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 点点滴滴 教学设计课题 点点滴滴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以 “点” 为核心元素,引导二年级学生探索水墨艺术中 “点” 的奇妙变化。结合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尝试不同笔法画点、用墨点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水墨 “点” 的浓淡、大小、疏密变化,初步掌握甩墨、点墨、压墨、滴墨等基础技法。本课主要以小水滴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教学重学生体验,轻笔墨技法,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体味水墨画的趣味性。本课注重让学生根据大自然景象和对生活的感受创作墨点画,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渗透水墨与生活的关联,培养学生用艺术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美,为后续学习水墨线条、色块奠定基础。2022新课标要求 识别学校或社区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标识,从线条、形状、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其用途和所传递的信息。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以及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和对称、重复等形式原理,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感受水墨 “点” 的浓淡、疏密变化之美,体会作品中 “点” 所传递的画面氛围,观察提升对水墨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感知)2.认识水墨中 “点” 的多种形态,能使用毛笔通过不同笔法(轻重、角度)画出大小、浓淡不同的点,尝试运用甩墨、点墨等技法。(艺术表现)3.结合生活中的 “点”(如星星、雨滴),用不同的墨点创作一幅简单的水墨画,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创意实践)4.了解水墨艺术中 “点” 的运用(如黄宾虹《山水》中用墨点表现山林层次),知道水墨 “点” 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传统水墨的独特魅力。(文化理解)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主导阶段,对色彩、形态的变化充满好奇,但动手协调能力尚在发展,对毛笔、宣纸等水墨工具较为陌生。通过“点、线、面”的基础游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墨色浓淡、笔触轻重带来的视觉变化,本节课需结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通过多感官体验、互动游戏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趣味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初步好感。重点 感受、体验水墨的乐趣,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画一幅墨点画。难点 运用一定的水墨表现方法,画一幅有节奏变化的墨点画。材料准备 教具:课件,毛笔、墨汁、生宣纸等水墨画工具、材料。学具:毛笔、墨汁、生宣纸等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这是水和墨在一起产生的神奇变化!如果我们用毛笔蘸墨汁、蘸水,在宣纸上就可以实现水、墨的融合,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水墨世界。 讨论点的变化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授新课 一、水滴与墨水(一)小水滴可以变成任何形状,是一位神奇的艺术家。播放视频(二)小水滴能和墨一起创造出许多奇妙的水墨艺术?生:水和墨在一起能画出漂亮的山水。生:水和墨在一起能画出生动的小动物。生:……(三)小贴士水、墨的融合,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水墨世界。二、说一说:(一)除了小水滴的“点”,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点”?出示图片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点缀着世界,让世界的色彩更丰富。(二)绘画作品中的“点”代表什么?1.山水他用由密到疏、由实转虚的墨点,表现了石苔斑驳、树叶婆娑、岚气氤氲的山水风光。2.小贴士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艺术教育家 ,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 主要绘画作品有《蜀江归舟图》《焦墨山水》《九子山》等。黄宾虹的用笔用墨有“黑、密、厚、重”的独特风格,他游遍祖国名山大川,沿途写生,积累墨笔画稿达上万幅,概括出“五笔七墨”法。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七墨即“浓、淡、泼、破、积、焦、宿”。3.鲁迅故乡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变化体现在画中的节奏,笔触简练,主要以流畅灵动的点、线、面构成抽象画面,意蕴深远,再现了中国画笔墨元素的玄妙。4.小贴士吴冠中,中共党员 ,中国现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其主要油画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主要中国画作品有《春雪》《狮子林》《长城》等 。