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 单元阶段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单元 单元阶段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单元 单元阶段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得数不变的是( )。
A.9×(5+2) B.54÷(9-3) C.4×(2×3)
2.是( )看到的。
A. B. C.
3.明明和冬冬要制作27个小风车,明明制作了8个,冬冬制作的个数和明明一样多,他们还需要制作( )个。
A.11 B.16 C.19
4.观察如图3个物体,可以看到长方形的物体有( )个。
A.1 B.2 C.3
5.壮壮在计算“(98-56)÷7”时,不小心把括号弄丢了,算出来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大( )。
A.84 B.6 C.93
二、填空题
6.它们分别能看到几个小正方形?
7.计算56-36÷□时,先算( )法,再算( )法。当□里的数是4时,这个算式的得数是( )。
8.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是63-21的差,除数是7,这个算式是( ),结果是( )。
9.下面右边的三幅图中,看到的是( ),看到的是( ),看到的是( )。(填序号)
10.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1.一个物体从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前面、后面看,看到的图形都是圆,那么这个物体可能是( )。
12.明明在计算“4+□×8”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72,正确的得数是( )。
三、计算题
13.直接写出结果。
24÷8= 72-40= 36+18= 7×4= 16÷2=
41-15= 36÷9= 5×6= 50-28= 45÷5=
14.计算下面各题。
72÷9÷4 63-26+37 6×6÷4
56-7×6 54÷(3×3) 7×(45-37)
四、作图题
15.请你在小明看到的图下面画“○”,在小红看到的图下面画“△”。
( ) ( )
16.请你在小明看到的图下面画“○”,在小红看到的图下面画“△”。
( ) ( )
五、解答题
17.桌子上有一些叠起来的棋子,棋子分两种颜色。从上面、前面和左面三个方向观察这些棋子,看到的图形如图。你知道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吗?
18.根据下面的线段图,编一道题,并解答。
19.客车上原有乘客45人,中途站有24人下车,同时又有18人上车。这时客车上有多少人?
20.根据下面的图示,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实际问题。(在序号上画“√”)
①有12支铅笔 ②有16支彩笔 ③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④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⑤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⑥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21.张老师买了一些彩色乒乓球,红球有5个,黄球比红球多3个,蓝球数量是黄球的3倍。蓝球有多少个?
阅读理解:(把下面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22.二(1)班同学植树,每行种8棵。男生种9行,女生种6行。一共植树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
23.小红家养了一些鸡,一天捡了48个鸡蛋,每8个装一袋,拿2袋送给王奶奶,还剩多少个鸡蛋?(先用画线段图或文字叙述的方式分析题目,再解答)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A B A
1.C
【分析】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一个算式中只有乘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一个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由题意得,分别计算出选项中的算式去掉括号前后的得数,然后找出去掉括号后得数不变的算式即可。
【详解】A.9×(5+2)
=9×7
=63
9×(5+2)去掉括号后变为9×5+2。
9×5+2
=45+2
=47
63>47,即算式9×(5+2)去掉括号后得数会变。
B.54÷(9-3)
=54÷6
=9
54÷(9-3)去掉括号后变为54÷9-3。
54÷9-3
=6-3
=3
9>3,即算式54÷(9-3)去掉括号后得数会变。
C.4×(2×3)
=4×6
=24
4×(2×3)去掉小括号后变为4×2×3。
4×2×3
=8×3
=24
24=24,即算式4×(2×3)去掉括号后得数不变。
故答案为:C
2.C
【分析】
看到的是车厢的后面,能看到车厢的侧面,两个轮胎,以及车头的侧面,看到的是车厢的顶部,车头的顶部,据此解题。
【详解】
是看到的。
故答案为:C
3.A
【分析】明明制作了8个,冬冬制作的个数和明明一样多,说明冬冬也制作了8个,先用8加8求出制作好的个数,再用27减去制作好的个数即可求解。
【详解】27-(8+8)
=27-16
=11(个)
明明和冬冬要制作27个小风车,明明制作了8个,冬冬制作的个数和明明一样多,他们还需要制作11个。
故答案为:A
4.B
【分析】图一长方体可以看到长方形;图二球体从任何一面看到都是圆形;图三圆柱体可以看到长方形。
【详解】由分析可得,能看到长方形的物体是长方体和圆柱体。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5.A
【分析】(98-56)÷7去掉小括号就变成了98-56÷7。(98-56)÷7计算时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98-56÷7计算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据此分别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相减即可求解。
