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语文 二年级 上册朱德的扁担15zhū dé de biǎn dan第一阶:我爱识字学习内容1.识记生字。2.写字。会认字朱红 道德 扁担 敌人 陡立 同志 心疼 队伍 尊敬 根据 抽水 草鞋zhūdéBbiǎn dandídǒuTtóng zhìténgwujìnggēn jùchōuxié识字提纲1.识记生字。朱 德 扁 担 同 治 伍 敌根 据 抽 陡 鞋 疼 敬2.写字。扁:“扁”是会意字,篆文从户,从册。本义是在门户上题字,古同“匾”,引申为物体扁平而薄,如“扁圆、扁豆”。字理识字:扁的演变我会认读扁豆扁多音字宁(níng)宁静(nìng)宁可辨析:表示“安宁”“使安宁”等意思时,读níng ,如,宁静、息事宁人;表示“副词,宁可”等意思时,读nìng ,如,宁死不屈。多音字担(dān)担保(dàn)挑担字歌:风险敢承担(dān),重担(dàn)挑肩上。担(dàn)子实在重,担(dān)心闯关难。挑担易读错“扁”的音节中有介母i;“担、根”的韵母是前鼻韵母;“同、疼、敬”的韵母是后鼻韵母;“担”在“扁担”一词中读轻声;“志、伍”都是整体认读音节;“朱、志、抽”是翘舌音。易写错“志”上部是“士”,不要写成“土”;“战”的斜钩从竖中线起笔,末笔点不要丢掉;“士”的下横短,不要写成“土”;“军”的上部是“冖”,不要写成“宀”。会写字敌战非志军士同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半包围戴常每书写指导重难点字结构:部首:书写:上下结构心志上窄下宽。“士”上横长下横短;心字底卧钩有弧度,第二点写在竖中线上。书写指导重难点字结构:部首:书写:左右结构戈战左紧凑右舒展。“戈”的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写至右下格向上提,似弯弓待发,末笔点勿丢掉。书写指导重难点字结构:部首:书写:半包围十戴“ ”包围“異”,书写时引导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土”字长横从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戈”斜钩起笔高,收笔低,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书写指导重难点字结构:部首:书写:上下结构母每上短下长。上部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母”的竖折和横折钩相接于左上格,相交于右下格,长横从横中线下侧起笔,两个点都在竖中线上。第二阶:我会阅读学习内容1.理解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词语听写同志 红军 敌人 常常 非常 战士 生产 来回 一块儿 白天近义词带领—率领 会师—会合 越发—更加敬爱—爱戴 研究—钻研 心疼—心痛反义词难—易 好—坏 穿—脱敌人—朋友 常常—偶尔活学活用穿衣脱鞋难 易1.由俭入奢( ),由奢入俭( )。好 坏2.( )习惯成就好人生,( )习惯毁掉好人生。活学活用易难好坏理解词语[扁担]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扁而长。[同志]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会师]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也泛指几方面人员会合。[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的简称。[草鞋]用稻草等编制的鞋。[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不料]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常用“却、竟、还、倒”等呼应。[越发]表示与过去相比,程度加深。[敬爱]尊敬热爱。扁担斗笠草鞋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当时的处境。为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阴谋,不仅要从军事上做准备,还要储备足够的军粮,做好后勤物资保障。井冈山出产粮食不多,必须到山下茅坪去挑粮。处境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画出红军要到山下挑粮食的原因?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山下往山上挑粮要遇到哪些困难?路程长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路难走找出朱德同志挑粮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写出了朱德的什么品质。外貌描写→艰苦朴素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同甘共苦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形势非常严峻,比战士更辛苦、更劳累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可以看出战士们关爱朱德同志,不想让他过于劳累。为什么战士们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从“藏”字,我体会到了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同志。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同志。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你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吗?为了不让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为了表明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决心。朱德同志是军队的领导,带头挑粮,没有官架子。你认为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短语学用短语:动宾短语(动词+名词)例句:穿着草鞋, 戴着斗笠。解析:动词+名词就是动宾短语。这组动宾短语中“穿着”“戴着”表示人物的动作,是动词;“草鞋”“斗笠”表示事物的名称,是名词。短语表示人物做着什么。这样的短语还有:挑着粮食、披着衣服、背着书包等。人物动作事物名称人物动作事物名称带领 粮食 踢着 粮食粉碎 围攻 挑起 足球储备 队伍 背着 书包我会连连一连结构图示同甘共苦以身作则朱德的扁担井冈山会师 形势严峻挑粮—争着去朱德—白天挑粮、晚上研究打仗大家心疼—藏扁担敬爱朱德同志,不藏扁担第三阶:我想试试学习内容1.课后作业。2.内容拓展:读读故事:朱德的故事课后习题1解题说明首先,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同时注意读好长句子中的停顿。 如,“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其次,在朗读课文中感受人物形象。第1自然段中的两句话基调有所不同.朗读首句“……会师了”时,语气暗含喜悦,以突出两支队伍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朗读末句“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时,画线部分要重读强调,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的严峻形势。朗读课文。课后习题1解题说明朗读第2自然段时,重点强调“五六十里”“山高路陡”等词语,以突出下山挑粮的路十分难走,困难重重。第3自然段中两个“一块儿”表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朗读时,前两句要语气连贯,第三句中的“白天、晚上、整夜整夜”要重读强调,表现朱德同志的辛苦。朗读第4自然段中“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时,画线部分略突出,表现出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重与爱戴。朗读课文。课后习题1参考答案①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②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签︵,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③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朗读课文。课后习题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参考答案朱德同志当时已经 40 多岁,白天要往返几十里路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十分辛苦。战士们考虑到朱德军长年纪比较大,军务也比较繁忙,担心他过于操劳,会累坏身体,所以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朱德同志虽然工作劳苦,但他坚持以身作则。他了解战士们关心、体贴自己的一片深情,所以他在新找的扁担上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既用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们不要再藏他的扁担了,也表明了自己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所以,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读一读,连一连。课后习题3解题说明先根据课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选一选,连一连。再认真观察这两组词语,了解什么是动宾短语。第一行的词语是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是动词;第二行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是名词。把对应的两个词语连在一起,就构成了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读一读,连一连。课后习题3参考答案挑起 穿着 戴着草鞋斗笠粮食朱德的故事:勤劳的朱德我想试试朱德从小就热爱劳动,四五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儿。朱德家附近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山坡下去挑。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了,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却发现水缸里装满了水,她觉得很奇怪。接下来几天都是如此。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妈妈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话来。朱德的故事:启蒙老师的影响我想试试朱德6岁时被送到私塾读书,他先后在朱先生、丁先生及席先生三位老师处就读。朱德小时候在私塾刻苦读书这几年,打下了深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基础。其中席先生是一个“对外部世界有卓识远见的学者”,又是“朝气蓬勃的评论家”,他经常向朱德讲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外国侵略者的贪得无厌,甲午战争后国家面临被瓜分的危机,维新志士的变法主张……特别是谭嗣同英勇献身的事迹,启发了朱德关心国家民族存亡,立志报国的志向。席先生从“科学使得西方国家转趋富强”这一事实出发,特别要求学生深入治学,以便到国外去研究西洋学问。席先生的思想,对少年朱德影响很大,可说是一个重要的启蒙。因此,席先生可称为朱德确立爱国主义思想的第一启蒙老师。朱德的故事:朱德以身作则小故事我想试试朱德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参了军。一次,他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朱德。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而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