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玩偶之家(节选) 》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玩偶之家(节选) 》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这些你看过吗?
A Doll’s House
——易卜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掌握戏剧的基本常识。
2.把握本文激烈的戏剧冲突,分析娜拉、海尔茂的人物形象。
3.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把握文章主旨。
4.把握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作家作品
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戏剧知多少?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人物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性格化的,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三要素
01
02
03
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
人物台词
地点一致
三一律
时间一致
情节一致
戏剧要素
文学要素
音乐要素
美术要素
舞蹈要素
易卜生(1828—1906)挪威剧作家,享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他一生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850—1868)浪漫主义历史剧:过渡作品哲理剧《布朗德》《培尔金特》。
中期(1868—1891)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后期(1891—1906)象征主义心理剧:《建筑师》《小艾友夫》《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
社会问题剧
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在创作中,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资本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易卜生
四大社会
问题剧
《社会支柱》(1877年)
《玩偶之家》(1879年)
《群鬼》(1881年)
《人民公敌》(1882年)
1.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
2.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3.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4.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5.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孤独地只靠自己站着的人。
【易卜生名言】
研读文本
《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该剧共三幕, 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 “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没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现实。
娜拉兴冲冲地赶回家准备过节,她与孩子们玩游戏。娜拉的老同学林丹太太来找她。林丹太太为生活所迫,她急需找个工作。娜拉同情林丹太太的遭遇,答应说服丈夫海尔茂,在银行里为林丹太太安排个职位。
阮克医生是海尔茂的朋友,极度消沉的他常常到海尔茂家来寻找精神寄托,并暗恋着活泼热情的娜拉。
品行不正的银行小职员柯洛克斯泰曾冒犯过新升任银行经理的海尔茂,海尔茂便抓住他的过错,想借此把他辞退。作为曾经借钱给娜拉,帮助她挽救丈夫生命的债主,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以揭露娜拉背着海尔茂,假冒父亲签名借款,来要挟娜拉在丈夫面前为他说情,但海尔茂并不听娜拉的劝说。
第一幕
时间:圣诞节前一天
被海尔茂辞退了职位的柯洛克斯泰终于把揭露真相的信件投进了邮筒,再次对娜拉进行威胁、恐吓。娜拉内心不安,但她对海尔茂还存在幻想,她相信一旦海尔茂知道了真实情况,必定会出现奇迹:他将主动承担全部责任。
但她做好准备,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丈夫的名誉受到损害,于是娜拉想到自杀。得知真相的林丹太太决定帮助娜拉摆脱柯洛克斯泰的威胁,同时鼓励娜拉将偷偷借钱给丈夫养病与假冒父亲签名借款的事情,告诉丈夫海尔茂。
第二幕
时间:圣诞节当天
海尔茂表面上也很爱娜拉,装出一副愿意为妻子牺牲一切的模样,然而,当他看到柯洛克斯泰的威胁信,得知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时,便暴跳如雷,辱骂娜拉“犯罪”葬送了他一生的幸福,却丝毫不考虑娜拉那样做正是为了给他治病,不得已而为之的。
柯洛克斯泰在旧日情人林丹太太的劝告下,为了自己的生计,把娜拉签了字的借据退还给了海尔茂。
当海尔茂看到这第二封信时又化悲为喜,快活地叫起来:“没事了,我没事了。” 冷酷的现实教育了娜拉,使她看透了海尔茂自私、卑劣、虚伪的灵魂,也认识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
最终,娜拉和海尔茂决裂,毅然离开了那个“玩偶之家”。
第三幕
时间:圣诞节第二天
人物关系图
海尔茂
娜拉
柯洛克斯泰
阮克医生
林丹太太
老朋友
夫妻
同学
同学
(现为同事)
昔日恋人
把握主要冲突
娜拉
海尔茂
海尔茂:
——我的小鸟儿
——喔,迷人的小东西
——难道我不该瞧我的好宝贝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
娜拉
海尔茂
1、请各小组以“信”为切入点,迅速浏览全文,梳理思路。(2分钟)
对话段 范围 人物 话题
一 开始至“有人敲大门” 娜拉、海尔茂 舞会后
二 “你听见没有”至“站在门口” 娜拉、海尔茂阮克 阮克医生
三 “娜拉”至“海尔茂”走过去开门 娜拉、海尔茂 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 ——娜拉有罪
四 “太太,您有封信”至“咱们有好些话要谈一谈” 娜拉、海尔茂 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 ——娜拉无罪
五 “娜拉,这是什么意思?”至结尾楼下关大门的声音 娜拉、海尔茂 女性的地位
娜拉出走
一、戏剧台词推动情节发展
2、品读海尔茂的台词,看到前后两封信让海尔茂对娜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看第一封信前:
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
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
看第一封信后:
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
犯罪的人\下贱女人……
看第二封信后:
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
我的好娜拉……
甜言蜜语
柔情蜜意
百般宠爱
呵斥咒骂
自私冷酷
虚伪哄骗
讨好愚弄
变化一:海尔茂看到第一封信,由温柔的丈夫变成了严厉的审判者。
变化二:海尔茂看到第二封信,由严厉的审判者又变成了温柔的丈夫。
手法:突转
戏剧结构技巧术语,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
3、通过这些变化,前后对比我们看出海尔茂是一个怎样的人?
