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平均数与方差【知识点1】方差 1【知识点2】加权平均数 2【知识点3】众数 2【知识点4】标准差 2【知识点5】算术平均数 2【题型1】算术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3【题型2】标准差与极差 3【题型3】用统计图判断方差的大小 5【题型4】用加权平均数确定参赛选手 8【题型5】方差的计算 9【题型6】算术平均数 10【题型7】众数与统计表 11【题型8】众数与平均数 13【题型9】用统计图分析众数 14【题型10】众数 16【题型11】加权平均数及其应用 17【题型12】用统计图分析平均数 18【题型13】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20【题型14】方差的变化规律 22【题型15】方差的实际应用 23【知识点1】方差(1)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2)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s2=[(x1-)2+(x2-)2+…+(xn-)2](可简单记忆为“方差等于差方的平均数”)(3)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知识点2】加权平均数(1)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2)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4:3:2,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创新占50%,综合知识占30%,语言占20%,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3)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4)对于一组不同权重的数据,加权平均数更能反映数据的真实信息.【知识点3】众数(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2)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3)众数不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众数可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知识点4】标准差(1)标准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它也描述了数据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公式:s=s2=1n[(x1-x )2+(x2-x )2+…+(xn-x )2](2)标准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密确的最要指标.标准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知识点5】算术平均数(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2)算术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则=(x1+x2+…+x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3)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题型1】算术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典型例题】2023年以来,成都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某校开展“文明伴成长”画展,其中彩铅、水墨、水彩、速写四个类别的幅数分别为:18,12,18,20,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15 B.16 C.17 D.18【举一反三1】在今年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后小丽同学某周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单位:小时):8,9,7,9,7,8,8.则小丽该周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A.7小时 B.7.5小时 C.8小时 D.9小时【举一反三2】小明同学在某学期德智体美劳的各项评价得分依次为10分、9分、8分、9分、9分,则小明同学五项评价的平均得分为( )A.7分 B.8分 C.9分 D.10分【举一反三3】某学习小组对学校附近一超市2022年3月至10月西红柿价格进行调研,结果统计如下表:(价格:元/千克)上表中西红柿价格的平均数为 .【举一反三4】某次体操比赛,六位评委对某位选手的打分(单位:分)如下:9.5, 9.3, 9.1, 9.5, 9.4, 9.3.(1)求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2)如果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题型2】标准差与极差【典型例题】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m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请你帮采购小组出谋划策,应选购( )A.甲苗圃的树苗 B.乙苗圃的树苗 C.丙苗圃的树苗 D.丁苗圃的树苗【举一反三1】若一组数据﹣1,0,2,4,x的极差为6,则x的值是( )A.﹣2 B.2或﹣5 C.5 D.5或﹣2【举一反三2】已知一组数据6、2、4、4、5,则这一组数据的极差为( )A.1 B.2 C.3 D.4【举一反三3】已知数据x1,x2,…xn的方差是4,则3x1﹣2,3x2﹣2,…,3xn﹣2的标准差为 .【举一反三4】一次期中考试中,A、B、C、D、E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有如下信息:(1)求这五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差;(2)为了比较不同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标准分=个人成绩﹣平均成绩)÷成绩标准差.从标准分看,标准分高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A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举一反三5】现有一组数:﹣13、|﹣4|、﹣(﹣3)、﹣22、0、﹣(+2),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组数中所有负数的和为 ;(2)若一组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则这组数的极差为 ;(3)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这一组数,再用“<”连接起来.【题型3】用统计图判断方差的大小【典型例题】某电器集团营销点自去年12 月份至今年5月份销售两种不同品牌冰箱的数量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品牌销售量较稳定 B.乙品牌销售量较稳定 C.甲、乙品牌销售量一样稳定 D.不能确定哪种品牌销售量稳定【举一反三1】观察图中两组数据的折线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散程度较大的是甲组数据 B.离散程度较大的是乙组数据 C.甲、乙两组数据离散程度一样大 D.仅凭本图不能作出判断【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数据整理的情况,则产量较为稳定的是( )A.甲 B.乙 C.甲、乙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举一反三3】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他们5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图所示:设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射击成绩的方差依次为、,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举一反三4】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不确定【举一反三5】如图,是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最近四次的数学测试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在这四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填“小明”或“小红”)【举一反三6】如图是甲、乙两位选手6次投篮测试(每次投篮10个)成绩的统计图,我们可以判断 选手的成绩更稳定.(填甲或乙)【举一反三7】某射击运动队进行了五次射击测试,甲、乙两名选手的测试成绩如图所示,甲、乙两选手成绩的方差分别记为S甲2、S乙2,则S甲2 S乙2.(填“>”“<”或“=”)【举一反三8】某学校开展“齐诵满江红,传承报国志”诵读比赛,八年级准备从小乐和小涵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位同学参加决赛,如图是小乐和小涵两位同学参加5次选拔赛的测试成绩折线统计图,若选择一位成绩优异且稳定的同学参赛,推选参加决赛的同学是 (填“小乐”或“小涵”).【题型4】用加权平均数确定参赛选手【典型例题】实施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加深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引导青少年设立人生目标,提高学习自主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近日,宝安区某初中学校开展了“国际未来商业菁英生涯规划模拟挑战赛”的预选赛,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现场模拟和即兴演讲,他们的成绩如表:若规定现场模拟成绩与即兴演讲成绩依次按60%和40%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 )将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A.甲 B.乙 C.丙 D.丁【举一反三1】某公司要招聘一名职员,根据实际需要,从学历、经验、能力和态度四个方面对甲、乙两名应聘者进行了测试,最终得分高者录用,测试成绩如表(单位:分).公司的管理层经过讨论认为该职位对能力方面的要求最为重要,给出四项得分的比例为1:1:2:1,则甲、乙两人最终的得分分别为( )A.7.25分,7.5分 B.7.4分,7.5分 C.7.25分,7.8分 D.7.4分,7.8分【举一反三2】某校招聘一名教师,对甲、乙、丙、丁四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面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要求,学校将笔试、面试成绩按6:4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最后得分,然后录用得分最高的候选人.