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七章 相似 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道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位似的概念及其性质,并能够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位似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2.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各种判定方法,能熟练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相似.3.会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测量物体的高度、河的宽度等.◎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应用;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规律以及根据位似的性质作出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体系构建】 请你完善本章知识网络图.【专题复习】专题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如图,在△ABC中,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 )A.= B.=C.= D.= 变式演练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若=,AE=6,则CE的长为 ( )A.14B.C.8D.6专题二:相似多边形2.下列各组图形不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等边三角形B.各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两个正方形D.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变式演练 如图,在长为8 cm,宽为4 cm的矩形中截去一个矩形,使得留下的矩形(图中阴影部分)与原矩形相似,则留下矩形的面积是 cm2 .专题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若△ABC∽△ACD,AB=1,AD=4,则AC= . 学习小助手:根据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可知AB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方法归纳交流 表示相似图形时,对应顶点写在 位置上,可以快速确定对应角与对应边. 变式演练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1)△EFB与△CFD周长的比为 . (2)若S△BEF=9 cm2,则S△CFD= cm2. 方法归纳交流 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选择时一般是最先利用 证明相似,其次再考虑利用 证明相似,然后是根据两边成比例并且 相等证明相似,最后再选择 对应成比例证明相似.应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并且在证明过程中要注意隐含条件的利用,如 、 等. 4.如图,有一块直角边AB=3 cm,BC=4 cm的Rt△ABC的铁片,现在要把它加工成一个正方形DGFE(加工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cm B. cmC. cm D. cm变式演练 喜欢剪纸的小王想把一张Rt△ABC废纸片剪去一块矩形BDEF,如图,若∠C=30°,AB=10 cm,则该矩形BDEF的面积最大为 ( )A.4 cm2 B.5 cm2C.10 cm2 D.25 cm25.如图,在△ABC中,∠C=90°,AC=3 cm,BC=4 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2 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 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如果动点P,Q同时出发,要使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 方法归纳交流 当两个图形相似,而对应顶点不确定时,一般要分情况讨论.专题四:位似图形的性质及作图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2),B(3,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A'B'与AB的相似比为,得到线段A'B'.正确的画法是 ( )A. B.C. D.7.如图所示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B'C'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位似中心点O.(2)求出△ABC与△A'B'C'的相似比.(3)以点O为位似中心,再画一个△A1B1C1,使它与△ABC的位似比等于1.5.专题五:相似三角形的应用8.亮亮和颖颖住在同一幢住宅楼,两人准备用测量影子的方法测算其楼高,但恰逢阴天,于是两人商定改用下面的方法:如图,亮亮蹲在地上,颖颖站在亮亮和楼之间,两人适当调整自己的位置,当楼的顶部M、颖颖的头顶B及亮亮的眼睛A恰在一条直线上时,两人分别标定自己的位置C,D.然后测出两人之间的距离CD=1.25 m,颖颖与楼之间的距离DN=30 m(C,D,N在同一条直线上),颖颖的身高BD=1.6 m,亮亮蹲地观测时,眼睛到地面的距离AC=0.8 m.你能根据以上测量数据求出住宅楼的高度吗 方法归纳交流 直角梯形的问题往往容易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常用辅助线的作法是作直角梯形的 ,把它分割成三角形和矩形. 参考答案【体系构建】相等 成比例 相等 成比例 相似比 相似比的平方 三 两 夹 两 交于一点【专题复习】专题一1.C变式演练 C专题二2.D变式演练 8专题三3.2学习小助手AC方法归纳交流对应变式演练 (1)1∶2(2)36方法归纳交流平行线 两角相等 夹角 三边 对顶角 公共角4.D变式演练 D5.解:设经过t秒后两三角形相似,则可分下列两种情况进行求解:①若Rt△ABC∽Rt△QPC,则=,即=,解之得t=1.2;②若Rt△ABC∽Rt△PQC,则=,即=,解之得t=.由点P在BC边上的运动速度为2 cm/s,点Q在AC边上的速度为1 cm/s,可求出t的取值范围为0专题四6.C7.解:(1)(3)略.(2)相似比为1∶2.专题五8.解:如图,过点A作AF⊥MN于点F,交BD于点E,则由题意可知BD⊥AF.∴△ABE∽△AMF,∴=.∵CD=1.25 m,DN=30 m,BD=1.6 m,AC=0.8 m,∴AE=1.25 m,CN=AF=31.25 m,BE=0.8 m.∴=,解得MF=20,∴MN=20+0.8=20.8 m,即住宅楼的高度为20.8 m.方法归纳交流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