【考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苹果重量的相当于梨的重量,是把苹果的重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梨相当于4份.【解答】解:苹果重量的相当于梨的重量,是把苹果的重量看作单位“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单位“1”的确定.通常确定单位“1”的方法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谁是“1”;和谁比谁是“1”.26.【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把这项工作的量看作单位“1”,先求出甲做了后,余下工作的量占的分率,再把此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乙完成工作占的分率,最后依据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即可解答.【解答】解:(1),,;答:两人做的一样多.故答案为:√.【点评】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乙完成工作量占重量的分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五月份产量的等于四月份产量的,把五月份的产量看作1,求出四月份的产量,或把四月份的产量看作1,求出五月份的产量,即可确定哪个月份的产量高.【解答】解:设四月份的产量为1,由题意,五月份产量=11<1即五月份产量高.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分数的大小比较,不能单纯比较这两个分数,因为单位“1”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可设一个月份的产量为1,求出另一个月份的产量再作比较.28.【考点】比的意义.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比乙数少,则甲数为乙数的(1),然后根据题意,求出甲数与乙数的比,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1):1,:1,=2:5;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进而求出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然后进行比即可.29.【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析】把这堆煤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用去了,还剩下这堆煤的(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1),(吨);答:还剩;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30.【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那么把小红的体重看作单位“1”,那么小明的体重视1,用小红比小明轻的重量除以小明的体重,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1)所以原题解答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多多少就等于少多少,但多几分之几不等于少几分之几,这是解答的难点.31.【考点】分数的简便计算(运算定律的分数应用).×【分析】()×5×7,交换与5的位置,然后再把与5、与7结合在一起,这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据此解答。【解答】解:()×5×7=(5)×(7)=3×2=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32.【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分析】先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再提价后的价格是降价后价格的(1),是原价的(1)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解答】解:8×(1)×(1)=8(元)答:结果是元。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注意先降价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再提价是把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四.计算题(共2小题)33.【考点】分数方程求解.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3)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6求解.【解答】解:(1)x+xxxx;(2)xxxxx;(3)x+0.5x=140.6x=140.6x÷0.6=14÷0.6x.【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同减、同乘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左右两边仍相等;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34.【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6;52;。【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解答】解:(1)18×()=181818=12+27﹣10=29(2)33=7=6(3)11×()×15=11×15=22+30=52(4)[8×()][8]【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律简便计算。五.解答题(共8小题)35.【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250户,还有没有安装,则已安装了全部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共有居民250÷(1)户.【解答】解:250÷(1)=250,=550(户).答:这个共园小区共有550户.【点评】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已安装的占全部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36.【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首先根据第1天完成总数的,第2天完成总数的,求出第3天完成了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25除以它占这批零件个数的分率,求出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即可.【解答】解:25=6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60个.【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37.【考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求出这个鱼缸的底面积,然后用注入水的体积除以它的底面积就是水深是多少.【解答】解:20升=20立方分米20÷(5×2)=20÷10=2(分米)答:鱼缸里的水深2分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由此求出高即可.38.【考点】数与形结合的规律.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可分以下三种情况:1、每幅画分别钉需:4×4=16(个);2、四幅画排成一排并两两相连需:4×4﹣2×3=10(个);3、四幅画排成“田”字形需:3×3=9个.【解答】解:分三种情况:1、每幅画分别钉需:4×4=16(个);2、四幅画排成一排并两两相连需:4×4﹣2×3=10(个);3、四幅画排成“田”字形需:3×3=9(个).如图:1、2、3、【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以及动手操作能力.39.【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设原价是100,第一个单位“1”是原价,提价后的价格就是原价的1;第二个的单位“1”是提价后的价格,现价是提价后价格的1,求出现价再与原价比较即可.【解答】解:设原价是100,则提价后的价格是:100×(1)=100120(元);现价是:120×(1)=96(元);答:这件衬衫的价格和原来相比是降低了,现在售价96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40.【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的 ”这个条件,确定在这里的单位“1”是六年级的学生人数,而问题正是要求这个单位“1”,因此用除法计算,再根据“五年级有男生98人,女生112人”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找到五年级的人数,进一步计算就可以得出答案;也可以确定单位“1”不知道时,就把单位“1”设为x,用方程计算.【解答】解:方法一:(98+112)=210=270(人)答:六年级有学生270人.方法二:解:设六年级学生有x人,根据题意得x=98+112x=210x=270(人)答:六年级有学生270人.【点评】分数除法应用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单位“1”,单位“1”不知道时,用除法计算;也可以把单位“1”设为x,找到等量关系用方程计算.41.【考点】比的意义.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可把乙的行程和时间当做“1”,求出甲的行程和时间各是乙的多少,从而求出他们回家的速度是多少.【解答】解:(1)甲的行程是乙的:(1)乙的时间是甲的:(1)那么甲的时间是乙的:甲乙速度比为:():(1÷1)=9:8,答:甲乙两个学生回家的速度比是9:8.【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完成本题的关键是把乙的速度和时间各当做“1”,从而求出甲的速度和时间.42.【考点】比的应用.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男工人数不变,即240×(1﹣55%)人,后来男工人数占总人数的(1),那么,后来总人数为240×(1﹣55%)÷(1),然后减去原来总人数,即为所求.【解答】解:240×(1﹣55%)÷(1)﹣240=240×0.45÷0.4﹣240=270﹣240=30(人)答:后来又调进30名女职工.【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男工人数不变这一重要条件,解决问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