吴冠中擅长画江南水乡画,他通过点、线、面的交织,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以及江南的典雅意境融入画中。三、试一试(一)用不同角度的笔锋来画点。在生宣纸上画出各种点,观察用笔轻重、水分多少的不同所带来的变化。1.出示图片2.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二)学习四种墨点方法1.甩墨(1)出示图片(2)悬腕快速甩出(如雨点)播放视频2.点墨(1)出示图片(2)笔尖垂直轻点(如露珠)播放视频3.压墨(1)出示图片(2)侧锋重压旋转(如花瓣)播放视频4.滴墨(1)出示图片(2)饱蘸墨汁滴落(如蝌蚪)播放视频(三)小贴士点的丰富变化大都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水少一些,墨点就黑、浓;水多一些,墨点就更容易渗开,产生丰富的变化。水墨控制口诀:水分多——点晕染,水分少——点清晰;笔锋正——点圆润,笔锋侧——点飘逸。用水墨表现生活中不同的“点”,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水墨语言的美感。四、学生作品(一)学生作品小提示:1.想一想要用点表现的是什么。2这些点应该怎么画。3. 应该怎样体现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变化。4. 你的作品想表现出什么。(二)看作品和视频找灵感1.蝌蚪:出示作品播放视频2.章鱼出示作品播放视频3.蝴蝶出示作品播放视频4、花出示作品播放视频(三)我的作品展示出示图片四、学习建议(一)用甩墨、点墨、压墨、滴墨等方法表现不同的点。播放视频(二)用大小、浓淡、疏密不同的墨点创作一幅画。播放视频我的作品展示出示图片 讨论分享对小水滴与墨结合的表现美丽景象。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中点代表的内容动手练习用不同笔锋画点学生动手制作并展示作品动手练习 从生活中的 “点” 入手,降低理解难度;通过直观示范和学生试画,让学生亲身体验墨点的变化,符合低年级学生动手学习的特点;用生活化语言解释技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水墨 “点” 的浓淡、疏密变化之美,体会作品中 “点” 所传递的画面氛围,观察体提升对水墨艺术的欣赏能力。结合生活中的 “点”,用不同的墨点创作一幅简单的水墨画,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学生试画,让学生亲身体验墨点的变化,符合低年级学生动手学习的特点;课堂练习 作业:用大小、浓淡、疏密不同的墨点创作一幅画。课堂小结 水和墨在一起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画面,墨点的浓淡、疏密、大小、形状的变化可以表现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味,一起动手创造出灵动的作品吧。板书 点点滴滴水墨技法:甩墨、点墨、压墨、滴墨墨点变化:大小、浓淡、疏密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艺术教育家 ,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主要绘画作品有《蜀江归舟图》《焦墨山水》《九子山》等;出版画册有《黄宾虹纪游画册》《黄宾虹山水画册》《黄宾虹山水画集》《黄宾虹写生画册》《黄宾虹山水写生画册》《黄宾虹画集》等;出版著作有《陶玺文字合证》《古印概论》《古籀论证》《古文字释》《古画微》《虹庐画谈》《鉴古名画论》《黄山画家源流》《画法要旨》《宾虹草堂印谱》《画学编》《宾虹杂著》《宾虹诗草》《美术丛书》《神州大观》《神州国光集》《中国名画集》等。 黄宾虹于1881年师从陈春帆学画;1886年师从画家郑姗绘山水,又从学于陈若水绘花鸟;1904年,任教于芜湖安徽公学;1909年,创作作品《歙县渔梁》《水墨山水》等;1916年,创作作品《黄山狮子林》《写陆放翁诗意》等;1925年,创作作品《遥山苍翠》;画史专著《古画微》刊行;1930年,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席、新华艺专国画教授,作品参加比利时独立一百周年纪念国际博览会,获“珍品特别奖”,另创作作品《绿绮园图》;1954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并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1955年,获评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3月25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0岁。 吴冠中(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 ,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 ,中国现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主要油画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主要中国画作品有《春雪》《狮子林》《长城》等;主要文集有《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望尽天涯路》《画外音》《我读石涛画语录》《吴冠中谈美》《横站生涯五十年》《我负丹青》《吴冠中文丛》等;主要画集有《叛逆的师承—吴冠中》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集》《吴冠中全集》等。吴冠中于1934年毕业于无锡师范初师,后考入浙江大学附设工业学校电机科;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预科,在李超士、方干民、王子云等指导下学画;1938年,由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预科升入本科,师从常书鸿、关良学习油画;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并任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教授素描和水彩。