【详解】(98-56)÷7
=42÷7
=6
98-56÷7
=98-8
=90
90-6=84
壮壮在计算“(98-56)÷7”时,不小心把括号弄丢了,算出来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大84。
故答案为:A
6.见详解
【分析】由题意得,青蛙在长方体的后面,它可以看见两排正方形。每排有3个正方形,有这样的2排,即青蛙可以看见(3×2)个小正方形;熊猫在长方体的侧面,它可以看见两排正方形。每排有2个正方形,有这样的2排,即熊猫可以看见(2×2)个小正方形。
【详解】3×2=6(个),2×2=4(个)
7. 除 减 47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二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将4代入到□中,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56-36÷4
=56-9
=47
计算56-36÷□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当□里的数是4时,这个算式的得数是47。
8. (63-21)÷7 6
【分析】除法算式为:被除数÷除数=商,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是63-21的差,除数是7,综合算式中有除法和减法,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减法要加小括号,由此解答。
【详解】(63-21)÷7
=42÷7
=6
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是63-21的差,除数是7,这个算式是(63-21)÷7,结果是6。
9. ② ① ③
【分析】我们需要根据图中每个小动物所在的位置,想象从它们的视角看过去物体的样子,然后和右边给出的三幅图进行匹配。
【详解】小鸟在物体的上方,从上方看过去,看到的是物体的顶面。观察右边的三幅图,图②是一个正方形,符合从上方看这个物体顶面的样子,所以小鸟看到的是②。
小兔子在物体的正面,从正面看过去,看到的是物体的正面样子。图①能看到物体正面的两个部分,符合从正面看这个物体的样子,所以小兔子看到的是①。
乌龟在物体的侧面,从侧面看过去,看到的是物体的侧面。图③是一个长长的长方形,符合从侧面看这个物体的样子,所以乌龟看到的是③。
10.18;47
65-3×6=47
7;7
49÷(43-36)=7
【分析】(1)由题意得,先算3×6=18,然后再算65-18=47,据此列出综合算式为:65-3×6。在算式65-3×6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算式的运算顺序满足题意,无需添加小括号。
(2)由题意得,先算43-36=7,接着算49÷7=7,据此列出综合算式为:49÷(43-36)。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详解】(1)3×6=18
65-18=47
65-3×6
=65-18
=47
(2)43-36=7
49÷7=7
49÷(43-36)
=49÷7
=7
11.球
【分析】根据题意,只有球体在所有指定方向上的视图都是圆形。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物体从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前面、后面看,看到的图形都是圆,那么这个物体可能是球。
12.44
【分析】由题意得,明明在计算“4+□×8”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即明明计算的算式是(4+□)×8,得数是72。可以先用72除以8算出4+□的值,然后再减去4算出□的值。最后把□的值代入算式4+□×8即可算出正确的得数。
【详解】72÷8-4
=9-4
=5,即□=5。
4+□×8
=4+5×8
=4+40
=44
故正确的得数是44。
13.3;32;54;28;8;
26;4;30;22;9;
【解析】略
14.2;74;9
14;6;56
【分析】72÷9÷4同级运算,直接从左往右运算;
63-26+37同级运算,直接从左往右运算;
6×6÷4同级运算,直接从左往右运算;
56-7×6先算后面的乘法,再算前面的减法;
54÷(3×3)先算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除法;
7×(45-37)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
【详解】72÷9÷4
=8÷4
=2
63-26+37
=37+37
=74
6×6÷4
=36÷4
=9
56-7×6
=56-42
=14
54÷(3×3)
=54÷9
=6
7×(45-37)
=7×8
=56
15. ○ △
【分析】第一张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车的后面,可以看到车的尾部;第二张是小红看到的,因为小红在车的侧面,可以看到车的侧面,并且车头朝左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16. △ ○
【分析】第一张是小红看到的,因为小红在玩偶的前面,可以看到玩偶的正面;第二张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玩偶的侧面,可以看到玩偶的侧面,并且玩偶面朝右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17.15颗
【分析】从上面图可以看出,棋子有三叠,其中一叠有6颗,一叠有5颗,一叠有4颗(如下图),把全部的棋子加起来,求出和,即可解决。
【详解】6+4+5
=10+5
=15(颗)
答:一共有15颗棋子。
18.甲有6个苹果,乙的苹果数比甲多12个,乙有多少个苹果?
18个;
【分析】从线段图来看,甲有6个,乙比甲多12个,问题是求乙有多少个。先理解线段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即乙的数量是甲的数量加上比甲多的部分。据此解答。
【详解】甲有6个苹果,乙的苹果数比甲多12个,乙有多少个苹果?
