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语文园地一语文 三年级 上册梳理与交流 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学习目标 先打开积累本,梳理一下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桌交流,可以读读有新鲜感的词句,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再读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例句,体会句子的意思,说说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自己在课内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表达形式。然后读读泡泡中的话,说说你的理解。最后把这两个例句抄写在积累本上。内容指导梳理与交流范例展示欢欢:我积累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从课文中积累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私塾、戒尺”等;从课外读物中积累了“花朵绽开了笑脸,蟋蟀在草丛中弹琴”等;从动画片中积累了“强哥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哇,熊就要有个熊样”等;从生活中积累了“瞅瞅你一顿嘚瑟,嘚瑟散花了吧”等。大家发现了吗?我用的“从……从……从……从……”这个新句式,就是从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积累的。乐乐:你真了不起!不仅主动积累了这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还能在交流中运用。这些词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呢?欢欢:“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是表示民族名称的词语,我第一次听到,感觉很新鲜;“私塾、戒尺”感觉很陌生;“花朵绽开了笑脸,蟋蟀在草丛中弹琴”让我感觉花朵像人一样会笑,蟋蟀成了音乐家会弹琴,这样写新奇有趣,形象生动;“强哥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哇,熊就要有个熊样”很幽默,很有趣,让人听了想笑;“瞅瞅你,一顿嘚瑟,嘚瑟散花了吧”生活气息很浓。乐乐:我通过收集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如,“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句话中的东风多么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啊!“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让我想起《村晚》中的两句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欢欢:我发现“交流平台”中的两个例句也很有新鲜感,第一句用“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来说明环境的安静,这让我感到新鲜。第二句充满了童真童趣,尤其是“提了灯去追逐影子”让人好像看到了“我”追影子的样子,也让我想到了做过的“踩影子”游戏。乐乐:有新鲜感的词句充满了语言的魅力,在平时阅读中,遇到这样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再抄写到积累本上,若做到常常翻看,烂熟于心,这样对我们平时说话、写作都是有帮助的。词句段运用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说说你的发现。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参考答案 这些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第一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名词,是前面动作涉及的对象,这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类似的成语还有:垂头丧气、指手画脚、牵肠挂肚、摩拳擦掌、交头接耳、举手投足。第二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名词,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说明前面名词的状态,这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类似的成语还有:眉开眼笑、心灵手巧、耳濡目染、眉清目秀。语境运用 1.叶公看到真龙张牙舞爪,顿时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赶紧转身跑了。 2.激烈的拔河比赛正在进行,双方队员都已面红耳赤,啦啦队也喊得口干舌燥。关键时刻,红队队员齐心一拽,胜负终于有了分晓,大家欢呼雀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这真是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眼看足球向球门飞来,小守门员眼疾手快,跳起,侧身猛扑,将球反打回去,反弄得对方球员手忙脚乱。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再和同学交流。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朗读时,要强调重音。要注意的是,重音可以有不同的读法,要根据表达需要选择重读、轻读或者慢读。“真的”要轻读,“地下”“一点儿”要重读,“不懂就要问”要慢读,这样读更能表达句子的意思。解题说明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参考答案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我为兴趣小组取的名字能体现出活动的特点。我在名字中加入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解题说明 观察书中兴趣小组的名字,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特点:一方面包括了该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还具有个性和活动特点。比如,“航模队”体现了活动内容,“鲲鹏”显得比较有个性。我们可以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参考答案 小百灵合唱团、天韵古筝班、金话筒记者团、金嗓子播音组、妙笔生花书社、翰墨书画苑、烛光诗社、新芽诗社、飞燕舞蹈社、水族游泳队、飞羽毽球队。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①骑黄牛,歌声振②林樾③。意欲④捕⑤鸣⑥蝉,忽然闭口立⑦。日积月累作者我知道 袁枚(1716~1798),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zhāi),晚年自号仓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与赵翼(yì)、蒋士铨(quán)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日积月累帮你释词语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③〔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④〔欲〕想要。⑤〔捕〕捉。⑥〔鸣〕叫。⑦〔立〕站立。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他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一起解诗意伴你欣赏诗 诗人先写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哇!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牧童怎样捕蝉,是否捕到,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遐想。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