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陆地水体的组成、分布及影响 (2025山东淄博七中期中)读水圈构成图,完成下面两题。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的过程。水在地球上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水是全球水循环的一部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地球上的固态水绝大多数分布在( )A.南北极地区 B.低纬高山地区C.中纬内陆地区 D.降水丰富地区4.在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固态水大规模增加会( )①加速水体三种相态的变化②减少进入水循环的水量③使得水分蒸发量较大④导致海平面降低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5湖北黄冈期中)贝加尔湖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38℃,而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下图示意贝加尔湖流域水系与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5.贝加尔湖的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地表径流 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地表径流 D.咸水湖、蒸发6.与甲河段相比,图中乙河段( )A.无凌汛现象 B.结冰期较短C.含沙量较大 D.流量变化小7.贝加尔湖冬季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可能是( )A.纬度较高,湖水的温度变化较小B.阳光透过冰层形成了“温室效应”C.夏季冰雪融水注入湖泊,降低了湖水温度D.冰层下的湖水湍流在垂直方向上交换热量题组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2025河北邢台质检联盟期中)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沙漠地区的巴彦浩特镇,东邻贺兰山,年蒸发量近3 000 mm,年降水量约150 mm。该地区内沙漠中的低洼地发育了面积小、深度小的众多湖泊,冬季易结冰。下图示意该地区湖泊总面积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导致4月湖泊面积比7月大的原因有( )①气温较低,蒸发量小②湖泊结冰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④大风天气多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5—7月,该地区湖泊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其数量先增加的原因是( )A.湖泊面积扩大,大湖泊分裂成多个小湖泊B.河流和地下水补给量增多,湖泊面积扩大C.湖泊面积缩小,大湖泊分裂成多个小湖泊D.缺少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面积缩小 (2025四川成都列五中学期中)我国北方某流域局部河段,因泥沙大量堆积,排水不畅,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悬河景观,河床海拔远远高于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该河段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为( )A.夏季地下水补给河水B.冬季地下水补给河水C.全年地下水补给河水D.全年河水补给地下水11.当地水体补给关系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5河南商丘十校期中)乌伦古河流域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角,发源于阿尔泰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乌伦古河流域的灌溉面积迅速增加。阿合塔斯水库是乌伦古河上游支流上的一座水库。下图示意阿合塔斯水库入库与出库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该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 )A.地下水 B.湖泊水C.大气降水 D.冰雪融水13.推测该水库月末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2025江苏镇江一中期中)纳帕海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城区西北。每年夏末秋初,湖面增大,秋末至次年夏秋,湖水下落,形成大片沼泽草甸。下图为纳帕海景观及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4.影响纳帕海水面季节性涨落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地形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15.纳帕海湖水主要补给水源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 B.永久性冰雪融水C.大气降水 D.地下水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 (2025山东烟台期中)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态水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的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冰雪覆盖区,冰雪融水补给在其径流量补给中占有较大比例。下图示意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其中水储量距平数值越大表示水储量越大,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季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表示天山山区秋季水储量的折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 )A.呈波动减少趋势 B.呈波动增加趋势C.波动但相对稳定 D.变化趋势不明显3.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变化,导致阿克苏河出山口处的径流量( )A.持续缓慢减小 B.持续缓慢增大C.先增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增大 (创新题·新考法)(2025山东济宁邹城期中)我国西北地区有诸多大型闭合沉积盆地,它们构成了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区内水资源循环的基本方式,并使得水资源可以多次利用,增加了可用水资源量。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盆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内陆盆地水资源的根本来源为( )A.高大山体截留水汽 B.山间盆地集聚水分C.冲(洪)积扇储存水分 D.冲积平原河流补给5.内陆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发生多次转化,图中地下水转化成地表水的地点有(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24江西赣州月考)图a中左侧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右侧为该区域河流甲、乙两处流量曲线图。图b示意该区域乙处河流某月的潜水位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6.关于图a所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B.图中等温线为1月等温线C.此时,地中海沿岸河流流量大D.河流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7.若乙处河流补给方式如图b所示,则该河流域此季节( )A.盛行西北风 B.受冬季风影响C.盛行西南风 D.受高压带控制8.乙处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A.冰雪融水补给、1月 B.大气降水补给、7月C.地下水补给、4月 D.