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三单元月考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情况。项目 跳绳 赛跑 乒乓球 铅球人数(人) 正正 正正正 正正正 正正喜欢赛跑的有( )人。A.10 B.3 C.152.下面的综合算式中,哪一道算式是正确的?( )A.23-11+2=23-13=10B.4×6÷3=24÷3=8C.3+5×7=8×7=563.下面的时间读的对的钟表是( )。A.7时半 B.6时半 C.6时刚过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5.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计算顺序不变的是( )。A.(+)× B.-(×) C.÷(×)6.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是( )。A.58-27+36 32÷8×7 B.72-56÷8 (72-12)÷6 C.40÷5×8 40-5×8A.A B.B C.C7.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如下面(单位:分),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有( )场。A.20 B.21 C.22 D.248.下面的物体中,最接近1千克是( )。A.10枚1元硬币 B.4本数学书C.三年级学生小川的体重 D.1个苹果二、填空题9.某小学第三节课是9:20开始,30分钟后下课,下课时间是( )时( )分。10.小丽记录了同心路8时到8时20分车辆通过的情况。 你能根据上边的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填一填吗?小汽车 面包车 大客车( )辆 ( )辆 ( )辆11.观察时钟,把时间填上,并算一算经过时间。12.计算64÷(19-11)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13.小宁和小佳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下面是几种学习用品的价格。物品 笔记本 钢笔 水彩笔 跳绳价钱 每本6元 每支15元 每盒12元 每根4元小宁买了上面两件不同的物品,他最多要付( )元;小佳带了50元,她买了两件同样的物品,最少还剩( )元。14.某图书馆每天上午8时开馆,下午6时闭馆。那么,这个图书馆每开放的时间是( )小时。15.小明周末上午在家开始做手工制作作业时,钟面上时针在10和11之间,分针刚好指向2。作业完成时,分针刚好走了1个周角+1个平角。小明完成作业时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 )。16.分针从数字“3”走到“6”经过了( )分钟,时针从数字“5”到了“7”经过了( )分钟。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丁丁是一名二年级的小男生,身高135( ),体重37( )。早晨刷牙他用了3( ),他家离学校大约500( ),每天走路上学需要8分钟,他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为6( )。三、判断题18.我们调查班里同学的体重时,可以分成几个体重段来统计。( )19.某饭店为提高用户体验,承诺在15分钟内将菜品上齐,小智一家在中午12:30点好菜后,中午12:43时所有菜品均已上齐,饭店未超时。( )20.岑溪的石磨米粉是当地特色美食,一碗石磨米粉重约2千克。( )21.小芳周六下午1:30~3:20在科技馆参观,她参观了1小时50分钟。( )22.计算40÷5×9时,先算乘法再算除法,结果不变。( )四、计算题23.直接写出得数。54÷3= 18×5= 300÷60= 200×50= 240÷40=60×4= 96÷16= 25×40= 3200÷80= 90×9×0=五、改错题24.森林医生。(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改正: 改正:六、解答题25.菊花茶一箱有24盒,李凯买了8箱,一共有多少盒菊花茶?26.6名老师带领104名学生去郊游。怎样购票最合算?门票成人票:32元/张儿童票:25元/张方案二团体票:(100人及以上)28元/张27.小文家养了灰兔13只,黑兔16只,养的鸡的数量是兔子总数量的2倍。小文家养的鸡有多少只?2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校庆到了,二(1)班要准备合唱表演,要从下面四首歌曲中投票选择一首。下面是同学们的投票结果。(每人只投一票)《长歌行》 《三字经》 《明日歌》 《读唐诗》√√√√√√√ 正 正正正一 ○○○○○○○○(1)把统计的投票结果填入下表中。歌曲 《长歌行》 《三字经》 《明日歌》 《读唐诗》票数 ( ) ( ) ( ) ( )(2)二(1)班共有( )人,选择( )的人数最多。(3)如果让你投票,你选择投( ),二(1)班选择投这首歌的有( )人。(4)根据投票结果,二(1)班合唱表演应该选择( )。29.下面是三(1)班和三(2)班参加各种社团的人数情况。(每人只参加一种社团)三(1)班:美术社团20人音乐社团25人,乒乓球社团9人。三(2)班:美术社团14人音乐社团28人乒乓球社团10人。(1)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复式统计表。社团 美术社团 音乐社团 乒乓球社团三(1)班三(2)班(2)参加( )社团的人最多,参加( )社团的人最少。(3)三(1)班一共有( )人参加社团。30.做一套童装用布1.8米,做一套成人服装比一套童装多用布1.2米。现在用做24套成人服装的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31.四年级同学准备做220个花篮庆祝六一儿童节,已经做好了82个,剩下的男生组和女生组一起做,男生组每小时做21个,女生组每小时做25个,剩下的花篮还需要多久才能做完?32.(1)上午大课间活动一共( )分钟。301班上午的作息时间表7:50 到校8:00~8:20 学生到校劳动和晨读8:30~9:10 第一节课9:10~9:40 大课间活动9:45~10:25 第二节课10:25~10:30 眼保健操10:40~ 第三节课(2)上午10:26,301班的同学们正在做什么?(3)每一节课是40分钟,第三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40,下课时间是( )。33.