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025江苏扬州期中)下图示意某条经线上不同气压带、风带位置。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关于图示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下气候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动力—湿热B.甲—热力—暖干C.丁—热力—干冷D.丁—动力—冷湿2.关于图示风带风向及性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A.乙—东北—干热 B.乙—东南—温湿C.丙—东南—湿冷 D.丙—东北—温湿 (2025河北邢台月考)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图中乙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极地东风带C.盛行西风带 D.东南信风带4.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B.全年高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温和湿润题组二 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2025江苏连云港灌南期中改编)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①③④ B.①③⑤C.①⑤⑥ D.④⑤⑥6.受③⑤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5浙江杭州重点中学期中联考)下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地区气候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7.图中①④雨季时对应的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①—西南 ④—西北B.①—西北 ④—西北C.①—东南 ④—东北D.①—东北 ④—东南8.影响图中③④气候带形成的共同气压带或风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东南信风带C.副极地低压带 D.盛行西风带9.(2024广东深圳宝安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如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20°N—3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为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图。(1)30°N—40°N大陆西部地区是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请描述该气候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6分)(2)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题组三 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025浙江六校联盟期中)下图为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0.①地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气候1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5黑龙江哈尔滨期中)读两区域局部图,完成下面两题。12.对甲城市的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B.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C.夏季受盛行西风控制D.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13.甲、乙两个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都相同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与多雨期都不同 (2025天津滨海期中改编)下图示意四种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15.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是( )A.亚马孙平原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C.西西伯利亚地区D.西欧地区16.四种气候类型中,在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题组四 气候与自然景观 (2024湖北十堰一中期中)每年东非草原上都会因降雨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食草动物如斑马、角马等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出发,7、8月到达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下图为东非草原动物迁徙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7.属于食草动物迁徙区气候特征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18.导致食草动物迁徙的气候原因是( )A.赤道低压带的季节性移动B.海陆热力差异C.副热带高压与盛行西风交替影响D.副热带高压与信风交替影响 (2025福建福宁古五校期中联考)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9.甲地10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受西风带南移的影响B.受东南信风北移偏转的影响C.受东北信风南移偏转的影响D.受赤道低压带北移的影响20.影响乙地气候的大气环流及与其自然景观相符合的是( )A.赤道低压带 森林有茎花现象B.副热带高压带 地表沙丘广布C.东北信风带 动物季节性迁徙D.盛行西风带 树木季节性落叶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2025四川部分学校期中联考改编)下图为北半球四地气候成因归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四地中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丁、乙、甲D.丁、甲、乙、丙2.不考虑海陆因素影响,正常年份的7月,控制乙、丁两地的气压带或风带分别为( )A.西风带 信风带B.副热带高压带 信风带C.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D.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3.(2024湖北荆州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为海拔1 000~2 000米的高原和山地,沿海多为平原和丘陵。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科研团队对该国进行了详细考察。考察发现,7月甲地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乙地。如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mm)。 (1)指出该岛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并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8分)(2)与乙地相比,说明甲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题组二 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024辽宁辽东教学共同体期中)下图为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该地出现干季的月份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3月,受西北季风控制B.6—8月,受东南信风控制C.4—6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10—12月,受东北信风控制5.图中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A.澳大利亚西北部B.尼罗河下游地区C.美国东南部D.长江中下游地区 (2025黑龙江龙东联盟月考)下表示意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三题。城市 ① ② ③ ④平均气 温(℃) 1月 26.5 3.7 23.4 5.27月 22.8 25.1 13.1 14.4平均降 水量(mm) 1月 225 48 7 1017月 9 146 183 766.四个城市中气温最高月可能出现在10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城市③可能位于( )A.中国东南沿海B.澳大利亚西南沿海C.南美洲东南沿海D.欧洲西部沿海8.四个城市中冬雨率(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率)最高的城市及主导影响因素分别是( )A.① 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形成西北风B.② 距离大洋近,冬季风挟带大量水汽C.③ 沿岸暖流势力强,增温效果显著D.④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2025山东新高考联合体联考)科特迪瓦气候多样,下图示意科特迪瓦降水时空分布(单位:毫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影响科特迪瓦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10.7月,科特迪瓦南部沿海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题组三 气候与自然景观 (2025辽宁鞍山一中月考)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对降水十分敏感,有水则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生长期,无水则叶黄花枯凋零成片处于休眠期。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1.推测风信子最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2.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上看,北半球风信子最适宜生长的地带应为( )A.甲 B.乙 C.丙 D.丁13.北半球的风信子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鼎盛状态的时间大约在( )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基础过关练1.C 图中显示,甲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是因常年高温,盛行上升气流而形成的,属于热力因素,气流上升容易产生降水,因此受其控制气候特征表现为湿热,A、B错误;丁位于90°N附近,应为极地高压带,是因纬度高,气候常年严寒,盛行下沉气流而形成的,属于热力因素,由于常年盛行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因此受其控制气候特征表现为干冷,C正确、D错误。