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2节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第2课时苏 教 版 | 选 择 性 必 修 1举例说出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及其治疗方法。说出器官移植排斥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三、自身免疫病1.概念:当自身抗原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后,由于免疫系统不可能将这些自身抗原完全清除,就会产生持续的免疫应答,引起组织的慢性炎症损伤,这种损伤甚至有可能导致机体死亡,这就是自身免疫病。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系统性自身免疫病2.常见实例——风湿性心脏病某些链球菌表面有一种重要的抗原M,其空间结构与心脏瓣膜细胞表面某种蛋白质非常类似。某种链球菌抗原M特定蛋白人的心脏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2.常见实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掌指关节、外关节、跖趾关节等。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关节滑膜关节软骨攻击机体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关节滑膜和关节软骨损伤的炎症导致2.常见实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病程可有缓解和发作交替进行,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白细胞减少等。本病大多见于年轻女性,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75‰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临床观察表明,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2.常见实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青蒿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重大突破屠呦呦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3.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免疫抑制药物阻止病理性的免疫应答。例如:采用环孢素 A 抑制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血浆置换、血浆净化等方法除去血浆中的异常抗体、补体和免疫复合物等。5.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因素有免疫隔离部位抗原释放(如眼外伤释放的抗原物质)、分子模拟(如与正常宿主细胞成分有相似抗原的某些微生物)、遗传背景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的一种B.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分子模拟导致的自身免疫病C.免疫隔离部位抗原性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接触免疫系统D.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可降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A6.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可形成大量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参与形成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心脏、肾脏等处,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也可直接与组织细胞作用,破坏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自身抗体是一类由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产生的蛋白质B.这些自身抗体参与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C.免疫抑制剂能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D.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病A中国器官捐献日每年6月11日2017年6月11日是第一个中国器官捐献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023年10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修订草案)》(一)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然而这颗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只存活了22天。卡雷尔(1873-1944)法国医生四、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一)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发展1954 年12月23日,在美国波士顿的彼得·布伦特·布里汉姆医院 , 默里等医生在一对同卵孪生兄弟之间进行了肾移植接受移植后患者存活了8年。这次手术被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端。 主治医生默里因此获得了199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概念:器官移植是将某一个体的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的手术方法。2.意义:(一)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发展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1)器官保存技术和外科手术方法等的不断改进;(2)高效免疫抑制剂的陆续问世。3.器官移植成功与否的原因:器官移植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供体器官是否具有活力、血管能否吻合并血流畅通、移植排斥反应能否避免等。影响我国器官移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事实:1.我国的器官移植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 近年来,发展迅速。曾经只有少数医院才能做的肾移植手术,现在已趋于普及。 在肾移植手术后的随访中发现,双胞胎间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最小,兄弟姐妹间肾移植的排斥性也比较小。2.我国在临床上开展了同种异体器官或组织移植,目前已涉及肾、肝、心、肺、小肠、睾丸、卵巢、胸腺、关节、脾、骨髓、角膜以及胰肾联合、肝肾联合、心肺联合等。3.角膜移植无排斥反应。 据调查, 我国患有角膜疾病的500万人中,约有400万人可经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每年只有几百个角膜供体。思考:分析 影响我国器官移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供体器官十分短缺积极思维:资料1 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然而这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只存活了22天。思考: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可能主要是没有考虑免疫排斥问题。(二)器官移植面临移植排斥问题免疫细胞识别“自己”自身细胞身份标签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器官移植的关键:取决于供体与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相似度达到50%以上)。免疫排斥:人类的称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每个个体(MHC)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免疫细胞就能识别HLA不同而发起攻击。而这个过程就是免疫排斥。为什么?这是因为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就不适合移植。思考1:在不能100%配型成功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①自体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的移植②受体在器官移植初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抑制B细胞和T细胞,主要抑制T细胞进行细胞免疫,降低排斥,提高成活率。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思考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需要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并尽量使运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避免接触病原体,或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知识拓展:免疫豁免那是不是所有的异源器官移植都会引起免疫排斥?人体某些部位具有免疫“特权”,它们能够耐受抗原的侵入而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在免疫豁免部位,移植的器官可以存活很长时间而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如眼角膜就属于免疫豁免部位,眼角膜移植不必考虑配型。睾丸也属于免疫豁免部位,这也是鸡睾丸移植(上一章)能够成功的原因。在研究内分泌的实验方法中,将新的内分泌腺植入已去除内分泌腺的动物体内时,可能会发生免疫排斥。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肝移植的人数是20万-30万人,而2015年我国完成的肝移植手术仅仅2 000多例。2015年中国有2 766人在生命终结之时,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每年器官移植数量的比例是30:1仅约1万人能等来移植的机会。对此我们有什么解决方法??干细胞移植有什么优点?事实:1.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一些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因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个体性差异性,找到供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型吻合的供体肝非常困难。肝脏移植成功后,患者还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2.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带来了希望。干细胞是一类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具有再生成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潜在能。3.研究人员发现,把脐带血干细胞输入肝病患者体内,能改善病人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修复肝损伤,促进干细胞再生。也有研究表明,从门静脉对急性肝细胞功能衰竭的患者注射造血干细胞,术后患者有大面积的干细胞再生,肝脏的部分功能有明显改善。还有研究表明,将多位慢性肝病患者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到肝内后,患者肝功能大多有明显改善。积极思维:阅读教材事实,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1)什么是干细胞?(2)根据组织相容性抗原对器官移植的影响,分析干细胞移植的优点。干细胞是一类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具有再生成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潜在能力。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时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干细胞移植有什么优点?积极思维:(3)干细胞按照发育状态分类: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①胚胎干细胞存在于囊胚内,具有分化为机体任何一种组织和器官的潜能。②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成熟个体各组织器官中,通常仅能分化为相应组织或器官的细胞。 成体干细胞可以取自患者自身的各种组织,其临床应用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4)干细胞移植的优势和问题有哪些?优势:干细胞来源丰富,操作较简单,对受体伤害小,费用相对较低。问题:但是该技术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如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也可能会向肿瘤细胞分化。(5)干细胞应用可能存在哪些伦理道德问题?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却是极具争议的。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受精、体外受精等方式获得早期胚胎,而这些过程都涉及到人类生命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此外,在采集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常会造成胚胎死亡的风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没有免疫排斥的猪器官猪的内脏构造、大小、血管分布与人的极为相似,而且猪体内隐藏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要远远少于灵长类动物。人体移植器官短缺寻求可代替的抑制器官猪的内脏与人相似在器官供体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除去抗原决定基因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无免疫排斥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拓展:器官移植的希望7.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容易发生免疫排斥,此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排斥的原因是免疫系统将异体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B.供体和受体的HLA(组织相容性抗原)需完全相同方可进行器官移植C.运用免疫抑制剂 病人应尽量避免接触病原体,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D.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的器官组织进行移植可以避免免疫排斥B8.某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B.进行肾脏移植前,无需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C.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D.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