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2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第2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0102说出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说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作用;阐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和调节机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体会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对糖尿病病因的分析及常见症状的了解,关注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及身体健康,提高社会责任感。03我国传统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辩证冰鉴》中对糖尿病均有记载,其症状之一就是尿糖。所以,有人看到尿常规检查的尿糖一项出现阳性时,就会担心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那么,当人体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是否就能断定此人患上了糖尿病呢?如何确定一个人患上了糖尿病呢?积极思维:如何确定一个人患了糖尿病?根据教材积极思维提供的内容,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 判断根据上图中血糖仪所显示的数据,判断该被测量者空腹状态下的血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正常?2.分析我们的父母或祖父母中有患糖尿病的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血糖的概念:____________称为血糖,主要是_______2.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血浆中的糖葡萄糖血糖(3.9~6.0mmol/L)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主要受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的影响。一、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为什么要空腹12小时测血糖 或80~120mg/dL或0.8~1.2g/L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干扰1.下图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糖尿病患者健康人任务一: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问题1:图中哪条曲线代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食物中的糖类血糖3.9~6.0mmol/L消化吸收CO2+H2O+能量肝糖原、肌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合成转化2.下图为一健康人从早餐开始到中午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问题2:7点吃完早餐后,血糖浓度通过什么途径先上升后下降?问题3:11点后血糖浓度通过什么途径上升?血糖3.9~6.0mmol/L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分解转化A.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的器官是肝脏(肝脏具有参与糖代谢的各种酶,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B.人体内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次序:糖类、脂肪、蛋白质。C.同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相比,脂肪释放的能量是糖的3~4倍,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D.当蛋白质开始供能时,人体机能已经严重受损了。3.血糖的来源和去向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血糖3.9~6.0mmol/L消化、吸收分解转化CO2+H2O+能量肝糖原、肌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合成转化(三来源、三去向)来源去向动态平衡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主要来源主要去向总结1.胰岛胰岛是散布在胰腺中的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团,主要包括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二、血糖平衡的调节2.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分泌促进葡萄糖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在肝脏、骨骼肌细胞中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为葡萄糖抑制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去向抑来源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促进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起 作用拮抗任务二:构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问题1:9点时血糖浓度达到高峰。高血糖时,机体调节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是什么?血糖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促进抑制①血糖氧化分解②合成肝、肌糖原③转化为非糖物质①肝糖原分解②非糖物质转化血糖降低分泌任务二:构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问题2:10点半左右时血糖浓度达到低峰。低血糖时,机体调节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是什么?血糖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促进①肝糖原分解②非糖物质转化血糖升高分泌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素分泌相应生理作用一系列降低血糖浓度的细胞代谢活动正常血糖浓度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素分泌相应生理作用一系列升高血糖浓度的细胞代谢活动血糖浓度摄入 糖类等饥饿等(-)(+)(-)(+)人体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示意图(-)(+)(-)(-)(+)(+)3.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血 糖 浓 度 升 高血 糖 浓 度 降 低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B细胞直接 (+)胰岛A细胞直接 (+)4、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的分析抑制抑制(1)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直接调节(主要调节方式)反馈调节调节特点:血 糖 浓 度 升 高血 糖 浓 度 降 低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B细胞直接 (+)胰岛A细胞直接(+)(2)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间接调节传入神经下丘脑某一区域(+)副交感神经下丘脑另一区域传入神经肾上腺素↑分泌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方面起 作用协同血 糖 升 高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④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⑤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副交感神经血 糖 降 低①促进______________②促进______________下丘脑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 髓质促进肝糖原分解(-)(-)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为体液(激素)调节。构建调节模型血 糖 升 高①促进_________________②促进__________________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④抑制__________________⑤抑制__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副交感神经血 糖 降 低①促进______________②促进______________下丘脑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 髓质促进肝糖原分解(-)(-)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为体液(激素)调节。构建概念模型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血糖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变成糖肾上腺素1.尿糖原因:a.一次性摄入的糖太多c.肾脏疾病,重吸收血糖能力下降,随尿排出。b.糖尿病血糖浓度超出肾脏的重吸收能力,随尿排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2.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三、糖尿病3.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缺陷)发病原因:(基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2型糖尿病(发病型)发病原因: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肥胖)等密切相关,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临床表现:某个抗原基因异常胰岛素受体减少→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血糖含量过高供能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满足能量需求口渴机体消耗大量脂肪、蛋白质“多尿”“多饮”“多食”“消瘦”4.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分别是为什么?)(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葡萄糖随尿液流失,尿液浓度高,带走大量的水分产生饥饿感糖尿病本身不可怕,而高血糖引发的很多并发症是会危害生命健康的。得了糖尿病可能会发生关爱身体关爱健康控制饮食、多运动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干扰,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选择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戴泵治疗除了免去注射时的痛苦和不方便之外,比注射治疗更安全,可以免去低血糖的风险。你知道为什么吗?胰岛素泵能够模拟胰岛B细胞的功能,在血糖浓度高的时候会释放胰岛素,并且可以24小时连续注射,不会一次性注入机体过多,防止低血糖发生。1.[多选]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下丘脑的某一区域可通过肾上腺和胰岛调节血糖含量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D.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血糖的分解AB2.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C.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来源,可以是肌糖原的直接分解D.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代谢异常,导致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加强D3、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2)上图甲—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B(1)两人血液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丙糖尿病(三多一少)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关的激素和腺体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反馈调节血糖调节机制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