虚情假意、自私无情的资产阶级男权主义者
二、戏剧台词凸显人物性格
思考4 自主阅读娜拉三部分的台词(2分钟),思考娜拉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对比三部分的台词,全文台词设计上有何特点?
看第一封信前(P102-P103):
看第一封信后(p108-p109)
你累了吧,托伐?\喔,你做的事都不错\是吗?他居然很高兴?\我想是吧\是是是,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
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不错,这么报答你\我死了你就没事了\我明白\我呢?\这三天我真不好过\这倒是实话
看第二封信后(p111-p113)
……
紧张、害怕、担忧、心不在焉
失望、冷静
三、戏剧台词中揭示人物的心理变化
P108 娜拉
——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
——不错,这么报答你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我明白
四、戏剧中有丰富的潜台词
(我明白了你的真面目,明白了我在这个家庭的处境,明白了并不会出现之前自己以为的奇迹,明白了我的丈夫只爱自己不爱我! )
(我因为爱你,我借钱去为你治病,在你眼中,现在倒成了我让你的名誉蒙羞!)
(你不就是怕这件事情影响到你声誉吗?行,那我牺牲自己成全你 )
(明白了我在你眼中是这样的人,明白了你是不可能出现奇迹的)
鉴赏人物形象
4
1
3
2
键入描述文字
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冷酷、自私、虚伪、专制、没有担当。
海尔茂控制家庭经济权,在家庭中掌控着一切,将妻子视作自己的附属品、玩物,在婚姻中不尊重自己的妻子。对妻子所谓的“爱”,仅是获得自我满足的生活调剂品。
海尔茂的形象分析
表面上
实际上
男权至上的社会背景下典型的男性形象
娜拉
1
2
3
无忧无虑,单纯任性
从剧作开始她瞒着丈夫偷吃杏仁饼干的细节中,就体现出她十足的孩子气……
善良,富有同情心
无论是对失业的林丹太太,还是对身患绝症的阮克医生,她都能够真诚地予以关怀和帮助。即使是佣人和保姆,她也以平等关系相待。
性格坚毅,勇于担当
丈夫身患重病,她不惜铤而走险,仿冒她父亲的签名,来借钱帮助她丈夫。仿冒签名的事情被揭发以后,为了不连累丈夫她甚至做了牺牲一己性命的准备,她准备自己去自杀来挽救自己的丈夫。
觉醒前
觉醒后
娜拉在丈夫无情的咒骂和侮辱中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玩偶”地位后,开始清醒,并对当时的法律、宗教等产生质疑,并果断、坚毅地迈出家门,告别过去,追求新的生活。
唤起了对尊严的需求,冷静,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
小结主题
娜拉出走的原因有哪些?
①娜拉认清了海尔茂虚伪、自私、冷酷、无情的本质,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
②娜拉的独立平等意识觉醒了,她发现自己在家庭中处于玩偶地位,开始追求独立人格,。
③娜拉开始对男权社会以及其内部的宗教、道德、法律产生了怀疑,认识到其中存在的种种虚伪和不合理。
主题延伸探究
1、同样是被压迫的女性,为什么《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敢走,而《祝福》中的祥林嫂却到死都离不开鲁镇?
分析提示:人物形象 文章主题 社会背景
人物 娜拉有着刚烈的性格,有质疑法律和宗教的勇气,追求人格独立和美好生活的要求;祥林嫂是一个落后的抗争者,不是为了自由而反抗 而是为了封建礼教而反抗。
环境 《玩偶之家》写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社会需要更多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到“公共劳动”。《祝福》写的是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是中国旧社会农村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主题 《玩偶之家》塑造了虚伪冷酷的海尔茂和敢于追求平等自由的娜拉,表达作者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的鲜明立场。《祝福》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主题延伸探究
2、如果祥林嫂生活在娜拉这个时代,她能从鲁镇出走吗?
像娜拉一样走出去就能追求到自由和独立吗?
那如果她们都生活在今天呢?
“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膀,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拓展探究:
可见,女性要想追求真正的解放和独立必须要有哪些条件?
自我意识的觉醒,自主追求精神独立,个性解放的勇气和决心。
社会环境对女性地位追求自我独立和个性解放的支持。
精神追求独立的同时,经济上也要追求独立。
屠呦呦
用一株青蒿拯救亿万人生命
张桂梅
照亮1600余名山区女孩的追梦人生
王亚平
我国首位太空中出舱的女航天员
伊朗的女性还在争取“不戴头巾”的自由
希望在座的各位女性都能奋发向上,做勇于做追求独立人格的娜拉。
希望在座的各位男性不要让历史倒退,不做物化女性,剥夺女性权利和自由的海尔茂。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希望你都要记住娜拉的那句台词:“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
把自己当人看,也把别人当人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