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语文园地七语文 三年级 上册交流目标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养成摘抄积累的习惯,提高书面表达的丰富性。梳理与交流交流指导 先展示交流自己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海滨小城》《父亲、树林和鸟》等课文中摘抄的语句,交流自己发现的摘抄的好处。然后读一读教材上学习伙伴的话,和自己交流的内容进行对比,梳理摘抄的基本方法。最后学习优秀摘抄范例,通过交流评价,进一步了解摘抄的基本方法。梳理与交流范例展示交流平台我从课文中摘抄了很多喜欢的语句,这是我的摘抄笔记:课文《海滨小城》摘抄2019年10月12日好词: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好句:①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②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③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你的摘抄由词到句,整理得很清楚,这是归类摘抄。我阅读了“交流平台”中几个小伙伴的话,知道了摘抄的基本方法。这是我整理出来的。摘抄的基本方法随机摘抄好词佳句归类摘抄摘抄时注明出处摘抄时写下感受,把特别喜欢的语句背下来为了摘抄方便、规范、有趣。我设计了摘抄卡。时间 天气题目 作者优美词汇: . . 精彩句段: . . 阅读感想: . .识字加油站读一读,认一认,想想每行加点的字有什么特点。luó kēdōu pángxiè田螺 蝌蚪 螃蟹lǐ jì shā鲤鱼 鲫鱼 鲨鱼········先结合拼音正确认读加点的字,再仔细观察。加点的字都是形声字。第一行加点的字都是虫字旁,表示这些字跟“虫”有关;第二行加点的字都是鱼字旁,表示这些字跟“鱼”有关。然后把词语与图画连一连,借助图画来巩固所学的生字。老师来指导生字螺luó同音字义L虫十七画田螺左右软体动物,有硬壳,壳上有旋纹,种类很多。罗形近累螃páng同音字义P虫十六画螃蟹左右[螃蟹]节肢动物,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庞形近旁生字蟹xiè同音字义X虫十九画螃蟹 河蟹上下[螃蟹]节肢动物,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泄形近解鲤lǐ同音字义L鱼十五画鲤鱼左右鱼名,身体侧扁,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生活在淡水中。里形近鲑生字鲫jì同音字义J鱼十五画鲫鱼左右鱼名,像鲤鱼,没有须,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继形近唧鲨shā同音字义S鱼十五画鲨鱼上下鱼名,又叫鲛,身体近纺锤形,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生活在海洋里。纱形近娑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cóng chánxiōng péngpài········词句段运用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一种表达方法,即用前一个分句结尾的词语或短语做下句的开头,承接延续,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这种方法叫顶真)。如:桃林枝枝挂满桃,桃花谢落己飘渺。渺渺晨雾风吹散,散落远方入仙岛。老师来指导通过阅读可以发现,前面结尾的词语或短语,用做了下文的开头。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边是那弯弯的河堤,弯弯的河堤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路……答案供参考···································远处的山脚下有一片树林……拓展写一写(答案:远处的山脚下有一片树林,树林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花开得正鲜艳,鲜艳的野花招来了飞舞的蜜蜂,蜜蜂一边跳舞一边采蜜……)书写提示未首笔横居中,略短,第二横较长,在横中线。竖笔在竖中线。撇捺底部持平,收笔高于竖。未欠上窄下宽。上部撇略短,横钩不宜太长。下部捺笔与撇笔相交点宜偏上,撇、捺宜舒展。欠书写提示英“艹”窄、扁,“央”宽、大。第六笔横要写得长一些,托上盖下;第七笔是竖撇,底部撇尖、捺脚持平。英苍“艹”窄、扁,“仓”宽、大,“仓”上面的撇、捺相交于竖中线左侧,收笔撇低捺高。撇和捺要舒展。苍书写提示梨“利”窄“木”宽。“木”长横在横中线下方,竖在竖中线,撇和捺收笔齐平。梨奥上部框里的“米”要写得小,捺变点。下部的“大”横要长,托住上面,撇、捺要舒展。奥书写提示楚上窄下宽。上部“林”中两“木”末笔都是点。下部横钩居横中线下侧,竖笔在竖中线,撇短捺长,捺脚超出上部。楚欲“谷”“欠”宽窄大致相当,“谷”的下部避让“欠”的撇,“欠”撇捺舒展。欲 “未、欠、英、苍、梨、奥、楚、欲”这八个字中都带有撇和捺,虽然每个字中的撇和捺的形态与长短各有不同,但都要写得舒展。书写时,先描红,再临写。临写时要先看(看清笔画及笔画位置)后写(按笔顺写)再对照(写完后对照例字,找出不足,以便更好地写下一个字)。老师来指导采莲曲[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日积月累作者我知道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著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采莲曲》等。帮你释词语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②[芙蓉]指荷花。③[闻]听。一起解诗意 采莲少女的罗裙和池塘中的荷叶一样颜色,都是那么绿,好像少女的罗裙和荷叶是一起裁剪的,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之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一体,忽然都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知道原来采莲少女仍在这里。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