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5试题-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5试题-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上)高一年级秋季检测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近二三十年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转型,但以之为书写对象的乡土小说创作却
出现了明显的衰落。这既表现在书写乡村现实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明显减少,更表现在
年轻作家日益远离乡土书写,乡土小说的创作者数量呈现明显萎缩状态。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倡导和实施也许是乡土小说振兴的良好契机。一方面,乡
村的现实变化是真实客观的存在,具有切实的书写意义。近几十年的乡村发生了大的变革,
这一过程中,既包含传统向现代的剧烈文化冲击,更有无数激荡人心的命运变迁,是孕育文学
巨著的良好土壤。而且,经历了数十年的变迁,乡村社会形态正逐步趋向稳定,有利于作家们
的深入把握和思考。另一方面,“新山乡巨变”作为国家推动和倡导的文学计划,可以在物质
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提供帮助和便利,推动作家深入书写乡村,让更多的作家投入到对现实乡
村的关注中来,也有利于扩大乡土小说的社会关注度。
当然,要将机会化为现实、让乡土小说真正振兴,并非易事
首先是创作姿态的调整。现代乡土小说一直以启蒙为精神主导,对乡村持批判和俯视的
姿态。在今天,并非要完全放弃批判精神,但更需要对乡村保持平等和尊重的姿态。从文学
创作层面说,只有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才能真正深入了解和关注书写对象,才能产生发自内
心的理解和同情,从而抵达文学的本质精神;从接受层面说,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能够让读者感
受到作家的真诚,然后作者才可能得到农村读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乡土小说进入
和影响乡村。路遥的《平凡几的世界》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文学经典,长期受到读者的喜爱,最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作家对乡村和农民怀着深情,以及对其没有距离的关切和感同身受。
漫长的文化积淀是制约我们改变写作心态的最大难题。在文化心理上祛除知识分子的
优越感,拥有对乡村和农民真正的关切,是作家们了解乡村的最重要前提。只有了解乡村,才
能真正写好乡村,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乡土小说作品。从当前创作看,不少作家的创作姿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