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10 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10 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专题强化练10 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5河北衡水中学测评)海洋锋是指海洋中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团之间形成的狭窄交界面。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称为黑潮延伸体,其北侧存在明显的海洋锋区。下图示意该海域黑潮延伸体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与海洋锋区比,黑潮延伸体分布的海域(  )
A.渔业资源较多
B.海水盐度较低
C.海水蒸发较强
D.污染扩散较慢
2.影响黑潮延伸体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密度       B.海陆轮廓
C.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
3.图示海域海洋锋区两侧海水温度差异最大的时段是(  )
A.2—3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2025广东深圳龙华中学期中)几内亚湾暖流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水温可达27℃,水面蒸发旺盛,对经其上方的气流有增湿作用,但北半球冬半年,几内亚湾暖流在甲地附近海域偏离海岸向东南方向流动,对甲地的增湿作用不明显。下图为几内亚湾暖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与几内亚湾暖流成因和性质最接近的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B.西风漂流
C.秘鲁寒流       D.赤道逆流
5.北半球冬半年几内亚湾暖流对甲地增湿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受离岸风吹拂
B.洋流减弱地形雨的强度
C.洋流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D.洋流抑制了海水蒸发
  (2025山东省实验中学期中)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和爪哇海及印度洋水体和热量交换的通道。科学家在数值诊断实验中用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以研究卡里马塔海峡不同季节对爪哇海的影响及对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的影响。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洋流(  )
A.全年向南流
B.7月向南流,1月向北流
C.全年向北流
D.7月向北流,1月向南流
7.若在1月用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爪哇海水温上升,水位下降
B.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减慢
C.爪哇海水温下降,水位上升
D.望加锡海峡北上洋流流速加快
8.(2025河北邢台精英中学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图1为世界著名渔场(阴影部分)分布图。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
(1)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说明这里渔业资源季节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2)简述甲渔场沿岸地区容易出现海雾的原因。(6分)
9.(经典真题)(2021广东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海洋锋位于不同特性水团的过渡地带,附近会形成水障,促使来自不同方向的鱼类在此停留聚集,导致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黑潮延伸体分布的海域渔业资源较少,A错误;黑潮延伸体是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性质是暖流,与海洋锋区相比,海水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B错误、C正确;海洋锋附近形成水障,海水流速较黑潮延伸体慢,因此,黑潮延伸体分布的海域污染扩散较快,D错误。
2.C 据材料可知,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称为黑潮延伸体,黑潮延伸体流向与盛行西风的风向基本一致,因此影响黑潮延伸体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盛行西风,与海水密度、海陆轮廓关系不大,A、B错误,C正确;黑潮延伸体全年存在,而东南季风是夏季风,D错误。
3.A 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冬半年,纬度较高的海区太阳高度小,昼长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水温低,其最低温出现在2月,海洋锋区南侧受日本暖流影响,冬半年增温作用显著,结合选项,2—3月图示海域海洋锋区两侧南北温度差异最大,故选A。
4.D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几内亚湾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自西向东流动。结合所学知识,赤道逆流是赤道两侧南、北赤道暖流之间的逆向洋流,它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南、北赤道暖流带走的海水,为补偿流,因此几内亚湾暖流也应为补偿流,在性质上,该洋流是暖流,与赤道逆流一致,D正确;北太平洋暖流属于风海流,A错误;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均属于寒流,B、C错误。
5.A 北半球冬半年,甲地受东北信风影响,为离岸风,导致洋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不能深入,对甲地增湿作用不明显,A正确;几内亚湾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自西向东流动,没有减弱地形雨的强度和抑制海水蒸发,B、C、D错误。
6.D 由图可知,卡里马塔海峡受季风影响显著,7月受东南季风影响,表层洋流向北流;1月受西北季风影响,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洋流向南流,D正确。
7.A 1月卡里马塔海峡关闭后,爪哇海受来自南海的较冷洋流的影响减弱甚至消失,水温上升,C错误;卡里马塔海峡关闭后,由南海注入爪哇海的海水减少,且爪哇海较为封闭,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可能水位下降,A正确;1月,望加锡海峡盛行偏北风,洋流向南流,卡里马塔海峡关闭后,爪哇海及周边海域水位下降,与望加锡海峡水位高差增大,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加快,B、D错误。
8.答案 (1)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不能形成上升流,营养物质较少,渔业资源较匮乏。
(2)纬度低,蒸发强,大气温度高、水汽多;该海域盛行上升流,表层海水温度低,使底层空气降温,水汽冷凝形成雾,且易形成逆温,有利于海雾存在。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属于北印度洋海域,受季风的影响,洋流的流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属于上升流,能够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冬季该海域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为向岸风,不能形成上升流,海水中营养物质较少, 故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充足的水汽、冷凝和大气稳定等条件;甲渔场为秘鲁渔场,位于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海水蒸发相对旺盛,大气温度高,水汽含量高;该海域盛行上升流,底层冷海水到达表层会使近海面大气降温冷凝形成雾,同时造成逆温现象,使得大气相对稳定,为海雾的存在提供了大气条件。
9.答案 (1)西风漂流(盛行西风)和陆坡流(极地东风)共同影响;广阔洋面,海陆轮廓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影响。
(2)冰架区表面辐射冷却剧烈,产生向海气压梯度力;叠加因地形高差引起的空气重力下沉运动,加强风速,将冰筏带向外海;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形成的极地东风(陆坡流),带动冰筏漂移。
解析 (1)罗斯环流属于风海流,是受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共同影响,加上陆坡流、海陆轮廓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
(2)图解如下: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