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Inventions第4课时writing教学设计-新沪教八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Inventions第4课时writing教学设计-新沪教八上

资源简介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4 Inventions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4课时 Writing 课型 写作课
语篇研读(教材分析)
What---本单元围绕 “发明” 这一主题展开,Writing 部分聚焦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发明。教材通过呈现一篇关于 “会飞的汽车” 的范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范例和思路。从结构上看,范文包含了发明的外观描述、独特之处以及工作原理等关键部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在语言运用上,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短语来描绘发明的特点,如 “special”“has four wheels and two wings”“works by using solar power” 等,这些表达有助于学生积累描述发明的相关词汇和句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发明的外观、特点和用途。掌握如何有条理地组织写作内容,构建清晰的写作框架,如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引出发明,再分别阐述其各方面特点,最后总结发明的意义。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写作思路,组织写作素材。 Why---通过本部分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尤其是针对事物描述类文章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英语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发明的想法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发明” 这一主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科技和创新的兴趣。 How---情境教学法:创设 “发明展示会” 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发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范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标准和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善思维导图,并互相评价作文,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包括一些描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和常见的动词短语。在本单元的前几个课时中,学生对 “发明” 这一主题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学习了世界上一些重要发明的相关知识,如车轮、电话和灯泡等,掌握了部分描述发明的词汇和句型,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 【未知】对于如何将零散的关于发明的信息,有条理地组织成一篇完整、逻辑清晰的文章,学生可能存在困难。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方面,学生也有待提高,例如如何运用更生动的形容词、更恰当的动词短语来突出发明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使用连接词使文章过渡自然、流畅。 【能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掌握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写作素材的方法,学会从外观、特点和用途等方面描述自己的发明,并能够模仿范文的结构,写出一篇较为完整的介绍发明的短文。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的反馈,提高对作文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准确、清晰地描述发明的外观、特点和用途,在写作中正确使用语法和词汇,避免常见的语言错误。学会运用连接词和过渡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连贯,提升书面表达的流畅性。能够通过阅读范文和参考资料,积累关于发明描述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丰富语言输出。 2.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查阅字典、参考资料等方式,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词汇和语法问题,提高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讨论,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通过对写作过程和成果的反思,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思维品质: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条理地组织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描述发明,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在小组讨论和作文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设计并描述具有独特创意的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文化意识:通过对不同发明的介绍和讨论,了解科技发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影响,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英语描述发明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如 “It looks like...”“It is special because...”“It can be used to...” 等。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规划写作内容,构建清晰的写作框架,包括开头引出发明、中间详细描述发明的各方面特点、结尾总结发明的意义。能够模仿范文,写出一篇结构完整、语言表达基本准确的介绍自己发明的短文。 教学难点:运用丰富、准确且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发明,避免语言表达的单调和重复。例如,在描述发明的用途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 “It can do...”,而是能够运用更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易错点:词汇的拼写和用法错误,如 “invention”(发明,名词)与 “invent”(发明,动词)的混淆,“create” 和 “invent” 在语义和用法上的区分。句型的结构错误,例如在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描述发明的特点时,容易出现语法错误,如 “This invention is more better than that one.”(应改为 “This invention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ne.”)。 易忘点:描述发明用途的一些固定搭配和常用表达方式,如 “be used for doing sth.” 和 “be used to do sth.” 的区别,学生在写作时可能会遗忘,导致表达不准确。连接词的使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专注于描述发明的内容,而忽略了使用连接词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在后续的写作练习中容易遗忘这一要点。 拓展点:鼓励学生对发明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在文章结尾处增加对发明未来应用场景或改进方向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科技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引导学生在描述发明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需求,阐述发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和深度。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描述发明的相关词汇和句型,通过 “spider web map” 梳理写作思路。掌握本节课的生词wing,distance,petrol等。掌握短语instead of,as free as a bird等。 Task 1: Lead in Show a short video about a girl’s invention.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My Invention”。 The students watch and answer questions. What ‘s the girl’s invention Do you have your invention Show some descriptions and let the students guess what the inventions are. Task 2: Pre-writing 1.创设情境:学校即将举办科技节,向全校学生征集发明创意。从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写作任务:用英语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发明。 2. Wang Yao drew a mind map before she wrote about her idea for a new invention—a flying car.根据思维导图,阅读文章,找出她是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的。介绍 “spider web map” 的使用方法,以 “A Flying Car” 为例,展示如何从发明名称出发,拓展出外观、特点、用途等分支,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思路。 3.带领学生学习范文中出现的新生词、短语及句子。 Task 1: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Task 2:通过提问学生范文结构组成部分、词汇用法,检测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学生回答问题遇到词汇障碍时,及时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提问,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未来发明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分析范文和讲解词汇句型,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和规范,掌握描述发明的基本语言工具;介绍 “spider web map” 的使用方法,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写作思路组织工具,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时的无从下手问题。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发明创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将自己的发明创意用英语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Task 3: 写出你的发明。结合Step1 的任务,请同学讨论。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介绍自己的发明。归纳适合此类介绍发明的文章可使用的句型。 2.Step 2 :Write about your invention. You can also draw a picture of it. 学生开始写作。 Task 3: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发明的特点和用途,提醒学生注意词汇的运用和语法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绘制 “spider web map” 能够让学生将抽象的发明创意转化为具体的写作框架,为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发明创意,评价他人的作文,提高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科技发明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Task 4:知道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束后,邀请学生推荐作品与全班分享。可以自荐,也可以小组推荐。在分享之前,教师先做分享前指引,重申评价标准。 Task 5:讨论 发明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角色?What is the role of invention Task 6:Summary Task 4:通过学生写作完成情况,如是否按时完成、文章结构完整性、语言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价。学生分享展示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出学生问题并改正,如语法错误、思路卡顿等。 Task 5: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表达时出现的生词,及时给予帮助。 Task 6:通过课堂小结提问,判断学生是否能掌握写“我的发明”的基本框架及常用表达;鼓励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互评,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交流能力;修改作文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通过倾听其他小组的分享,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学习到更多的创意和写作技巧,教师的总结和点评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评价量表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Remember the useful new words expressions. 巩固记忆基础知识,确保全体学生掌握核心知识,为后续应用奠基。
提高题:Write about your invitation. 旨在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写作知识和技巧,通过反复修改作文,提高学生对写作质量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题:Make a video to introduce your invitation. 将英语学习与录制视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
亮点:思维导图的运用:这种可视化的写作思路组织工具,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了写作框架,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写作,提高了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显著:在小组讨论及作文互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学生在合作中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不足: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小组讨论和写作环节,部分学生讨论过于热烈,写作速度较慢,导致后面的展示与分享环节时间略显仓促,有些小组的代表未能充分展示作文的亮点,教师的点评也不够深入全面。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还需加强: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尽量兼顾全体学生,但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给予的指导和关注还不够,这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改进: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流程,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在小组讨论和写作环节,提前设定好时间限制,并及时提醒学生,确保各个教学环节能够顺利完成,为展示与分享环节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成果,教师也能够进行深入的点评和总结。 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留意基础薄弱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