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四课 第二框1.通过司机礼让与老人鞠躬的案例,理解“尊重规则=尊重生命”的道德内核,树立“心有戒尺”的底线意识。2.通过设计“完善禁停区规则”提案活动,培养通过合法途径(调查报告、社区讨论)参与规则优化的法治素养。3.明确中学生身份责任:从遵守课堂纪律到社会劝导,再到参与规则改进提案,形成“守规-护规-优规”的责任链条。4.通过分析礼让行人规则优化案例(如杭州“5米禁停区”),认同规则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体现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1、重点:理解如何遵守规则,包括增强规则意识、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坚定维护规则以及积极完善规则。2、难点:将遵守规则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1.我们应如何遵守规则 2.如何增强规则意识 3.为什么需要他律和自律 4.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5.为什么要完善规则 6.我们应怎样改进和完善规则 子议题一:敬畏规则·心中有戒尺子议题二:践行规则·行动有方圆子议题三:完善规则·发展有力量敬畏规则·心中有戒尺司机对规则的敬畏,行人感谢司机的礼让。司机为什么礼让行人?老人为何向司机鞠躬?如果缺乏敬畏心,可能发生什么?如果没有敬畏,可能会产生冲突,甚至是引发车祸...小组活动请两组同学分别扮演司机和行人,编写剧本演绎“没有规则意识的对话”和“互相尊重的对话”,并向同学们展示,时间4分钟。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敬畏规则是文明的起点。如何增强规则意识 01①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②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践行规则·行动有方圆为什么需要他律和自律 02①他律,即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②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③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自礼让行人新规实施以来,全国形成多主体协同维护规则的生动实践:武汉公交驾驶员率先签署礼让承诺书,行车中主动停车让行,将规则内化为行动自觉;南宁“老友志愿红”服务队在货运通道举旗引导“右转必停”,以柔性劝导推动公众守规;北京交管部门将违规行为记入信用档案,筑牢他律约束底线。更令人动容的是,武汉沿江大道无信号灯路口,公交车礼让老人后相邻车辆相继停下,老人五次挥手致谢——这一“车让人、人谢车”的闭环,彰显了规则守护中的文明温度。结合材料谈谈不同主体如何坚定维护规则?武汉驾驶员主动礼让,将规则转化为职业习惯。南宁志愿者举旗引导,用恰当方法推动他人遵守规则。北京信用惩戒强化外部约束,保障规则权威性。市民致谢行为促进“遵守-尊重”良性循环,深化规则认同。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03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闯红灯不对,但看到有的人在问,我们就跟着走。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闯红灯。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完善规则·发展有力量近年来,我国礼让行人规则持续优化。2023年,交通部修订《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明确未礼让行人罚款标准,并加大对未礼让视障者的处罚力度。2025年,多地试点创新措施,如杭州在斑马线前增设“5米禁停区”,要求车辆提前减速,平衡安全与通行效率。数据显示,襄阳实施礼让行人标线后,斑马线亡人事故同比下降66.7%,而深圳严管路段机动车礼让率提升至96%。从材料看,礼让行人规则为何要不断调整?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规则调整是为了适应行人安全需求与交通效率的变化(社会发展需求)。这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社会发展而改进,使其更合理、更有效。然而,杭州试点“5米禁停区”后,部分司机反映该措施可能加剧交通拥堵。网约车司机表示,在早晚高峰时段,每个路口需提前5米停车,导致车流速度进一步降低,部分路段通行效率下降约20%。此外,有货车司机指出,禁停区占用原有装卸区,迫使他们绕行更远距离,增加了运输成本。部分车主还担忧,若行人过马路时行动缓慢,车辆需长时间等待,可能引发后方车流积压,尤其在商业区、学校周边等行人密集路段。杭州“5米禁停区”试点后,部分司机认为影响通行效率。这提醒我们完善规则时应注意什么?完善规则需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如行人与司机),并通过科学调整(如优化禁停区范围)使规则更符合实际需求。请根据“5米禁停区”试点后的困扰给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并谈一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规则的改进?1)建议:我们可以通过分时段调整禁停区范围、优化信号灯配时等方式灵活应对;2)参与规则改进方式:①关注社会问题,提出合理建议;②参与社区讨论,表达观点;③通过调查报告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馈意见。为什么要完善规则 04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我们应怎样改进和完善规则 05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守规则只是对司机的要求吗?作为行人,作为中学生,我们是否也有需要遵守的规则?1)行人应做到:①遵守信号灯,不闯红灯;②过马路时快速通行,不玩手机;③对礼让车辆点头/挥手致谢,传递善意2)中学生可践行:①校园中:遵守课堂纪律、排队不插队;②社会上:主动劝导身边人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③参与规则改进:通过调查报告、班会提案等形式反映不合理规则。如何遵守规则?06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同学们,规则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完善的文明标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既要心怀对规则的敬畏,更要用行动诠释责任。过马路时的一个驻足等候,对礼让车辆的一个微笑致意,提醒同伴遵守交通秩序的一份善意,都是我们践行规则的生动体现。同学们,文明的城市需要每个人共同守护。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既做规则的遵守者,更做文明的传播者,用我们的行动为城市增添更多温暖与美好。知识小结#思维导图的形式坚定的维护规则积极完善规则他律与自律增强规则意识1.下列图片内容都适合教育学生( )A.遵守法律 B.完善规则 C.加强规范 D.诚信做人2.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在云南兴起,昆明滇池绿道、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等多地对园内步道进行改造升级:划分出彩色自行车骑行道、青砖步行道,并设置明显标识标牌。但在实际使用中,仍有游客推着儿童车占用骑行道缓慢行走,发生多起剐蹭冲突。对此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避免冲突,骑行者应主动礼让所有步行的游客②改进和完善原有规则,是为了满足不同群体需求③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可按个人意愿随意使用④规则划定自由边界,游客应按标识自觉遵守规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长期以来,铁路儿童票一直以身高为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身高超高的情况愈发常见。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明确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儿童旅客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不再以身高为标准。这说明( )A.应坚定维护规则B.遵守规则要自律和他律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推动规则的改进和完善D.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思考1.基础性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2.实践性作业:同学们以“遵守规则,从小事做起”为主题,拟定了一份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响应班委会“遵守规则,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号召,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积极地行动起来,争做一位有修养、懂规则、守秩序好少年,为此,我们倡议: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4.2遵守规则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坚定的维护规则积极完善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