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与系数的问题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与系数的问题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与系数的问题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像综合判断问题
1.(24-25九年级上·全国·期中)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若点P的横坐标为,则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2.(24-25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3.(2024九年级·全国·竞赛)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
A.B.C. D.
4.(2023·山东东营·二模)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B.C.D.
二、二次函数中含参数的图像和性质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拋物线经过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B.若且,则的取值范围为或
C.若,则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D.若,点在该拋物线上,且,则有
6.已知二次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当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B.当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
C.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D.当时,的最大值为8,则或
7.二次函数,有下列结论:
①该函数图象过定点;
②当时,函数图象与轴无交点;
③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不可能在轴的右侧;
④当时,点,是曲线上两点,若,,则.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已知二次函数为非零常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②若图象经过点,则;
③若,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
④若图象上两点,对一切正数,总有,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三、二次函数图像与各项系数符号问题
9.如图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是直线,且过点,有以下结论:①;②;③(m为任意实数);④若方程的两根为,,且,则,⑤,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10.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和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②;③;④当时,;⑤为任意实数,则,⑥若,且,则.
11.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过点,对称轴为直线,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和之间(不与重合).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当时,;⑤a的取值范围为.其中正确结论有 (填序号)
12.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②;③若为任意实数,则有;④;⑤若且,则.其中正确结论有
综合练
1.(24-25九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 象限.
2.如图,二次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1)a的值为 .
(2)向下平移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使其经过原点,则平移后图象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m是常数且),是轴上一点,将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1)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
(2)当时,将该抛物线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后与线段没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4.如图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经过点和且与轴交于负半轴.给出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
5.已知抛物线L:下列结论:①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直线;②抛物线L必过点和点;③当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④当时,已知,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则;⑤当时,对于任意的实数m,不等式恒成立.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填序号).
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

②若点均在二次函数图象上,则

④对于任意实数m,总有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答案
一、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像综合判断问题
1. 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
当时,,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故选:D.
解: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可得: ,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轴的右侧,与轴的交点在正半轴,符合题意的只有A,
故选:A.
解:观察图像可知:,,,
∴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
故选:B.
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得:,,,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
∴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各项系数的符号,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熟记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二次函数中含参数的图像和性质
5. 解:当时,点,
把点代入得:,
解得:,
∴该函数解析式为,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选项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令,则,
解得:,
∴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m的取值范围为或;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若,
把点代入得:,
∵,
∴,
∴,
∴,
∴抛物线开口向下,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
∴,
∴,
∵,
∴到对称轴的距离大于对称轴的距离,
∴.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 解:A、当时,,顶点坐标是,故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当时,,当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但前提条件没有说,故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当时,,当时,,解得,故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
若,则时,的最大值为8,
∴,
∴;
若,则时,的最大值为8,
∴,
∴.
∴当时,的最大值为8,则或,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解:,
当时,,
该函数图象过定点,故①正确;
当时,,

函数图象与轴无交点,故②正确;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当时,对称轴在轴左侧,当时,对称轴在轴右侧,故③错误;


,,
,在对称轴左侧,,在对称轴右侧,

抛物线开口向上,在对称轴左侧,随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随增大而增大,
当时,,
当时,,
此时,,


,故④错误,
故选:B.
解:①:∵二次函数为非零常数,,

又∵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开口向下,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故①正确;
②:∵二次函数为非零常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若图象经过点,则,
得,

∴ ,
故②错误;
③:又∵对称轴为直线,,
∴,
∴若,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2021离对称轴近些,则,
故③正确;
④若图象上两点,对一切正数n,总有,,
∴该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
∴,
解得,
故④正确;
∴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选:D.
三、二次函数图像与各项系数符号问题
9. 解:抛物线开口向上,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则,
∴,所以⑤正确;
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下方,

,所以①错误;
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且过点,
抛物线过点,
时,,
,所以②正确;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有最小值,
(为任意实数),
则,所以③正确;
方程的两根为,,且,
抛物线与直线有两个交点,,
由图象可知,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⑤.
10. 解:抛物线开口向上,则,
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和点,
对称轴为直线,
则,
,即,故②不正确;
抛物线开口向上,
∴,

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负半轴,则,
,故①正确;
抛物线过点,

,即,故③正确;
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和点,
当时,由图象可得或,故④不正确;
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抛物线有最小值,
当为任意实数,则,
即,故⑤不正确;
若,且,
∴,

整理得,
∵,
∴,
∴,故⑥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③⑥.
故答案为:①③⑥.
解:∵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开口向下,
∵图象过点,对称轴为直线,


∵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和之间(不与重合).


