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2张PPT)弟弟:“哥哥,地球是球体,在我们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呢?”哥哥:“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弟弟:“他们怎样走路呢?”哥哥:“他们走路时脚一定不能离开地面,否则就会掉下去。”弟弟:“幸亏我们是在地球上面。”哥哥的回答正确吗?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一节 地球仪(第一课时)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前预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在古代,人们只能通过想象来猜测地球的“真面目”,我国古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2. 后来,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形状,以及月食时月球被地球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现象,推测地球是一个________。直到16世纪,___________船队通过环球航行证实了这一推测。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太阳月球球体麦哲伦3.到了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人们从太空观察地球,或根据从地球________上拍摄的地球照片,都能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4.通过精确测量,科学家发现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5.地球的平均半径约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_千米,表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卫星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 3714万5.1亿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自主探究图1-1-1是观察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铅笔在水平木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铅笔渐远渐小,始终能见全貌(2)实验B: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实验________【填“A”或“B”】相似,说明大洋面是________。铅笔渐远渐小,最后不见B球面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反馈一、选择题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出舱活动,用时约8.5小时,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据此读“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辅助下进行舱外作业的画面示意图(图1-1-2),完成1~2题。1.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 )A. 三角形B. 球体C. 圆锥体D. 正方形B2. 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和古人不同,是因为( )A. 航天员站得高,看得远B. 古人目光短浅C. 航天员观测工具落后D. 观测时间不同A3. 证实了地圆说,所在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人物是( )A. 哥伦布 B. 迪亚士C. 达·伽马 D. 麦哲伦D4.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图1-1-3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依次是( )A. ①→③→② B. ③→①→②C. ③→②→①D. ②→③→①B5.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 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 从太空观察地球C.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 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C6.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24年发生两次月食。月食即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地球上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月球的天文现象。读月全食不同阶段示意图(图1-1-4),月全食现象可以反映( )A. 地球的大小B. 地球的形状C. 月球的大小D. 地球上有水B7. 课堂中,老师为了考查学生的专注力,故意将地球大小的其中一个数据讲错了,它是( )A.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B. 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C.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 最大半径6 371米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毛泽东撰写的著名诗句。据此,完成8~9题。8.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点是指( )A. 北极 B. 南极C. 赤道上任意一点 D. 地球上任意一点C9. “八万里”指的是( )A. 赤道直径 B. 赤道半径C. 地球平均半径 D. 赤道周长D10.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地球“出汗”了,如果想用一条能包住全身的毛巾擦汗,这条毛巾需要( )A. 6 371千米 B. 4万千米C. 5.1亿平方千米 D. 6 378千米C二、非选择题11. 读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图1-1-5),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的赤道半径长________千米,极半径长________千米,由于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________千米,所以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真实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6 3786 3572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2)一架时速1000千米的飞机,绕赤道飞行一周,需要约________小时。40(3)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依次经历了直觉推断—观察推断—实地考察—科学验证等阶段。简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或启示。①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过程;②要有不怕困难、敢于实践、检验真理的精神;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条件等。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一节 地球仪(第二课时)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前预习一、地球仪1.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全貌,人们根据地球的________,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 转动地球仪时,我们可以发现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旋转,这根轴穿过球心,被称为________。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其中,上端的交点叫________,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_。形状缩小地轴北极南极3. 经线和纬线的比较。表1-1-1项目 经线 纬线定义 连接_________的半圆弧线 与________垂直的圆圈长度 ________ 不相等,______最长,向南北两极递减相互关系 相交于极点 平行指示方向 ________方向 ________方向0°线 叫___________ 叫___________南北两极地轴相等赤道南北东西本初子午线赤道4. 经度和纬度的比较表1-1-2项目 经度 纬度度数划分 从0°经线向东叫________,用“____”表示;向西叫______,用“____”表示 赤道以北为______,用“________”表示;以南为______,用“______”表示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4. 经度和纬度的比较表1-1-2项目 经度 纬度最大度数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为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_地区为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_地区为高纬度地区)180°90°0°30°30°60°60°90°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自主探究1. 认识经线圈。所有经线都汇集于两极,每条经线都是半圆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线度数之和为180°,除0°和180°经线外,一条为东经,一条为西经。例如,123°E和________可组成一个经线圈。57°W2. 认识半球的划分方法。(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属于________半球;以南属于_______半球。