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作者的情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2.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素养)壹知识备查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他的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和《毛泽东文集》(8卷)。背景资料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后,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的阴谋,一面加强长江防线,企图取得喘息时间,重整军备,卷土重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部队共100万人,奉命于当晚发起渡江战役,在长达500余千米的战线上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22日2时,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背景资料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后,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的阴谋,一面加强长江防线,企图取得喘息时间,重整军备,卷土重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部队共100万人,奉命于当晚发起渡江战役,在长达500余千米的战线上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22日2时,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新闻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背景、结语是辅助部分。新闻结构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六个最基本的要素: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何)和how(如何)。这六要素常常被称为“五个W和一个H”。新闻的要素溃退枯摧 拉朽kuìkū荻港诸 城zhū chéngdí gǎng字词检测( )退( )赠振聋发( )( )产溃馈聩遗形近字二整体感知1.梳理要素,把握内容(方法:新闻六要素)初读课文,找出新闻六要素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时:二十日午夜——二十一日何事:渡过长江何地:芜湖、安庆之间如何:“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何故: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运。2.分析结构,总结特点(方法:参考旁批)(1)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用:概括主要内容特点:简明、醒目、概括性强(2)电头:新华社 长江前线 二十二日二时电(黑体字)表明报道及时、真实。结合课文旁批,找一找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并说说它们的作用。2.分析结构,总结特点(方法:参考旁批)(3)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作用:概括主要内容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2)电头:新华社 长江前线 二十二日二时电(黑体字)表明报道及时、真实。2.分析结构,总结特点(方法:参考旁批)(4)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鲁港诸城进击中”针对“渡江战役”展开具体叙述。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新闻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2.分析结构,总结特点(方法:参考旁批)(5)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总结全文:展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判断战斗的走向。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三精读细研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方法:找副词、动词,有感彩的词语)(1)准确精炼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表明即“已经”,表明解放已经渡过长江。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方法:找副词、动词,有感彩的词语)(2)情感鲜明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反衬出解放军的英勇。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贬义词,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不堪一击。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方法:找副词、动词,有感彩的词语)(2)情感鲜明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褒义词,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不到……既已“赞美解放军战斗神速。“突破”“占领”“进击”这三个动词,赞美解放军锐不可当,充满胜利的自豪感。4.概括文章主旨本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人民必胜、敌人必败的坚定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