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第二节 洋流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第二节 洋流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洋流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025河北邢台质检联盟期中)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形成P洋流的风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Q、R洋流的流向分别是(  )
A.Q向南,R向南       B.Q向北,R向北
C.Q向南,R向北       D.Q向北,R向南
3.图示洋流中有(  )
A.1个暖流,2个寒流
B.3个寒流
C.1个寒流,2个暖流
D.3个暖流
  (2025江苏南通海安中学月考)下图为世界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洋流为寒流
5.若墨西哥湾(甲处)海底石油发生泄漏,则下列四地中最快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题组二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5山东菏泽期中)下图示意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四幅图可能为图中洋流流经海域等温线的是(  )
       
       
7.图中洋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使经过海域夏季多海雾
B.缩短轮船海运的航行时间
C.使沿岸地区气候更湿润
D.从较高纬度带来营养盐类
  (2025河北衡水中学期中)鄂霍次克海为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其表层洋流形成气旋式环流,一年一度的流冰(随水流动的浮冰)浩浩荡荡,震撼人心。下面为鄂霍次克海气旋式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对千岛寒流进入鄂霍次克海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寒流流速
B.地转偏向力
C.海水密度
D.海平面差异
9.气旋式洋流对鄂霍次克海的影响有(  )
①沿岸地带形成厚厚的海冰
②增强冬季风的势力
③使海域表层水温东部高于西部
④一年一度的流冰向南漂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24河南洛阳强基联盟联考)读大西洋北部某洋流(M)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0.与M洋流形成有关的风带是(  )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11.受M洋流影响,N地河流(  )
A.流速变缓
B.流量趋稳
C.含沙量减少
D.枯水期变长
  (2025广东江门新会一中月考)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它们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每年5月底开始,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图中虚线所示)向圣劳伦斯湾聚集。下图为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每年5月底开始,白鲸开始向圣劳伦斯湾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质优良,利于繁殖
B.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C.海冰融化,水中氧气足
D.水温较高,利于生存
13.关于图中虚线所示洋流性质及其对白鲸迁徙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暖流;提高白鲸移动速度
B.暖流;利于白鲸保持体温
C.寒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
D.寒流;利于提供丰富饵料
能力提升练
题组 洋流的成因及影响
(2024河南三门峡期中)西风漂流是全球洋流系统中最强劲的洋流,在南半球为西风环流,而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如图示意南半球主要洋流分布,南半球大洋环流较北半球简单。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南半球大洋环流较北半球简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盛行风向
C.陆地轮廓
D.板块运动方向
2.西风漂流在北半球为暖流,而在南半球却为寒流,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 (  )
A.由冷海水上升补偿形成
B.纬度较低且阴雨天气多
C.受南极地区气候影响大
D.受冷湿的极地东风吹拂
3.与甲环流密切相关的是(  )
A.秘鲁渔场的形成
B.澳大利亚东海岸降水多
C.安哥拉气候凉爽
D.巴西的夏半年海雾多发
  (创新题·新情境)(2025四川南充白塔中学期中)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在北大西洋环流中,表层暖水向北流而深海冷水向南流,表层海水在位于高纬度的固定①下沉区下沉。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很大。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①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
②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使盐度逐渐升高
③纬度位于60°附近,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降水多
④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⑤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5.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
A.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
B.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D.欧洲西部地区冬季降水增加
  (2025辽宁锦州期中)帕图斯潟湖位于南美洲东南海岸边,与大西洋仅隔一座北宽南窄的沙坝,最大深度为5 m,湖泊内渔业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下图示意帕图斯潟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与帕图斯潟湖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秘鲁寒流
B.巴西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7.帕图斯潟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有(  )
①入湖河流挟带大量营养盐类
②受上升流影响大
③人口少,污染小
④湖水浅,光照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5山东潍坊七中月考)夏季我国粤东至闽南近岸海域存在上升流。研究发现,该地区上升流的形成不仅与盛行风和海底地形有关,还受到沿岸淡水径流的影响。下图为某年7月6日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8.图中夏季易出现上升流的海域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上升流出现时,该海域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0.夏季,受淡水径流的影响,该海域(  )
A.温度升高,盐度降低,上升流加强
B.温度降低,盐度升高,上升流减弱
C.温度升高,盐度降低,上升流减弱
D.温度降低,盐度升高,上升流加强
11.(2025辽宁营口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洋流在流动中,能够影响海水表层的温度分布,并对沿岸气候产生显著影响。下图示意北太平洋2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单位:℃)。
