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二)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二)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二)
复习旧知
1.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__________,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__。
2.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和__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可分为__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_____的其他生物。
3.通过探究发现,光照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的______,温度会影响金鱼的______。
4.探究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完实验后,别忘了把鼠妇放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存空间
各种因素
生活
分布
非生物
生物
生活
分布
呼吸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大气污染
普氏野马放归成功绝非易事,它们适应野外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放归野外环境后,除了应对食物、饮水等问题外,它们还面临着狼群的威胁,还可能与家马群发生争斗。也就是说,它们还面临着狼群或家马等的影响。狼群和家马属于影响它们生活的哪种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学习目标
1.生物怎样适应环境?
2.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吗?
知识目录
01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0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03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异色瓢虫捕食蚜虫
蛇捕食田鼠
鼬捕食田鼠
鹰捕食田鼠
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1.捕食关系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竞争关系
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
大象和狮子争夺水源
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合作关系
种内合作: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合作搬动食物
蜜蜂分工合作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合作关系
原始合作: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分开后各自能独立生活。
海葵和寄居蟹
蚂蚁和蚜虫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寄生关系
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
蛔虫寄生在人小肠内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共生关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
项目链接
你设计生态瓶时,如何控制光照、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能否让鼠妇、黄粉虫或蚯蚓成为生态瓶中的“主角”?你打算放入生态瓶中的不同类型的生物之间是否存在着捕食关系或竞争关系?你将如何设计它们的数量和比例?
根据瓶中生物的特点来确定所需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水的量,必要时可采用人工电源、温度传感器等实现更精确、有效的控制。根据生态瓶所模拟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情况,要先考虑鼠妇、蚯蚓或黄粉虫在生态瓶中能否存活,与其他生物能否构成食物链等问题,再确定是否将这些动物放入生态瓶中。根据所设计的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捕食关系或竞争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它们的数量和比例。一般来说,捕食者的数量应少于被捕食者的数量。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呢?
分析·讨论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0.7℃时它才会出汗。
分析·讨论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荒漠中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上图从左到右依次是仙人掌的肉质茎、酸枣的枝条和蒺藜的果实。它们表面都长满了刺。
分析·讨论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①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具有保暖作用,这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缺水环境。骆驼刺的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讨论
②许多植物的茎或果实表面长有尖刺,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避免被动物取食,对植物有保护作用。
③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蒲公英、柳等的果实或种子上有毛茸茸的白色纤维,可以随风飞扬,适于依靠风力传播;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北极熊,毛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一致,有利于它们捕获动物;竹节虫的形状像竹枝,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停歇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它们的形态与环境一致,可以躲避敌害等。
讨论
分析·讨论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分析·讨论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蒲公英

北极狐
北极熊
竹节虫
尺蠖
枯叶蝶
箭毒蛙
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是否也影响和改变环境呢?
调查
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气温和湿度
选择裸地、草地和树林三种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地块。准备一个湿度计。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这三个地块的气温和湿度,探究植物对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开展活动时,每次每个地块应多采集几次数据。例如,早晨在裸地分三处测量气温和湿度并记录下来,算出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裸地气温和湿度的数值。
调查
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气温和湿度
裸地 草地 树林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温度(℃) 20 22 15 15 18 12 18 21 14
湿度(%) 48 47 53 71 73 68 61 64 65
环境
项目
分析调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植被条件下气温和湿度有差别。
说明植被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氧气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燃料燃烧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燃料燃烧
呼吸作用
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
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影响大气的碳氧平衡。
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大树底下好乘凉
仙人掌防风固沙,改善沙漠环境。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
环境
形成统一的整体
影响
适应、影响、改变
课堂总结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活环境
生态因素的概念
生态因素的类型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
举例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
非生物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如蛇、鼬、鹰捕食田鼠,异色瓢虫捕食蚜虫
如稻田中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
如蚂蚁、蜜蜂等分工合作
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如蚯蚓疏松土壤、大树底下好乘凉等
巩固练习
1.“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这句诗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仅捕食 B.仅竞争 C.合作和捕食 D.竞争和捕食
2.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3.济南的冬天,垂柳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种现象体现了(  )
A.垂柳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比垂柳更高等
C.垂柳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垂柳和松树存在着竞争关系
C
D
C
巩固练习
4.荒漠空气干燥、高度缺雨、昼夜温差大。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的适应性推测,错误的是(  )
A.一年生植物大多在雨季生命力旺盛,迅速完成生命周期
B.仙人掌等植物具肥厚的肉质茎,以储存水适应荒漠环境
C.植物大多数气孔白天张开,夜间关闭,有利于光合作用
D.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减少水分蒸发
5.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草履虫能够净化污水 B.秋天梧桐树落叶
C.北极熊具有厚实的皮下脂肪层 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A
C
巩固练习
6.爬山虎的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物质,可以腐蚀周围环境。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中,与此相似的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荒漠中的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
7.经过三代人的治理,八步沙林场已经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当年风沙肆虐的荒芜之地,如今草木繁茂,郁郁葱葱。这说明(  )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A
B
⑴×
1.
一、概念检测
课本练习
2.桃树在春季气温升到一定水平时才开花,温度是影响桃树开花和生态因素。山上比山下气温低,所以山上的桃花开得晚。
3.这种蝴蝶称为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了生存的机会。
⑵×
⑶√
⑷×
课本练习
1.假如猫少了,田鼠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的巢,因此,田鼠增多后土蜂数目会减少。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减少后,影响三叶草的传粉,从而影响三叶草繁殖后代,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减少。
二、拓展应用
农民


三叶草
田鼠
土蜂
传粉
课本练习
2.原因比较复杂。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夏天同冬天相比,光照强度更大,气温较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更加旺盛,能够释放大量氧气,从而可能导致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
二、拓展应用
3.山羊连草根都啃食。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植被。
THANKS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