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提优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9分)
那些有关亲情的篇章,文字质朴,情感浓郁,它们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普通人物等细节处落笔,用细腻的文笔谱写亲情、人性和生命的动人的一曲曲赞歌。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追思母亲的经典作品之一。文中讲述了一位虽重病缠身,却体贴入微地照顾瘫(huàn) ① 儿子,鼓励儿子“好好儿活”的母亲的故事。史铁生在文中并无一言直写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但当我们品读那些克制而隐忍的文字时,他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绵绵的思念却在我们的心里( )。它如平静大海下的激流,给我们内心深处带来久久的激(dàng) ② 。《散步》则是一篇秀美(juàn) ③ 永、意蕴丰富的散文佳作。“我”的儿子与母亲在散步路上的意见分(qí) ④ ,因互敬互爱而得到化解,最终“我”背着年迈的母亲,妻子背着年幼的儿子,“我们”( )地走在小路上,走得缓慢稳当。一个( )母亲,一个关爱儿孙;一个真诚地理解,一个绝对地信任。这种良性循环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读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我们也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道上进行着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旅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④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4分)
① ② ③ ④ .
(2)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应运而生 小心翼翼 恭敬
B.油然而生 畏手畏脚 恭敬
C.油然而生 小心翼翼 孝敬
D.应运而生 畏手畏脚 孝敬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 ;夏天里, ;秋天里, ;春天里, 。
①母亲就是果实,给予我们能量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春雨,滋润我们成长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3.知识补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无法忘记养父那淳朴而又满怀希望的目光。(“养父”是名词。)
B.爸爸是山,巍峨挺拔;妈妈是海,辽阔无边。(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C.《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
D.“令尊”“贤弟”“久仰”“高见”是敬辞,“家母”“小弟”“鄙人”“寒舍”是谦辞。
4.古诗文默写。(5分)
(1)《咏雪》中兄子胡儿用“ ”来比拟“大雪纷纷”。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咏雪》中“ ”更是传神地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和美丽。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机智的元方斥责“友人”无信的句子是: , 。
(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表明元方不愿原惊父亲的友人的句子是: , 。
(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表明元方不愿原谅父亲的友人的句子是: 。
5.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6分)
(1)班级准备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0字)(1分)

(2)本周五下午四点,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5分)
①本次主题班会想邀请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黄老师参加,班长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黄老师这样说:“ ”(2分)
②你有幸作为这次“交友之道”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拟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开场白。(要求至少引用一句与交友相关的名言、警句或成语)(3分)
6.打开《朝花夕拾》,走进文学巨匠鲁迅的童年生活,请任选童年鲁迅的一个特点,仿照示例,写出你的阅读发现。(4分)
[示例]活泼贪玩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会在先生读书入神时套盔甲做游戏,在课堂上偶尔走神,我发现童年的鲁迅活泼贪玩,原来贪玩是儿童的天性。
我的阅读发现: (1分)
在 中,鲁迅
。(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7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邯郸驿里逢冬至”,诗歌首句即点题,交代了时间和地点。
B.“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邯郸客店里过节的热闹情景。
C.这首诗用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D.整首诗歌构思精巧别致,全诗中无一“思”字,却处处含着“思情”。
8.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家的?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4分)
(二)阅读《世说新语》中关于谢安的三个语段,完成题目。(14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遏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②,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③与赌,得即烧之。
[丙]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①谢遏:谢玄,太傅谢安之侄。②紫罗香囊:为魏晋贵族男子喜好。③谲:欺骗。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⑤向局:面向棋局。
9.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查阅字典 著:①显露,显著;②写文章,写书;③附着;④穿,戴 (1)好著紫罗香囊 (填序号)
成语推断 患得患失 (2)太傅患之
课内迁移 学而不思则罔 (3)而不欲伤其意
俄而雪骤 (4)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10.小光和小辉正在研读这几个语段,请结合语段内容,补全对话。(10分)
小光:你看,语段丙中这个画横线的句子“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该如何停顿呢
小辉:这并不难,我们朗读时应该根据语义停顿。
小光:我明白了!此句断两处即可,为(1) 。(2分)
小辉:除此以外,理解语义时,我们要注意古今异义词,比如语段甲中的“儿女”的古义与今义大不相同。据此,“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应翻译为:(2) 。(2分)
小光:我还知道,翻译时要补充省略的成分,比如语段丙中的“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就应当补充主语。此句应翻译为(3) 。(2分)
小辉:没错!读完这三个语段,我认为谢安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赞同吗?