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平衡状态?1千克 4000克 700克 4千克 300克《(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第一至三单元月考练习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A C B A B B1.C【分析】1个“正”代表5人,喜欢赛跑的有3个“正”,则喜欢赛跑的有(3×5)人。【详解】3×5=15(人)喜欢赛跑的有15人。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个“正”代表5人。2.B【分析】根据整数混合运算法则: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小括号的运算,先算小括号内的算式,再算括号外的计算,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23-11+2=12+2=14B.4×6÷3=24÷3=8C.3+5×7=3+35=38故答案为:B3.A【分析】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由此读出每个钟表的时间选择即可。【详解】A.分针指向6,时针过了7,在7和8之间,是7时半;B.分针指向6,时针过了5,在5和6之间,是5时半;C.分针指向6,时针过了12,在12和1之间,是12时半。读的对的钟表是。故答案为:A4.C【分析】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统计该校所有的学生工作量会比较大,不适合采用普查,也不适合调查某一类的个体,可以随机选择该校的一个班级,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各种爱好的都有,对这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运动量统计,据此解答。【详解】A.属于整体的某一类个体,不合适;B.书法小组也属于某一类的个体,不适合;C.调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比较适合;故答案为:C【点睛】选择的调查对象不能局限为爱好某一类运动的学生。5.B【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详解】A.对于(+)×,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去掉括号后变为+×,此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了。B.对于-(×),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减法。去掉括号后变为-×,同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运算顺序不变。C.对于÷(×),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后变为÷×,此时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运算顺序改变了。故答案为:B6.A【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逐项分析进行选择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58-27+36(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先减后加),32÷8×7(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先除后乘) 顺序相同,均为从左到右依次计算。B.72-56÷8(先除后减),(72-12)÷6(先括号内减法,再除法) 顺序不同。C.40÷5×8(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先除后乘),40-5×8(先乘后减) 顺序不同。故答案为:A7.B【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情况,数出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场次即可。【详解】根据记录表可知: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有21场。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表中获取信息,关键根据所给信息准确数出数据。8.B【分析】结合生活实际,根据1千克=1000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9克左右,1本数学书大约重200克左右,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2千克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20克左右,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详解】A.10枚1元硬币,10×9=90(克),1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90克;B.4本数学书,4×200=800(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800克;C.三年级学生小川的体重大约是22千克;D.1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20克。物体中,最接近1千克是4本数学书。故答案为:B9. 9 50【分析】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9时20分+30分=9时50分10.见详解【分析】题中按照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的,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每一个正字代表5,由此计算出每种车辆的数量即可。【详解】由分析得:小汽车 面包车 大客车11辆 8辆 6辆【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简单的统计,要熟练掌握。