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5.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同步课堂(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5.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同步课堂(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5.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知识点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
【题型1】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 2
【题型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5
【知识点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3)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要准确的将条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要符合实际意义.
1.(2023春 老边区期末)已知直线y=-x+4与y=x+2的图象如图(单位长度为1),则方程组的解为(  )
A. B. C. D.
2.(2024春 唐河县期中)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与y=mx+n(a<m<0)的图象如图所示.丽丽根据图象得到如下结论:①在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②方程组的解为;③方程mx+n=0的解为x=2;④当x=0时,ax+b=-1.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题型1】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
【典型例题】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则直线y=﹣x+b与直线y=﹣2x+3的交点坐标是(  )
A.(﹣1,﹣5) B.(﹣1,5) C.(0,3) D.(5,﹣1)
【举一反三1】如图,直线l1:y=x+2与直线l2:y=kx+b相交于点P(m,4),则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2】如图,l1经过点(0,1.5)和(2,3),l2经过原点和点(2,3),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3】如图,l1经过点(0,1.5)和(2,3),l2经过原点和点(2,3),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4】如图,直线l1:y=x+2与直线l2:y=kx+b相交于点P(m,4),则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5】如图,直线AB:y=kx+b与直线CD:y=mx+n交于点E(3,1),则关于x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
【举一反三6】如图,若一次函数y=kx+3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1,m),则方程组的解为    .
【举一反三7】定义:我们把直线y=kx+b(k≠0)与直线y=﹣x的交点称为直线y=kx+b(k≠0)的“不动点”.例如求直线y=3x﹣2的“不动点”:联立方程,解得,则y=3x﹣2的“不动点”为.若直线y=mx+n的“不动点”为(n﹣1,3),则m、n的值分别为    .
【举一反三8】如图,直线l1:y=2x+1与直线l2:y=kx+b相交于点P(2,a),则方程组的解为    .
【题型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典型例题】函数y=kx+2,经过点(1,3),则y=0时,x=(  )
A.﹣2 B.2 C.0 D.±2
【举一反三1】若点A(2,﹣3)、B(4,3)、C(5,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的值是(  )
A.6或﹣6 B.6 C.﹣6 D.6和3
【举一反三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AOCD沿直线AE折叠(点E在边DC上),折叠后点D恰好落在边OC上的点F处.若点D的坐标为(5,4),则直线AE的解析式为    .
【举一反三3】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B.
(1)写出点A和点B的坐标并求出k、b的值;
(2)求出当x=时的函数值.
【举一反三4】为鼓励实习员工工作积极性,某公司提供了两种实习员工月工资方案,方案一如图所示,方案二每生产一件产品25元,实习员工可以任选一种方案与公司签订合同.
(1)方案一中,当x≥30时,求月工资y(元)与生产产品x(件)的关系式;
(2)某实习员工发现,当月选择方案一比选择方案二月工资多450元,求该实习员工生产产品的件数.5.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知识点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
【题型1】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 3
【题型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8
【知识点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3)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要准确的将条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要符合实际意义.
1.(2023春 老边区期末)已知直线y=-x+4与y=x+2的图象如图(单位长度为1),则方程组的解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找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即可.
【解答】解:方程组的解为.
故选:B.
2.(2024春 唐河县期中)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与y=mx+n(a<m<0)的图象如图所示.丽丽根据图象得到如下结论:①在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②方程组的解为;③方程mx+n=0的解为x=2;④当x=0时,ax+b=-1.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答案】C
【分析】由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可判断①,由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可判断②,由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可判断③④,从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可知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①不符合题意;
由图象可得方程组的解为,
即方程组的解为,故②符合题意;
由函数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mx+n(a<m<0)与x轴交于(2,0),
∴方程mx+n=0的解为x=2,故③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0,-1)点的下方,可知当x=0时,ax+b≠-1,故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②③,共2个.
故选:C.
【题型1】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
【典型例题】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则直线y=﹣x+b与直线y=﹣2x+3的交点坐标是(  )
A.(﹣1,﹣5) B.(﹣1,5) C.(0,3) D.(5,﹣1)
【答案】B
【解析】∵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
∴2×(﹣1)+m﹣3=0,
∴m=5,
∵方程组是由y=﹣x+b与y=﹣2x+3组成的,
∴直线y=﹣x+b与直线y=﹣2x+3的交点坐标是(﹣1,5).
【举一反三1】如图,直线l1:y=x+2与直线l2:y=kx+b相交于点P(m,4),则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将(m,4)代入y=x+2得4=m+2,
解得m=2,
∴点P坐标为(2,4),
∴方程组的解为:.
【举一反三2】如图,l1经过点(0,1.5)和(2,3),l2经过原点和点(2,3),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
∵l1经过点(0,1.5)和(2,3),
∴,
解得:,
∴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1.5,
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ax,
∵l2经过点(2,3),
∴3=2a,
解得:a=,
∴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
∴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即.