2.A 图中显示,乙位于赤道和30°N之间,为信风带,且地处北半球,风向为东北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信风来自干热的副热带高压带,因此其性质为干热,A正确、B错误;丙位于60°N和90°N之间,应为北半球极地东风带,其风向为东北风,由于其来自干冷的极地高压带,因此其性质为干冷,C、D错误。3.C 图中显示,该区域位于赤道以南,即南半球区域,乙位于30°S~60°S,风向为西北风,应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C正确;东北信风带在北半球,A错误;南半球极地东风带分布在60°S附近,并且风向为东南风,B错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在赤道与30°S之间,D错误。4.B 图中显示甲在30°S附近,应为副热带高压带,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且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气温高;若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即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候特征应为全年高温少雨,B正确。5.C 图中显示,①在赤道附近,且盛行上升气流,应为赤道低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容易遇冷凝结,降水较多;③在30°N附近,且盛行下沉气流,应为副热带高压带,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④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之间,应为东北信风带,风由高纬吹向低纬,较为干燥,降水较少;⑥位于60°N附近,且盛行上升气流,应为副极地低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容易遇冷凝结,降水较多;⑤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应为盛行西风带,风由低纬吹向高纬,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水汽容易遇冷凝结,降水较多。综上所述,①⑤⑥正确,选C。6.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③为副热带高压带,⑤为盛行西风带,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应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7.B 图中显示,①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纬度大致处于10°S到20°S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随之向南移动,越过赤道后因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形成西北风影响①地区,因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且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水汽容易凝结,降水多,为雨季;④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纬度大致处于30°S到40°S之间,应为地中海气候,由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季为雨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南半球盛行西风带吹西北风。故选B。8.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④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而图中显示,③地位于④地北侧,应为热带草原气候,③地热带草原气候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结合选项可知,两者都受盛行西风带影响,D正确。知识拓展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有三种,一种是正常情况,即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为湿季,降水多;受信风带控制时为干季,降水少。另外两种均为非地带性现象,即特殊情况,一种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如南非高原东南部20°S—30°S),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为干季,降水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控制时为湿季,降水多。另一种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如澳大利亚南部30°S—35°S),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该地夏季(1月)受南移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该地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带控制,形成湿季。9.答案 (1)该气候区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温和多雨。(2)N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原因:N地较P地纬度高,N地西风势力更强,一年中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更长,因此年降水量大于P地。解析 (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状况可知,30°N—40°N大陆西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降水稀少,炎热干燥;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因此降水较多,温和多雨。(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读图可知,N地比P地纬度高,N地大致位于西风带的中心位置,西风势力更强,受西风带控制的时间更长;P地大致位于西风带的边缘位置,西风势力较弱,受西风带控制的时间较短。因此N地的年降水量大于P地。10.A 读图可知,①地1月月均温为0~10℃,7月月均温为20~30℃,故①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①地7月降水量高于1月降水量,且降水量差异较明显,为夏雨型。所以,①地气候类型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11.A 图中显示,②③④三地均为7月月均温高于1月月均温,说明三地均在北半球。②地1月月均温小于0℃,应在温带;7月降水量高于1月降水量且降水季节差异明显,为夏雨型,故②地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③地1月月均温为0~10℃,1月、7月降水差别小,即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为年雨型,故③地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1月月均温为0~10℃,位于亚热带;1月降水量高于7月降水量且降水季节差异较明显,为冬雨型,故④地是地中海气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均为海陆热力差异,故①②两地气候成因最相近,A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为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地中海气候成因为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所以②③、③④、②④气候成因均不相近,B、C、D错误。方法技巧 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受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是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12.D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应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故D正确。13.C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30°S~40°S大陆东岸,应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故甲、乙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因此高温期不同,A、B错误;地中海气候是冬季多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夏季多雨,北半球冬季刚好是南半球夏季,因此两地多雨期相同,C正确、D错误。14.B 本题具体分析如下:15.A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最大的分布区在亚马孙平原地区,A正确;撒哈拉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B错误;西西伯利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C错误;西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16.D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①为热带草原气候,②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中在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A错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B错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C错误。17.D 食草动物迁徙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的特征为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故选D。18.A 图示食草动物迁徙地区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降雨主要由赤道低压带带来,根据材料信息“每年东非草原上都会因降雨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可知,导致食草动物迁徙的气候原因是赤道低压带的季节性移动,A正确;海陆热力差异是季风气候的主要成因,B错误;副热带高压与盛行西风交替影响形成地中海气候,C错误;副热带高压和信风交替影响下主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19.C 图中显示,甲地全年气温均在20℃以上,应位于热带,6—7月气温相对较低,应位于南半球,从降水来看,甲地降水季节差异大,分干湿两季,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故甲地应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甲地10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的原因是该时段大部分时间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西北风来自海洋,为甲地带来降水,C正确,B、D错误;甲地地处热带,不受西风带影响,A错误。