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五石之瓠五石01知人论世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终身不仕。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主要作品有《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周约前369—前286年走进庄子庄子将死的时候,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说:“我拿天地当棺材,日月当宝璧,星辰当珍珠,万物当随葬的物品,难道我的葬品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弟子们说“我们恐怕老鹰、乌鸦啄食你呀!”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乌鸦吃,埋在地下被蝼蚁吃,夺了那个的食给这个吃,你们怎么那么偏心呀!”面对死亡的安然(生死观)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两人的出身与个性如此的不同,却偏偏结交成了朋友。庄子与他的最佳辩友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宗师,一位是名家鼻祖;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濠梁之辩庄子最后说 “我知之濠上也”,并非回避问题,而是直指语言的局限:当惠子问 “汝安知鱼乐” 时,其实已经默认了 “庄子知鱼乐”(否则无需追问 “如何知”)。濠梁之辩的魅力,在于它不是一场 “谁对谁错” 的争论,而是两种世界观的碰撞。以上可以看出,二人身份、志向不同。此外,二人在性格、思想等方面也有差异。庄子灵慧而善感,主张“逍遥”,也就是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惠子务实而理性,注重逻辑推理,且长于辩论。他一心从政,推行合纵抗秦策略。作品简介《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富有想象力,擅长用寓言来说明道理,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小故事,大道理——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02研读文本五石之瓠“石”shí:现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瓠(hù)”是葫芦的一种。1石=10斗 1斗=10升古代5升≈现代 1升感知大意,掌握文言基础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古代5石≈50斗≈500升≈现代100升五石≈5桶桶装水(1桶桶装水18.9升)≈1个小冰箱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pōu)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zhuō)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之。’客得之,以说(shuì)吴王。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zūn)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本文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几个故事?研读文本,回答以下问题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译:惠子对庄子说:“魏惠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长成的果实(葫芦)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用(它)去盛水,它的坚固程度经不起自身能承受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瓢,却因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不是这个葫芦不够宽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击破了它。”坚:坚固,这里指大瓠的坚固程度。掊:击破。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瓠落无所容: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实五石: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树:名作动种植。贻:赠送。省略句:以(之)盛水浆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译:庄子说:“你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世世代代把漂洗丝絮当作职业。有一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购买他的药方。(宋人)聚集家人商量这件事说:‘我们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还是卖给他吧。’。不龟手之药:防止手冻裂的药物。龟,同皲,皮肤冻裂。鬻:卖洴澼絖:漂洗丝絮。洴游,漂洗。銧,同“纩”,丝绵絮。拙于用大: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不善于发挥事物的“大”的功用。省略句、状语后置过:超过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译:客人得到药方,用它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派他统率(军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因为有防止手冻裂的药物)使越军大败,吴王划分土地来封赏他。能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不能免于漂洗丝絮,这是使用方法的不同。越有难:指越人发兵侵吴。说:同“悦”,取悦。将:带兵。裂:划割,划分省略句,“或以(之)封”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绑住人的腰把它当做大樽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它太大无处可容呢?看来你还(是)有不通达的见识啊。”樽:盛酒器。这是说大瓠像大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虑:用绳结缀。