6+12=18(个)
答:乙有18个苹果。
19.39人
【分析】用客车上原来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即可。
【详解】45-24+18
=21+18
=39(人)
答:这时客车上有39人。
20.①②④⑤
【分析】图示中第一个除法是16÷4。 条件②给出有16支彩笔,条件④表明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那么16÷4就表示把彩笔数量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数量,即得钢笔数量的数量,所以这里应选②和④。 图示中第二个除法是12÷4。 条件①给出有12支铅笔,问题⑤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那么12÷4就表示求铅笔数量是钢笔数量的几倍,所以这里应选①和⑤。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是:有12支铅笔,有16支彩笔,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所以,选择的条件和问题是:①、②、④、⑤。
√①有12支铅笔 √②有16支彩笔 ③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④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4倍 √⑤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⑥彩笔的数量是钢笔的几倍
21.24个;图见详解
【分析】要算出蓝球的数量,需要先找到与蓝球直接相关的条件——“蓝球数量是黄球的3倍”,这意味着必须先求出黄球的数量;而求黄球数量又需要用到“黄球比红球多3个”,且红球数量已知(5个),所以解题顺序是:先根据红球数量算黄球数量,再根据黄球数量算蓝球数量。
已知红球有5个,黄球比红球多3个,“比一个数多几”用加法计算,所以:黄球数量=红球数量+3
题目明确“蓝球数量是黄球的3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蓝球数量=黄球数量×3
【详解】如图:
(5+3)×3
=8×3
=24(个)
答:蓝球有24个。
22.120棵
【分析】由题意得,二(1)班同学植树,每行种8棵。男生种9行,女生种6行。可以先用9加6算出男生和女生一共种了多少行,然后再乘上8即可算出一共植树多少棵;也可以用男生或女生植树的行数乘上8分别算出男生或女生各自植树多少棵,然后再把得数加起来即可算出一共植树多少棵。
【详解】方法一:(9+6)×8
=15×8
=120(棵)
方法二:9×8+6×8
=72+48
=120(棵)
答:一共植树120棵。
23.作图或文字叙述见详解;32个
【分析】由题意得,小红家养了一些鸡,一天捡了48个鸡蛋,每8个装一袋,拿2袋送给王奶奶,可以用8乘2算出一共拿了多少个鸡蛋给王奶奶,然后再用48减去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还剩多少个鸡蛋。据此解答。
【详解】已知条件:一天捡了48个鸡蛋,每8个装一袋,拿2袋送给王奶奶。
问题:还剩多少个鸡蛋?
线段图:
48-8×2
=48-16
=32(个)
答:还剩32个鸡蛋。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常见题型总结练 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一年级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1.如图是函数的图象,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B. C.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

A. B.
C. D.
4.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1.已知四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在定义域内具有单调性的函数是( )
A. B.
C. D.
2.(多选题)在区间上为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3.(多选题)下列函数中,在R上是增函数的是( )
A.y=|x| B.y=x
C.y=x2 D.y=
4.下列函数中,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下列函数中,满足“对任意,,当时,都有”的是( )
A. B. C. D.
2.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
A.1 B. C. D.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4.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B.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C.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D.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B. C.和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1] B.[1,) C.[1,4] D.[2,1]
3.已知,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4.(24-25高一上·全国·课堂例题)已知函数,,根据图象写出它的单调区间..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
A. B. C.0 D.1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为实数)是R上的减函数,则( )
A. B. C. D.
4.若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1.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若f(x2+1)>f(m2﹣m﹣1)对x∈R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1,2]
C.(﹣∞,﹣1)∪(2,+∞) D.(﹣∞,﹣1]∪[2,+∞)
3.设函数在区间上有意义,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下列各式中,能够确定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4.(多选题)设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 )
A.
B.
C.
D.
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0,7]上是增函数,在[7,+∞)上是减函数,又f(7)=6,则f(x)(  )
A.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是6
B.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是6
C.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6
D.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6
2.函数y=f(x)在[-2,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是(  ).
A.f(-2),0 B.0,2 C.f(-2),2 D.f(2),2
3.若函数,它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1.函数y=在[2,3]上的最小值为( )
A.2 B.
C. D.-
2.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则A-B等于( )
A. B. C.1 D.-1
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
A. B.1 C. D.2
4.若函数y=在区间[2,4]上的最小值为5,则k的值为(  )
A.5 B.8
C.20 D.无法确定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则的值等于( )
A. B.1 C.2 D.3
2.定义域为R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则当时,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3.(多选题)关于函数()在上最小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 B.
C.与的取值有关 D.不存在
4.(多选题)已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则可能的取值为( )
A. B.3 C. D.1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1.函数在区间上递增,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多选题)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可能的取值是( )
A.1 B.2 C.3 D.4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如图所示是函数的图象,图中曲线与直线无限接近但是永不相交,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函数的定义域为
B.函数的值域为
C.此函数在定义域中不单调
D.对于任意的,都有唯一的自变量x与之对应
2.若是偶函数,且对任意∈且,都有,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3.向一个圆台形的容器(如图所示)中倒水,且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所倒的水体积相等,记容器内水面的高度y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则以下函数图象中,可能是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4.(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一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至少打开一个水口).

