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7.2.1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素养目标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两个判定定理,并能够简单运用.2.经历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中对比、类比的思想方法.3.经历作图、测量、猜想、证明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习导学】知识点一: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认真阅读课本本课时“图27.2-7”之前的内容,填空:如“图27.2-7”,把“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用几何语言描述:∵ , ∴△ABC∽△A'B'C'.知识点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认真阅读课本中“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至“例1”的内容,填空:如“图27.2-8”,把“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用几何语言描述:∵=,且 = , ∴△ABC∽△A'B'C'.温馨提示 当两个三角形有两边成比例时,必须是两边的 对应相等,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1.如图,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中线,且==.判断△ABC和△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变式演练 如图,∠A=∠B=90°,AB=7,AD=2,BC=3,在边AB上取点P,使得△PAD与△PBC相似,则这样的P点共有几个 AP的长度是多少 方法归纳交流 (1)对应边、对应角的找法: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大角对 角,小角对 角,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为对应边.(2)已知三边的长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应先将三角形的三边按照 顺序排列,再分别计算它们的 ,再根据比值确定它们是否相似. 任务驱动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2.(推理能力)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是边AD的中点,N为边AB上一点,且=,连接CM,MN,求证:△CDM∽△MAN. 变式演练 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在AC,AB上,且=,AE=EB.求证:△AED∽△CBD.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知识点一==知识点二∠B ∠B'温馨提示:夹角【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1.解:△ABC∽△A'B'C'.理由如下:∵==,∴△ABD∽△A'B'D',∴∠B=∠B'.∵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中线,∴BD=BC,B'D'=B'C',∴==.在△ABC和△A'B'C'中,∵=,且∠B=∠B',∴△ABC∽△A'B'C'.变式演练 解:设AP=x,则BP=7-x.∵∠A=∠B=90°,∴当=或=时,△PAD与△PBC相似.第一种情况:=.根据题意得=,解得x1=1,x2=6.第二种情况:=.根据题意得=,解得x=.综上所述,这样的P点共有3个,AP的长度分别为1,6,.方法归纳交流(1)大 小(2)大小 对应边的比任务驱动二2.证明:∵M是AD的中点,且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M=DM=AD,∠D=∠A=90°,∴=2.又∵=,∴=2,∴==2.∵∠D=∠A=90°,∴△CDM∽△MAN.变式演练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C=60°,AB=AC=BC.∵=,∴=.∵AE=BE,∴=,∴==,且∠A=∠C,∴△AED∽△C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