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You and Me 课时4 Section B(1a-2b)(教学设计)(表格式)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1 You and Me 课时4 Section B(1a-2b)(教学设计)(表格式)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
Unit 1 课时4 Section B(1a-2b)(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B (1a-2b) 课时课型 第 4 课时读写课
主题情境 人与社会 授课教师
语篇研读 【What】该语篇包含两位学生 Pauline 与 Peter 的社交动态及配套照片墙。社交动态中,Pauline 提及自己 14 岁、居住于新加坡,养有一只能讲中文的鹦鹉宠物,且热爱网球运动;Peter 则介绍自己 13 岁,原籍英国伦敦、现居北京,喜爱北京烤鸭与长城,还在学校乐队担任吉他手。照片墙的图片与两人描述一一对应,如鹦鹉、新加坡城市风貌、网球装备、吉他、长城、英国标志性建筑及北京烤鸭等,直观展现二人的生活场景与兴趣爱好。 【Why】通过模拟真实的跨国社交场景,帮助学习者掌握交友情境中的语言运用技巧:一方面,引导学习者学会用英语分享年龄、居住地、爱好等个人信息,掌握自我介绍的核心表达;另一方面,培养学习者从他人社交内容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为实际跨国交友交流打下语言基础,同时渗透 “尊重文化差异、友好交往” 的价值观。 【How】语篇采用 “视觉先行 + 文字补充” 的呈现模式:先以照片墙展示直观图像,快速吸引学习者注意力并引出 “跨国交友” 话题;再以社交动态的文字形式,用简洁的陈述句(如 “I'm...”, “I live in...”)与疑问句(如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展开内容,符合日常交友场景的表达习惯。整体结构从图像感知到文字理解,逐步引导学习者参与语言实践,降低跨文化语境下的理解难度。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积累 name、age 等基础词汇及 “I'm...” 等简单句型,具备初步的英语读写能力,但在 “live in + 地点”“play the guitar” 等短语搭配、复杂信息(如 “原籍与现居地差异”)的梳理上仍显生疏。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对跨国交友话题兴趣浓厚,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尚在提升,偏好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但面对写作任务易出现句式单一的问题,且部分内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较低,需通过分层任务与趣味活动激发全员参与。
课标要求 能听懂、认读并书写本单元核心词汇,掌握 “自我介绍”“交友邀请” 的常用句型; 能读懂社交动态类语篇,准确提取人物的年龄、居住地、爱好等关键信息; 能模仿范文格式,撰写简单的自我介绍或交友回信,语言表达基本通顺; 在学习中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如饮食、地标差异); 5. 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活动,提升合作学习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1. 认读并正确书写核心词汇(如 pet、tennis、the Great Wall),掌握自我介绍与交友邀请句型的结构及适用场景;快速浏览 Pauline 和 Peter 的社交动态,提取核心信息,完成人物与照片墙的匹配及信息表格填写(学习理解); 2. 依据信息表格,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两人的基本情况;模仿社交动态格式,用所学词汇与句型撰写 80 词左右的自我介绍;运用对比句型(如 “I like... but Pauline likes...”)口头对比自身与课件人物的异同(应用实践); 3. 给 Pauline 或 Peter 写 60-80 词的交友回信,包含自我介绍、共同兴趣提及及交友邀请;简要分析 “社交动态中分享个人信息的作用”,并用 1-2 句英语表达观点(迁移创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所学词汇与句型开展自我介绍及交友交流,准确提取语篇中的关键信息(如年龄、居住地、爱好);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表达(如撰写具个人特色的交友回信),在跨文化交际场景中恰当使用语言(如区分 “the UK” 与 “London” 的表述)。
核心语言 【核心词汇】 身份与基本信息:name、age、country、family、pet 爱好与活动:hobby、tennis、guitar、music 地点与事物:Singapore、the UK、the Great Wall、parrot、Beijing roast duck 交际相关:information、friend、post 【核心短语】 play the guitar; favorite sport;live in;after school;school band 【核心句型】 自我介绍句型 I live in...我住在…… My favorite... is...我最喜爱的…… 是…… 交友邀请句型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你想成为我的朋友吗? Would you like to be my friend 你愿意成为我的朋友吗?
