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也许好奇过:鱼在水中是怎么生活的?为什么绿色植物叶片的正面和反面会有颜色的差异?空气中真的有微生物吗?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校园食品安全从我做起
第二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观察法以及要求
能够实验法的研究过程及特点。
01
02
观察法
第01部分
观察法是指人们用看、听、嗅、触摸等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方法,包括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各种观察工具。
观察法
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观察法。
在27年的岁月中,李时珍对原来诸家《本草》中记载的不准确或可疑之处,都要仔细地进行实地观察,亲自采集标本,与书中的描述一一对照,纠正错误。
观察法的基本要点有:
观察目的要明确
观察计划要详细
观察步骤要条理清楚
观察记录要翔实准确,绘图和描述要正确无误
观察态度要认真、客观
目的要求
1.观察生物标本。
2.描述生物标本的特征。
材料器具
生物标本若干套(或新鲜的植物材料);放大
镜,刻度尺,记录单。
观察生物标本
方法步骤
1.观察标本。
每个小组选择一份生物标本进行观察,可以使用放大镜和刻度尺。
方法步骤
2.描述和记录生物特征。
小组成员依次用一个关键词或术语从不同角度描述标本的特征,并在记录单上记录。
小组讨论:
1.在观察标本的过程中,你们组采用了什么样的观察顺序?除了用眼观察,你们还运用了哪些感官?
2.你认为观察法和日常的观察有什么不同?
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从静态到动态观察,除了用眼观察,还会运用触觉听觉嗅觉。
观察法(科学观察)和日常观察的核心差异在于目的性、系统性和严谨性
实验法
第02部分
生物学是立足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发现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实验法。
实验法
弗莱明及其实验室
发现
青霉素
观看视频:青霉素的发现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目的要求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材料器具
鼠妇;潮湿土壤,纸盒,玻璃板,硬纸板等。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方法步骤
1.采集鼠妇。
鼠妇生活在田地的腐叶和石块下面,在庭院的墙角中也能发现它们试着捕捉 10 只大小相近的鼠妇。
2.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3.做出假设。
光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4.设计并完成实验。
(1)请你利用纸盒等材料设计能形成明、
暗两种环境的实验装置。例如,在纸盒底部
铺一层薄薄的潮湿土壤,用玻璃板和硬纸板
分别遮住纸盒的一半。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中间的位置,静置 2 分钟。每隔 1 分钟统计装置中明亮部分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小组讨论:
1.实验中鼠妇盒两边的差异是什么?
2.做完实验,鼠妇怎样处理?

放生到大自然
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科学家们运用多种方法展开了对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野生大熊猫分布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之中,那么如何观察识别它们的个体、统计它们的数量呢?早期,科学家是通过收集、研究大熊猫的粪便来观测大熊猫行为和数量。由于大熊猫粪便中常伴有咬切竹茎后形成的“咬节”,因此他们根据咬节长短以及发现粪便的距离等信息,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和地理学等相关的知识进行大熊猫个体区分与数量调查。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实时监测调查大熊猫行为与数量的方法也开始出现,并尝试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熊猫脸识别”,辨别不同个体。
跨学科研究
小组讨论:
1.科学家运用了哪些方法研究大熊猫?
2.对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用到了哪些学科的知识?查阅资料,举例说出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谈谈这对你学习生物学有什么启发。
调查法、观察法
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化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生物学在与其他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也影响和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课堂小结
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跨学科
观察法是指人们用看、听、嗅、触摸等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方法,包括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各种观察工具。
生物学是立足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
巩固练习
1.某鸳鸯保护项目组利用相关工具追踪监测 24 只鸳鸯,了解其活动规律。
(1)技术人员可利用_ _____________等工具对鸳鸯进行观察。
(2)监测显示,2号鸳鸯曾飞走进行短暂“郊游”,全程74.39 千米,显示出较强的飞行能力。根据日常观察或查阅资料,尝试写出鸳鸯具有较强飞行能力的一个特点: 。
望远镜、卫星定位项圈
鸳鸯的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或胸肌发达,可带动翅膀快速扇动)
(3)鸳鸯是树栖鸟,搭建人工巢箱可以给它们提供更多的栖息场所。
鸳鸯对使用不同巢材搭建的巢箱的利用情况不同。根据图 1-1-23 分析,如果你参与人工筑巢项目将会如何选择巢材?在搭建人工巢箱时,你还会考虑哪些因素?
结合树栖鸟类的习性(天然巢多利用树木本身的树洞,或用枯枝、树叶等自然材料),优先选择天然、贴近鸳鸯自然栖息环境的巢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