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2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第2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01
02
说出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说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作用;
阐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和调节机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体会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对糖尿病病因的分析及常见症状的了解,关注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及身体健康,提高社会责任感。
03
我国传统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辩证冰鉴》中对糖尿病均有记载,其症状之一就是尿糖。所以,有人看到尿常规检查的尿糖一项出现阳性时,就会担心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那么,当人体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是否就能断定此人患上了糖尿病呢?如何确定一个人患上了糖尿病呢?
积极思维:如何确定一个人患了糖尿病?
根据教材积极思维提供的内容,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 判断根据上图中血糖仪所显示的数据,判断该被测量者空腹状态下的血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正常?
2.分析我们的父母或祖父母中有患糖尿病的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血糖的概念:
____________称为血糖,主要是_______
2.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
血浆中的糖
葡萄糖
血糖
(3.9~6.0mmol/L)
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主要受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的影响。
一、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为什么要空腹12小时测血糖
或80~120mg/dL或0.8~1.2g/L
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干扰
1.下图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
糖尿病患者
健康人
任务一: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问题1:图中哪条曲线代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
食物中的糖类
血糖
3.9~6.0mmol/L
消化吸收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合成
转化
2.下图为一健康人从早餐开始到中午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
问题2:
7点吃完早餐后,血糖浓度通过什么途径先上升后下降?
问题3:11点后血糖浓度通过什么途径上升?
血糖
3.9~6.0mmol/L
肝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
分解
转化
A.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的器官是肝脏(肝脏具有参与糖代谢的各种酶,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B.人体内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次序:
糖类、脂肪、蛋白质。
C.同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相比,脂肪释放的能量是糖的3~4倍,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
D.当蛋白质开始供能时,人体机能已经严重受损了。
3.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
血糖
3.9~6.0mmol/L
消化、吸收
分解
转化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合成
转化
(三来源、三去向)
来源
去向
动态平衡
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主要来源
主要去向
总结
1.胰岛
胰岛是散布在胰腺中的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团,主要包括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2.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
胰岛A细胞
分泌
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B细胞
分泌
促进葡萄糖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
促进葡萄糖在肝脏、骨骼肌细胞中合成糖原
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为葡萄糖
抑制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去向
抑来源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促进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起 作用
拮抗
任务二:构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
问题1:9点时血糖浓度达到高峰。高血糖时,机体调节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是什么?
血糖高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促进
抑制
①血糖氧化分解
②合成肝、肌糖原
③转化为非糖物质
①肝糖原分解
②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降低
分泌
任务二:构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
问题2:10点半左右时血糖浓度达到低峰。低血糖时,机体调节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是什么?
血糖低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促进
①肝糖原分解
②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升高
分泌
血糖浓度升高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相应生理作用
一系列降低血糖浓度的细胞代谢活动
正常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下降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相应生理作用
一系列升高血糖浓度的细胞代谢活动
血糖浓度
摄入 糖类等
饥饿等
(-)
(+)
(-)
(+)
人体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示意图
(-)
(+)
(-)
(-)
(+)
(+)
3.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血 糖 浓 度 升 高
血 糖 浓 度 降 低
胰岛素
分泌
胰高血糖素
分泌
胰岛B细胞
直接 (+)
胰岛A细胞
直接 (+)
4、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的分析


抑制
(1)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直接调节(主要调节方式)
反馈调节
调节特点:
血 糖 浓 度 升 高
血 糖 浓 度 降 低
胰岛素
分泌
胰高血糖素
分泌
胰岛B细胞
直接 (+)
胰岛A细胞
直接(+)
(2)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间接调节
传入神经
下丘脑
某一区域
(+)
副交感
神经
下丘脑
另一区域
传入神经
肾上腺素↑
分泌
肾上腺髓质
(+)
(+)
交感神经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方面起 作用
协同
血 糖 升 高
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丘脑
副交感神经
血 糖 降 低
①促进______________
②促进______________
下丘脑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肾上腺 髓质
促进肝糖原分解
(-)
(-)
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为体液(激素)调节。
构建调节模型
血 糖 升 高
①促进_________________
②促进__________________
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抑制__________________
⑤抑制__________________
下丘脑
副交感神经
血 糖 降 低
①促进______________
②促进______________
下丘脑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肾上腺 髓质
促进肝糖原分解
(-)
(-)
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为体液(激素)调节。
构建概念模型
胰岛B细胞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
血糖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
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
肝糖原的分解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非糖物质转变成糖
肾上腺素
1.尿糖原因:
a.一次性摄入的糖太多
c.肾脏疾病,重吸收血糖能力下降,随尿排出。
b.糖尿病
血糖浓度超出肾脏的重吸收能力,随尿排出。
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2.糖尿病的主要表现:
三、糖尿病
3.糖尿病的类型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缺陷)
发病原因:
(基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
2型糖尿病(发病型)
发病原因:
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肥胖)等密切相关,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
临床表现:某个抗原基因异常
胰岛素受体减少→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
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
血糖含量过高
供能
不足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为满足能量需求
口渴
机体消耗大量脂肪、蛋白质
“多尿”
“多饮”
“多食”
“消瘦”
4.症状: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分别是为什么?)
(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
葡萄糖随尿液流失,尿液浓度高,带走大量的水分
产生饥饿感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而高血糖引发的很多并发症是会危害生命健康的。
得了糖尿病可能会发生
关爱身体
关爱健康
控制饮食、多运动
糖尿病的治疗:
药物干扰,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选择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戴泵治疗除了免去注射时的痛苦和不方便之外,比注射治疗更安全,可以免去低血糖的风险。你知道为什么吗?
胰岛素泵能够模拟胰岛B细胞的功能,在血糖浓度高的时候会释放胰岛素,并且可以24小时连续注射,不会一次性注入机体过多,防止低血糖发生。
1.[多选]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下丘脑的某一区域可通过肾上腺和胰岛调节血糖含量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D.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血糖的分解
AB
2.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C.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来源,可以是肌糖原的直接分解
D.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代谢异常,导致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加强
D
3、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2)上图甲—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
B
(1)两人血液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

糖尿病
(三多一少)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相关的激素和腺体
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反馈调节
血糖调节机制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