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1 昼夜长短与时间计算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1 昼夜长短与时间计算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专题强化练1 昼夜长短与时间计算
  (2025山东德州九校联考)地理爱好者小明在某市(29°N,105°E)研学时,于北京时间18:40在湖畔拍摄到日落景观(下面左图),12:00发现室内光照区如下面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小明拍摄该日湖边日出景观的地方时和方位是  (  )
A.5:20,朝东北       B.5:20,朝东南
C.6:20,朝东北       D.6:20,朝东南
2.该房屋阳台朝向(  )
A.正东       B.东南
C.正南       D.西南
  (2025河南部分学校月考)花蕾初期的向日葵具有明显的向光性:一般向日葵花盘在清晨时会面向偏东方向“等待”阳光,日出一段时间后开始转动,白天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转动,夜晚在日落后约2小时开始沿原路回转。下图示意北温带某地先后不连续两日花蕾初期向日葵花盘朝向的日周期变化(角度为以正东为起点顺时针计量所得)。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一年中,该地向日葵花盘日水平方向转动角度最大的日期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图中甲日该地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5.图示时间段(  )
①该地昼长夜短,夜长变短
②该地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③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江苏盐城阜宁中学期中)下图示意地球上两个不同纬度地点在不同日期的日出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同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
D.春分日后两地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7.6月22日甲地日落地方时大约是(  )
A.12:00       B.21:30
C.13:00       D.20:30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由材料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与120°E相差15°,且在120°E西侧,故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晚1小时;据材料“于北京时间18:40在湖畔拍摄到日落景观”可知,该地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8:40,则日落地方时为17:40;由12时-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12时,计算出日出地方时=12:00-(17:40-12:00)=6:20,因昼夜平分时,日出地方时为6:00,日出地方时晚于6:00则说明该地该日昼短夜长,因该地位于29°N,故该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朝东南才能拍到日出景观,D正确。
2.B 结合上题分析,北京时间12:00时,该地地方时为11:00,此时,太阳应位于该地东南天空;读材料右图可知,此时太阳光线与阳台呈90°夹角,说明此时太阳光线从正前方照射过来,则阳台朝向东南。故选B。
3.B 分析材料可知,花蕾初期的向日葵具有向光性,花盘在日出后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发生转动,日落后原路回转,这说明向日葵花盘日水平方向转动角度由太阳转动的角度决定,太阳转动角度越大,昼长越长,向日葵花盘日水平转动角度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年中,北温带地区在夏至日昼最长,太阳方位在水平方向的转动角度最大,故该日向日葵花盘的日水平方向转动角度也最大,B正确。
4.C 由材料“角度为以正东为起点顺时针计量所得”可知,图中朝向角度增大表示向日葵花盘顺时针向西转,即日出后的转动,反之则表示日落后的回转。图中显示,该地甲日21:30左右朝向角度开始变小,即向日葵花盘开始向东回转,由材料可知,向日葵花盘在日落后约2小时开始回转,故该地日落地方时约为19:30,由昼长=(19:30-12:00)×2=15小时,可知甲日该地的昼长约为15小时,C正确。
5.A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日该地的昼长约为15小时,说明图示时间段该地昼长夜短。图中显示,甲日向日葵花盘5:30开始转向,乙日向日葵花盘在5:30前开始转向,说明乙日日出比甲日早;由材料“先后不连续两日”可知,乙日在甲日之后,故可判断图示时间段该地日出提前,昼长变长,夜长变短,①说法正确。该地位于北温带,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昼长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③说法正确。故选A。
6.C 表解如下:
推理过程 结论
12月22日至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甲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晚,说明昼长变短,故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变长,故乙地位于北半球 A错误
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故甲地位于乙地偏南方向 B错误
二分日,全球各地均为地方时6时日出,甲地3月21日国际标准时间5时日出,说明甲地地方时比国际标准时间早1小时,因此甲地在12月22日的日出时间为地方时1时,昼长为22小时,应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同理可推知,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二者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均为46°52' C正确
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距离甲地越来越远,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正午日影变长;太阳直射点距离乙地越来越近,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渐大,正午日影变短 D错误
方法技巧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
  纬度值大于23°26'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46°52'(23°26'的2倍)。
  纬度值小于23°26'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23°26'+当地纬度值。
7.C 6月22日甲地的昼长等于12月22日甲地的夜长。由上题可知,甲地12月22日昼长为22小时,则6月22日其昼长为2小时。日落地方时=12+昼长/2=13时,C正确。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