11.3:00;30;3:30;15;3:45【分析】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表示3:00;时针指向3和4之间,表示3时多,分针指向6,表示30分,合起来表示3:30;时针指向3和4之间,表示3时多,分针指向9,表示45分,合起来表示3:45;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据此解决。【详解】3:30-3:00=30分3:45-3:30=15分即12. 减 除【分析】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填空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得:计算64÷(16-8)时,因为16-8被括号括起来了,所以应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点睛】本题考查整数混合运算,牢记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13. 27 20【分析】根据题意,对于小宁的情况,需要找出价格最高的两件不同物品并求和得到最多应付金额;对于小佳的情况,需要找出价格最高的物品,计算购买两件该物品的花费,再用总钱数减去花费得到最少剩余金额。【详解】15+12=27(元)15×2=30(元)50-30=20(元)小宁买了上面两件不同的物品,他最多要付27元;小佳带了50元,她买了两件同样的物品,最少还剩20元。14.10【分析】上午8时也就是8时,下午6时也就是18时,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详解】上午8时也就是8时,下午6时也就是18时。18时-8时=10小时这个图书馆每开放的时间是10小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及经过时间的计算,要熟练掌握。15.11:40【分析】钟面分成12个大格,时针每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每过一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时针指向10与11之间,说明10时多,分针指向2,说明是5×2=10(分)。分针刚好走过1个周角+1个平角,也就是分针走了一圈半,计算出经过了多长时间,再根据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即可算出小明完成作业的时刻是多少。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小明开始做作业的时刻是上午10:10,上午10:10=10:10。作业完成时,分针走了一圈半,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走半圈是30分钟,所以经过了90分钟。10:10+90分钟=11:40小明周末上午在家开始做手工制作作业时,钟面上时针在10和11之间,分针刚好指向2。作业完成时,分针刚好走了1个周角+1个平角。小明完成作业时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1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钟面时刻的认识和对时间推算、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数法互换、角分类的掌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计算出经过时间。16. 15 120【分析】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从数字“3”走到“6”,经过了3个大格,即15分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即60分钟。时针从数字“5”到了“7”,经过了2个大格,是2小时,即120分钟。【详解】分针从数字“3”走到“6”经过了15分钟,时针从数字“5”到了“7”经过了120分钟。【点睛】本题考查钟面上指针的认识,分针走几个大格就经过了几个5分钟,时针走几个大格就经过了几个60分钟。17. 厘米/cm 千克/kg 分钟/分/min 米/m 小时/时/h【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一把直尺的长度约是20厘米,计量身高用“厘米”作为单位;一袋米的重量是10千克,体重的计量用“千克”作为单位;课间休息的时间约是10分钟,计量刷牙时间可用“分”作为单位学生跑步的操场一圈为400米左右,所以他的家距离学校用“米”作为单位;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两节课的时间大约是1小时20分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可用“小时”作为单位【详解】丁丁是一名二年级的小男生,身高135厘米,体重37千克。早晨刷牙他用了3分钟,他家离学校大约500米,每天走路上学需要8分钟,他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为6小时。18.√【分析】在进行数据的分段整理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采取不同的分段方法。调查全体中学的体重,为了统计方便,可以分成几个体重段进行统计,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我们调查办理同学的体重时,可以分成几个体重段来统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9.√【分析】根据题意,只要在15分钟内将菜品上齐就不算超时,用上菜的时间减去点完菜的时间求出时间差,然后与15分钟比较即可。【详解】12:43-12:30=13(分钟)13<15所以某饭店为提高用户体验,承诺在15分钟内将菜品上齐,小智一家在中午12:30点好菜后,中午12:43时所有菜品均已上齐,饭店未超时。故答案为:√20.×【分析】1千克大约是一瓶一品鲜酱油的重量,1克大约是一枚一分硬币的重量,一般来说,店内售卖的一碗湿米粉重量在200克到300克左右,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知:一碗石磨米粉的重量在200克到300克左右,没有2千克那么重。故答案为:×21.