故①错误;


故③正确;
∵如图:
则图象过点,抛物线开口向下
把代入


故②错误;
∵则图象过点,对称轴为直线
∴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
故④正确的;
把代入,






故⑤正确的
故答案为:③④⑤.
解:图象的开口向下,与轴交于正半轴,对称轴在轴右边,
可得:,,故①正确;
根据对称轴为直线,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的左边,
可得: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在和之间,
当时,,故②正确;
当时,函数具有最大值为,
,即,故③错误;
根据,可得,由②得,故④正确;
∵,
∴,
令,
则:在二次函数上,

关于对称轴直线对称,
根据中点公式可得,
,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④.
综合练
1.解:∵二次函数开口向上,
∴,
∵对称轴在y轴右侧,
∴,
∴,
∵,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2.(1).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2)由(1)知,,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抛物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经过原点,
平移后图象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3.解:(1)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故答案为:2;
(2)如图,
当时,
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当,即当时,该抛物线与线段没有交点,
∵是y轴上一点,将点A向右平移 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
∴把代入,
得,
解得,
当时,该抛物线与线段没有交点.
综上,当或时,该抛物线与线段没有交点.
故答案为:或.
4.解:①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上,
∴,结论①正确;
②∵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轴右侧,与轴交于负半轴,


∴,结论②错误;

∴,
∴,结论③正确;
④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
∴,
∴,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5.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故①正确;
当时,;当时,,
则抛物线L必过点和点,故②正确;
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直线,
则当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③错误;
当时,已知,是抛物线上的两点,
点到对称轴距离为3,点到对称轴距离为2,
,故④正确;
当时,;当时,,
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直线,,
不等式恒成立,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④.
6.解:∵抛物线开口向上,与y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
∴,
∴,故①不正确;
∵与对应的函数值都为1,
∴对称轴为直线,
∵,
∴点离对称轴更近,
∴,故②正确;
∵时,,
又∵,
∴,
∴,故③正确;
∵④,,
即证,
变形可得,即,
∵,
∴故原式不成立,故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 ②③.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常见题型总结练 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一年级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1.如图是函数的图象,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B. C.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

A. B.
C. D.
4.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1.已知四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在定义域内具有单调性的函数是( )
A. B.
C. D.
2.(多选题)在区间上为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3.(多选题)下列函数中,在R上是增函数的是( )
A.y=|x| B.y=x
C.y=x2 D.y=
4.下列函数中,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下列函数中,满足“对任意,,当时,都有”的是( )
A. B. C. D.
2.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
A.1 B. C. D.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4.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B.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C.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D.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B. C.和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1] B.[1,) C.[1,4] D.[2,1]
3.已知,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4.(24-25高一上·全国·课堂例题)已知函数,,根据图象写出它的单调区间..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
A. B. C.0 D.1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为实数)是R上的减函数,则( )
A. B. C. D.
4.若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1.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若f(x2+1)>f(m2﹣m﹣1)对x∈R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1,2]
C.(﹣∞,﹣1)∪(2,+∞) D.(﹣∞,﹣1]∪[2,+∞)
3.设函数在区间上有意义,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下列各式中,能够确定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4.(多选题)设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 )
A.
B.
C.
D.
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0,7]上是增函数,在[7,+∞)上是减函数,又f(7)=6,则f(x)(  )
A.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是6
B.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是6
C.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6
D.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6
2.函数y=f(x)在[-2,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是(  ).
A.f(-2),0 B.0,2 C.f(-2),2 D.f(2),2
3.若函数,它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1.函数y=在[2,3]上的最小值为( )
A.2 B.
C. D.-
2.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则A-B等于( )
A. B. C.1 D.-1
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
A. B.1 C. D.2
4.若函数y=在区间[2,4]上的最小值为5,则k的值为(  )
A.5 B.8
C.20 D.无法确定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则的值等于( )
A. B.1 C.2 D.3
2.定义域为R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则当时,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3.(多选题)关于函数()在上最小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 B.
C.与的取值有关 D.不存在
4.(多选题)已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则可能的取值为( )
A. B.3 C. D.1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1.函数在区间上递增,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多选题)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可能的取值是( )
A.1 B.2 C.3 D.4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如图所示是函数的图象,图中曲线与直线无限接近但是永不相交,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函数的定义域为
B.函数的值域为
C.此函数在定义域中不单调
D.对于任意的,都有唯一的自变量x与之对应
2.若是偶函数,且对任意∈且,都有,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3.向一个圆台形的容器(如图所示)中倒水,且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所倒的水体积相等,记容器内水面的高度y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则以下函数图象中,可能是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4.(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一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至少打开一个水口).