小光:(4)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9分)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虽然花瓣已经渐渐枯落,但是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不用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也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子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进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 ”“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 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3分)
时间 情节 “我”的心情或反应
周日的清晨 前往郊外南山,发现橘林,嗅到淡淡余香 (1)
初夏的某天 和小伙伴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满村子跑 欢喜
(2) 帮父母采摘橘子,分享收获的喜悦 高兴(快乐)
一次放学回家时 (3) 心怦怦乱跳(紧张)
12.按要求赏析句子。(6分)
(1)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
(2)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
1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横线句子“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4分)
14.有人认为,当时作者还是个孩子,只不过偷摘两个橘子,父亲小题大做。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看法和感悟。(6分)
链接材料:一个孩子随父母到亲戚家做客,往亲戚家女儿的钢琴上倒水被发现之后,孩子父母以“小孩子不懂事”“他只是个孩子”“帮忙洗钢琴”等理由推脱责任。女孩的妈妈也劝女儿“都是亲戚,也不好撕破脸”。最后女孩忍了,对熊孩子说:“做得好,谢谢你帮我洗钢琴。”没过几个月,这孩子随父母逛街时,把水倒在了价值60多万的钢琴上,老板报警处理了。
三、作文(30分)
15.“孝”“信”“和”,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就是体谅父母,尊重长辈;“信”,就是诚实做人,讲求信用;“和”,就是温和待人,和睦相处。这些美德,就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请从“孝”“信”“和”中任选一词填到题目的横线上,写一篇作文。
题目: ,就在这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1)①痪 ②荡 ③隽 ④歧 (2)C 2.B 3.B
4.(1)撒盐空中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4)元方入门不顾
5.(1)[示例一]交友良方——真诚相待 [示例二]交友之道,贵在真诚(合理即可)
(2)①[示例一]黄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同学×××,我们班将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时间定在本周五下午四点,想请您光临班会,在交友方面给我们加以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
[示例二]黄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本周五下午四点,我们班将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想邀请您来给我们指导,您能抽出时间吗?
②[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交友之道”。“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这说明,我们在交友时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纯洁而真挚的友谊,交到真心朋友。接下来,请大家就这个话题畅所欲言。
6.[示例一]好奇心强《阿长与(山海经)》十分渴望阅读绘图的《山海经》,并对其中奇幻的图画念念不忘,我发现童年的鲁迅好奇心强,原来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示例二]同情弱小《二十四孝图)》听到“郭巨埋儿”的故事,不禁同情那个被活埋的孩子,我发现童年的鲁迅同情弱小,原来有同情心是儿童的天性。
[示例三]渴望自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了三味书屋念书之后,依然会时不时跑到书屋的小院子里玩,我发现童年的鲁迅渴望自由,原来热爱自由是儿童的天性。
7.B
8.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手法来表达思家之情。前两句描写邯郸驿里过节的情形,是实写,刻画出诗人天涯漂泊、形单影只的形象,已显思念之情;后两句是虚写,诗人想象冬至夜深时分,广人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更加突出思念之深。
9.(1)4一会儿 (2)担心,忧虑 (3)却,但是 (4)不久,
10.(1)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2)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小辈讲解文章的义理 (3)(谢安的)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4)[示例]赞同。谢安重视晚辈教育,在雪天给小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欣赏侄女的咏雪之才;香囊一事中也可以看出他善于教育;他遇事冷静,收到晚辈的捷报时泰然自若。
11.(1)感动 (2)橘子成熟时 (3)路过橘林,偷摘橘子
12.(1)这句话主要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挤挤挨挨”“肆意”等词赋予了橘子花以人的情态,把橘子花蕊比作可爱的小精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调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橘子花的喜爱之情。
(2)这句话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环顾”“使了个眼色”“迅速摘下”“飞也似的逃离”等动作和“心怦怦乱跳”的心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同伴偷橘子时动作迅速以及怕被人发现的紧张心理。
13.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解析]根据第⑦段“*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知,“开在我的心里”指的是父亲对“我”的教导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第⑧段“父亲已过世多年”可知,“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14.[示例]文中的父亲并没有小题大做。偷摘橘子是小事,但其中隐含的品质问题是大事。父亲以小事来教育子女堂堂正正做人,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材料中的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时,不仅不及时纠正,还纵容包庇,让孩子在溺爱中丧失了正确的是非观。青少年时期正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父母正确严格地教育好孩子,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疼爱和负责。
15.[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孝”是体谅父母,尊重长辈,是一种反哺之恩;“信”是诚实做人,讲求信用,是一种个人修养;“和”是温和待人,和睦相处,是一种处世态度。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础,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从孝敬长辈、诚实做人、温和待人三个方面选择一个,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表现自己或他人的美德。本文适合写成记文。写作时,要有细节描写,要能体现主人公的美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