√【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3:20-1:30=1小时50分钟她参观了1小时50分钟。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22.×【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计算。题中算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若改变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比较即可。【详解】40÷5×9=8×9=72先算乘法,再算除法的结果不是72。计算40÷5×9时,先算乘法再算除法,结果会变。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3.18;90;5;10000;6240;6;1000;40;0【详解】略24.见详解【分析】36÷4+5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35-14)÷7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除法。【详解】改正: 36÷4+5 =9+5 =14 改正: (35-14)÷7 =21÷7 =325.192盒【分析】解答此题需要用到乘法运算的概念,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已知一箱菊花茶有24盒,李凯买了8箱,求一共有多少盒菊花茶,就是求8个2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详解】24×8=192(盒)答:一共有192和菊花茶。26.分开购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题中给出两种购票方案:方案一,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儿童票;方案二,老师和学生一起买团体票;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分别计算出这两种购票方案所用的钱数,然后比较出哪种购票方案最合算。【详解】方案一:6×32+104×25=192+2600=2792(元)方案二:(6+104)×28=110×28=3080(元)2792<3080答:分开购票最合算。27.58只【分析】先用13+16求出兔子的总数量,然后根据鸡的数量是兔子总数量的2倍可知,鸡的数量=兔子总数量×2,据此解题即可。【详解】(13+16)×2=29×2=58(只)答:小家养的鸡有58只。28.(1)7;5;16;8(2)36;《明日歌》(3)《长歌行》;7(答案不唯一)(4)《明日歌》【分析】(1)分别数一数各种歌曲的投票数量各是多少,然后完成填空即可。(2)用加法把各种歌曲的投票数量加起来,求出和,即可知道一共有几人;比较一下各种歌曲的投票数量的多少,即可知道选择什么歌曲的人数最多。(3)此题答案不唯一,4选1即可,根据自己选择结果,找出对应人数即可。(答案不唯一)(4)选择投票人数最多的歌曲即可。【详解】(1)歌曲 《长歌行》 《三字经》 《明日歌》 《读唐诗》票数 7 5 16 8(2)7+5+16+8=12+16+8=28+8=36(人)16>8>7>5所以二(1)班共有36人,选择《明日歌》的人数最多。(3)如果让你投票,你选择投《长歌行》,二(1)班选择投这首歌的有7人。(答案不唯一)(4)根据投票结果,选择《明日歌》的人数最多,所以,二(1)班合唱表演应该选择《明日歌》。【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应用,要熟练掌握。29.(1)见详解(2)音乐;乒乓球(3)54【分析】(1)根据题意,观察复式统计图,将各班参加社团的人数填入对应的社团下的方框中即可;(2)分别将两个班参加相同社团的人数相加,然后比较大小,即可得出参加那个社团的人数最多,参加哪个社团的人最少;(3)将三(1)班参加所以社团的人数相加即可。【详解】(1)统计图如下:(2)美术社团:20+14=34(人)音乐社团:25+28=53(人)乒乓球社团:9+10=19(人)53>34>19所以,参加音乐社团的人最多,参加乒乓球社团的人最少。(3)20+25+9=54(人)所以,三(1)班一共有54人参加社团。30.40套【分析】由“做一套成人服装比一套童装多用布1.2米”知:一套成人服装需:1.8+1.2=3(米),再计算出24套成人服装一共的布数,每套童装用布1.8米,用除法计算出可以做多少套即可。【详解】(1.8+1.2)×24=3×24=72(米)72÷1.8=40(套)答:可以做40套童装。31.3小时【分析】由题意得,一共要做220个花篮,已经做好了82个,可以先用减法算出还有多少个花篮没有做。剩下的男生组和女生组一起做,男生组每小时做21个,女生组每小时做25个,再用21加上25算出男生和女生每小时一共可以做多少个,最后用剩下的花篮个数除以男生和女生每小时一共可以做的个数即可算出剩下的花篮还需要多久才能做完。【详解】(220-82)÷(21+25)=138÷46=3(小时)答:剩下的花篮还需要3小时才能做完。32.(1)30;(2)做眼保健操;(3)11:20【分析】(1)大课间活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即可得到大课间活动时间;(2)10:26在10:25到10:30之间,所以301班同学们在做眼保健操;(3)用一节课的开始的时间+40分钟=结束的时间,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1)9:40-9:10=30(分钟),所以上午大课间活动一共30分钟。(2)10:26在10:25到10:30之间答:上午10:26,301班的同学们正在做眼保健操。(3)10:40+40分钟=11:20,所以下课时间是11:20。【点睛】本题关键先看明白统计表,能从里面找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求解。33.见详解【分析】1000克=1千克,300克和700克相加刚好得1000克,对应重量的物品可以放在第一个天平上;4000克和4千克一样重,对应重量的物品可以放在第二个天平上,据此解答。【详解】700+300=1000(克)=1(千克)4千克=4000克答:香蕉放一边,蜂蜜和老鼠放同一个天平的另一边;西瓜和鸭子分别放在同一个天平的两端。【点睛】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两边的东西需要一样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