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Cu与浓硫酸能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2.下列操作一定能加快相应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延长反应时间 B.增大容积 C.升高体系温度 D.增大浓度3.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b kJ热量,则下列表示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B.C2H2(g)+ O2(g)2CO2(g)+H2O(l) ΔH=-2b kJ·mol-1C.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D.2C2H2(g)+5O2(g)4CO2(g)+2H2O(l) ΔH=-b kJ·mol-14.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C.可以直接测量任意反应的反应热D.可以用已经精确测定的反应的热效应来计算难以测量或无法测量的反应的热效应5.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2OA.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B.断开1 mol氢氧键吸收930 kJ能量C.相同条件下,1 mol氢原子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D.该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时能量变化为245 kJ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既有正值,又有负值B.测定某化学反应从开始到2 s末的反应速率,指的是2 s末的瞬时速率C.对于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一定不同D.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7.1 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 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2OCO+H2 ΔH=131.28 kJ·mol-1B.C(s)+H2O(g)CO(g)+H2(g) ΔH=10.94 kJ·mol-1C.C(s)+H2O(l)CO(g)+H2(g) ΔH=131.28 kJ·mol-1D.C(s)+H2O(g)CO(g)+H2(g) ΔH=131.28 kJ·mol-18.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s-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9.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 )。10.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 验 反应 Na2S2O3溶液 稀硫酸 H2OV/mL V/mL V/mLA 25 5 0.1 10 0.1 5B 25 5 0.2 5 0.2 10C 35 5 0.1 10 0.1 5D 35 5 0.2 5 0.2 1011.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我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量子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C>N B.水分解过程中,H2O2作催化剂C.两种纳米材料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D.若反应II是放热反应,则反应I一定是吸热反应12.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已知200 ℃时:反应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ol-1反应Ⅱ:N2H4(g)+H2(g)2NH3(g) ΔH2=-41.8 kJ·mol-1图1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过程②是吸热反应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C.断开3 mol 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 mol N2(g)和4 mol 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D.200 ℃时,1 mol N2H4(g)和1 mol H2(g)具有的能量大于2 mol NH3(g)具有的能量13.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常加少量CuSO4来加快反应速率。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见下表),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相同大小的Zn片(过量)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试剂 甲 乙 丙 丁4 mol·L-1 H2SO4溶液/mL 20 a1 a2 a3饱和CuSO4溶液/mL 0 2.5 a4 10H2O/mL a5 a6 8 0收集气体所需时间/s b1 b2 b3 b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忽略液体混合时溶液的体积变化)A.b1=b2=b3=b4 B.a4=a5=10C.a6=7.5 D.a114.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碳酸钙的热分解示意图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15.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不是通过反应物分子的简单碰撞完成的。在反应物分子生成产物分子的过程中,首先生成一种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再进一步转化为产物分子。按照过渡态理论,NO2(g)+CO(g)CO2(g)+NO(g)的反应历程如下:第一步:第二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步活化配合物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活化配合物的能量越高,第一步的反应速率越快C.第一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D.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二步反应16.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热分解反应的的为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17.(8分)在25℃、101kPa的条件下,断裂1molH—H键吸收436kJ能量,断裂1molCl—Cl键吸收243kJ能量,形成1molH-Cl键放出431 kJ能量。H2+Cl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3)判断H2+Cl2=2HCl反应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4)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18.(8分)我国郑重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Ⅰ.(1)已知工业上采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备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Ⅱ.已知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 = CH2=CH2(g)+4H2O(g) ΔH(2)几种物质的能量(kJ·mol-1)如表所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规定单质的能量为0,测得其他物质生成时的反应热为其具有的能量):物质 CO2(g) H2(g) CH2=CH2(g) H2O(g)能量/ (kJ·mol-1) -394 0 52 -242则该反应的ΔH= kJ·mol-1。 (3)几种化学键的键能(kJ·mol-1)如表所示:化学键 C=O H—H C=C C—H H—O键能/ (kJ·mol-1) 803 436 615 a 463a= 。 19.(12分)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3)2min反应达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 (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下同);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 .(4)将a mol X与b mol 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n (Z),则原混合气体中a:b= .(5)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恒压时充入He B.恒容时充入He C.恒容时充入XD.及时分离出Z E.升高温度 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20.(16分)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写化学式,下同)。(2)图中物质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3)写出是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____。(4)工业上利用氨制备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5)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其原因为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氨与一氧化氮(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7)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mol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kJ能量。21.(8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知:CH4(g)+H2O(g)= CO(g)+3H2(g) ΔH=+206.2 kJ·mol-1 ①CH4(g)+CO2(g)= 2CO(g)+2H2(g) ΔH=+247.4 kJ·mol-1 ②又知CH4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1)利用上述已知条件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高温下H2O可分解生成分子或原子。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分别表示 ,等物质的量的A、H2能量较低的是 。 试卷答案一 选择题 每空3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B C D D D D D D11 12 13 14 15 16D C C D C B二 填空题 每空2分17. (1)679kJ (2) 862kJ (3)放出 (4)> 【8分】18.(1)CaCO3CaO+CO2↑ 吸热(2)-128 (3)409.25 【8分】19.(1)3X+Y2Z (2)0.05mol/L(3)增大 不变(4)5:3(5)CEF 【12分】20.(1)SO2、SO3、N2O5(2)NH3(3)2SO2+O22SO3(4)4NH3+5O24NO+6H2O(5)4HNO34NO2↑+O2↑+2H2O(6)6NO+4NH35N2+6H2O(7) 吸收 180 【16分】21.(1)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3 kJ·mol-1(2)CH4(g)+2H2O(g)= CO2(g)+4H2(g) ΔH=+165.0 kJ·mol-1(3)H、O(或氢原子、氧原子) H2【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9.18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docx 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