教学工具 PPT(含社交动态照片墙、句型模板)、教材、核心词汇卡片
教学策略 情景体验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Part1:Lead in(3min) 1. 播放 “跨国交友” 主题短视频(含不同国家学生分享爱好的片段),提问:“What do people usually share when making new friends (如年龄、爱好)”“Where did the friends in the video meet (如线上、学校)”2.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交友场景与常分享的信息。 1. 观看视频后,举手回答问题,尝试用简单英语表达(如 “They share hobbies”);2. 小组内交流,列举 2-3 项交友时常分享的信息(如 “age, favorite food”)及 1-2 个交友场景(如 “park, online”)。
效果评价 师评 + 自评。观察学生能否说出视频主题(跨国交友),列举 2-3 项交友时常分享的信息及 1 个交友场景;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其对 “交友信息分享” 的认知程度,及时给予鼓励。
Part 2:Pre-reading(10min) 1. 呈现 Pauline 和 Peter 的社交动态照片墙,发放核心词汇卡片(如 parrot、tennis、the Great Wall、guitar),引导学生将词汇与对应照片匹配;2. 针对易混淆词汇(如 “the UK” 与 “London”),补充文化小知识:“London is a city in the UK”,结合地图图片帮助理解;3. 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Pauline and Peter (如年龄、爱好)”,引导学生预测语篇内容。 1. 观察照片墙,将词汇卡片与对应照片匹配,同桌间相互检查,分享匹配理由(如 “The guitar is in Peter’s photo because he plays the guitar”);2. 聆听文化小知识,结合地图理解 “国家与城市” 的关系,记录关键区别;3. 思考并回答问题,列出想了解的信息(如 “Where do they live What do they like ”),预测语篇内容。
效果评价 师评 + 互评。检查词汇与照片匹配的正确率(要求 80% 以上);观察学生能否清晰表达 “国家与城市” 的关系,对理解到位的学生给予 “文化小达人” 贴纸奖励。
Part 3:While-reading(11min) 1.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 Pauline 和 Peter 的社交动态,完成 “人物 - 照片墙” 匹配任务(将两人名字与对应的照片组连线);2. 组织学生细读动态内容,发放信息表格(含 “姓名、年龄、居住地、爱好” 等栏目),要求提取关键信息填写;3. 小组内核对表格答案,推选代表展示表格内容,教师针对易错点(如 Peter 的 “原籍伦敦、现居北京”)进行补充讲解。 1. 略读社交动态,快速完成 “人物 - 照片墙” 匹配,标记匹配依据(如 “Pauline has a parrot, so this photo group is hers”);2. 细读文本,逐句提取信息(如 “Pauline: 14, Singapore, tennis”),填写表格;3. 小组内交流答案,纠正错误(如将 “the UK” 误写为 “London”),代表展示并说明填写理由。
效果评价 师评。统计 “人物 - 照片墙” 匹配的正确率及信息表格填写的完整度(要求 85% 以上);重点关注学生对 “原籍与现居地”“爱好与对应图片” 的匹配情况,及时纠正认知偏差。
Part 4:Post-reading(11min) 1. 要求学生依据信息表格,用自己的话复述 Pauline 或 Peter 的基本情况(如 “Pauline is 14. She lives in Singapore. She likes tennis...”),同桌间相互倾听并补充细节;2. 开展 “你问我答” 小组活动:两人一组,用对比句型提问(如 “Do you like Beijing roast duck like Peter ”“Is your hobby tennis like Pauline ”),记录异同点;3. 讲解社交动态的写作结构(问候→基本信息→爱好→交友邀请),提供句型模板(如 “Hello! I’m... I live in... My favorite sport is...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引导学生模仿撰写 80 词左右的自我介绍。 1. 独立组织语言复述,同桌补充细节(如 “Pauline also has a parrot that can speak Chinese”);2. 参与小组问答,记录自身与课件人物的异同(如 “I like basketball, but Pauline likes tennis”);3. 学习写作结构,参考句型模板,结合自身情况撰写自我介绍,标注核心信息(如年龄、爱好)。