大气降水补给、11月题组二 河流的水文特征 (2025江西宜春丰城九中期中)陶波湖是新西兰最大的湖泊,位于北岛中部火山高原上,面积61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56米,最深点186米。怀卡托河上游由南面注入,湖水由湖东北经怀卡托河流出,注入塔斯曼海,怀拉基有著名的胡卡瀑布,自河口上溯130千米可通航。湖水覆盖几座火山口,冬季可以游泳。下图为陶波湖位置及怀卡托河水系略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陶波湖冬季可以游泳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B.湖面海拔低C.湖泊面积大D.地热资源丰富10.怀拉基附近河段的典型水文特征是( )A.有凌汛现象 B.水流湍急C.急涨急落 D.含沙量大11.(经典真题)(2020江苏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 200 km,流域面积210万 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年径流量 ( km3) 41 30 27 73 182年输沙量 (万吨) 177 100 350 1 290 5 800(1)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2)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2分)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基础过关练1.B 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陆地水由陆地咸水和陆地淡水组成,陆地水的主体为陆地淡水,所以甲是陆地咸水,乙是陆地淡水,陆地淡水中冰川是主体,故丙是冰川,丁是地下淡水,故选B。2.C 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A错误;热带高海拔山区存在固体状态的水,B错误;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C正确;我国内流区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只是内流河最终汇入了湖泊或断流,D错误。3.A 地球上的固态水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储存在南北极及高海拔地区,低纬高山地区虽然有冰川分布,但是体积较小,储存水量较少,所以A正确、B错误;中纬内陆地区较干旱,其山区虽然有冰川分布,但是储存水量也较少,C错误;降水丰富地区的水体多为液态水,D错误。4.B 在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气温低,水分蒸发量会减少,会减少进入水循环的水量,会减慢水体三种相态的变化,因此①③错误、②正确;气温低,固态水大规模增加,液态水则会相对减少,因此海平面会降低,④正确。故选B。5.A 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可知,安加拉河为出湖河流,色楞格河为入湖河流,故贝加尔湖有径流将盐分带出,为淡水湖,C、D错误;贝加尔湖纬度高,蒸发较弱,有出湖河流,故与地表径流相比,蒸发不是湖水主要输出方式,A正确、B错误。6.D 由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甲、乙两河段海拔相近,但乙河段纬度高于甲河段,因此结冰期长于甲河段,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A、B错误;乙河段受贝加尔湖调节作用,流量较稳定,且等高线稀疏,说明乙河段落差小,流速慢,可推测乙河段含沙量较小,C错误、D正确。7.B 贝加尔湖的冰层相当于温室大棚,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会对冰层下的水起到保温作用,且冰层隔断了冰层下的水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所以冬季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B正确;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较为寒冷,结冰期较长,而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水温温和,水温年变化较大,A错误;夏季虽有冰雪融水注入,但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水体温度会升高,C错误;湖水湍流在垂直方向上交换热量若会使冰层下的水温升高至与夏季接近,则也应该使表层水温升高,以至于可能不结冰,D错误。8.B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沙漠地区的巴彦浩特镇,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泊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4月处于春季,7月处于夏季,4月气温更低,蒸发更弱,湖泊水损耗更少,①正确;4月气温回升,湖泊没有结冰,②错误;该地冬季寒冷,积雪不易融化,4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并补给湖泊,③正确;大风天气多会使蒸发加剧,消耗的水量增多,湖泊面积会变小,④错误。故选B。方法技巧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一般指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补给特点: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和气温的日变化有关,较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变化平缓。9.C 5—7月,随着气温升高,蒸发变得更加旺盛,湖泊水量减少,湖泊水位降低,面积缩小,大湖泊分裂成多个小湖泊,因此湖泊数量增加,C正确;若湖泊面积扩大,则大湖泊不会分裂,且小湖泊水位会上升,甚至彼此连接,使湖泊数量减少,A错误;该地河流补给湖泊的水量少,而地下水对湖泊的补给较稳定,不会导致湖泊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若缺少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则湖泊面积会缩小,数量并不会直接增加,D错误。10.D 由材料“地上悬河景观”可知,该河段为地上悬河段,河流水位全年均比地下水位高,所以全年河水补给地下水,D正确。11.B 水体补给关系活跃表示水体补给量大,因该地全年河水补给地下水,故当地水体补给关系最活跃的季节为河流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量大,补给地下水的水量最大,应为当地水体补给关系最活跃的季节,B正确。解题关键 水体间的相对水位高低是决定水体补给方向的根本因素,相对水位高的水体补给相对水位低的水体。12.D 材料信息表明,阿合塔斯水库是乌伦古河上游支流上的一座水库,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读图可知,阿合塔斯水库入库水量在气温较高的5—8月多,由此判断,该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应为阿尔泰山山坡上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地区的冰川融水,D正确;该水库所处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湖泊水、大气降水都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B、C错误。13.C 当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时,水库水量增加,反之减少。读图可知,8月至次年5月大多数时间入库水量都小于或等于出库水量,水库水量减少或持平,6—7月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水库水量不断增大,因此7月末水库水量最大,故选C。14.C 云南位于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秋季节降水量大,周边河流水汇入湖泊,导致湖面扩大,夏秋季节涨水;秋末至次年夏秋降水量减少,湖面缩小,故影响纳帕海水面季节性涨落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C正确;纳帕海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所占比例少,故气温不是影响纳帕海水面季节性涨落的主要因素,A错误;地形、人类活动对纳帕海水面季节性涨落影响小,B、D错误。