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四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四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
高三化学
2025.0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试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黏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Br 8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茶叶、丝绸、瓷器等贸易中扮演关键角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茶叶中含儿茶素(酚类物质),其具有抗氧化性
B. 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 远看是纱,近看是瓷——白瓷是典型的共价晶体
D. 海船中使用的钢铁材料在海水中易发生吸氧腐蚀
2. 纺织和造纸工业中脱氯的化学方程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孤电子对数为2NA
B. 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C. 消耗(标准状况下),转移电子数为0.2NA
D. 溶液中的数目为0.01NA
3. 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主要成分,M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内层轨道全充满电子。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配位离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 B. 基态有9个未成对电子
C. 1个该配位离子中含10个键 D. Z的简单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三角锥形
2,5-呋喃二甲酸,(FDCA)用于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5-羟甲基糠醛(HMF)的电催化制备2,5-呋喃二甲酸(FDCA)的高效方案。根据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4. 下列关于HMF和FDC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FDCA互为同系物
B. 可用新制悬浊液鉴别HMF和FDCA
C. FDC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
D. HMF分子与完全加成后含1个手性碳原子
5. 电催化两步制备FDCA系统如图所示,装置Ⅰ的N极材料可通过装置Ⅱ与HMF反应实现再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为电源正极,M极发生还原反应
B. 装置Ⅰ的N极电极反应式为:
C. 装置Ⅰ电催化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 标准状况下,每产生,理论上生成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目的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中分别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记录消耗溶液的体积 区别溶液和溶液
B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证明溶液未变质
C 向粉末中滴加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褪色 证明非金属性:
D 向溶液中滴加5mL同浓度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证明
A. A B. B C. C D. D
7. 氯苯(沸点)是常见有机中间体。实验室用苯与在无水催化下制备氯苯,其主要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可选用固体,制备氯气
B. 装置c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C. 装置e中盛放碱石灰,吸收尾气并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
D. 反应后装置d中混合液分别用水、碱溶液、水依次洗涤分液可得到纯氯苯
8. 用TiCl4探究Ti(Ⅲ)、Ti(Ⅳ)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水解所得溶液呈酸性
B.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C. Ti(Ⅲ)还原性强的原因是再失去1个电子后,3d能级处于全空状态
D. 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大,导致晶格能较低
9. 一种绿色环保的废铅膏(主要成分为及微量杂质元素)电沉积回收金属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时:,,。
②为二元强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还原”时发生反应:
B. “转化”的主要目的是将转化为
C. “浸出”时发生反应有:
D. “电沉积”时若不使用离子交换膜,阳极产物可能含
10. 摄影胶片定影时,使用溶液溶解未感光的AgX固体,获得底片。常温下,发生如下反应:、和,过程中各组分的(M代表或)、[代表或]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Ⅲ表示的变化关系
B. 的数量级为
C. 若不考虑水解,b点溶液中:
D. 时,
二、非选择题
11. 五氧化二钒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能源存储与转换等领域。从石煤灰(含和)提取的一种钙化焙烧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焙烧”产物均不溶于水;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V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焙烧”时,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盐浸”时用NaOH维持溶液,反应:
①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②滤渣的成分为CaSi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子交换”用季铵盐树脂,在pH为6.5至9.5的范围内交换活性高,反应:(-为烃基)
①该树脂中N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②为实现的高效“洗脱”,并保障树脂的循环利用,适宜的洗脱液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为叔胺盐酸盐树脂,碱性增强时交换能力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
(5)“沉钒”时生成沉淀,“煅烧”产生气体有水蒸气、___________。
(6)V的某种氧化物具有光学、电学和热学特性,其晶胞及沿z轴方向的投影如图所示。
①氧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晶体中部分氧原子可脱出,出现氧空位使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质。位于处的氧原子脱出后的氧化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V原子与O原子最近的距离为m pm,则氧原子间最近的距离为___________pm。
12. 达比加群酯是一种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其中间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以下问题:
(1)化合物A名称为___________,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有羧基和___________。
(2)反应Ⅱ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熔点高于A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从结构的角度解释)。
(4)反应V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M→K的反应分三步进行(Y是X的同分异构体):
第一步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M中a、b处氢的活性大小;a___________b(选填“大于”或“小于”)。Y→K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填有机反应类型)。
(6)写出一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
②能与反应生成
③红外光谱中存在氨基吸收峰
④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
13. 利用合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某实验小组利用与制备苯甲酸。
Ⅰ.苯甲酸的制备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①易与水、氧气反应;②单质可引发反应1。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盛装溴苯和四氢呋喃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前通入目的是___________。
(3)①反应1中断开化学键___________(填标号)。
a.氢键 b.非极性键 c.极性键 d.金属键 e.范德华力
②反应1结束时,反应液温度约为,则通入前应采用___________(填实验方法)对反应液降温。
③反应2需同时通入和,则三通阀应旋至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4)发生水解生成苯甲酸和一种镁的无机碱式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Ⅱ.所得粗产品混有溴苯还需进行提纯,流程如下:
粗产品分液操作b→蒸发溶剂→重结晶→苯甲酸
(5)加NaOH溶液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乙酸乙酯的作用是___________,操作b所需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实验中共消耗15.7g溴苯,经分离提纯后称量得苯甲酸晶体8.54g,则苯甲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_。
14. 炼油厂的FCC(流化裂化催化)再生烟气中存在CO、SO2和NO,一种CO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反应Ⅳ: ___________,反应温度是低于___________K时可自发进行的。某温度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将NO体积分数为a的烟气通过流量计,控制烟气流量为,充分反应,测得NO转化率为m。以NO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列计算式)。
(2)一种CO催化还原的反应机理如图。*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CO;催化过程中,硫原子也可以进入催化剂的晶格,填补氧空位。
①反应ⅰ与反应ⅱ的总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CO催化还原SO2的产物中含极微量的COS,生成COS的原因为___________(从反应机理角度解释)。
(3)T℃、下,CO催化还原NO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CO和的物质的量分数x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曲线r表示的组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1~2 min时,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大的原因为___________。
②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③反应Ⅱ的___________。
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
高三化学
2025.0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试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黏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Br 8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题答案】
【答案】(1) (2)[或,]
(3) ①. ②. ③.
(4) ①. ②. NaCl或 ③. ,叔胺盐酸盐与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或碱性时叔胺盐酸盐与反应生成,无法交换阴离子或
(5)
(6) ①. 3 ②. ③.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 ②. 硝基
(2) ①. 浓硝酸 ②. 浓硫酸
(3)B分子含羧基,形成分子间氢键,熔点较高
(4) (5) ①. ②. 大于 ③. 消去反应
(6)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恒压滴液(分液)漏斗 ②. 冷凝回流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与水、氧气反应或防止空气进入
(3) ①. bcd ②. 冰水浴 ③. a
(4)或
(5) (6) ①. 溶解苯甲酸或使苯甲酸进入有机相或作溶剂 ②. 分液漏斗 ③. 烧杯或锥形瓶
(7)70%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749 ②. 3745 ③.
(2) ①. ②. 反应生成的硫原子占据催化剂中的氧空位,与CO反应生成COS
(3) ①. N2O ②. 反应Ⅰ、反应Ⅱ均未达到平衡状态,且反应Ⅰ生成N2O的速率大于反应Ⅱ消耗N2O的速率 ③. 85% ④. 13.2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