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2024辽宁县级重点高中期中联考)下图示意新疆地区季节性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季节性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主要取决于( )A.土壤平均地温 B.积雪覆盖时长C.土壤的含水量 D.土壤最低温度2.该区域海拔1 200米以上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变化的原因是( )A.地下径流增加B.积雪厚度增加C.植被覆盖率降低D.海拔逐渐升高易错点2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 (2025江苏苏州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山脉中段东、西两坡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据图判断,该山脉是( )A.贺兰山 B.祁连山 C.长白山 D.太行山4.图中③植被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5.影响西坡森林带下限高于东坡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坡度易错点3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相关判断 登曲是青藏高原东部澜沧江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总体光照充足,低温干燥。下图示意登曲及其支流两岸山体植被带的垂直带谱(a、b为不同坡向),在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中常可看到条带状的暗针叶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推测图中①处植被类型可能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B.山地季雨林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D.山地灌丛7.在同一山坡上,常绿阔叶林中的条带状暗针叶林最可能位于( )A.阳坡的山凹处 B.阳坡的山脊处C.阴坡的山凹处 D.阴坡的山脊处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易混易错练1.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季节性冻土是因冬季温度低出现的土壤冻结现象,温度越低,土壤冻结的深度会越大,所以季节性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越大,说明土壤的最低温度越低,而土壤平均地温低可能是土壤温度在冬季整体较低导致的,并不能说明土壤的最低温度就很低,D正确、A错误;季节性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主要受制于土壤的最低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较小,C错误;积雪覆盖会维持土壤温度,使其变化减小,所以积雪覆盖时长主要影响冻土存在的时间,对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影响较小,B错误。知识拓展 季节性冻土是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岩土。自地表至冻结层底面的厚度称冻结深度。2.B 图解如下:易错分析 本题组的错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土壤平均地温和土壤最低温度的理解不到位,误认为土壤平均地温越低,则土壤的最低温度也就越低。而事实上只要冬季的土壤最低温度更低,就可使最大冻结深度更深。二是不明确积雪厚度与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之间的关系,不能通过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来分析问题。地表积雪可阻挡地面热量散失,积雪越厚,越有利于地面保温,则土壤温度相对越高,越不利于季节性冻土冻结。3.A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山脉基带为荒漠带和荒漠草原带,应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且山脉有东西两坡,说明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贺兰山符合,A正确;祁连山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且基带海拔较高,不符合,B错误;长白山、太行山都不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且基带都不是荒漠带,不符合,C、D错误。4.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③位于荒漠草原带和针阔叶混交林带之间,针阔叶混交林带以上为云杉林带,而云杉林为针叶林。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坡山麓地带是荒漠草原,且是来自太平洋水汽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③生长的植被应为森林,从图中③的位置可推断其应该为热量比针阔叶混交林带好的落叶阔叶林带,C正确。5.B 贺兰山西坡是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的背风坡,降水少,水分缺乏,森林带分布的下限更高,B正确;东西两坡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山体南坡和北坡光照差异较大,而东坡和西坡光照差异较小,C错误;无法判断东西两坡坡度的差异,D错误。易错分析 本题组错因:一是不熟悉典型山脉的走向和位置,山脉所处位置决定了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山麓自然带(垂直带谱的起始带)又与山地所处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贺兰山和祁连山的山麓有荒漠带出现;长白山和太行山的山麓有落叶阔叶林带出现;南北走向的山脉,多关注东坡和西坡的降水差异,东西走向的山脉,多关注南坡和北坡的热量差异。二是不明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一般而言,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先增加后减少,以针叶林带为界,其上方往往对应草原带—荒漠带—冰雪带,下方若水分条件较好往往对应落叶林带—常绿林带—雨林带,若水分条件较差往往对应草原带—荒漠带。6.D 根据材料“青藏高原东部”“流域内总体光照充足,低温干燥”可推测,该流域应地处干热河谷地区,干热河谷的谷底(①处)为气流越过山坡后下沉增温地带的最下方,该处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所以①处水分条件差,应分布需水量较少的山地灌丛,不应分布森林植被,D正确,A、B、C错误。7.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阳坡比阴坡光热条件更好,更适宜常绿阔叶林生长,而图中显示a坡分布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坡分布山地暗针叶林带,说明a坡为阳坡,b坡为阴坡,所以常绿阔叶林中的条带状暗针叶林只能分布在阳坡,C、D错误。阳坡的沟谷、山凹处地势较低,因周边地区地势较高,阻挡太阳光照,光热条件相对较差,最可能分布暗针叶林,A正确。阳坡的山脊处光热资源丰富,应发育常绿阔叶林,B错误。易错分析 本题组错因:一是容易按照常规的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来判断,看到①处之上有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分布,误认为①处应为水热条件更好的山地季雨林带,而忽略了材料中“流域内总体光照充足,低温干燥”这一重要信息,没有认识到①处自然带应表现为地方性分异;二是不明确山凹和山脊处光照、气温的差异,误认为山脊处海拔高,气温低,应分布针叶林,而忽视了阳坡山脊处的太阳辐射比山凹处充足这一事实。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