给出以下4个论断,其中正确的是(  )
A.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
B.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
C.3点到4点只有一个进水口进水
D.4点到6点不进水也不出水
答案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根据题意,结合函数图象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故选:.
函数的定义域需要满足,解得定义域为,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故选:D.
函数的图象在区间和是下降的,在区间和是上升的,
故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故选:C.
,取
如图所示:
单调递减区间是
故答案为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对于A,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A不符合题意;
对于C,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C不符合题意;
对于D,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减,
但存在,,使,故D不符合题意;
只有B完全符合增函数的定义,具有单调性.
故选:B.
解:函数是上的减函数,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
所以A,B,C符合要求;D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ABC.
解:选项A,,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B,显然在R上是增函数,符合题意;
选项C,y=x2,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D,作出草图如下,实线部分,观察图象可得函数在R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故选:BD
对于A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A不符合题意;
对于B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所以B符合题意;
对于C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C不符合题意;
对于D中,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因为对任意,,当时,都有,所以在上为增函数,
A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B选项,在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
C选项,在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D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恒成立,
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故选:B.
选项A:,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故选项B正确;
选项C:可以看作由函数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C错误;
选项D:,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对于AB:函数满足,或,特值并不具有任意性,
所以区间端点值的大小关系并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故A,B错误;
对于C:区间和有交集,故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故C正确,
对于D:区间和没有交集,故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
例如在和上递增,但,故D错误.
故选:C.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由可得且,
因为开口向下,其对称轴为,
所以的减区间为和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和
故选:C
由,得,解得,
令,则,
因为在上递增,在上递减,而在上递增,
所以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故选:D
解:因为,对称轴为 ,又开口向下,
又,∴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故答案为: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解:由题意可得,解得,
∴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故选:A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题意可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由题意知,解得
故选:D
为上的减函数, 时, 递减,即,①, 时, 递减,即,②且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
故选:C.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在上单调递增,,,解得:,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解:由题意,可知:
∵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
∴函数f(x)在定义域R上为增函数.
又∵f(x2+1)>f(m2﹣m﹣1)对x∈R恒成立,
∴x2+1>m2﹣m﹣1,
∴m2﹣m﹣1<1,
即:m2﹣m﹣2<0.
解得﹣1<m<2.
故选:A.
解: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与应该同号,所以,
故选:C.
由题意,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当时,,,,
则,,,故ACD错误;
对于B,因为,所以,
所以,故B正确;
对于E,因为,所以,故E正确.
故选:B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7]上为增函数,
∴函数在[-7,0]上是减函数.
又∵函数在x=7和x=-7的左边是增函数,右边是减函数,且f(7)=f(-7),
∴最大值为f(7)=f(-7)=6.
故选B.
试题分析:由图观察可知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处取的最大值为.
又由图观察可知,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故C正确.
由题意,函数表示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的抛物线,
要使得当,函数的最大值为,则满足且,
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由题:,函数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减,
可以看成函数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作出图象:
所以函数在递减,在递减,,,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故答案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y=在[2,3]上单调递减,所以x=3时取最小值为,
故选:B.
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
所以时有最大值为1,即A=1,
时有最小值,即B=,
则,
故选:A.
由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在上递增,所以.
故选:C
∴或∴k=20.选C.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由题意,函数,
可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其最小值为,
显然不合题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故函数的最大值为,
因为,令,即,即,
解得或,
又因为,所以.
故选: D.
设,则,则,又,∴,∴当时,取到最小值为.
由题意得: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函数图象开口向上,
则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故选:BCD.
解:因为函数,函数的对称轴为,开口向上,
又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所以当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
综上,的取值集合为.
故选:BC.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
若在区间上递增,
则对称轴x=-a,
即a
故选D.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R上的最小值为,且,
(1)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2)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综上可知,
所以的可能的取值为
故选:BCD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 由图知:的定义域为,值域为,A、B错;
显然在分别递增,但在定义域上不单调,C对;
显然,对应自变量x不唯一,D错.
故选:C
∵对任意的x1,x2∈(0,+∞),都有,
∴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
又∵,
∴,
又∵f(x)是偶函数,∴f(﹣)=f().
∴.
故选:A.
由容器的形状可知,在相同的变化时间内,高度的增加量越来越小,
故函数的图象越来越平缓,
故选:D.
由甲,乙图得进水速度为1,出水速度为2,
对A,由题意可知在0点到3点这段时间,每小时进水量为2,即2个进水口同时进水且不出水,所以A正确;
对BC,从丙图可知3点到4点水量减少了1,所以应该是有一个进水口进水,同时出水口也出水,故B错误C正确;
对D,当两个进水口同时进水,出水口也同时出水时,水量保持不变;也可由题干中的“至少打开一个水口”知D错,故D错误.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