(1)分别指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东西两岸主要洋流的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8分)
(2)说明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8分)
(3)指出40°N附近北太平洋东西两岸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分布差异,并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原因。(10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结合图示陆地轮廓和洋流的相关知识可判断,P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由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吹拂形成,南半球盛行西风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B。
2.D 结合图示陆地轮廓和洋流的相关知识可判断,R洋流为巴西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向南流动;Q洋流距离P洋流较近,且位于南美洲较南端,由此可推测Q洋流为南半球西风漂流穿过德雷克海峡后,由于失去陆地阻挡,部分水流北上形成,因此Q洋流向北流动。故选D。
3.A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Q洋流为P洋流分流后向北流动形成的,为寒流,R洋流为巴西暖流,P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寒流),因此图示洋流中有1个暖流,2个寒流,故选A。
4.C 读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错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错误;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C正确;30°N附近海域大洋西岸为暖流,大洋东岸为寒流,D错误。
5.C 据图中洋流的流向推断,墨西哥湾(甲处)泄漏的石油会先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到达欧洲西海岸,欧洲西海岸最快受到污染,C正确;该处污染物较难影响到亚洲东海岸、非洲南部沿海,南美洲东海岸受到其影响的时间较晚,A、B、D错误。
6.B 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且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A、C错误;洋流流向与海水等温线凸向一致,B图中等温线凸向与图中洋流流向一致,B正确、D错误。
解题关键   明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之间的关系为关键所在,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等温线凸向即流向”。 
7.C 该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日本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可使沿岸地区气候更加湿润,C正确、D错误;图中洋流流经区域夏季海水温度较高,要想形成海雾需要有寒流流经,而此洋流为暖流,A错误;轮船顺流航行才能缩短航行时间,逆流航行则会延长航行时间,B错误。
8.B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千岛寒流自北向南流动,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会向千岛群岛一侧偏转,使得部分千岛寒流向右进入鄂霍次克海,B正确;材料中未给出寒流流速、海水密度、海平面差异相关信息,A、C、D错误。
9.D
推理过程 结论
图中显示,气旋式洋流在鄂霍次克海边缘循环流动,而流动性强的水体不易结冰 ①错误
冬季风是从陆地冷高压吹出来的风,其势力与冷高压的强弱有关,可以影响洋流的流速和强弱,但洋流不能影响冬季风的势力 ②错误
读图可知,鄂霍次克海气旋式洋流的东支由南向北流,应为暖流,西支由北向南流,应为寒流,故在其影响下,鄂霍次克海表层海水温度东部高于西部 ③正确
鄂霍次克海西北部纬度高,且受寒流影响,水温低,是海冰的主要分布地、流冰的主要发源地,故流冰会随西支洋流南下,形成流冰景观 ④正确
综上,D正确,A、B、C错误。
10.C 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大西洋北部,纬度较高,不受信风带影响,A、B错误;结合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M洋流应为北大西洋暖流,该洋流由西南流向东北,是在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C正确、D错误。
11.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M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对其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N地在M洋流的影响下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所以在M洋流影响下,N地河流流量趋稳,没有明显的枯水期,B正确、D错误;洋流对河流流速和含沙量影响极小,A、C错误。
12.B 
推理过程 结论
由材料“鲸群带着‘幼子’”可知,其聚集不是为了繁殖 A错误
该地靠近寒暖流交汇处,且5月后圣劳伦斯湾周围陆地径流汇入增多,会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水温相对升高,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B正确
5月底,除圣劳伦斯湾外,北冰洋边缘海区的海冰也会融化,且白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水中氧气含量对其影响不大 C错误
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说明其更加偏爱冷水环境 D错误
知识拓展   鱼类洄游类型及原因
  (1)生殖洄游:部分鱼类需要返回出生地产卵,这是由于出生地适合幼鱼孵化和觅食。
  (2)索饵洄游:目的是洄游到食物更丰富的水域中,多见于幼鱼时期。
  (3)越冬洄游:部分鱼类需要寻找更温暖的水域越冬,且水温越低,洄游的速度越快。
  (4)水量改变导致鱼类洄游:对于部分鱼类来说,水量是它们判断所在地是否适宜生存捕食的重要标准,一旦水量改变,它们也会被迫寻找新的水体,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洄游的现象。
13.C 读图可知,虚线所示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即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应为寒流,A、B错误;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说明其喜冷水环境,寒流可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同时白鲸顺寒流流向游动,可提高游动速度、节省体力,C正确;风海流形成的单一寒流并不能提供丰富饵料,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南半球陆地面积比北半球小,尤其在中高纬度,南半球几乎没有陆地分布,洋流只分布了西风漂流,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却分布有大洋环流圈,所以海陆分布状况是南半球大洋环流比北半球简单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 全球风带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所以盛行风向的差异不是影响南北半球大洋环流简单与否的主要因素,B错误;陆地轮廓可以影响洋流流向,但南半球陆地分布少,没有陆地就不需要考虑陆地轮廓,所以与海陆分布相比,陆地轮廓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板块运动方向不是影响洋流的主要因素,D错误。
2.C 冷海水上升补偿形成的寒流,是在离岸风的影响下形成的,而南半球西风漂流分布处并没有离岸风,A错误;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均受盛行西风吹拂,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二者纬度差异较小,B、D错误;北极地区为北冰洋,而南极地区为南极大陆,南极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气候酷寒,且南半球西风漂流与南极大陆之间并无陆地阻隔,故其为寒流是因为受南极地区气候影响大,C正确。