课余时间在中央大学旁听文史课程以及法文课,12月,作品《静物》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会;1972年,创作油画作品《瓜藤》《高粱与棉花》《房东家》《山花》《麻雀》《野菊》《池塘》《西柏坡山村》《桂林山村》《漓江新篁》《黔灵山》《长江晨雾》《瀑布》等;1990年5月,赴新加坡参加“吴冠中水彩粉彩画展”;1991年5月,“吴冠中师生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2010年6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点点滴滴第3课(淅教版)二年级上01新知导入02新知讲解03艺术欣赏04实践练习05艺术欣赏06课堂评价01新知导入这是水和墨在一起产生的神奇变化!如果我们用毛笔蘸墨汁、蘸水,在宣纸上就可以实现水、墨的融合,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水墨世界。02新知讲解小水滴可以变成任何形状,是一位神奇的艺术家。02新知讲解小水滴能和墨一起创造出许多奇妙的水墨艺术?水和墨在一起能画出生动的小动物。水和墨在一起能画出漂亮的山水。02新知讲解小贴士水、墨的融合,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水墨世界。02新知讲解除了小水滴的“点”,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点”?说一说02新知讲解绘画作品中的“点”代表什么?说一说山水 中国画 现代 黄宾虹86cmX48.5cm 浙江省博物馆他用由密到疏、由实转虚的墨点,表现了石苔斑驳、树叶婆娑、岚气氤氲的山水风光。02新知讲解小贴士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艺术教育家 ,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 主要绘画作品有《蜀江归舟图》《焦墨山水》《九子山》等。02新知讲解小贴士黄宾虹的用笔用墨有“黑、密、厚、重”的独特风格,他游遍祖国名山大川,沿途写生,积累墨笔画稿达上万幅,概括出“五笔七墨”法。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七墨即“浓、淡、泼、破、积、焦、宿”。02新知讲解绘画作品中的“点”代表什么?说一说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变化体现在画中的节奏,笔触简练,主要以流畅灵动的点、线、面构成抽象画面,意蕴深远,再现了中国画笔墨元素的玄妙。鲁迅故乡 中国画 2005吴冠中 45cmX48cm 香港艺术馆02新知讲解小贴士吴冠中,中共党员 ,中国现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其主要油画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主要中国画作品有《春雪》《狮子林》《长城》等 。02新知讲解小贴士吴冠中擅长画江南水乡画,他通过点、线、面的交织,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以及江南的典雅意境融入画中。02新知讲解用不同角度的笔锋来画点。在生宣纸上画出各种点,观察用笔轻重、水分多少的不同所带来的变化。试一试02新知讲解看看视频学学方法02新知讲解甩墨悬腕快速甩出(如雨点)02新知讲解点墨笔尖垂直轻点(如露珠)02新知讲解压墨侧锋重压旋转(如花瓣)02新知讲解滴墨饱蘸墨汁滴落(如蝌蚪)02新知讲解小贴士点的丰富变化大都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水少一些,墨点就黑、浓;水多一些,墨点就更容易渗开,产生丰富的变化。02新知讲解小贴士水墨控制口诀:水分多一一点晕染水分少一一点清晰笔锋正一一点圆润笔锋侧一一点飘逸02新知讲解小贴士用水墨表现生活中不同的“点”,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水墨语言的美感。03艺术欣赏学生作品小提示:1.想一想要用点表现的是什么。2这些点应该怎么画。3. 应该怎样体现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变化。4. 你的作品想表现出什么。03艺术欣赏学生作品看作品和视频找灵感03艺术欣赏学生作品看作品和视频找灵感03艺术欣赏学生作品看作品和视频找灵感03艺术欣赏学生作品看作品和视频找灵感02新知讲解小贴士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关系来表现节奏,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色彩、线条或者块面。05艺术欣赏我的作品展示05艺术欣赏我的作品展示02新知讲解学习建议用甩墨、点墨、压墨、滴墨等方法表现不同的点。02新知讲解学习建议用大小、浓淡、疏密不同的墨点创作一幅画。05艺术欣赏我的作品展示05艺术欣赏我的作品展示04实践练习用大小、浓淡、疏密不同的墨点创作一幅画。作业06课堂评价水和墨在一起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画面,墨点的浓淡、疏密、大小、形状的变化可以表现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味,一起动手创造出灵动的作品吧。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点点滴滴》不同墨点创作鱼.mp4 《点点滴滴》压墨.mp4 《点点滴滴》小水滴可以变成任何形状.mp4 《点点滴滴》引课视频.mp4 《点点滴滴》毛毛虫.mp4 《点点滴滴》水墨画点画.mp4 《点点滴滴》滴墨.mp4 《点点滴滴》点墨.mp4 《点点滴滴》甩墨.mp4 《点点滴滴》画蝌蚪.mp4 《点点滴滴》画蝴蝶.mp4 《点点滴滴》章鱼.mp4 《点点滴滴》表现不同的点画荷花.mp4 【浙教版】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 点点滴滴 教学课件(38页).pptx 【浙教版】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 点点滴滴 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