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五周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五周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五周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4年9月18日,我国22000米高空热气球载人实验飞行任务在北京启动,将开展一系列科学试验和技术测试,并突破2005年由印度飞行员创造的21027米热气球飞行高度。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载人热气球飞行的目标高度位于大气层中的( )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2.在目标高度上,飞行员将面临的挑战是( )
A.复杂多变的天气B.缺氧失重的环境C.大气强烈的对流 D.高压强辐射空间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克服南极内陆地磁干扰,释放带有无线电探空仪的探空气球上升到30km的高空,获取了大气层相关数据。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先后经历了( )
A.对流层、平流层 B.平流层、对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 D.对流层、高层大气
4.探空气球上升过程中测得( )
A.气温持续上升 B.氧气浓度升高 C.气压不断降低 D.水汽含量增多
5.此次探空气球上升至30km时所处大气层( )
A.水汽杂质含量高,天气现象多变 B.气流运动较平稳,利于航空飞行
C.臭氧的含量最低,大气密度最小 D.存在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2025年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六)至2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主题为“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会议围绕无人机与低空经济、低空数字交通、低空飞行服务等主题,探讨无人机与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符合无人机飞行所在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会议结束当天,能在深圳看到的月相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进行“太空会师”。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过程中,大气层气温变化最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各大气分层( )
A.Ⅰ层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Ⅰ层 大气的气压最低C.Ⅱ层 大气臭氧含量较少 D.Ⅲ层 影响无线长波通讯
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架可操控的“航天飞机”——回声一号,“该飞机”由氦气球带上4万米高空。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回声一号到达最高处时周围大气运动的特点是( )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以平流运动为主C.有极光现象发生 D.以对流运动为主
11.氦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变化特点及原因是( )
A.变大,大气密度降低B.变大,大气湿度升高C.变小,大气温度降低 D.变小,大气压强升高
下图为不同纬度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可推测( )
A.①曲线气温垂直变化小B.海拔升高太阳辐射减弱C.②曲线气压随海拔上升 D.③曲线代表的纬度最高
13.图中曲线拐点所在高度( )
A.臭氧浓度最大 B.大气密度最大 C.为对流层顶部 D.出现极光现象
探空气球的主要功能是搭载探测仪器到高空进行大气要素测量。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完成珠峰地区大气臭氧垂直探空实验。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为探测的大气臭氧浓度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左图所示甲层大气的主要特点是( )
A.存在较厚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B.气流运动较平稳,利于航空飞行
C.氧气的含量极低,大气密度最小 D.水汽杂质含量高,天气现象多变
15.右图所示探测的大气臭氧( )
A.可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B.浓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料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的地方志《栾城县志》中,有记载:“清官咸丰九年,秋八月癸卯夜,赤气起于西北,亘于东北,平明始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栾城县志》中记载现象有关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17.《栾城县志》中记载现象出现在地球大气圈层中( )
A.对流层 B.臭氧层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
气象气球携带探空仪器升空,就像是一个“CT扫描仪”,从低空到高空进行逐层扫描,把不同高度的温度、气压、空气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通过信号发回地面。2024年10月,某科考队在赤道某地区放飞的探空气球中,最高的升至45km高空。下图为刚放飞的氦气探空气球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温度变化过程是(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一直降低 D.一直升高
19.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情况及原因是( )
A.先变大再变小,大气压强先升再降 B.一直变大,大气湿度升高
C.先变小再变大,大气温度先降后升 D.一直变大,大气密度降低
20.探空气球飞升至26km处时,下列物质含量达最大值的是( )
A.固体杂质 B.水汽 C.臭氧 D.氧离子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乘组在巴丹吉林沙漠戈壁带中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圆满完成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待发射的神舟十三号属于天体B.在轨运行的神舟十三号不属于天体
C.着陆后的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属于天体D.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与地球可以构成天体系统
22.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会经过和地面失联的“黑障区”,“黑障区”大约出现在地面35-80km的大气层间。下列有关“黑障区”所在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高度升高,气温先升后降B.多雷电云雨天气C.完全位于平流层 D.空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2024年11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宏图(PIESAT-201-04)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航天宏图星所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4.最可能干扰航天宏图星与地面联系的是( )
A.太阳辐射 B.海水运动 C.太阳活动 D.昼夜交替
25.航天宏图星经过平流层时气温变化是( )
A.持续降低 B.先降后升 C.持续升高 D.先升后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3年10月,大学生小李在辽宁阜新与内蒙古通辽交界处释放氦气球,将一只玩具小熊送上高空,并搭载运动相机进行拍摄。1.5小时后,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与地球拍下合影(下左图),并在26分钟后落地。
材料二:下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1.5小时后,玩具小熊到达了 (填“甲/乙/丙”)层,该层 (单选)。
A对流旺盛 B杂质较多 C大气高度电离 D大气相对稳定
(2)玩具小熊在下落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是 。
(3)“高处不胜寒”所描述的是 (填名称)层,原因是 。同一时间,该层的高度在 (填“高/中/低”)纬度地区最厚。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八艘飞船,是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的首次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宫”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为期半年的工作生活。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1)夏季时,同一地区发射载人飞船经过的对流层厚度 冬季,在飞船中的航天员感受到的颠簸感较 。
(2)“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经过平流层时为 (填“阴雨”或“晴朗”)天气,并说明理由 。
(3)飞船经过高层大气时,部分地区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可飞船却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
28.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此模式图表示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运行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②为 (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属于地球公转轨道曲线的是 (填序号)。
(2)若此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为地幔,那么②代表的是 界面,A层表示 ,该圈层在大陆部分厚度与海拔大致呈 (正相关或负相关)。
(3)若此模式图表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结构,曲线①为地面,由于人类在冰箱和空调中使用氟氯烃化合物做制冷剂,导致某种物质减少从而造成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该物质主要存在于 (在ABC中选填)层。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 层,请分析该层天气现象多变的原因 。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自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各大气层特点不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不同。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图。
(1)分析对流层容易成云致雨的原因。
(2)简述平流层的大气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空间站“天宫号”的轨道高度为400~450km,空间站每90分钟左右即可绕地球运行一圈。2024年4月30日,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如图示意神舟十七号返回的主要阶段。
(1)指出神舟十七号返回时依次经过的大气层。
(2)说出神舟十七号在④点位时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
(3)简述神舟十七号从距地面50km到地面时大气密度、气压、气温的变化,并指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B A B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D A D D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A C C
26.(1) 乙 D(2)先下降后升高
(3) 对流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距地面越远,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温度越低 低
27.(1) 大于 强
(2) 晴朗 理由:平流层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
(3)高层大气中空气稀薄,飞船从中吸收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28.(1) 火星 ①(2) 古登堡 地壳 正相关
(3) B C(或对流层)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29.(1)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对流旺盛;近地面的水汽、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2)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运动弱,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平流层存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
30.(1)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2)对流层大气主要特点: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层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有复杂的天气变化。
(3)大气密度增大、气压增加、气温的变化是先降后增。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