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1.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徙轨迹(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少数民族内迁;元朝时女真人、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迁居江南。(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徙,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2.人口迁徙的方式:政府组织,如开垦边疆、保卫边境等;自发迁移,如躲避战乱、谋生等。专题二 近代奴隶贸易的兴衰原因及历程1.兴起原因(1)15世纪末,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拓展殖民地的过程中,屠杀和驱逐当地的印第安人,导致印第安人人口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2)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以及欧洲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对咖啡、蔗糖的需求量大增)。(3)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奴隶制种植园获得巨大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2.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80年代,以海盗式掠夺贩卖为主要特征。此时期殖民者要么亲自参加对黑人的武装掠夺活动,要么参与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从战俘中分得黑人奴隶。(2)第二阶段:从16世纪80年代到18世纪下半叶,这是以奴隶专卖组织垄断为中心的奴隶贸易全盛时期。如1672年,英国成立了“英国皇家非洲公司”等。由于这些组织的出现,这一时期,不仅贩卖出去的奴隶数量多,而且猎捕、收购奴隶的活动范围也迅速扩大,一直深入非洲的内陆。(3)第三阶段: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这是以奴隶走私为中心的“禁止”奴隶贸易时期。18世纪末以后,西欧国家先后在法律上禁止奴隶贸易,由此奴隶贸易由公开、合法阶段进入走私、非法阶段。3.废除原因: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要求获得更多的自由劳动者和海外市场。奴隶贸易不再适应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西方国家纷纷颁布法令禁止奴隶贸易,奴隶贸易逐渐停止。专题三 全面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迁徙阶段 主要史实 特征 原因古代 社会 印欧人早期迁徙;大月氏人西迁;匈奴人内迁;日耳曼人迁徙;阿拉伯帝国扩张 游牧民族文化冲击农耕民族文化;在迁徙过程中影响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 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压迫;局势动荡;统治者扩张近代 社会 黑奴贸易使非洲人迁移到美洲;殖民扩张过程中欧洲人移民美洲和大洋洲;华工开发美洲和大洋洲 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国迁移;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移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 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工业革命;美洲、大洋洲开发需要劳动力现代 社会 劳动力全球流动;难民问题 由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政治冲突等产生难民 经济全球化;战争等专题四 全面分析理解影响人口迁徙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古代历史上的几次少数民族大迁徙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2)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变化,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空间格局,决定着人类迁徙的方向和规模;自然资源的布局,影响生产制造工业的布局,成为影响人口迁徙的重要因素。(3)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会迫使人类进行迁徙。2.社会经济因素(1)城市规模及发展:城市的规模越大,可容纳人口越多;城市越发达,吸引人口数量就越多。(2)交通:交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徙的困难,促进人口迁徙。(3)教育:文化教育是人类向更好生活追求以及向更高经济发展追求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人口迁徙。(4)婚姻和家庭:婚姻主要影响青年人口的迁徙,而家庭因素多影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迁徙。3.政治因素(1)政策: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台有关人口迁徙不同的政策。(2)战争:战争会使人类改变居住地,同时产生大量国际难民。(3)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等。1.(2023·辽宁高考16题)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2.(2023·海南高考5题)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汇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3.(2022·北京高考18题节选)【拉丁美洲与欧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简表年份 人物及事件1764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早期868名会员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1768 墨西哥人阿尔扎特创办报刊,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他是法国巴黎科学院、“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还是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1775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秘鲁人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1788 法国人布里索在巴黎组建“黑人之友协会”,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各商人奥吉加入协会1793 3位圣多明各代表参加法国国民公会,主张废除奴隶制墨西哥城30多位学者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1804— 1805 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阅读材料,概括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单元总结提升真题演练1.A 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故选A项;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与材料国际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B项;全球劳动力流动指世界人口的迁移,强调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这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合作,与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D项。2.B 据材料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大量人口向东南亚地区迁徙,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戏曲腔调和曲牌传入了海南地区,“使其远播粤、桂等地”说明琼剧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色随着人口内迁又使其传回了大陆沿海地区,这体现了海南与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故选B项;琼剧是融合了多种戏曲艺术的产物,而且琼剧在大陆和东南亚的传播体现的是海南文化的对外交流,不符合“故土情结”的说法,排除A项;商路在当时主要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排除C项;“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说明艺术内涵才是琼剧独特魅力的体现,排除D项。3.近代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废除奴隶制;殖民地独立。解析:据材料“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得出近代自然科学;据材料“1775年”“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得出启蒙思想;据材料“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得出法国大革命、殖民地独立;据材料“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主张废除奴隶制”得出废除奴隶制。3 / 3(共25张PPT)单元总结提升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1. 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徙轨迹(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少数民族内迁;元朝时女真人、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迁居江南。