3.C 读图并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及大陆轮廓状况可知,甲环流位于南半球大西洋,环流东侧是非洲西海岸的本格拉寒流,环流西侧是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暖流,北侧是南赤道暖流,南侧是西风漂流。秘鲁渔场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的太平洋中,与该地(大西洋)环流无关,A错误;澳大利亚东海岸降水多主要受南太平洋西侧的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B错误;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西临大西洋,其沿岸分布有本格拉寒流,受其影响,安哥拉气候凉爽,C正确;巴西沿岸受甲环流西侧的巴西暖流影响,但中低纬度海区夏季受暖流影响的海域并不具备海雾形成的条件,D错误。析图如下:
4.C 海水下沉主要是因为密度增加,而密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温度降低或盐度升高。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导致海水下沉,①正确;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使盐度逐渐升高,②正确;降水多则盐度下降,密度减小,③错误;海水结冰导致盐分析出会使盐度升高,海水密度增大,④正确;地转偏向力影响洋流流向,但不影响水温、盐度,也不直接影响海水密度,⑤错误。故选C。
5.A 图解如下:
6.B 沙坝是帕图斯潟湖形成的关键,河流挟带泥沙注入大西洋,受到大致呈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影响,形成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的沙坝,因此沿岸洋流与帕图斯潟湖的形成关系密切。读图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西洋西侧,有自北向南流动的巴西暖流流经,B正确;秘鲁寒流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东侧,墨西哥湾暖流位于北半球大西洋西侧,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北半球太平洋东侧,这些洋流与帕图斯潟湖不在同一区域,A、C、D错误。
7.C 读图可知,有河流注入帕图斯潟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泥沙及河水中的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因此渔业资源丰富,①正确;材料信息表明,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水深较浅,阳光有时可直接透射到湖底,光照充足,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鱼类食物充足,使渔业资源丰富,④正确;受东南信风影响,附近海域没有明显的上升流分布,且湖泊与海域之间有沙坝相隔,②错误;“人口少,污染小”不属于自然原因,且该湖泊沿岸城市多,不具备“人口少,污染小”的特征,③错误。故选C。
规律总结   鱼类饵料丰富的海域
  ①大陆架海域,有较为充分的阳光透射,还有径流从大陆上带来的和从外海运来的各种营养物质;
  ②两种洋流交汇的海区,尤其是强大的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扰动强烈,底层营养物质上泛,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
  ③上升流海域,深层含有营养盐类的海水涌升,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
  ④近寒带海域,近寒带海洋底层具有异常丰富的营养物质,且温度变化大,海水容易产生对流,使得海底营养物质上泛,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
8.C 上升流是从深海垂直上升到表层的洋流,根据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可知,深层海水温度低,所以受上升流影响的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比周围海域低。结合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丙处水温明显低于甲、乙、丁三处,最易出现上升流。故选C。
9.D 据材料“夏季我国粤东至闽南近岸海域存在上升流”可知,该海域上升流出现的时段为夏季,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偏南风,A、B错误;上升流是在离岸风的影响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形成的,结合图中陆地轮廓可知,若吹东南风,则对该海域来说是向岸风,不易形成上升流,而西南风对该海域来说是离岸风,易使表层海水形成离岸流,带动深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C错误、D正确。
10.C 图解如下:
11.答案 (1)东岸:往南流(或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降温减湿。西岸:往北流(或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增温增湿。
(2)方向:逆时针。影响因素:盛行风、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
(3)差异:西岸表层海水等温线密集,东岸表层海水等温线稀疏。原因:西岸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东岸地处寒暖流分离处,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梯度小,等温线稀疏。
解析 (1)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在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地区,洋流对沿岸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北太平洋中低纬度东岸的主要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它沿着北美洲西海岸向南流动,由于水温较低,它带走了沿岸地区的热量,蒸发减弱,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相比之下,西岸的主要洋流是日本暖流,这是一股强大的暖流,源自赤道附近的海域,沿着亚洲东海岸向北流动。暖流的水温较高,为沿岸地区带来了丰富的热量和水汽,使得气候变得相对温暖湿润,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2)在北太平洋中纬度,日本暖流在地转偏向力和西风带的作用下,由西向东流,形成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流的北太平洋暖流遇北美大陆,部分转向北流,形成阿拉斯加暖流,直至北极附近海域;在高纬度地区,极地东风使极地地区的寒冷海水向较低纬度地区沿着亚洲东海岸流动,在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了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因此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影响因素有盛行风、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
(3)由图可知,40°N附近北太平洋西岸表层海水等温线密集,东岸表层海水等温线稀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差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小。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40°N太平洋西岸地处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寒流降温,暖流增温,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东岸地处加利福尼亚寒流和阿拉斯加暖流分离处,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梯度小,等温线稀疏。
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