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惠子:大瓠无用庄子:不龟手之药本文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几个故事?03合作探究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有什么用意?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有何用意?学习任务一同桌互读本章,小组合作思考: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有什么用意?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有何用意?学习任务一同桌互读本章,小组合作思考:学习任务二表面上是为了说明大葫芦大而“无用”;实际上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学习任务一』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有何用意?同桌互读本章,小组合作思考:『学习任务二』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有什么用意?分问题1:惠子和庄子分别是如何对待“大瓠”的?分问题2:“宋人”和“客”分别是如何对待“不龟手之药”的?分问题3:“宋人”和惠子有何相同点?分问题4:“客”和庄子有何相同点?故事 人物 态度(结果) 人物 态度(结果)大瓠 惠子 庄子不龟手之药 宋人 客相同点同桌互读本章,小组合作思考:『学习任务二』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有什么用意?分问题1:惠子和庄子分别是如何对待“大瓠”的?分问题2:“宋人”和“客”分别是如何对待“不龟手之药”的?分问题3:“宋人”和惠子有何相同点?分问题4:“客”和庄子有何相同点?故事 人物 态度(结果) 人物 态度(结果)大瓠 惠子 庄子不龟手之药 宋人 客相同点 盛水、为瓢、掊之鬻技百金以为大樽,浮乎江湖大败越人,得裂地、封之赏小用大用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五石之瓠”盛水、做瓢都失败了,只能把葫芦打破)只见表面的小利,不见事物背后的“大用”。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买其方百金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1)说明使用方法不同,结果完全不同。(2)讥讽惠子做法本质与宋人做法一样,从“利”的角度看待有用与无用,只看到小用(表面的小利),看不到无用之“大用”。『学习任务二』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有什么用意?惠子讲故事: 小瓠盛水、装东西→大瓠无用庄子讲故事:不龟手之药→做成大樽浮乎江湖小结:这则寓言里,惠子和庄子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 和“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各自有什么用意?讽刺庄子学说大而无用反驳“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同一事物,眼光和见识不同,用法不同,价值不同;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事物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途,关键的问题在于必须善用不同的事物『学习任务三』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讽庄子学说大而无用讽惠子固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总结全文04拓展延伸1、深究故事,你认为惠子更看重什么?庄子更看重什么?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2、近年,潮玩品牌Labubu席卷全球市场,请结合庄子“无用之用”的道理,说说你的看法。1、深究故事,你认为惠子更看重什么?庄子更看重什么?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要眼界宽广,思维活跃,能跳出对事物固有思维,都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追求精神的自由仅看到功利价值二者境界不同惠子 宋人以说吴王获裂地之赏庄子 客以为大樽浮乎江湖实用派逍遥派盛水、为瓢掊之世世以洴澼絖为事2、近年,潮玩品牌Labubu席卷全球市场,请结合庄子“无用之用”的道理,说说你的看法。2025年6月,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只130余厘米高的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落槌成交,震惊收藏界。一只拍出108万元天价,Labubu为什么让年轻人集体“上头”?无用之用,才是永恒的价值——就像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从不更新换代,却承载着人类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创始人王宁如果把Molly的头拔掉是个U盘,大家肯定只买一个,因为会从功能性考虑,已经有了一个,没必要再买那么多U盘。正是因为Molly和Labubu除了情绪价值,一无所用,大家才会一买再买。——创始人王宁恰如王宁所言,奢侈品与艺术联名、潮玩收藏的情感共鸣,皆因剥离功能属性而获得永恒生命力。“无用之用”是一种“非功能性需求”,其价值在于:情感价值:收藏带来的惊喜感(盲盒机制)、审美满足(造型设计)、情绪陪伴(玩偶作为“精神寄托”);社交价值:身份认同(“潮玩玩家”标签)、社交货币(通过藏品与同好交流)、稀缺性炫耀(限量款的圈层准入权)。这些价值不依赖“实用功能”,而是绑定用户的情感体验与社交需求,形成“非必需但不可或缺”的逻辑。盲盒经济——享受一瞬间的刺激但……开盲盒短暂的多巴胺刺激,如同“电子布洛芬”,成为了压力时代年轻人短暂的情绪泄洪口。从泡泡玛特开始,各式各样的盲盒潮玩店在大型商场随处可见。人固然需要情感寄托与社交认同,但若将这种需求过度绑定在商业化的稀缺性逻辑上,容易陷入“为认同买单”的焦虑循环。当我们为情感满足和社交认同明码标价时,当我们为“稀缺性”物品支付溢价时,获得的可能只是短暂的归属幻觉。潮玩可以是爱好,但不该成为负担。我们应该量力而行,理性消费:真正的陪伴不应来自无止境的“抽盒”,而应源于真实的联结;社交认同也不该由限量款定义,而应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与价值观之上。真正的价值,在于你能自由掌控生活!做些无用的事,爱些无用之物,并自由掌握生活,在功利的世界里,给自己留一块逍遥地!愿我们都能: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乔布斯说:“我愿意拿我全部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请以“有用与无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