最终被录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举一反三3】某商场准备招聘一名员工,现有甲、乙两人竞聘,通过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试,他们各自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若商场对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的成绩分别按2:3:5的比确定,通过计算,应该录取 .【举一反三4】某校为助力我市旅发大会,特组织七年级各班的合唱比赛,决定在七年级各班中选取合唱成绩最好的班级参加这次演出,其中两个班的各项得分如表:(1)请计算两个班这三项的平均得分,根据平均得分比较哪个班成绩更好?(2)如果将服装、音准、创新三项得分按1:7:2的比例确定各班的最终成绩,通过计算比较哪个班成绩更好?【题型5】方差的计算【典型例题】数据2、3、3、4的方差是( )A.2 B.1.5 C.0.5 D.0.3【举一反三1】若一组数据2,4,6,8,x的方差比另一组数据5,7,9,11,13的方差大,则 x 的值可以为( )A.12 B.10 C.2 D.0【举一反三2】小明同学在周末测量了公园里几棵大树的直径(单位:cm),他将得到的数进行分析并列出方差公式为S2=×[(50﹣)2×2+(60﹣)2×3+(70﹣)2×2],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分别( )A.60,50 B.60,60 C.70,60 D.70,70【举一反三3】一组数据2,0,1,x,3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2 B.4 C.1 D.3【举一反三4】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这十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的方差是 .【举一反三5】小明对自己上学路线的长度进行了20次测量,得到20个数据x1,x2,…,x20,已知x1+x2+ +x20=40460,当代数式取得最小值时,x的值为 .【举一反三6】已知一组数据1,5,2,4,x的平均数是3,则x=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题型6】算术平均数【典型例题】在1,6,4,x,2中,平均数是3,则代数式x2-3的值是( )A.0 B.1 C.2 D.3【举一反三1】在数据4,5,6,5中添加一个数据,而平均数不发生变化,则添加的数据为( )A.0 B.5 C.4.5 D.5.5【举一反三2】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另一组数据2x1+5,2x2+5,2x3+5,2x4+5,2x5+5的平均数是( )A.x B.2x C.2x+5 D.10x+25【举一反三3】已知一组数据,前8个数据的平均数是x,还有两个数据的分别为84,8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B. C. D.【举一反三4】已知一组数据是8,4,7,a,10,其平均数是7.4,则a的值为( )A.7.4 B.8 C.9 D.10【举一反三5】已知一组数据0,2,x,3,5的平均数是x﹣1,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举一反三6】已知1,2,3,4,x,y,z的平均数是5,那么x+y+z的值是 .【举一反三7】有A,B两组数据,如表所示:A,B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则 .(填“>”“<”或“=”)【题型7】众数与统计表【典型例题】祖冲之是中国数学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这是祖冲之最重要的数学贡献.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对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进行了统计:那么,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的众数为( )A.4.5 B.5 C.9 D.14【举一反三1】荸荠口感脆甜,营养丰富,黄岩院桥素有“店头荸荠三根葱”的美誉.某校兴趣小组对50株荸荠的叶状茎生长度进行测量、记录,统计如表:这批荸荠叶状茎长度的众数为( )A.45.6 B.46.5 C.46.9 D.47.8【举一反三2】在跳水运动中,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举世闻名.如下表所示的数据是2023年5月8日举行的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女子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某轮的得分情况,这组得分的众数是( )A.9.5 B.9.7 C.9.9 D.10.0【举一反三3】 “科学用眼,保护视力”是青少年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检查数据如下表:则视力的众数是( )A.4.5 B.4.6 C.4.7 D.4.8【举一反三4】某校践行“五育并举”,期末时李梅的五育得分如表所示,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 )A.8 B.7.8 C.9 D.8.4【举一反三5】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的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则该班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是 .【举一反三6】某体育用品专卖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20双学生运动鞋.各种尺码运动鞋的销售量如下表.则这20双运动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举一反三7】小明同学将自己前7次数学模拟测试成绩(单位:分)统计如下:则七次测试成绩数据中的众数是 .【举一反三8】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调查了20户家庭某月用电量,结果如表所示,则这些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是 度.【题型8】众数与平均数【典型例题】已知一组数据2,a,4,5的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3 B.4 C.5 D.6【举一反三1】某校七年学习小组的人数如下:2,2,3,x,3,6,6.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2 B.3 C.4 D.6【举一反三2】某位同学四次射击测试成绩(单位:环)分别为:9,9,x,8,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x的值为( )A.10 B.9 C.8 D.7【举一反三3】在一次体操比赛中,六位评委对某位选手的打分(单位:分)如下:9.2,9.4,9.1,9.3,9.2,9.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为( )A.9.3 9.2 B.9.2 9.2 C.9.2 9.3 D.9.3 9.6【举一反三4】一组数据6,4,3,a,5,2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3 B. C.4 D.5【举一反三5】已知一组数据2,3,4,m,﹣2的众数为3,则平均数为 .【举一反三6】一组数据由4个数组成,其中3个数分别为2,1,4,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举一反三7】已知一组数据2,3,4,m,﹣2的众数为3,则平均数为 .【题型9】用统计图分析众数【典型例题】某校为了解学生在校一周体育锻炼时间,随机调查了35名学生,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则这35名学生在校一周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为(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5小时【举一反三1】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品牌的冷饮,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该超市应多进的冷饮品牌是( )A.A品牌 B.B品牌 C.C品牌 D.D品牌【举一反三2】如图绘制的是某校八年级100名学生“双减”后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调查统计图,则这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为( )A.30 B.40 C.1.5 D.2【举一反三3】如图绘制的是某校八年级100名学生“双减”后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调查统计图,则这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为( )A.30 B.40 C.1.5 D.2【举一反三4】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为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某中学开展了“航空航天”知识问答活动.为了解活动效果,将所有学生的知识问答成绩进行整理,结果如图所示,则该中学学生知识问答成绩的众数是( )A.6分 B.8分 C.9分 D.10分【举一反三5】某校八年级6名学生在学校的体测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分.【举一反三6】某地5月第1周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该地第1周日平均气温的众数为 ℃.【举一反三7】小王统计了一周家庭用水量,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那么这周用水量的众数是 .【题型10】众数【典型例题】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某市4月30日22时至5月1日5时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整点报告为70,71,69,70,72,70,68,72,这一时段整点空气质量指数的众数是( )A.69 B.70 C.71 D.72【举一反三1】某射击运动员进行5次射击训练,成绩分别是:5,6,8,8,9(单位:环),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6 B.7 C.8 D.9【举一反三2】 “青年大学习”是共青团中央为组织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学习行动.