【举一反三3】如图,l1经过点(0,1.5)和(2,3),l2经过原点和点(2,3),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
∵l1经过点(0,1.5)和(2,3),
∴,
解得:,
∴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1.5,
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ax,
∵l2经过点(2,3),
∴3=2a,
解得:a=,
∴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
∴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即.
【举一反三4】如图,直线l1:y=x+2与直线l2:y=kx+b相交于点P(m,4),则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将(m,4)代入y=x+2得4=m+2,
解得m=2,
∴点P坐标为(2,4),
∴方程组的解为:.
【举一反三5】如图,直线AB:y=kx+b与直线CD:y=mx+n交于点E(3,1),则关于x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
【答案】
【解析】∵直线AB:y=kx+b与直线CD:y=mx+n交于点E(3,1),
则关于x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举一反三6】如图,若一次函数y=kx+3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1,m),则方程组的解为    .
【答案】
【解析】∵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过点(1,m),
∴m=2×1=2,
∴一次函数y=kx+3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的交点为(1,2),
∴方程组的解为.
【举一反三7】定义:我们把直线y=kx+b(k≠0)与直线y=﹣x的交点称为直线y=kx+b(k≠0)的“不动点”.例如求直线y=3x﹣2的“不动点”:联立方程,解得,则y=3x﹣2的“不动点”为.若直线y=mx+n的“不动点”为(n﹣1,3),则m、n的值分别为    .
【答案】﹣,﹣2
【解析】∵一次函数y=mx+n的“不动点”为(n﹣1,3),
∴n﹣1=﹣3,
∴n=﹣2,
∴“不动点”为(﹣3,3),
∴3=﹣3m﹣2,
解得m=﹣.
【举一反三8】如图,直线l1:y=2x+1与直线l2:y=kx+b相交于点P(2,a),则方程组的解为    .
【答案】
【解析】∵y=2x+1经过P(2,a),
∴a=2×2+1=5,
∴直线l1:y=x+2与直线l2:y=kx+b相交于点P(2,5),
即.
【题型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典型例题】函数y=kx+2,经过点(1,3),则y=0时,x=(  )
A.﹣2 B.2 C.0 D.±2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1×k+2=3,
解得k=1,
∴函数解析式为y=x+2,
当y=0时,x+2=0,
解得x=﹣2.
故选:A.
【举一反三1】若点A(2,﹣3)、B(4,3)、C(5,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的值是(  )
A.6或﹣6 B.6 C.﹣6 D.6和3
【答案】B
【解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把A(2,﹣3)、B(4,3)、C(5,a)代入得

解得.
a的值是6.
【举一反三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AOCD沿直线AE折叠(点E在边DC上),折叠后点D恰好落在边OC上的点F处.若点D的坐标为(5,4),则直线AE的解析式为    .
【答案】
【解析】∵四边形AOCD为矩形,D的坐标为(5,4),
∴AD=OC=5,DC=AO=4,
∵矩形沿AE折叠,使D落在BC上的点F处,
∴AD=AF=5,DE=EF,
在Rt△AOF中,,
∴FC=5﹣3=2,
设EC=x,
则DE=EF=4﹣x,
在Rt△CEF中,EF2=EC2+FC2,
即(4﹣x)2=x2+22,
解得:,
即EC的长为,
∴点E的坐标为.
设直线AE为:y=kx+b,
∴,
解得:,
∴直线AE为:.
【举一反三3】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B.
(1)写出点A和点B的坐标并求出k、b的值;
(2)求出当x=时的函数值.
【答案】解:(1)由图可得:A(﹣1,3),B(2,﹣3),
将这两点代入一次函数y=kx+b得:,
解得:
∴k=﹣2,b=1;
(2)将x=代入y=﹣2x+1得:y=﹣2.
【举一反三4】为鼓励实习员工工作积极性,某公司提供了两种实习员工月工资方案,方案一如图所示,方案二每生产一件产品25元,实习员工可以任选一种方案与公司签订合同.
(1)方案一中,当x≥30时,求月工资y(元)与生产产品x(件)的关系式;
(2)某实习员工发现,当月选择方案一比选择方案二月工资多450元,求该实习员工生产产品的件数.
【答案】解:(1)方案一中,当x≥30时,设月工资y(元)与生产产品x(件)的关系式为y=kx+b(k≠0),
将A(30,600),(50,1400)代入y=kx+b得:,
解得:,
∴方案一中,当x≥30时,月工资y(元)与生产产品x(件)的关系式为y=40x﹣600;
(2)根据题意得:40x﹣600﹣25x=450,
解得:x=70,
∴该实习员工生产产品的件数为70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