20.D 图中显示,乙地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在20℃以下,全年较温和,降水量各月差异很小,降水均匀,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树木会季节性落叶,D正确;受赤道低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均无法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A、B、C错误。能力提升练1.A 本题具体分析如下:结合上图可知各地受气压带、风带控制情况。信风带纬度最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次之,西风带纬度最高,故不受西风带控制的丁地纬度最低,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越长,纬度越高,所以位于北半球的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丁,A正确。2.B 北半球由南向北依次分布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近4个月,受西风带控制近8个月,说明该地只有在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时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丁地受信风带控制8个月左右,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约4个月,说明丁地靠近信风带一侧,只有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时,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故若不考虑海陆因素影响,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7月位置偏北,此时控制乙地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丁地的风带为信风带,B正确。3.答案 (1)该岛北部、东部降水多,西(西南)部降水少。原因:1月赤道低压带南移,该岛北部受其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对流雨较多;7月东南信风带北移,东部地处信风迎风坡,降水多,西部形成雨影区,降水少;7月西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带北移的影响,降水少。(2)该岛中部为高原、山地,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东南信风越过高原、山地后,气流下沉增温,气温升高。解析 (1)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该岛北部、东部降水多,西(西南)部降水少。1月北部降水普遍较多,这是因为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岛北部纬度较低,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对流雨较多;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岛大部分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岛屿东部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多,而西部处于东南信风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岛屿西南部纬度较高,7月受副热带高压带北移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结合文字材料可知,该岛屿中部为高原和山地,东部地区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7月,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较多,降水多,云层厚,大气削弱作用强,相对凉爽。西部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高;背风坡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气温升高。因此与乙地相比,甲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4.B 据图可知,在1—3月和10—12月时段内,该地降水量的累计值增长较快。而在4—9月该地降水量的累计值增长缓慢,所以该地气候较干的月份应为4—9月,A、D错误。该地全年高温,7月均温略低,应位于南半球热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且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判断该地应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受东南信风控制时,该地降水偏少,为干季,B正确。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主要受信风影响而不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C错误。图解如下:5.A 结合世界气候分布状况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A正确;尼罗河下游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C、D错误。6.A 阅读表中数据可知,城市①1月平均气温是26.5℃,7月平均气温是22.8℃,可推断该城市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该城市7月降水量为9 mm,1月降水量为225 mm,明显分干湿两季,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11月至次年4月,10月为干季,且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气候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可能出现最高气温,之后雨季来临,气温开始降低。②城市1月平均气温低,为3.7℃,7月平均气温高,为25.1℃,且7月降水多,应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城市7月平均气温低,为13.1℃,应位于南半球,且气温低的7月降水多,气温高的1月降水少,雨热不同期,故应为地中海气候。④城市1月平均气温低,为5.2℃,7月平均气温高,为14.4℃,应位于北半球,全年温和,1月降水量为101 mm,7月降水量为76 mm,降水季节差异小,故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A正确。7.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③城市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中国东南沿海、欧洲西部沿海均位于北半球,故A、D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正确;南美洲东南沿海属于大陆东岸,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C错误。8.D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城市①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城市②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城市①②均是夏季降水多,冬雨率低,A、B错误;城市③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但其主要是受西风带的影响,暖流对四季降水的影响相差不大,C错误;城市④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季节变化小,但是由于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增大,降水变少,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受西风带影响增大,降水增多,所以该城市冬雨率高是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正确。9.B 本题图解如下:10.C 7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因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为西南风,结合图中海陆位置可知,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水汽,降水多,所以科特迪瓦南部沿海的主导风向是西南风,C正确。11.B 由材料“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可知,风信子适宜在冬雨型气候区分布,故推测风信子最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B正确;热带草原气候常年气温较高,夏季多雨为湿季,冬季少雨为干季,不适宜风信子生长,A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也不适宜风信子生长,C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也不适宜风信子生长,D错误。12.C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风信子最适宜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是由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图中显示,丙地带南半部分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北半部分位于西风带,其范围正好对应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地中海气候区,C正确。13.D 由材料“对降水十分敏感,有水则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生长期”可知,风信子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鼎盛状态的时间应为降水较多的季节;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风信子分布在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时降水多,对应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D正确。3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