某校为了解同学们某季度学习“青年大学习”的情况,从中随机抽取7位同学,经统计他们的学习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75,80,82,80,80,85,8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75 B.80 C.82 D.85【举一反三3】一组数据有2,0,1,2,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0 B.1 C.2 D.3【举一反三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全世界推广种植.某种植户为了考察所种植的杂交水稻苗的长势,从稻田中随机抽取9株水稻苗,测得苗高(单位:cm)分别是21,23,22,23,24,25,24,23,2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举一反三5】某校6名学生在一次体育考试中的分数分别是27、28、29、28、30、2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举一反三6】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某班全体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统计如下:4.7有2人;4.8有4人;4.9有8人;5.0有10人;5.1有14人;5.2有7人,则这个班同学的左眼视力的众数是 .【举一反三7】测量7名学生的体温(单位:℃)如下:36.5,36.3,36.8,36.3,36.5,36.7,36.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题型11】加权平均数及其应用【典型例题】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青年奥运会射击比赛在南京举行,参加该比赛的某位选手在一次训练时成绩如表,则该选手在这次训练时的平均成绩是( )A.8环 B.8.5环 C.9环 D.9.5环【举一反三1】在一次演讲比赛中,某位选手的演讲内容、演讲表达的得分分别为95分,90分,将演讲内容、演讲表达的成绩按6:4计算,则该选手的成绩是( )A.94分 B.93分 C.92分 D.91分【举一反三2】一组数据有m个x1,n个x2,p个x3,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 B. C. D.【举一反三3】为了增强青少年的防毒意识,学校举办了一次“禁毒教育”演讲比赛.某位选手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演讲技巧这三项成绩分别为90分,85分,90分,若依次按30%,40%,30%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则该选手的比赛成绩是 分.【举一反三4】为了践行“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某班级举办“七步洗手法”比赛活动,小明的单项成绩如表所示(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计):若按书面测试占30%、实际操作占50%、宣传展示占20%,计算参赛个人的综合成绩(百分制),则小明的最后得分是 .【举一反三5】菲尔兹将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36年到2010年,共有53人获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如图,请计算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结果精确到0.1岁).【题型12】用统计图分析平均数【典型例题】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4元、3元、2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A.2.8元 B.2.85元 C.3.15元 D.3.55元【举一反三1】某校学生期末操行评定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进行,五方面按3:2:2:2:1确定最终成绩.小明同学本学期五方面得分如图所示,则小明期末操行最终得分为( )A.9 B.9.1 C.45 D.91【举一反三2】学校食堂有15元,18元,20元三种盒饭供学生选择(每人购一份).某天盒饭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当天学生购买盒饭费用的平均数是( )A.15元 B.16元 C.17元 D.18元【举一反三3】某商场销售A,B,C,D四种商品,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0元,30元,20元,10元.某天这四种商品销售数量的百分比如图,则这天销售的四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举一反三4】小聪家准备购买一台电视机,小聪将收集到的某地区A,B,C三种品牌电视机销售情况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根据上述三个统计图,请解答:(1)2016~2021年三种品牌电视机销售总量最多的是 品牌,2021年比2020年A品牌月平均销售量的增长率为 .(2)2021年其他品牌的电视机年销售总量是多少万台?(3)货比三家后,你建议小聪家购买哪种品牌的电视机?说说你的理由.【题型13】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典型例题】为了了解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情况,某老师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其统计数据如表:则这1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 )小时.A.3.5 B.3 C.2.5 D.2【举一反三1】已知某外卖平台设置送餐距离超过5千米无法配送,由于给送餐员的费用与送餐距离有关,为更合理设置送餐费用,该平台随机抽取80名点外卖的用户进行统计,按送餐距离分类统计结果如表:估计利用该平台点外卖用户的平均送餐距离为( )A.3千米 B.2.85千米 C.2.35千米 D.1.85千米【举一反三2】某校为落实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制定如下统计表.则所抽查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平均数约为( )A.7h B.7.3h C.7.5h D.8h【举一反三3】某初中学校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双减”政策,了解学生做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随机调查了40名同学每天做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情况如下表.则这40名同学每天做书面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是 分钟.【举一反三4】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某学校领导随机调查了九(1)班学生每天在作业上共花费的时间,随机调查了该班10名学生,其统计数据如下表:则这10名学生每天在作业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是 小时.【举一反三5】从一批零件毛坯中抽取10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单位:g)如下:400.0,400.3,401.2,398.9,399.8,399.8,400.0,400.5,399.7,399.8.求这10个零件的平均质量.【举一反三6】某渔业养殖户在自家鱼塘中放养了某种鱼2000条,若干年后,准备打捞出售,为了估计鱼塘中这种鱼的总质量,现从鱼塘中捕捞三次,得到数据如下表:(1)求鱼塘中这种鱼平均每条的重量.(2)若这种鱼放养的成活率是85%,请估计鱼塘中这种鱼的总重量.(新生鱼和死鱼不计算入内.)(3)如果把鱼塘中放养的2000条中存活的这种鱼全部卖掉,价格为每千克20元,若投资成本为45000元,求卖出后获得的纯利润.【题型14】方差的变化规律【典型例题】如果一组数据a1,a2,……,an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a1+1,2a2+1,……,2an+1的方差是( )A.3 B.8 C.2 D.4【举一反三1】甲组数据:a,b,c,d,e和乙组数据:a+2,b+2,c+2,d+2,e+2的方差分别为S甲2和S乙2,则( )A.S甲2=S乙2 B.S乙2=S甲2+2 C.S乙2=S甲2+4 D.S甲2与S乙2的大小不确定【举一反三2】已知a,b,c的平均数为7,方差为13,则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9,15 B.7,13 C.9,13 D.7,15【举一反三3】已知第一组数据:1,3,5,7的方差为,第二组数据:6,6,6,6,的方差为,第三组数据:2023,2022,2021,2020的方差为,则S,S,S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举一反三4】如果一组数据a1,a2,…,a6的方差是7,那么一组新数据2a1+5,2a2+5,…,2a6+5的方差是 .【举一反三5】如图1,有5个数据的折线图,若把图1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减去b,得到一组新的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折线图.(1)a= ,b= ;(2)新数据的方差为6.8,求原数据的方差是多少?(3)若这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方差为S2,另一组新的数据3x1+k,3x2+k,3x3+k,3x4+k,3x5+k的方差为S12,这两组数据的方差有什么关系?【题型15】方差的实际应用【典型例题】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箭测试,每人测试10次,射箭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8环,方差分别为,,,,则射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举一反三1】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他们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成绩(单位:环)统计如表:如果从这四人中,选出一位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选手参加比赛,那么应选( )A.甲 B.乙 C.丙 D.丁【举一反三2】某校拟派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对4名跳高运动员进行了多次选拔比赛,他们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平均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最合适的人选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举一反三3】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山西省6个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了响应对环境保护的号召,某校要从报名的甲、乙、丙三人中选取一人去参加太原市举办的环保演讲比赛,经过两轮初赛后,甲、乙、丙三人的平均成绩都是90,方差分别是,,.