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分层作业单元 第四单元做尺子 课题 13.改进尺子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改进尺子可以让测量更准确,了解不同测量需求下对尺子的改进方向。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对比不同尺子,分析出改进尺子的方法,培养逻辑分析与归纳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能动手对简单尺子进行改进操作,在实践中掌握改进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态度责任目标:树立对测量工具不断优化的意识,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1.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更准确,我们可以把尺子的( )做得更精细。 2.当测量较短的物体时,改进尺子可以让最小( )更小。 3.改进尺子后,能更( )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4.我们可以用增加( )数量的方法来改进尺子。 4分钟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5.观察不同刻度精细度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如铅笔)的结果,比较哪种尺子测量更准确,并说明原因。 刻度更精细的尺子测量更( )。因为刻度精细意味着能更细致地对应物体的长度,减少测量( )。 6.尝试用现有材料(如硬纸板、彩笔等)制作一把改进后的尺子,然后用它测量身边小物品的长度,记录测量过程中的发现。 在制作改进尺子时,把刻度画得更密,测量橡皮擦长度时,能更清楚看到橡皮擦两端对应的刻度,读数更( ),发现改进后的尺子确实让测量更方便( )。 6分钟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7.材料:有两把尺子,尺子A刻度间隔1厘米,尺子B刻度间隔0.5厘米。测量一个长约3.2厘米的小木块。 用尺子( )测量更准确。因为小木块长度是3.2厘米,尺子A刻度间隔1厘米,只能大致读出3厘米,( )大;尺子B刻度间隔0.5厘米,能更精准读到3.0-3.5厘米之间,更接近实际长度3.2厘米。 6分钟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8.材料:要测量一片很薄的树叶的厚度,普通尺子难以直接测量。 可以采用累积法,收集多片(如100片)相同的树叶,叠在一起,用改进的、刻度精细的尺子测量出总( ),再除以树叶的( ),就能得到一片树叶( )的。这样通过改进测量方式,利用累积减少误差,实现对薄物体厚度的测量。 2分钟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9.辩论会:自己改进尺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2分钟参考答案:理解掌握 练一练1.刻度 2.刻度值 3.精准 4.刻度实验探究 做一做准确、误差6.准确、精准实践应用 固一固7.B、误差迁移创新 试一试8.厚度、片数片数片数、厚度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9.正方(利大于弊):从改进尺子等测量工具带来的好处入手,如更准确的测量能推动科学研究(像建筑设计中精准测量保障房屋安全)、日常生活(精准测量食材用量让烹饪更美味)等领域的发展,利处显著。反方(弊大于利):可提出过度追求测量工具改进,可能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对于一些简单测量需求,复杂的改进工具反而使用不便,存在一定弊端。(辩论时双方可围绕这些要点,结合更多实例展开论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