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射箭时,拉开的弓弦能将箭射出,箭离开弓弦后还能继续飞行,小明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②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③箭由于惯性作用仍能继续飞行;④在空中飞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2.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 )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②正确 B. 只有④正确 C. 只有③④正确 D. 只有①③正确
3.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小于拉力
B. 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 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D. 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4.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列相关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 航母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B. 航母浸入海水中的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海水压强越小
C. 舰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浮力减小
D. 航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的排水量会减少
5.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两种情况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 木块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C. 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 D. 盛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较小
6.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  )
A. 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
B. 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
C. 向下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
D. 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7.1654年,德国某市市长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______实验有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精确地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8.如图甲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______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手握如图乙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
9.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2017年5月1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一19E”出口武装直升机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 (选填“向上”“向下”或“为零”)。
11.北京和张家口将在2022年联合举办冬奥会。冰壶是比赛项目之一,冰壶比赛冰壶的最上面覆盖着一层特制的微小颗粒。如图所示,一名队员将冰壶掷出后,另外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目的是为了______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______冰壶滑行的距离。(两空都选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小的是______,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13.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图2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型图: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由图2可知,该杠杆属于______杠杆,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______。
14.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1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 W2,P1 P2(选填“>”、“<”或“=”)。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5.小星同学做“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小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钢球沿同一光滑斜面由静止向下运动,与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2)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分析与论证】
(1)图甲中控制两球的______相等,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2)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的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3)由甲、乙两实验可得: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______;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
16.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因素是______,选用的图是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7.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如图1甲,若杠杆保持静止状态,则此时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答:______(选填“是”或“否”)。
(2)若欲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有不同的调节方法,一种方法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侧调节,另一种方法也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侧调节。
(3)图1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_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4)如图2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B两处各减去1个钩码,那么杠杆______。
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
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5)在下列四个可能的因素中,对此实验探究,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18.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欣欣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4)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
实验次数 钩码重量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______ 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9.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其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3×10-3m2,内装有1kg的水,测得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5m2的水平桌中央,则: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Pa。(g取10N/kg)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
(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筒内液体密度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1.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小燕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时间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2)拉力所做的功W;
(3)拉力的功率P;
(4)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η。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ABD
5.【答案】AD
6.【答案】BCD
7.【答案】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8.【答案】大气压 小
9.【答案】不变
不变

10.【答案】平衡力
向上

11.【答案】减小 增大
12.【答案】甲 丙
13.【答案】省力 变小
14.【答案】=


15.【答案】木块移动的距离; 质量;速度; 速度;质量; 大;大
16.【答案】液体密度;①④⑤;小于;形状;排开液体的体积
17.【答案】是 右 右 1 B C
18.【答案】匀速; 不正确;摩擦; 0.4;80%; 2、3; 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19.【答案】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400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00Pa
20.【答案】解:
(1)由图象知,当h=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G=10N;
当h≥8cm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浮力不变,圆柱体完全浸没,此时F示=2N;
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F浮=G-F示=10N-2N=8N;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物=S物h物=40cm2×8cm=320cm3=3.2×10-4m3,
由F浮=ρ液gV排得液体的密度:
ρ液===2.5×103kg/m3;
(3)液体的质量m液=ρ液V液=2.5×103kg/m3×80×16×10-6m3=3.2kg,
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容器、圆柱体总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以圆筒对地面的压力:
F=(m液+m筒)g+G-F示=(3.2kg+400×10-3kg)×10N/kg+10N-2N=44N,
圆筒对地面的压强:
p===5.5×103Pa。
答:(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8N;
(2)筒内液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3)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5.5×103Pa。
21.【答案】解:
(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所承受的总重力:
G总=m总g=(4kg+1kg)×10N/kg=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
F=G总=×50N=12.5N;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4h=4×0.5m=2m,
拉力做功:
W=Fs=12.5N×2m=25J,
(3)拉力做功功率:
P===5W;
(4)有用功:
W有用=G衣h=m衣gh=4kg×10N/kg×0.5m=20J,
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
η=×100%=×100%=80%。
答:(1)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12.5N;
(2)拉力所做的功为25J;
(3)拉力的功率为5W;
(4)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