你认为 参加决赛比较合适.【举一反三4】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甲队:178 177 179 179 178 178 177 178 177 179乙队:178 177 179 176 178 180 180 178 176 178哪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更为整齐?你是怎么判断的?6.1平均数与方差【知识点1】方差 1【知识点2】加权平均数 2【知识点3】众数 2【知识点4】标准差 2【知识点5】算术平均数 2【题型1】算术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3【题型2】标准差与极差 4【题型3】用统计图判断方差的大小 7【题型4】用加权平均数确定参赛选手 11【题型5】方差的计算 14【题型6】算术平均数 16【题型7】众数与统计表 19【题型8】众数与平均数 22【题型9】用统计图分析众数 24【题型10】众数 28【题型11】加权平均数及其应用 30【题型12】用统计图分析平均数 32【题型13】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35【题型14】方差的变化规律 38【题型15】方差的实际应用 41【知识点1】方差(1)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2)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s2=[(x1-)2+(x2-)2+…+(xn-)2](可简单记忆为“方差等于差方的平均数”)(3)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知识点2】加权平均数(1)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2)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4:3:2,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创新占50%,综合知识占30%,语言占20%,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3)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4)对于一组不同权重的数据,加权平均数更能反映数据的真实信息.【知识点3】众数(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2)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3)众数不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众数可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知识点4】标准差(1)标准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它也描述了数据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公式:s=s2=1n[(x1-x )2+(x2-x )2+…+(xn-x )2](2)标准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密确的最要指标.标准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知识点5】算术平均数(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2)算术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则=(x1+x2+…+x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3)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题型1】算术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典型例题】2023年以来,成都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某校开展“文明伴成长”画展,其中彩铅、水墨、水彩、速写四个类别的幅数分别为:18,12,18,20,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15 B.16 C.17 D.18【答案】C【解析】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7,故选:C.【举一反三1】在今年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后小丽同学某周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单位:小时):8,9,7,9,7,8,8.则小丽该周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A.7小时 B.7.5小时 C.8小时 D.9小时【答案】C【解析】解:(8+9+7+9+7+8+8)÷7=8(小时).故小丽该周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故选:C.【举一反三2】小明同学在某学期德智体美劳的各项评价得分依次为10分、9分、8分、9分、9分,则小明同学五项评价的平均得分为( )A.7分 B.8分 C.9分 D.10分【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得,小明同学五项评价的平均得分为:(10+9+8+9+9)÷5=9(分),故选:C.【举一反三3】某学习小组对学校附近一超市2022年3月至10月西红柿价格进行调研,结果统计如下表:(价格:元/千克)上表中西红柿价格的平均数为 .【答案】7千克【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上表中西红柿价格的平均数为:×(10+9+7+5+5+6+6+8)=7(千克).故答案为:7千克.【举一反三4】某次体操比赛,六位评委对某位选手的打分(单位:分)如下:9.5, 9.3, 9.1, 9.5, 9.4, 9.3.(1)求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2)如果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答案】解:(1)(9.5+9.3+9.1+9.5+9.4+9.3)÷6=9.35(分),所以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为9.35分.(2)去掉最高分9.5分,去掉最低分9.1分,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为:(9.3+9.3+9.4+9.5)÷4=9.375(分).【题型2】标准差与极差【典型例题】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m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请你帮采购小组出谋划策,应选购( )A.甲苗圃的树苗 B.乙苗圃的树苗 C.丙苗圃的树苗 D.丁苗圃的树苗【答案】D【解析】解:∵丁苗圃的树苗平均高度是2.0米,标准差是0.2,标准差最小,∴采购小组应选购丁苗圃的树苗.故选:D.【举一反三1】若一组数据﹣1,0,2,4,x的极差为6,则x的值是( )A.﹣2 B.2或﹣5 C.5 D.5或﹣2【答案】D【解析】解:当x为最大值时,x﹣(﹣1)=6,解得x=5;当x为最小值时,4﹣x=6,解得x=﹣2,故选:D.【举一反三2】已知一组数据6、2、4、4、5,则这一组数据的极差为( )A.1 B.2 C.3 D.4【答案】D【解析】这组数据的极差是6﹣2=4,故选:D.【举一反三3】已知数据x1,x2,…xn的方差是4,则3x1﹣2,3x2﹣2,…,3xn﹣2的标准差为 .【答案】6【解析】解:∵数据x1,x2,…xn的方差是4,∴3x1﹣2,3x2﹣2,…,3xn﹣2的方差是:32×4=36,∴3x1﹣2,3x2﹣2,…,3xn﹣2的标准差为6.故答案为:6.【举一反三4】一次期中考试中,A、B、C、D、E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有如下信息:(1)求这五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差;(2)为了比较不同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标准分=个人成绩﹣平均成绩)÷成绩标准差.从标准分看,标准分高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A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答案】解:(1)数学平均分是:×(71+72+…+70)=70分,英语标准差为:==6;(2)∵数学标准分==,英语标准分==0.5,>0.5,∴数学更好.【举一反三5】现有一组数:﹣13、|﹣4|、﹣(﹣3)、﹣22、0、﹣(+2),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组数中所有负数的和为 ;(2)若一组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则这组数的极差为 ;(3)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这一组数,再用“<”连接起来.【答案】解:﹣13=﹣1,|﹣4|=4,﹣(﹣3)=3,﹣22=﹣4,﹣(+2)=﹣2,(1)这组数中所有负数的和为:﹣13+(﹣22)+[﹣(+2)]=﹣1﹣4﹣2=﹣7,故答案为:﹣7;(2)若一组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则这组数的极差为:|﹣4|﹣(﹣22)=4+4=8,故答案为:8;(3)如图所示:故﹣22<﹣(+2)<﹣13<0<﹣(﹣3)<|﹣4|.【题型3】用统计图判断方差的大小【典型例题】某电器集团营销点自去年12 月份至今年5月份销售两种不同品牌冰箱的数量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品牌销售量较稳定 B.乙品牌销售量较稳定 C.甲、乙品牌销售量一样稳定 D.不能确定哪种品牌销售量稳定【答案】B【解析】解:读图可得甲品牌的平均数为(7+10+8+10+12+13)÷6=10,乙品牌的平均数为(9+10+11+9+12+9)÷6=10,故甲品牌的方差为 (9+4+4+9)=;乙品牌的方差为 (1+1+1+1+4)=;由于S甲2>S乙2,则销售量较稳定的是乙.故选:B.【举一反三1】观察图中两组数据的折线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散程度较大的是甲组数据 B.离散程度较大的是乙组数据 C.甲、乙两组数据离散程度一样大 D.仅凭本图不能作出判断【答案】B【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起伏较大,所以乙组的数据不如甲组的数据稳定,离散程度较大的是乙组数据,故选B.【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数据整理的情况,则产量较为稳定的是( )A.甲 B.乙 C.甲、乙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解:根据图形可知,乙种甜玉米产量比甲的产量波动小,即方差小,所以产量较为稳定的是乙.故选:B.