给出以下4个论断,其中正确的是(  )
A.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
B.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
C.3点到4点只有一个进水口进水
D.4点到6点不进水也不出水
答案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根据题意,结合函数图象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故选:.
函数的定义域需要满足,解得定义域为,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故选:D.
函数的图象在区间和是下降的,在区间和是上升的,
故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故选:C.
,取
如图所示:
单调递减区间是
故答案为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对于A,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A不符合题意;
对于C,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C不符合题意;
对于D,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减,
但存在,,使,故D不符合题意;
只有B完全符合增函数的定义,具有单调性.
故选:B.
解:函数是上的减函数,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
所以A,B,C符合要求;D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ABC.
解:选项A,,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B,显然在R上是增函数,符合题意;
选项C,y=x2,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D,作出草图如下,实线部分,观察图象可得函数在R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故选:BD
对于A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A不符合题意;
对于B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所以B符合题意;
对于C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C不符合题意;
对于D中,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因为对任意,,当时,都有,所以在上为增函数,
A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B选项,在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
C选项,在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D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恒成立,
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故选:B.
选项A:,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故选项B正确;
选项C:可以看作由函数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C错误;
选项D:,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对于AB:函数满足,或,特值并不具有任意性,
所以区间端点值的大小关系并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故A,B错误;
对于C:区间和有交集,故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故C正确,
对于D:区间和没有交集,故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
例如在和上递增,但,故D错误.
故选:C.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由可得且,
因为开口向下,其对称轴为,
所以的减区间为和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和
故选:C
由,得,解得,
令,则,
因为在上递增,在上递减,而在上递增,
所以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故选:D
解:因为,对称轴为 ,又开口向下,
又,∴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故答案为: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解:由题意可得,解得,
∴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故选:A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题意可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由题意知,解得
故选:D
为上的减函数, 时, 递减,即,①, 时, 递减,即,②且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
故选:C.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在上单调递增,,,解得:,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解:由题意,可知:
∵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
∴函数f(x)在定义域R上为增函数.
又∵f(x2+1)>f(m2﹣m﹣1)对x∈R恒成立,
∴x2+1>m2﹣m﹣1,
∴m2﹣m﹣1<1,
即:m2﹣m﹣2<0.
解得﹣1<m<2.
故选:A.
解: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与应该同号,所以,
故选:C.
由题意,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当时,,,,
则,,,故ACD错误;
对于B,因为,所以,
所以,故B正确;
对于E,因为,所以,故E正确.
故选:B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7]上为增函数,
∴函数在[-7,0]上是减函数.
又∵函数在x=7和x=-7的左边是增函数,右边是减函数,且f(7)=f(-7),
∴最大值为f(7)=f(-7)=6.
故选B.
试题分析:由图观察可知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处取的最大值为.
又由图观察可知,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故C正确.
由题意,函数表示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的抛物线,
要使得当,函数的最大值为,则满足且,
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由题:,函数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减,
可以看成函数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作出图象:
所以函数在递减,在递减,,,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故答案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y=在[2,3]上单调递减,所以x=3时取最小值为,
故选:B.
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
所以时有最大值为1,即A=1,
时有最小值,即B=,
则,
故选:A.
由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在上递增,所以.
故选:C
∴或∴k=20.选C.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由题意,函数,
可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其最小值为,
显然不合题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故函数的最大值为,
因为,令,即,即,
解得或,
又因为,所以.
故选: D.
设,则,则,又,∴,∴当时,取到最小值为.
由题意得: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函数图象开口向上,
则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故选:BCD.
解:因为函数,函数的对称轴为,开口向上,
又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所以当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
综上,的取值集合为.
故选:BC.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
若在区间上递增,
则对称轴x=-a,
即a
故选D.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R上的最小值为,且,
(1)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2)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综上可知,
所以的可能的取值为
故选:BCD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 由图知:的定义域为,值域为,A、B错;
显然在分别递增,但在定义域上不单调,C对;
显然,对应自变量x不唯一,D错.
故选:C
∵对任意的x1,x2∈(0,+∞),都有,
∴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
又∵,
∴,
又∵f(x)是偶函数,∴f(﹣)=f().
∴.
故选:A.
由容器的形状可知,在相同的变化时间内,高度的增加量越来越小,
故函数的图象越来越平缓,
故选:D.
由甲,乙图得进水速度为1,出水速度为2,
对A,由题意可知在0点到3点这段时间,每小时进水量为2,即2个进水口同时进水且不出水,所以A正确;
对BC,从丙图可知3点到4点水量减少了1,所以应该是有一个进水口进水,同时出水口也出水,故B错误C正确;
对D,当两个进水口同时进水,出水口也同时出水时,水量保持不变;也可由题干中的“至少打开一个水口”知D错,故D错误.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