例如,30°N属于________半球,80°S属于________半球。北南北南(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经小于160°,西经小于20°的属于________半球;东经大于160°,西经大于20°的属于________半球。例如,15°W属于________半球,170°E属于________半球。20°W160°E东西东西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反馈一、选择题(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某校举办制作简易地球仪主题实践活动,图1-1-7是部分地球仪作品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 四个作品中,连接南极和北极的线条表示的是( )A. 纬线 B. 经线 C. 回归线 D. 极圈B2. 四个作品中,最接近标准地球仪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D3. 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B. 通过地心的地轴是地球仪的旋转轴,它是假想的C. 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地理事物D. 地球仪真实地反映了地球的实际形状D4. 下列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纬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B. 所有纬线长度都不相等C. 沿着纬线一直向前走可以回到原点D. 所有纬线都相交C5. 下列关于180°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B.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长度约2万千米D. 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6. 与9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A. 45°E B. 90°W C. 120°W D. 20°W7. 从北极到赤道,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 越来越小 B. 越来越大C. 由大变小再变大 D. 由小变大再变小BA读近四届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经度和纬度表(表1-1-3),完成8~10题。表1-1-3城市 经度 纬度(2022年)中国北京 116°E 40°N(2018年)韩国平昌 128°E 37°N(2014年)俄罗斯索契 39°E 43°N(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 123°W 49°N8. 表中四个城市,纬度最接近中高纬度分界线的是( )A. 北京 B. 平昌 C. 索契 D. 温哥华9. 下列关于表中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京属于高纬度地区 B. 索契位于南半球C. 温哥华位于西半球 D. 平昌地处低纬度地区DC10. 表中四个城市,全部位于(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B二、非选择题11. 读图1-1-8,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纬度是________,B点的纬度是________,C点的经度是________,D点的经度是________。(2)A、B、C、D四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________,位于赤道上的是________。20°N40°S40°W20°EAC(3)A点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4)A、B、C、D四点所在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____所在的纬线,最短的是_____所在的纬线。北东南西CB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一节 地球仪(第三课时)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前预习经纬网定位1.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________。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________。2. 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简单、方便、准确,被广泛应用于________、航空、军事、________、地质、________等多个领域。经纬网交点航海交通气象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自主探究不同类型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1)方格状经纬网图:图1-1-9中竖线表示经线,横线表示纬线;同一幅图中,相邻经线(或纬线)的度数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纬度度数向北增大为________纬,向南增大为________纬;经度度数向东增大为________经,向西增大为________经。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1-9北南东西170°E,40°N(2)放射状经纬网图:①图1-1-10中相交的直线为经线,相互平行的弧线是纬线。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E,30°N②图1-1-11中,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直线,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其中,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图1-1-11甲)中,逆时针方向指向东,经度逆时针增大为______经,顺时针增大为_______经;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图1-1-11乙)中,顺时针方向指向东,经度顺时针增大为_______经,逆时针增大为_____经。图中C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D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东西东西45°E ,30°N90°W ,15°S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 地球仪上经度是80°,纬度是40°的地点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D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简称“G20峰会”),于2023年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图1-1-12中城市都曾主办过G20峰会。据此,完成2~3题。2. 图中③城市的经纬度位置是( )A. 120°W,30°NB. 120°E,30°NC. 120°E,30°SD. 120°W,30°SB3.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所在纬线长度最短B. ②位于低纬度地区C. ⑤位于东半球D. ④纬度最低C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巴西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启了中巴两国友谊新篇章。据此读巴西位置示意图(图1-1-13),完成4~5题。4. 下列关于巴西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跨南北半球B. 地跨东西半球C. 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D. 有最长纬线的穿过B5. 下列经纬度位置最接近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是( )A. 48°W,16°SB. 48°E,16°SC. 48°W,16°ND. 48°E,16°NA读经纬网图(图1-1-14),完成6~8题。图1-1-146. 图中①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 170°E,70°NB. 170°W,70°NC. 170°E,70°SD. 170°W,70°SC7. 图中①②③④均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C. 北半球 D. 南半球D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均位于低纬度地区B. 甲、乙阴影区实际面积一样大C. ④地位于②地的正西方向D. ③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C(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如图1-1-15所示)。读图并完成9~10题。9.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度和纬度都不相同,甲在乙的正西方向B. 经度不同,纬度相同,甲在乙的正西方向C. 经度和纬度都相同,甲在乙的正北方向D. 经度相同,纬度不同,甲在乙的正北方向D10. 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 75°W,30°N B. 105°W,30°SC. 75°E,30°N D. 105°E,30°SC二、非选择题11. 读经纬网图(图1-1-16),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45°W30°N0°60°N(2)A点位于北极的________方向,B点位于南极的________方向。正南正北(3)图中①②③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跨东西半球的是________,实际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①②③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