【举一反三3】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他们5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图所示:设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射击成绩的方差依次为、,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解:∵=(7+9+8+6+10)÷5=8,,=(7+8+9+8+8)÷5=8,∴=,∵=[(7﹣8)2+(9﹣8)2+(8﹣8)2+(6﹣8)2+(10﹣8)2]=2,=[(7﹣8)2+(8﹣8)2+(9﹣8)2+(8﹣8)2+(8﹣8)2]=0.4,∴>;故选:B.【举一反三4】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不确定【答案】B【解析】解:根据图形可得:乙的成绩波动最小,数据最稳定,则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乙;故选:B.【举一反三5】如图,是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最近四次的数学测试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在这四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填“小明”或“小红”)【答案】小明【解析】解:从折线统计图波动情况来看,小明的波动较小,所以成绩相对比较稳定.故答案为:小明.【举一反三6】如图是甲、乙两位选手6次投篮测试(每次投篮10个)成绩的统计图,我们可以判断 选手的成绩更稳定.(填甲或乙)【答案】甲【解析】解:由图象可知:乙偏离平均数大,甲偏离平均数小,所以乙波动大,成绩不稳定,甲波动小,成绩更稳定.故答案为:甲.【举一反三7】某射击运动队进行了五次射击测试,甲、乙两名选手的测试成绩如图所示,甲、乙两选手成绩的方差分别记为S甲2、S乙2,则S甲2 S乙2.(填“>”“<”或“=”)【答案】>【解析】解:图表数据可知,甲数据偏离平均数数据较大,乙数据偏离平均数数据较小,即甲的波动性较大,即方差大,∴S甲2>S乙2.故答案为:>.【举一反三8】某学校开展“齐诵满江红,传承报国志”诵读比赛,八年级准备从小乐和小涵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位同学参加决赛,如图是小乐和小涵两位同学参加5次选拔赛的测试成绩折线统计图,若选择一位成绩优异且稳定的同学参赛,推选参加决赛的同学是 (填“小乐”或“小涵”).【答案】小涵.【解析】解:,=144,,==20,∵,,∴小涵成绩优异且稳定,故答案位:小涵.【题型4】用加权平均数确定参赛选手【典型例题】实施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加深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引导青少年设立人生目标,提高学习自主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近日,宝安区某初中学校开展了“国际未来商业菁英生涯规划模拟挑战赛”的预选赛,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现场模拟和即兴演讲,他们的成绩如表:若规定现场模拟成绩与即兴演讲成绩依次按60%和40%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 )将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得,甲的成绩为:9×60%+9×40%=9(分),乙的成绩为:9×60%+7×40%=8.2(分),丙的成绩为:7×60%+9×40%=7.8(分),丁的成绩为:10×60%+8×40%=9.2(分),由上可得,丁的成绩最高,获得第一名,故选:D.【举一反三1】某公司要招聘一名职员,根据实际需要,从学历、经验、能力和态度四个方面对甲、乙两名应聘者进行了测试,最终得分高者录用,测试成绩如表(单位:分).公司的管理层经过讨论认为该职位对能力方面的要求最为重要,给出四项得分的比例为1:1:2:1,则甲、乙两人最终的得分分别为( )A.7.25分,7.5分 B.7.4分,7.5分 C.7.25分,7.8分 D.7.4分,7.8分【答案】D【解析】解:甲最终的得分为:=7.4(分),乙最终的得分为:=7.8(分),故选:D.【举一反三2】某校招聘一名教师,对甲、乙、丙、丁四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面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要求,学校将笔试、面试成绩按6:4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最后得分,然后录用得分最高的候选人.最终被录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解:甲的成绩:(80×6+80×4)=80(分),乙的成绩:(70×6+90×4)=78,丙的成绩:×(75×6+85×4)=79,丁的成绩:×(90×6+70×4)=82,丁得分最高,故最终被录用的是丁.故选:D.【举一反三3】某商场准备招聘一名员工,现有甲、乙两人竞聘,通过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试,他们各自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若商场对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的成绩分别按2:3:5的比确定,通过计算,应该录取 .【答案】甲【解析】解:甲的平均成绩为:(分),乙的平均成绩为:(分),∴甲的平均成绩高于乙的平均成绩,∴应该录取甲.故答案为:甲.【举一反三4】某校为助力我市旅发大会,特组织七年级各班的合唱比赛,决定在七年级各班中选取合唱成绩最好的班级参加这次演出,其中两个班的各项得分如表:(1)请计算两个班这三项的平均得分,根据平均得分比较哪个班成绩更好?(2)如果将服装、音准、创新三项得分按1:7:2的比例确定各班的最终成绩,通过计算比较哪个班成绩更好?【答案】解:(1)七年级(一)班平均成绩为=84(分),七年级(二)班平均成绩为=83(分),∵84>83,∴七年级(一)班成绩好;(2)七年级(一)班平均成绩为=79.9(分),七年级(二)班平均成绩为=89.9(分),∵79.9<89.9,∴七年级(二)班成绩好.【题型5】方差的计算【典型例题】数据2、3、3、4的方差是( )A.2 B.1.5 C.0.5 D.0.3【答案】C【解析】解:平均数==3,方差×[(2﹣3)2+2×(3﹣3)2+(4﹣3)2]=0.5.故选:C.【举一反三1】若一组数据2,4,6,8,x的方差比另一组数据5,7,9,11,13的方差大,则 x 的值可以为( )A.12 B.10 C.2 D.0【答案】A【解析】解:5,7,9,11,13,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方差为S12=×(42+22+0+22+42)=8;数据2,4,6,8,x的方差比这组数据方差大,则有S22>S12=8,当x=12时,2,4,6,8,12的平均数为6.4,方差为×(4.42+2.42+0.42+1.62+5.62)=11.84,满足题意,故选:A.【举一反三2】小明同学在周末测量了公园里几棵大树的直径(单位:cm),他将得到的数进行分析并列出方差公式为S2=×[(50﹣)2×2+(60﹣)2×3+(70﹣)2×2],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分别( )A.60,50 B.60,60 C.70,60 D.70,70【答案】B【解析】解:由方差的计算公式得出这组数据分别为50、50、60、60、60、70、7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0,众数是60.故选:B.【举一反三3】一组数据2,0,1,x,3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2 B.4 C.1 D.3【答案】A【解析】解:由平均数的公式得,(0+1+2+3+x)÷5=2,解得,x=4,∴方差=[(0﹣2)2+(1﹣2)2+(2﹣2)2+(3﹣2)2+(4﹣2)2]÷5=2.故选:A.【举一反三4】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这十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的方差是 .【答案】0.4【解析】解:这十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的平均数=×(5×2+6×6+7×2)=6(吨),方差S2=×[2×(5﹣6)2+6×(6﹣6)2+2×(7﹣6)2]=0.4.故答案为:0.4.【举一反三5】小明对自己上学路线的长度进行了20次测量,得到20个数据x1,x2,…,x20,已知x1+x2+ +x20=40460,当代数式取得最小值时,x的值为 .【答案】2023【解析】解:设y=(x﹣x1)2+(x﹣x2)2+(x﹣x3)2+…+(x﹣x20)2=x2﹣2xx1++x2﹣2xx2++x2﹣2xx3++…+x2﹣2xx20+=20x2﹣2(x1+x2+x3+…+x20)x+(+++…+),=20x2﹣2×40460x+(+++…+),则当x=﹣=﹣=2023,即当x=2023时,代数式取得最小值,故答案为:2023.【举一反三6】已知一组数据1,5,2,4,x的平均数是3,则x=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答案】3;2【解析】解:由平均数的公式得:(1+5+2+4+x)÷5=3,解得x=3;则方差=[(1﹣3)2+(5﹣3)2+(2﹣3)2+(4﹣3)2+(3﹣3)2]=2.故答案为:3;2.【题型6】算术平均数【典型例题】在1,6,4,x,2中,平均数是3,则代数式x2-3的值是( )A.0 B.1 C.2 D.3【答案】B【解析】解:∵在1,6,4,x,2中,平均数是3,∴×(1+6+4+x+2)=3,∴x=2,∴x2-3=22-3=1.故选:B.【举一反三1】在数据4,5,6,5中添加一个数据,而平均数不发生变化,则添加的数据为( )A.0 B.5 C.4.5 D.5.5【答案】B【解析】解:∵数据4,5,6,5的平均数为=5,∴添加数据5,新数据的平均数仍然是5,故选:B.【举一反三2】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另一组数据2x1+5,2x2+5,2x3+5,2x4+5,2x5+5的平均数是( )A.x B.2x C.2x+5 D.10x+25【答案】C【解析】解:这组数据2x1+5,2x2+5,2x3+5,2x4+5,2x5+5的平均数是:(2x1+5+2x2+5+2x3+5+2x4+5+2x5+5)÷5=[(2x1+2x2+2x3+2x4+2x5)+(5+5+5+5+5)]÷5=[2(x1+x2+x3+x4+x5)+(5+5+5+5+5)]÷5根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x1+x2+x3+x4+x5)÷5=x,∴x1+x2+x3+x4+x5=5x,把x1+x2+x3+x4+x5=5x代入[2(x1+x2+x3+x4+x5)+(5+5+5+5+5)]÷5得;=(10x+25)÷5,=2x+5.故选:C.【举一反三3】已知一组数据,前8个数据的平均数是x,还有两个数据的分别为84,8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8x+84+84)÷(8+2)=.故选:D.【举一反三4】已知一组数据是8,4,7,a,10,其平均数是7.4,则a的值为( )A.7.4 B.8 C.9 D.10【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得8+4+7+a+10=7.4×5,解得a=8,故选:B.