效果评价 师评 + 互评。观察学生复述的流畅度与细节完整性;检查小组问答中对比句型的运用准确性;批改自我介绍,要求包含 3-4 个核心信息(如姓名、年龄、居住地、爱好),语句基本通顺。
Part 5:Summary(2min) 1. 结合思维导图,梳理本课核心内容:①核心词汇(身份、爱好、地点相关);②核心句型(自我介绍、交友邀请);③阅读方法(略读找主题、细读提信息);④写作结构(社交动态格式);2. 带领学生齐声复述重点词汇与句型(如 “I live in... My favorite... is...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 1. 跟随教师梳理知识点,在笔记本上补充思维导图框架;2. 齐声复述重点内容,强化记忆核心词汇与句型。
Part 6:Language points(5min) 1. 讲解核心词汇的词性及搭配:①“live in + 地点”(如 “I live in Beijing”,不可遗漏 “in”);②“play+the + 乐器”(如 “play the guitar”,乐器前需加 “the”);③“favorite + 名词”(如 “favorite sport”,后接名词);2. 分析核心句型结构:①自我介绍句型(主语 + be 动词 / 实义动词 + 表语 / 宾语,如 “I’m 12. I like tennis”);②交友邀请句型(助动词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如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3. 针对易混淆点(如 “the UK” 是国家,“London” 是城市),结合地图图片再次专项讲解。 1. 认真记录词汇搭配与句型结构,用红笔标注易错点(如 “play guitar” 需加 “the”);2. 跟随教师分析例句,理解句型的构成逻辑;3. 结合地图,明确 “国家与城市” 的表述差异,避免后续使用错误。
Part 7:Exercises(3min) 1. 发放课堂检测练习(含 3 类题目):①词汇 - 图片匹配(如将 “parrot” 与鹦鹉图片连线);②句型填空(如 “I ______ in Shanghai.(live)”“My favorite sport ______ tennis.(is)”);③语篇信息提取(从简短社交动态中找 “年龄、爱好”);2. 限时 3 分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改;3. 教师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如 “play the guitar” 漏 “the”、“live in” 漏 “in”)进行集中讲解。 1. 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练习,专注思考每道题的解题依据;2. 与同桌交换练习批改,用红笔标记错误(如 “play guitar” 改为 “play the guitar”);3. 聆听教师讲解易错题,记录错误原因,订正答案。
Part 8:Homework 基础作业:用 5-6 句英语撰写自我介绍,包含 “姓名 + 年龄 + 居住地 + 1 个爱好 + 1 个喜欢的食物”,要求语句通顺;进阶作业:思考 “线上交友与线下交友在信息分享上的不同”(如线上可能分享兴趣,线下可能分享日常),用英语记录 2 点差异;拓展作业:绘制 “我的交友信息卡”,正面贴自己的照片或简笔画,背面用英语写自我介绍(参考课堂写作),下节课分享。 1. 记录各项作业要求,明确完成标准(如基础作业需包含 5 类信息);2. 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规划顺序(如词汇薄弱者优先完成基础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 “跨国交友” 情景串联读写任务,基本达成预设目标:学生能通过词汇 - 图片匹配掌握核心词汇,通过阅读任务准确提取人物信息,多数学生能模仿撰写包含关键信息的自我介绍。但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写作环节中,部分学生句式单一(如反复使用 “I like...”,缺乏 “I enjoy...”“My hobby is...” 等表达),内容缺乏个性化细节(如未说明 “何时做爱好”);二是小组讨论时,个别内向学生参与度较低,多为被动倾听。后续改进方向:①增加多样化句型示例(如 “I enjoy playing basketball after school”),提供 “分层任务卡”(基础卡给句型模板,进阶卡要求自主添加细节);②在小组活动中设 “轮值发言人”,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表达机会;③加强写作即时反馈,引导学生加入个性化内容(如 “我每周日打网球”),提升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与独特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