15.C 由材料“每年夏末秋初,湖面增大,秋末至次年夏秋,湖水下落”及上题分析可知,纳帕海湖水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永久性冰雪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补给全年比较稳定,不会出现材料中的水面季节性变化。故选C。易混辨析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差异类型 地区 来源 汛期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多为内陆高海拔地区 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 夏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冬季严寒多雪地区 冬季积雪 春汛能力提升练1.D 该图示意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山区固态水体的积累与消融导致了山区水储量变化的季节差异。天山山区整个冬半年固态水处于积累过程,冬季水储量较大,到春季积累达到最大值,因此春季的水储量距平为正值;而到气温最高的夏季,固态水不断融化,水储量不断减少;到秋季,固态水融化量达最大,水储量达到最小值,水储量距平为负值,故④代表秋季,D正确;①②③的水储量距平均大于④,A、B、C错误。2.A 读图可知,2003—2015年,①②③④ 折线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因此天山山区水储量呈波动减少趋势,故选A。3.C 由上题可知,天山山区水储量呈波动减少趋势;而阿克苏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水储量减少意味着冰雪融化量增大,故前期阿克苏河出山口处的径流量会增大,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的升高,天山冰雪储量持续减少,故一段时间以后,阿克苏河出山口处的径流量会变小,故选C。4.A 内陆盆地处于高大山体之间,由于高大山体对暖湿气流的截留能力较强,可将其中的水汽转化为山地降水,成为当地水资源的根本来源,A正确;山间盆地集聚的水分也是来自高大山体阻挡水汽形成的降水或冰川融水,B错误;冲(洪)积扇、冲积平原的水分根本来源也是高大山体对水汽的阻挡截留形成的山地降水或冰川融水,C、D错误。5.B 据图分析可知,当高山冰雪融水下渗,地下水向山麓渗流,当遇到①②之间的不透水岩层后,会沿断层出露地表,即在①处地下水可转化为地表水;当地表水流过①②之间的不透水岩层后,会在②处断层下渗,转化为地下水,继续向山麓渗流;当遇到③④之间的不透水岩层时,向山麓渗流的地下水会在③处出露地表,由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则④处是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地点。综合上述分析,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规律总结 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一般来源于山区降水和融雪,以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的形式汇入盆地、平原,期间经多次转化,最终消失于盆地中心的沙漠地带。6.D 因海洋比陆地的比热容大,所以最冷月海洋温度应该高于陆地,根据海陆气温分布的规律可知,此时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故陆地等温线应向温度高的较低纬度弯曲,结合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可知,该半球北侧纬度低,应为南半球,故最冷月应为7月,A、B错误;7月,北半球为夏季,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河流补给水源少,河流流量较小,C错误;读流量曲线图可知,与甲处相比,乙处流量的高值降低、低值升高,很明显是受到了湖泊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即乙处位于湖泊的下游方向,故河流应从甲处流向乙处,结合图中河流的走向可知,河流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D正确。图解如下:7.D 潜水是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读图b可知,此时乙处河流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地下水)补给河流,应为河流的枯水期。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故乙处应位于30°S—40°S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其河流的枯水期是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少的季节,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D正确;地中海气候区不受季风影响,B错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且地中海气候区夏季不受西风带控制,A、C错误。图解如下:8.B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乙处河流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较多,所以乙处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补给,最大汛期出现在该地冬季——7月,B正确、D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区域陆地地势平坦,不存在冰雪融水补给,A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河流有地下水补给,但地下水补给不是乙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C错误。9.D 由材料可知,陶波湖湖水覆盖几座火山口,地热资源丰富,从而导致冬季陶波湖湖水温度较高,表层不结冰,可以游泳,D正确;陶波湖位于38°S以南地区,纬度较高,A错误;湖面海拔356米,海拔不高,但海拔低与冬季可以游泳关系不大,B错误;陶波湖冬季可以游泳与其面积关系不大,C错误。10.B 由图文材料可知,该河段地处上游,且怀拉基有著名的胡卡瀑布,水流奔涌而下,水势迅猛,水流湍急,B正确;怀拉基附近河段自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且湖水温度较高,没有凌汛现象,A错误;该河段河水主要来自陶波湖,不会急涨急落,含沙量小,C、D错误。知识拓展 凌汛 1.概念: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2.产生条件:①有结冰期;②有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3.出现时间:①秋末冬初;②冬末春初。 4.危害:①阻塞河道,淹没周围土地;②使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11.答案 (1)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2)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解析 (1)根据表中马西纳和迪雷两水文站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数据的变化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内陆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同时,河湖较多,内陆三角洲面积较大,年降水量相对减少(由700~1 000 mm变为200~400 mm),蒸发量增加,且由于流速减慢,下渗增多,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减少。另外,由于河湖多,内陆三角洲对径流的调节能力强,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2)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流速、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迪雷—洛科贾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先从30 km3减少到27 km3,后增加到73 km3,说明该河段径流量先减后增;年输沙量则从100万吨增加到1 290万吨,说明该河段含沙量增大。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