【举一反三5】已知一组数据0,2,x,3,5的平均数是x﹣1,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答案】【解析】解:∵这一组数据0,2,x,3,5的平均数是x﹣1,∴2+x+3+5=5(x﹣1),解得x=,∴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x﹣1=,故答案为:.【举一反三6】已知1,2,3,4,x,y,z的平均数是5,那么x+y+z的值是 .【答案】25【解析】解:∵1,2,3,4,x,y,z的平均数是5,∴=5,即10+x+y+z=35,则x+y+z=25,故答案为:25.【举一反三7】有A,B两组数据,如表所示:A,B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则 .(填“>”“<”或“=”)【答案】=【解析】解:∵,,∴=,故答案为:=.【题型7】众数与统计表【典型例题】祖冲之是中国数学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这是祖冲之最重要的数学贡献.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对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进行了统计:那么,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的众数为( )A.4.5 B.5 C.9 D.14【答案】C【解析】解: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共出现14次,因此的众数为9,故选:C.【举一反三1】荸荠口感脆甜,营养丰富,黄岩院桥素有“店头荸荠三根葱”的美誉.某校兴趣小组对50株荸荠的叶状茎生长度进行测量、记录,统计如表:这批荸荠叶状茎长度的众数为( )A.45.6 B.46.5 C.46.9 D.47.8【答案】C【解析】解:在这组数据中,46.9出现23次,次数最多,∴这批荸荠叶状茎长度的众数为46.9,故选:C.【举一反三2】在跳水运动中,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举世闻名.如下表所示的数据是2023年5月8日举行的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女子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某轮的得分情况,这组得分的众数是( )A.9.5 B.9.7 C.9.9 D.10.0【答案】D【解析】解:由表格数据知,数据10.0出现5次,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0.0,【举一反三3】 “科学用眼,保护视力”是青少年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检查数据如下表:则视力的众数是( )A.4.5 B.4.6 C.4.7 D.4.8【答案】C【解析】解:由表知,视力为4.7的人数最多,有12人,所以视力的众数为4.7,故选:C.【举一反三4】某校践行“五育并举”,期末时李梅的五育得分如表所示,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 )A.8 B.7.8 C.9 D.8.4【答案】A【解析】解:由表中数据知,8出现2次,次数最多,所以该组数据的众数为8,故选:A.【举一反三5】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的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则该班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是 .【答案】7小时【解析】解:通过统计图表可知,一周阅读时间为6小时及以下的出现6次,7小时的出现11次,8小时的出现8次,9小时的出现8次,10小时及以上的出现7次,根据众数的意义,可得7小时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众数是7小时.故答案为:7小时.【举一反三6】某体育用品专卖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20双学生运动鞋.各种尺码运动鞋的销售量如下表.则这20双运动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答案】24.5【解析】解:由表知,这组数据中24.5出现次数最多,有12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4.5.故答案为:24.5.【举一反三7】小明同学将自己前7次数学模拟测试成绩(单位:分)统计如下:则七次测试成绩数据中的众数是 .【答案】98【解析】解:七次测试成绩数据中,98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98.故答案为:98.【举一反三8】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调查了20户家庭某月用电量,结果如表所示,则这些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是 度.【答案】180【解析】解:由表知,这组数据中180出现6次,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80度,故答案为:180.【题型8】众数与平均数【典型例题】已知一组数据2,a,4,5的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3 B.4 C.5 D.6【答案】B【解析】解:众数是5,已知的三个数都只出现了一次,所以众数是5,就可以知道a=5,所以平均数=(2+5+4+5)÷4=16÷4=4.故选:B.【举一反三1】某校七年学习小组的人数如下:2,2,3,x,3,6,6.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2 B.3 C.4 D.6【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得(2+2+3+x+3+6+6)÷7=4,解得:x=6,则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6,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故选:D.【举一反三2】某位同学四次射击测试成绩(单位:环)分别为:9,9,x,8,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x的值为( )A.10 B.9 C.8 D.7【答案】A【解析】解:∵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众数为9,∴9+9+x+8=9×4,∴x=10.故选:A.【举一反三3】在一次体操比赛中,六位评委对某位选手的打分(单位:分)如下:9.2,9.4,9.1,9.3,9.2,9.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为( )A.9.3 9.2 B.9.2 9.2 C.9.2 9.3 D.9.3 9.6【答案】A【解析】解:平均数=(9.2+9.4+9.1+9.3+9.2+9.6)÷6=9.3;数据9.2出现了2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9.2;故选:A.【举一反三4】一组数据6,4,3,a,5,2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3 B. C.4 D.5【答案】C【解析】解:∵6,4,3,a,5,2的平均数是4,∴6+a+4+3+5+2=4×6,解得a=4,所以这组数据为6,4,3,4,5,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故选:C.【举一反三5】已知一组数据2,3,4,m,﹣2的众数为3,则平均数为 .【答案】2【解析】解:∵数据2,3,4,m,﹣2的众数为3,∴m=3,则这组数据为2,3,4,3,﹣2,所以平均数为=2,故答案为:2.【举一反三6】一组数据由4个数组成,其中3个数分别为2,1,4,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答案】1【解析】解:由题意知,另外一个数为2×4﹣(2+1+4)=1,所以这组数据为1、1、2、4,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故答案为:1.【举一反三7】已知一组数据2,3,4,m,﹣2的众数为3,则平均数为 .【答案】2【解析】解:∵数据2,3,4,m,﹣2的众数为3,∴m=3,则这组数据为2,3,4,3,﹣2,所以平均数为=2,故答案为:2.【题型9】用统计图分析众数【典型例题】某校为了解学生在校一周体育锻炼时间,随机调查了35名学生,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则这35名学生在校一周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为(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5小时【答案】A【解析】解:这组数据中,体育锻炼时间出现最多的数据是6小时,即众数为6小时.故选:A.【举一反三1】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品牌的冷饮,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该超市应多进的冷饮品牌是( )A.A品牌 B.B品牌 C.C品牌 D.D品牌【答案】C【解析】解:由扇形统计图知,C品牌冷饮所占百分比最多,所以该超市应多进的冷饮品牌是C品牌,故选:C.【举一反三2】如图绘制的是某校八年级100名学生“双减”后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调查统计图,则这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为( )A.30 B.40 C.1.5 D.2【答案】C【解析】解:每天完成作业时间为1.5小时的学生数为100﹣12﹣30﹣18=40(名),观察统计图可以知道每天完成作业时间为1.5小时的学生最多,所以这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为1.5.故选:C.【举一反三3】如图绘制的是某校八年级100名学生“双减”后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调查统计图,则这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为( )A.30 B.40 C.1.5 D.2【答案】C【解析】解:每天完成作业时间为1.5小时的学生数为100﹣12﹣30﹣18=40(名),观察统计图可以知道每天完成作业时间为1.5小时的学生最多,所以这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为1.5.故选:C.【举一反三4】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为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某中学开展了“航空航天”知识问答活动.为了解活动效果,将所有学生的知识问答成绩进行整理,结果如图所示,则该中学学生知识问答成绩的众数是( )A.6分 B.8分 C.9分 D.10分【答案】B【解析】解:由扇形统计图知,8分的人数最多,所以该中学学生知识问答成绩的众数为8分,故选:B.【举一反三5】某校八年级6名学生在学校的体测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分.【答案】48【解析】解:∵48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8分.