(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徙,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2. 人口迁徙的方式:政府组织,如开垦边疆、保卫边境等;自发迁移,如躲避战乱、谋生等。专题二 近代奴隶贸易的兴衰原因及历程1. 兴起原因(1)15世纪末,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拓展殖民地的过程中,屠杀和驱逐当地的印第安人,导致印第安人人口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2)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以及欧洲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对咖啡、蔗糖的需求量大增)。(3)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奴隶制种植园获得巨大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2. 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80年代,以海盗式掠夺贩卖为主要特征。此时期殖民者要么亲自参加对黑人的武装掠夺活动,要么参与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从战俘中分得黑人奴隶。(2)第二阶段:从16世纪80年代到18世纪下半叶,这是以奴隶专卖组织垄断为中心的奴隶贸易全盛时期。如1672年,英国成立了“英国皇家非洲公司”等。由于这些组织的出现,这一时期,不仅贩卖出去的奴隶数量多,而且猎捕、收购奴隶的活动范围也迅速扩大,一直深入非洲的内陆。(3)第三阶段: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这是以奴隶走私为中心的“禁止”奴隶贸易时期。18世纪末以后,西欧国家先后在法律上禁止奴隶贸易,由此奴隶贸易由公开、合法阶段进入走私、非法阶段。3. 废除原因: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要求获得更多的自由劳动者和海外市场。奴隶贸易不再适应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西方国家纷纷颁布法令禁止奴隶贸易,奴隶贸易逐渐停止。专题三 全面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迁徙阶段 主要史实 特征 原因古代 社会 印欧人早期迁徙;大月氏人西迁;匈奴人内迁;日耳曼人迁徙;阿拉伯帝国扩张 游牧民族文化冲击农耕民族文化;在迁徙过程中影响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 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压迫;局势动荡;统治者扩张阶段 主要史实 特征 原因近代 社会 黑奴贸易使非洲人迁移到美洲;殖民扩张过程中欧洲人移民美洲和大洋洲;华工开发美洲和大洋洲 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国迁移;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移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 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工业革命;美洲、大洋洲开发需要劳动力现代 社会 劳动力全球流动;难民问题 由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政治冲突等产生难民 经济全球化;战争等专题四 全面分析理解影响人口迁徙的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古代历史上的几次少数民族大迁徙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2)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变化,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空间格局,决定着人类迁徙的方向和规模;自然资源的布局,影响生产制造工业的布局,成为影响人口迁徙的重要因素。(3)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会迫使人类进行迁徙。2. 社会经济因素(1)城市规模及发展:城市的规模越大,可容纳人口越多;城市越发达,吸引人口数量就越多。(2)交通:交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徙的困难,促进人口迁徙。(3)教育:文化教育是人类向更好生活追求以及向更高经济发展追求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人口迁徙。(4)婚姻和家庭:婚姻主要影响青年人口的迁徙,而家庭因素多影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迁徙。3. 政治因素(1)政策: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台有关人口迁徙不同的政策。(2)战争:战争会使人类改变居住地,同时产生大量国际难民。(3)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等。1. (2023·辽宁高考16题)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A. 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B. 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C. 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D.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解析: 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故选A项;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与材料国际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B项;全球劳动力流动指世界人口的迁移,强调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这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合作,与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D项。2. (2023·海南高考5题)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汇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A. 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B. 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C. 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D. 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大量人口向东南亚地区迁徙,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戏曲腔调和曲牌传入了海南地区,“使其远播粤、桂等地”说明琼剧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色随着人口内迁又使其传回了大陆沿海地区,这体现了海南与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故选B项;琼剧是融合了多种戏曲艺术的产物,而且琼剧在大陆和东南亚的传播体现的是海南文化的对外交流,不符合“故土情结”的说法,排除A项;商路在当时主要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排除C项;“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说明艺术内涵才是琼剧独特魅力的体现,排除D项。3. (2022·北京高考18题节选)【拉丁美洲与欧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简表年份 人物及事件1764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早期868名会员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1768 墨西哥人阿尔扎特创办报刊,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他是法国巴黎科学院、“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还是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年份 人物及事件1775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秘鲁人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1788 法国人布里索在巴黎组建“黑人之友协会”,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各商人奥吉加入协会年份 人物及事件1793 3位圣多明各代表参加法国国民公会,主张废除奴隶制墨西哥城30多位学者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1804— 1805 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阅读材料,概括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答案:近代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废除奴隶制;殖民地独立。解析:据材料“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得出近代自然科学;据材料“1775年”“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得出启蒙思想;据材料“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得出法国大革命、殖民地独立;据材料“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主张废除奴隶制”得出废除奴隶制。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总结提升.docx 单元总结提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