故答案为:48.【举一反三6】某地5月第1周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该地第1周日平均气温的众数为 ℃.【答案】29【解析】解:第1周日平均气温为28,29,27,27,29,28,29,因为29最多有3个,所以众数为29.故答案为:29.【举一反三7】小王统计了一周家庭用水量,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那么这周用水量的众数是 .【答案】1【解析】解:从统计图中得知: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每天用水量分别为:2,1,0.5,1.5,1,1.5,1(单位:t).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是1,即可众数是1.故答案为:1.【题型10】众数【典型例题】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某市4月30日22时至5月1日5时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整点报告为70,71,69,70,72,70,68,72,这一时段整点空气质量指数的众数是( )A.69 B.70 C.71 D.72【答案】B【解析】解:∵这组数据7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由众数的定义,可得这组数据的众数是70.故选:B.【举一反三1】某射击运动员进行5次射击训练,成绩分别是:5,6,8,8,9(单位:环),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6 B.7 C.8 D.9【答案】C【解析】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这一组数据中8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8.故选:C.【举一反三2】 “青年大学习”是共青团中央为组织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学习行动.某校为了解同学们某季度学习“青年大学习”的情况,从中随机抽取7位同学,经统计他们的学习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75,80,82,80,80,85,8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75 B.80 C.82 D.85【答案】B【解析】解:这组数据中80出现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0,故选:B.【举一反三3】一组数据有2,0,1,2,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0 B.1 C.2 D.3【答案】C【解析】解:这组数据中2出现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故选:C.【举一反三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全世界推广种植.某种植户为了考察所种植的杂交水稻苗的长势,从稻田中随机抽取9株水稻苗,测得苗高(单位:cm)分别是21,23,22,23,24,25,24,23,2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答案】23【解析】解:在21,23,22,23,24,25,24,23,25这组数据23出现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3,故答案为:23.【举一反三5】某校6名学生在一次体育考试中的分数分别是27、28、29、28、30、2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答案】28【解析】解:27、28、29、28、30、28中,28出现出现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8,故答案为:28.【举一反三6】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某班全体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统计如下:4.7有2人;4.8有4人;4.9有8人;5.0有10人;5.1有14人;5.2有7人,则这个班同学的左眼视力的众数是 .【答案】5.1【解析】解:∵4.7有2人;4.8有4人;4.9有8人;5.0有10人;5.1有14人;5.2有7人,∴5.1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个班同学的左眼视力的众数是5.1.故答案为:5.1.【举一反三7】测量7名学生的体温(单位:℃)如下:36.5,36.3,36.8,36.3,36.5,36.7,36.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答案】36.5【解析】解:这七个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6.5,共出现3次,因此众数是36.5,故答案为:36.5.【题型11】加权平均数及其应用【典型例题】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青年奥运会射击比赛在南京举行,参加该比赛的某位选手在一次训练时成绩如表,则该选手在这次训练时的平均成绩是( )A.8环 B.8.5环 C.9环 D.9.5环【答案】C【解析】解:平均成绩是=9(环).故选:C.【举一反三1】在一次演讲比赛中,某位选手的演讲内容、演讲表达的得分分别为95分,90分,将演讲内容、演讲表达的成绩按6:4计算,则该选手的成绩是( )A.94分 B.93分 C.92分 D.91分【答案】B【解析】解:∵=93(分),∴该选手的成绩是93分.故选:B.【举一反三2】一组数据有m个x1,n个x2,p个x3,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 B. C. D.【答案】D【解析】解:依题意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故选:D.【举一反三3】为了增强青少年的防毒意识,学校举办了一次“禁毒教育”演讲比赛.某位选手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演讲技巧这三项成绩分别为90分,85分,90分,若依次按30%,40%,30%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则该选手的比赛成绩是 分.【答案】88【解析】解:由题意知,该名考生的综合成绩为:90×30%+85×40%+90×30%=27+34+27=88(分),∴该选手的比赛成绩是88分.故答案为:88.【举一反三4】为了践行“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某班级举办“七步洗手法”比赛活动,小明的单项成绩如表所示(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计):若按书面测试占30%、实际操作占50%、宣传展示占20%,计算参赛个人的综合成绩(百分制),则小明的最后得分是 .【答案】97分【解析】解:小明的最后得分是96×30%+98×50%+96×20%=97(分),故答案为:97分.【举一反三5】菲尔兹将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36年到2010年,共有53人获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如图,请计算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结果精确到0.1岁).【答案】解: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为:×(28+29×3+31×4+32×4+33×3+34×3+35×5+36×6+37×5+38×7+39×6+40×5+45)≈32.4(岁).【题型12】用统计图分析平均数【典型例题】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4元、3元、2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A.2.8元 B.2.85元 C.3.15元 D.3.55元【答案】C【解析】解:5×10%+4×15%+3×55%+2×20%=3.15(元),故选:C.【举一反三1】某校学生期末操行评定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进行,五方面按3:2:2:2:1确定最终成绩.小明同学本学期五方面得分如图所示,则小明期末操行最终得分为( )A.9 B.9.1 C.45 D.91【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得,=9.1(分),故选:B.【举一反三2】学校食堂有15元,18元,20元三种盒饭供学生选择(每人购一份).某天盒饭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当天学生购买盒饭费用的平均数是( )A.15元 B.16元 C.17元 D.18元【答案】C【解析】解:15×40%+18×50%+20×10%=17(元),即当天学生购买盒饭费用的平均数是17元.故选:C.【举一反三3】某商场销售A,B,C,D四种商品,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0元,30元,20元,10元.某天这四种商品销售数量的百分比如图,则这天销售的四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答案】22.5.【解析】解:这天销售的四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50×10%+30×15%+20×55%+10×20%=22.5(元),故答案为:22.5.【举一反三4】小聪家准备购买一台电视机,小聪将收集到的某地区A,B,C三种品牌电视机销售情况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根据上述三个统计图,请解答:(1)2016~2021年三种品牌电视机销售总量最多的是 品牌,2021年比2020年A品牌月平均销售量的增长率为 .(2)2021年其他品牌的电视机年销售总量是多少万台?(3)货比三家后,你建议小聪家购买哪种品牌的电视机?说说你的理由.【答案】解:(1)由条形统计图可得,2016~2021年三种品牌电视机销售总量最多的是B品牌;由折线统计图可得,2021年比2020年A品牌月平均销售量的增长率为:=16%;故答案为:B,16%;(2)∵23.2÷25%=92.8(万台),1﹣25%﹣29%﹣34%=12%,∴92.8×12%=11.136(万台),答:2020年2021年其他品牌的电视机年销售总量是11.136万台;(3)建议购买C品牌,因为C品牌2021年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且5年的月销售量最稳定;建议购买B品牌,因为B品牌的销售总量最多,收到广大顾客的青睐;建议购买A品牌,因为A品牌近五年的月平均销售总量逐年稳步上升(答案不唯一).【题型13】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典型例题】为了了解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情况,某老师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其统计数据如表:则这1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 )小时.A.3.5 B.3 C.2.5 D.2【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这1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4×2+3×4+2×2+1×1+0×1)=2.5(小时).故选:C.【举一反三1】已知某外卖平台设置送餐距离超过5千米无法配送,由于给送餐员的费用与送餐距离有关,为更合理设置送餐费用,该平台随机抽取80名点外卖的用户进行统计,按送餐距离分类统计结果如表:估计利用该平台点外卖用户的平均送餐距离为( )A.3千米 B.2.85千米 C.2.35千米 D.1.85千米【答案】C【解析】解:估计利用该平台点外卖用户的平均送餐距离为×(12×0.5+20×1.5+24×2.5+16×3.5+8×4.5)=2.35(千米).故选:C.【举一反三2】某校为落实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制定如下统计表.则所抽查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平均数约为( )A.7h B.7.3h C.7.5h D.8h【答案】B【解析】解: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平均数=≈7.3(h),故选:B.【举一反三3】某初中学校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双减”政策,了解学生做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随机调查了40名同学每天做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情况如下表.则这40名同学每天做书面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是 分钟.【答案】88.75.【解析】解:×(70×4+80×7+90×20+100×8+110×1)=88.75(分钟).故答案为:88.75.【举一反三4】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某学校领导随机调查了九(1)班学生每天在作业上共花费的时间,随机调查了该班10名学生,其统计数据如下表:则这10名学生每天在作业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是 小时.【答案】2.5.【解析】解:这10名学生每天在作业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是=2.5(小时),故答案为:2.5.【举一反三5】从一批零件毛坯中抽取10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单位:g)如下:400.0,400.3,401.2,398.9,399.8,399.8,400.0,400.5,399.7,399.8.求这10个零件的平均质量.【答案】解:根据题意,以400g为标准,超过的质量记为正,不足的质量记为负,上述10个零件毛坯的质量(单位:g)可以分别表示为:0,0.3,1.2,-1.1,-0.2,-0.2,0,0.5,-0.3,-0.2,(0+0.3+1.2-1.1-0.2-0.2+0+0.5-0.3-0.2)÷10=0,∴这10个零件的平均质量400g.【举一反三6】某渔业养殖户在自家鱼塘中放养了某种鱼2000条,若干年后,准备打捞出售,为了估计鱼塘中这种鱼的总质量,现从鱼塘中捕捞三次,得到数据如下表:(1)求鱼塘中这种鱼平均每条的重量.(2)若这种鱼放养的成活率是85%,请估计鱼塘中这种鱼的总重量.(新生鱼和死鱼不计算入内.)(3)如果把鱼塘中放养的2000条中存活的这种鱼全部卖掉,价格为每千克20元,若投资成本为45000元,求卖出后获得的纯利润.【答案】解:(1)平均重量为:=3(千克),答:鱼塘中这种鱼平均每条的重量为3千克;(2)∵鱼放养的成活率是85%,∴该鱼塘中共有鱼2000×85%=1700条,总重量为:1700×3=5100(千克),答:估计鱼塘中这种鱼的总重量为5100千克;(3)总收入为:5100×20=102000(元),∴102000﹣45000=57000(元),答:卖出后获得的纯利润为57000元.【题型14】方差的变化规律【典型例题】如果一组数据a1,a2,……,an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a1+1,2a2+1,……,2an+1的方差是( )A.3 B.8 C.2 D.4【答案】B【解析】解:∵一组数据a1,a2,…,an的方差是2,平均数为,∴S2=[(a1﹣)2+(a2﹣)2+…+(an﹣)2]=2,∵2a1+1,2a2+1,…,2an+1的平均数为2+1,∴S′2=[(2a1+1﹣2﹣1)2+(2a2+1﹣2﹣1)2+…+(2an+1﹣2﹣1)2]=2×22=8,故选:B.【举一反三1】甲组数据:a,b,c,d,e和乙组数据:a+2,b+2,c+2,d+2,e+2的方差分别为S甲2和S乙2,则( )A.S甲2=S乙2 B.S乙2=S甲2+2 C.S乙2=S甲2+4 D.S甲2与S乙2的大小不确定【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知,甲组数据的为,一组数据都加上了2,则平均数为+2,∵s甲2=[(a﹣)2+(b﹣)2+…+(e﹣)2],s乙2=[(a+2﹣﹣2)2+(b+2﹣﹣2)2+…+(e+2﹣﹣2)2]=[(a﹣)2+(b﹣)2+…+(e﹣)2]=s甲2,方差不变.故选:A.【举一反三2】已知a,b,c的平均数为7,方差为13,则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9,15 B.7,13 C.9,13 D.7,15【答案】C【解析】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7,∴(a+b+c)=7,∴(a+2+b+2+c+2)=(a+b+c)+2=7+2=9,∴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9;∵数据a,b,c的方差为13,∴[(a﹣7)2+(b﹣7)2+(c﹣7)2]=13,∴a+2、b+2、c+2的方差=[(a+2﹣9)2+(b+2﹣9)2+(c+2﹣9)2]=[(a﹣7)2+(b﹣7)2+(c﹣7)2]=13.故选:C.【举一反三3】已知第一组数据:1,3,5,7的方差为,第二组数据:6,6,6,6,的方差为,第三组数据:2023,2022,2021,2020的方差为,则S,S,S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答案】<<【解析】解:∵第1组数据相邻两数相差2,第2组数据相邻两组数据相差0,第3组数据相邻两组数据相差1,∴<<,故答案为:<<.【举一反三4】如果一组数据a1,a2,…,a6的方差是7,那么一组新数据2a1+5,2a2+5,…,2a6+5的方差是 .【答案】28【解析】解:一组数据a1,a2,…,a6的方差是7,则一组新数据2a1,2a2,…,2a6的方差22×7=28.故答案为:28.【举一反三5】如图1,有5个数据的折线图,若把图1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减去b,得到一组新的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折线图.(1)a= ,b= ;(2)新数据的方差为6.8,求原数据的方差是多少?(3)若这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方差为S2,另一组新的数据3x1+k,3x2+k,3x3+k,3x4+k,3x5+k的方差为S12,这两组数据的方差有什么关系?【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b=101﹣2=99,∴a=4+99=103,故答案为:99,103;(2)原数据的平均数是:=99,原数据的方差是:=6.8;(3)∵,=,∴.【题型15】方差的实际应用【典型例题】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箭测试,每人测试10次,射箭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8环,方差分别为,,,,则射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解:∵,,,,乙的方差最小,∴射箭成绩最稳定的是:乙.故选:B.【举一反三1】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他们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成绩(单位:环)统计如表:如果从这四人中,选出一位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选手参加比赛,那么应选(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解:∵丁的平均分最高,方差最小,最稳定,∴应选丁,故选:D.【举一反三2】某校拟派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对4名跳高运动员进行了多次选拔比赛,他们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平均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最合适的人选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解:∵∵甲、丙的平均数比乙、丁大,∴应从甲和丙中选,∵甲的方差比丙的大,∴丙的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应选的是丙;故选:C.【举一反三3】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山西省6个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了响应对环境保护的号召,某校要从报名的甲、乙、丙三人中选取一人去参加太原市举办的环保演讲比赛,经过两轮初赛后,甲、乙、丙三人的平均成绩都是90,方差分别是,,.你认为 参加决赛比较合适.【答案】甲【解析】解:∵,,,且2.2<3.5<10.3,∴甲的成绩最稳定,∴甲参加决赛比较合适,故答案为:甲.【举一反三4】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甲队:178 177 179 179 178 178 177 178 177 179乙队:178 177 179 176 178 180 180 178 176 178哪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更为整齐?你是怎么判断的?【答案】解:(2)=(3×177+4×178+3×179)÷10=178,=(2×176+1×177+4×178+1×179+2×180)÷10=178.(3)甲仪仗队更为整齐.理由如下:s甲2=[3(177-178)2+4(178-178)2+3(179-178)2]÷10=0.6;s乙2=[2(176-178)2+(177-178)2+4(178-178)2+(179-178)2+2(180-178)2]÷10=1.8;因为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身高数据的方差分别为0.6和1.8,因此,可以认为甲仪仗队更为整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6.1平均数与方差 同步课堂(原卷版).docx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6.1平均数与方差 同步课堂(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